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陈泽斌 高熹 +3 位作者 王定斌 郭丽红 王定康 徐胜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4-232,共9页
为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以及3个生物炭施用量递增处理的根际土壤ITS2区和16S r DNA-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下机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为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以及3个生物炭施用量递增处理的根际土壤ITS2区和16S r DNA-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下机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各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OTU丰度、分布、α多样性、群落种类组成及丰度信息,并对群落组成及丰度分别进行了PCA聚类分析及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50~150 g/棵的施用范围内,增加生物炭的施用量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均匀程度,真菌则相反;施用生物炭50,100,150 g/棵处理后,变形菌门细菌的丰度相比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稍有降低,分别降低了4.1%,2.7%,0.7%;酸杆菌门细菌的丰度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0.4%,8.1%,7.7%,蓝菌门细菌的丰度相比对照分别降低了11.4%,11.4%,11.2%,放线菌门细菌的丰度均低于对照,各处理间的芽单胞菌门细菌丰度差异甚微。施用生物炭50 g/棵处理后,接合菌门真菌丰度比对照(50.92%)下降了12.38%,之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提高,接合菌门真菌丰度逐渐上升至53.68%;与之相反,施用生物炭50 g/棵处理后,子囊菌门真菌丰度比对照(30.63%)升高了10.15%,之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提高,子囊菌门真菌丰度逐渐下降至29.11%;施用生物炭50 g/棵处理后,担子菌门和壶菌门真菌丰度基本不变,之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提高,担子菌门真菌丰度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各处理对球囊菌门真菌丰度影响不大。研究生物炭对烟草根际微生态的影响方式以及作用规律,可为生物炭在烟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烟草 根际土壤 微生物 多样性
下载PDF
万寿菊-烟草套作体系中不同生长期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夏体渊 陈泽斌 +4 位作者 苏源 刘佳妮 余磊 王定康 徐胜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0-686,共7页
【目的】为揭示万寿菊与烟草套作体系中不同生长期烟草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烟草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根际土样的16S-V4区及ITS1区序列。利用Flash软件拼接、Qiime软件过滤原始序... 【目的】为揭示万寿菊与烟草套作体系中不同生长期烟草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烟草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根际土样的16S-V4区及ITS1区序列。利用Flash软件拼接、Qiime软件过滤原始序列,整理各样品有效序列和分类操作单元,对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到260 578条细菌序列,划分为14 360个OTUs;得到189 716条真菌序列,划分为3288个OTUs。现蕾期细菌香农指数最大,且套作处理香农指数高于单作,说明现蕾期细菌种类最丰富,套作可提高细菌多样性;对于真菌而言,套作处理香农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终又升高的趋势,与单作变化趋势相同,并且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说明套作可增加成熟期的真菌种类多样性。【结论】套作降低了旺长期食碱菌属(Alcanivorax)和海杆菌属(Marinobacter)的丰度,且增加了团棵期锥盖伞属(Conocybe)的丰度,降低了成熟期Microidium属的丰度,改变了不同生长期的真菌群落组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万寿菊 套作 根际土壤 不同生长期
下载PDF
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烟草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夏体渊 陈泽斌 +4 位作者 靳松 赵凤 王定康 郭丽红 徐胜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11-2716,共6页
【目的】为了对施用生物炭后的烟叶细菌的种类变化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调查。【方法】以烟叶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处1理为施用生物炭50 g/株(Y4.1);处理2为施用生物炭100 g/株(Y5.1);处理3为施生物炭150 g/株(Y6.1)和处理4不施用生物炭... 【目的】为了对施用生物炭后的烟叶细菌的种类变化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调查。【方法】以烟叶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处1理为施用生物炭50 g/株(Y4.1);处理2为施用生物炭100 g/株(Y5.1);处理3为施生物炭150 g/株(Y6.1)和处理4不施用生物炭作为对照(Y1.1)。应用Illumina测序平台的Mi Seq高通量测序仪对施用生物炭后烟叶内生细菌的16S r DNA-V4区扩增子进行测序。并应用Qiime和Mothur等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物种的丰度和Alpha多样性。【结果】在97%的序列相似性水平上把所测得的序列划分为1177、1429、1228、1182操作分类单元(OTUs)。通过OTU丰度聚类分析表明:施用生物炭处理后样品的OTUs数低于不施用生物炭处理,说明施用生物炭能提高烟叶细菌群落丰度;施用生物炭50g/株处理后样品的OTUs数高于施用生物炭100 g/株处理,施用生物炭100 g/株处理后样品的OTUs数高于施用生物炭150 g/株处理,说明随着施炭量增加到100、150 g/株细菌群落丰度又开始减少。【结论】通过属的水平分析表明: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在施用生物炭处理的样品中丰度比不施用生物炭处理的高,说明施用生物炭有利于增加该菌属的丰度。芽球菌属(Blastococcus)、Solirubrobacter属、Gaiella属、节细菌属(Arthrobacter)这4个属在施用生物炭50 g/株处理的样品中丰度大于不施用生物炭处理,在不施用生物炭处理的样品中丰度大于施用生物炭100、150 g/株处理,说明施用生物炭超过50 g会降低这4个菌属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内生细菌 生物炭 测序 多样性
下载PDF
养分管理对生菜生物量与硝酸盐含量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夏体渊 张彩仙 +3 位作者 年耀萍 高志文 达良俊 陈泽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52-2556,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养分管理对生菜生物量与硝酸盐含量影响。【方法】以滇池流域晋宁县上蒜乡田间试验的9个典型处理为基础,分析了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探索在不同施肥状况下,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间的关系。【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地上... 【目的】为了研究养分管理对生菜生物量与硝酸盐含量影响。【方法】以滇池流域晋宁县上蒜乡田间试验的9个典型处理为基础,分析了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探索在不同施肥状况下,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间的关系。【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在T5(N_(405)P_(120)K_(300))处理时达到最大,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在9~17;硝酸盐含量除T7(N_(270)P_(60)K_(300))外,其余处理均超过3000 mg/kg,污染等级均为四级;在滇池流域生菜对氮施肥量需求不高,当氮施肥量为135 kg/hm^2,磷施肥量为120 kg/hm^2时,生菜地上生物量较高,且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较大;无论任何处理生菜硝酸盐的含量都较高。【结论】说明当地土壤和灌溉水氮含量很高,应减少氮肥的施用;控制氮肥施用,合理进行氮磷配比,是提高蔬菜品质,控制滇池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 生菜 生物量 硝酸盐
下载PDF
轿子山3种杜鹃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殷根深 苏源 +1 位作者 董明华 赵昌佑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为探究物种和生境对杜鹃属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集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于同一生境以及不同生境的3种杜鹃属植物(锈红毛杜鹃、亮鳞杜鹃、乳黄杜鹃)的6个根际土壤样本,提取土壤总DNA后,进行二代高通量测序,并开展... 为探究物种和生境对杜鹃属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集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于同一生境以及不同生境的3种杜鹃属植物(锈红毛杜鹃、亮鳞杜鹃、乳黄杜鹃)的6个根际土壤样本,提取土壤总DNA后,进行二代高通量测序,并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重抽样后,共获得55608条最终序列,检测到3209个OTUs;除来自于锈红毛杜鹃的DB样本外,其余5个样本在门、科、属水平上具有类似的丰度;亮鳞杜鹃和乳黄杜鹃各自的2个不同生境样本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参数相似,而锈红毛杜鹃的2个样本则差异较大。可见,物种和生境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属 根际微生物 种群结构 生境 生物信息学 聚类分析 轿子山
下载PDF
MLH3基因C2531T多态性与云南地区女性不孕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刘子超 周苡 +1 位作者 高思雨 赵树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研究MLH3基因的C2531T位点多态性和云南地区女性不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地区140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不孕组)和403例正常育龄期已生育妇女(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样本。通过PCR扩增测序方法检测MLH3基因的C2531T多态性。结果:正常对... 目的:研究MLH3基因的C2531T位点多态性和云南地区女性不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地区140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不孕组)和403例正常育龄期已生育妇女(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样本。通过PCR扩增测序方法检测MLH3基因的C2531T多态性。结果:正常对照组MLH3基因的C2531T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别为83.9%和16.1%,不孕组分别为85.0%和1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CT和TT基因型在不孕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70.7%vs 73.2%、26.4%vs 23.6%和2.9%vs 3.2%,两组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LH3基因C2531T多态性位点与云南地区女性人群不孕风险不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不孕 云南地区 MLH3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国家公园认知状况及其对游览意愿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聂铭 王旭 +1 位作者 杜靖川 邱守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4期134-138,共5页
以昆明市5所高校的旅游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其对国家公园的认知情况,并利用stata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国家公园游览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曾经听说过国家公园、是否了解国家公园的发展理念、... 以昆明市5所高校的旅游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其对国家公园的认知情况,并利用stata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国家公园游览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曾经听说过国家公园、是否了解国家公园的发展理念、是否了解国家公园与其他保护地的差别3个认知因素会显著影响旅游专业大学生游览国家公园的意愿。藉此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家公园辨识度等旅游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认知状况 游览意愿 旅游专业大学生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云南出口烟叶产区非烟物质风险识别及评估
8
作者 陈泽斌 吴江 +5 位作者 杨丽平 王全会 胡小东 李永亮 刘晶晶 赵晟 《昆明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3-18,共6页
针对目前云南出口烟叶产区潜在的非烟物质风险,进行调研评估.在借鉴国外非烟物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保山、曲靖、楚雄3个出口烟叶产区的生产实际,从"农舍—烤房—田间—收购站"工作流程及运输节点出发,识别云南烤烟产区各... 针对目前云南出口烟叶产区潜在的非烟物质风险,进行调研评估.在借鉴国外非烟物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保山、曲靖、楚雄3个出口烟叶产区的生产实际,从"农舍—烤房—田间—收购站"工作流程及运输节点出发,识别云南烤烟产区各类非烟物质,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非烟物质消除方案.调查发现,农舍中具有较高可能性混入烟叶当中的有合成类物质聚丙烯(塑料膜)和尼龙;烤房中具有中等可能性混入烟叶当中的有合成类物质聚丙烯(肥料袋)和尼龙;烟田中具有较高可能性混入烟叶当中的是有机类物质杂草和合成类物质聚丙烯(塑料膜);农户所交扎把烟中发现最多的是有机类物质昆虫蚕茧、杂草、动物和昆虫,平均每把(3~5 kg)中发现5件以上;打包烟中发现最多的是有机类物质毛发,平均每包(40 kg)发现1件.非烟物质来源于大田、编烟、分级、收购等多个环节,控制过程需多方合作,多措并举,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抓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非烟物质 风险识别 评估
下载PDF
昆明红嘴鸥观赏旅游产品的开发路径及发展对策
9
作者 聂铭 王旭 《绿色科技》 2018年第7期231-234,共4页
指出了昆明红嘴鸥旅游资源除自身所具有的生物景观外,还在于红嘴鸥与城市中自然景观、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旅游资源的复合。基于复合型旅游资源的视角,针对红嘴鸥旅游产品开发理念、表现形式、线路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旅游产品... 指出了昆明红嘴鸥旅游资源除自身所具有的生物景观外,还在于红嘴鸥与城市中自然景观、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旅游资源的复合。基于复合型旅游资源的视角,针对红嘴鸥旅游产品开发理念、表现形式、线路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以期对城市中同类旅游产品的全面规划与深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红嘴鸥 观赏旅游 产品开发
下载PDF
云南大理宾川上沧海湿地和花桥水库鸟类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艺星 李昊峻 +4 位作者 周宇 张绍辉 李玲芬 王定康 孔德军 《昆明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1-77,128,共8页
为全面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2017年1月,采用样点法对云南省第三批公布的大理宾川上沧海湿地及邻近的花桥水库进行认定前的湿地鸟类多样性评估和本底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27科48种,其中湿地鸟类7目8科18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黑鹳1种,二级... 为全面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2017年1月,采用样点法对云南省第三批公布的大理宾川上沧海湿地及邻近的花桥水库进行认定前的湿地鸟类多样性评估和本底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27科48种,其中湿地鸟类7目8科18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黑鹳1种,二级保护物种6种,包括灰鹤、普通鵟、白尾鹞、黑翅鸢、红隼和短耳鸮.该区域湿地鸟类物种多度和丰富度方面皆以雁形目鸟类为主.此外,记录到12张捕鸟雾网,且有1只短耳鸮被网捕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川 上沧海湿地 花桥水库 湿地鸟类 鸟类多样性 省级重要湿地
下载PDF
半夏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靳松 陈泽斌 +3 位作者 李育川 尹利方 任禛 赵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建立半夏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半夏茎尖、叶柄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和激素组合对半夏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以75%酒精30s+(2%次氯酸钠+1.67g/L头孢拉定)15min处理外植体为宜;茎尖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 目的建立半夏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半夏茎尖、叶柄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和激素组合对半夏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以75%酒精30s+(2%次氯酸钠+1.67g/L头孢拉定)15min处理外植体为宜;茎尖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1 mg/L 6-BA+0.3 mg/L NAA+0.6 mg/L KT;高浓度6-BA和低浓度NAA有助于半夏不定芽和块茎的形成;生根培养以1/2MS+0.5 mg/L IBA为最佳。结论建立了半夏组培快繁体系,为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半夏小块茎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组织培养 不定芽 块茎
下载PDF
滇池氮磷浓度变化对蓝、绿、硅藻年际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侯秀丽 苑春刚 +3 位作者 李学平 任迎春 骆应梅 王定康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了探究滇池水体中藻类变化规律及营养盐对浮游藻类结构的影响,在滇池草海和外海共设10个采样点,于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每月监测藻类变化及氮、磷含量。结果表明,草海在每年9月至来年2月,蓝藻、绿藻呈互为消长的变化趋势,硅藻生物量... 为了探究滇池水体中藻类变化规律及营养盐对浮游藻类结构的影响,在滇池草海和外海共设10个采样点,于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每月监测藻类变化及氮、磷含量。结果表明,草海在每年9月至来年2月,蓝藻、绿藻呈互为消长的变化趋势,硅藻生物量在8-10月和2-4月含量较高,变化范围5.81~44.80 mg/L;外海以蓝藻、绿藻为主,两种藻类在每年的11月至来年1月呈互为消长,而来年2种藻5-7月逐渐升高、10月开始又逐渐降低。草海和外海水体中的总磷均以在5-9月含量最高,变化范围分别为0.82~3.37 mg/L和0.20~0.51 mg/L;总氮全年变化剧烈,草海总氮为2.85~11.7 mg/L,外海总氮为1.05~4.89 mg/L。总体上看,草海的氮、磷含量高于外海,说明草海富营养化水平高于外海;而水体中绿藻生物量高于蓝藻成为绝对优势藻种,且绿藻生物量远远高于外海,表明高氮、磷水体中绿藻比蓝藻有更强的利用优势,致使在超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不占优势。滇池水体中氮磷比较低的月份,水体中蓝藻和绿藻共存;在高氮磷比的时间段,绿藻生长占优势,说明滇池水体中绿藻比蓝藻更适合高氮磷比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蓝藻 绿藻
下载PDF
水涝胁迫下烟草对水杨酸和硝普钠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永福 王定康 +3 位作者 蒋淑萍 郑旴 牛燕芬 靳松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4-631,共8页
【目的】为了探明涝害胁迫下烟草对水杨酸(SA)和硝普钠(SNP)的生理响应,揭示SA和SNP对提高烟草耐涝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通过人工模拟水涝胁迫,研究SA和SNP单独和复合处理对烟草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脂过... 【目的】为了探明涝害胁迫下烟草对水杨酸(SA)和硝普钠(SNP)的生理响应,揭示SA和SNP对提高烟草耐涝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通过人工模拟水涝胁迫,研究SA和SNP单独和复合处理对烟草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水涝胁迫下,SA和SNP可提高根冠比和根系活力,减缓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幅度;使叶片积累更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增强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SA和SNP还能提高涝害短期胁迫下SOD和POD的活性,延缓长期胁迫下酶活性的下降,降低过氧化氢的含量和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进而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强烟草对水涝胁迫的适应性。【结论】生产上可用SA和SNP复合处理来缓解水涝胁迫对烟草的伤害,SA和SNP复合处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涝胁迫 烟草 水杨酸 硝普钠 生理响应
下载PDF
铁皮石斛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高通量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泽斌 李冰 +3 位作者 高熹 王定斌 靳松 郭丽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102,112,共6页
为揭示铁皮石斛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应用Illumina测序平台的Mi Seq高通量测序仪对铁皮石斛根、茎、叶中内生细菌的16S r DNA-V4区扩增子进行测序,对测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物种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经FLASH软... 为揭示铁皮石斛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应用Illumina测序平台的Mi Seq高通量测序仪对铁皮石斛根、茎、叶中内生细菌的16S r DNA-V4区扩增子进行测序,对测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物种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经FLASH软件对序列进行拼接,茎、叶、根样品分别获得64 851、77 499、52 157条原始序列,经Qiime软件过滤,再剔除宿主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序列,最终分别得到64 742、77 351、52 064条有效序列,在97%的序列相似性水平上,这些有效序列被Uparse软件划分为61、134、112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食酸菌属(Acidovorax)细菌在根、茎、叶中都是优势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Faecalibacterium属、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细菌表现出组织专一性。丰度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根和叶中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最为相似。铁皮石斛植株内蕴含丰富的细菌资源,其分布受组织结构及成分因素影响表现出器官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内生细菌 多样性 高通量分析
下载PDF
黄腐酸钾对烟草云烟97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泽斌 夏体渊 +5 位作者 郭丽红 王定斌 徐胜光 王炽 陈兴位 陈小龙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探明黄腐酸钾作为一种新型微量元素肥料应用于云烟97的实际效果,设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移栽时塘施黄腐酸钾、常规施肥+现蕾时叶面喷施黄腐酸钾等3个处理,调查9个小区共900株烤烟的移栽成活率、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并... 为探明黄腐酸钾作为一种新型微量元素肥料应用于云烟97的实际效果,设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移栽时塘施黄腐酸钾、常规施肥+现蕾时叶面喷施黄腐酸钾等3个处理,调查9个小区共900株烤烟的移栽成活率、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并检测烟叶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对云烟97的移栽成活率没有影响,塘施黄腐酸钾可以使云烟97移栽成活率提高2.0百分点;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处理对烟草的大田生育期几乎没有影响,塘施黄腐酸钾能使云烟97各生育期提前2~4 d;叶面喷施或塘施黄腐酸钾使烟株株高增加2.7~3.4 cm,有效叶片数增加2张,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与常规施肥相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塘施黄腐酸钾虽然不能显著提高云烟97的烟叶产量,但可以使云烟97的上等烟比例增加3.77百分点,上中等烟比例增加4.39百分点,从而提升了收购均价,增加产值;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部位烟叶品质元素的影响不同,塘施黄腐酸钾使得云烟97上、下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相比常规施肥或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处理更为协调;叶面喷施和塘施虽不能提高云烟97上部烟叶的钾含量,但可以提高云烟97中部烟叶的钾含量,且以塘施效果较好。与常规施肥相比,塘施黄腐酸钾降低了云烟97下部烟叶的钾含量,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则提高云烟97下部烟叶的钾含量。塘施黄腐酸钾能改善烟叶品质,平衡烟叶化学成分并提高经济效益,在烤烟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钾 烟草 云烟97 产量 品质 塘施 喷施 移栽成活率 生育期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抑菌剂在蓝莓开放组培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泽斌 李冰 +5 位作者 高熹 靳松 李育川 赵晓红 杨亮 郭丽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9-142,共4页
为简化蓝莓组培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接种效率,以蓝莓品种"康维尔"组培苗带叶茎段为继代培养材料,将开放式组培专用的3种植物源杀菌剂:组菌清、植培灵、菌杀光应用于蓝莓开放式组培体系中,比较其各自不同浓度的抑菌效果及... 为简化蓝莓组培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接种效率,以蓝莓品种"康维尔"组培苗带叶茎段为继代培养材料,将开放式组培专用的3种植物源杀菌剂:组菌清、植培灵、菌杀光应用于蓝莓开放式组培体系中,比较其各自不同浓度的抑菌效果及对蓝莓试管苗有效增殖系数、鲜重和苗高的影响。试验结果看出,按推荐浓度使用3种抑菌剂,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率,实现蓝莓开放式组培,组培苗有效增殖系数、鲜重、苗高的大小依次为对照>组菌清(2mL/L)>菌杀光(2mL/L)>植培灵(3mL/L),其次还看出组培苗的有效增殖系数、鲜重、苗高随着抑菌剂使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3种抑菌剂对植物组织的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抑菌效果、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及成本因素考虑,认为组菌清1mL/L在蓝莓开放式组培中为最佳使用浓度。抑菌剂在植物开放式组培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剂 蓝莓 开放组培 应用 试验
下载PDF
柴河流域种植方式与沟渠类型对农田径流氮、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晓妮 付登高 +2 位作者 段昌群 闫曦 蒋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
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内农田种植方式及沟渠类型对雨季径流中固体悬浮物及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方式(蔬菜地、玉米地、大棚种植区)的区域内选择典型自然沟渠及土质沟渠进行自然降雨过程中径流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 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内农田种植方式及沟渠类型对雨季径流中固体悬浮物及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方式(蔬菜地、玉米地、大棚种植区)的区域内选择典型自然沟渠及土质沟渠进行自然降雨过程中径流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农田径流水体总氮(TN)、总磷(TP)平均值为27.16,17.18mg/L,相对地表V类水质限值而言超标严重,溶解态氮(DN)与颗粒态磷是氮、磷的主要存在形态,符合面源污染特征;(2)降雨是影响径流污染物含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种植方式对总氮、溶解态氮及溶解态磷(DP)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沟渠类型对污染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3)在同一降雨量(18.05 mm)条件下,蔬菜地及大棚区的农田径流氮含量(TN:32.26 mg/L和29.02mg/L,DN:21.33mg/L和17.46mg/L)显著高于玉米地(TN:18.33mg/L,DN:6.23mg/L),大棚区径流的磷素含量(TP:17.46mg/L,DP:2.16mg/L)则显著高于蔬菜地(TP:6.89mg/L,DP:1.38mg/L)及玉米地(TP:7.92mg/L,DP:0.64mg/L);自然沟渠相对于土质沟渠可以显著降低径流中的总磷、DN及DP含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降雨量条件下,土地种植方式仍是影响柴河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沟渠虽然可以有效降低面源污染含量,但其影响却小于土地种植方式。因此建议在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及水土保持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流域原有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现有沟渠生态化水平的改造与提升,以增加对面源污染物的控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种植方式 农田沟渠类型 氮磷流失 农田地表径流 柴河流域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梧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翟书华 殷根深 +1 位作者 杨晓虹 刘开庆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1,共4页
以梧桐(Firmiana simplex(L.)W.F.Wight)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水杨酸、α?萘乙酸以及层积处理对梧桐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α?萘乙酸2种激素对梧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75g/L的水杨酸处理... 以梧桐(Firmiana simplex(L.)W.F.Wight)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水杨酸、α?萘乙酸以及层积处理对梧桐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α?萘乙酸2种激素对梧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75g/L的水杨酸处理和层积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梧桐种子的萌发率;0.050、0.075g/L的α?萘乙酸能够分别显著促进梧桐幼苗主根以及主茎的生长,而赤霉素和α?萘乙酸对梧桐叶片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叶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桐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层积 激素
下载PDF
硝普钠对圣女果种子萌发至幼苗期碳氮代谢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永福 郭丽红 +3 位作者 蒋淑萍 靳松 姚丽媛 赵明方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03,共6页
为了探明硝普钠对圣女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控机制,以圣女果品种朱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硝普钠处理对其碳氮代谢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圣女果种子萌发至幼苗期,淀粉、总氮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和可溶... 为了探明硝普钠对圣女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控机制,以圣女果品种朱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硝普钠处理对其碳氮代谢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圣女果种子萌发至幼苗期,淀粉、总氮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上升;硝普钠处理的淀粉、蔗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蒸馏水处理(CK);圣女果种子萌发至幼苗期,淀粉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下降趋势,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K和0.25 mmol/L硝普钠处理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下降趋势,0.50、1.00 mmol/L硝普钠处理SS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硝普钠处理增强了淀粉酶活性;各处理碳含量逐渐下降,碳氮比除CK呈先上升后下降外,其他硝普钠处理均呈下降趋势;此外,硝普钠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了幼苗生物量、根长和苗高。可见,硝普钠处理可影响淀粉的转化和糖的积累,延缓总氮和萌动期前可溶性蛋白质的分解,加速游离氨基酸的积累,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以0.50 mmol/L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女果 硝普钠 种子萌发 幼苗 碳氮代谢 关键酶
下载PDF
硝普钠对藠头鳞茎贮藏期间碳氮代谢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永福 郭丽红 +2 位作者 任禛 靳松 姚丽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9-704,共6页
本研究以开远甜藠头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硝普钠处理后藠头糖含量、碳代谢关键酶和氮代谢关键酶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贮藏期间,藠头鳞茎淀粉、总氮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上升,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 本研究以开远甜藠头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硝普钠处理后藠头糖含量、碳代谢关键酶和氮代谢关键酶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贮藏期间,藠头鳞茎淀粉、总氮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上升,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硝普钠处理增大了变化幅度;淀粉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下降趋势,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呈上升趋势;硝普钠处理后使其活性增强,延缓了其下降幅度;此外,硝普钠处理还增加了贮藏期间藠头鳞茎的总碳含量,影响了碳氮比,有效抑制了贮藏期间芽的生长,缓解腐烂和鲜重的降低。可见,硝普钠处理可促进藠头鳞茎贮藏期间淀粉的转化和糖的积累,延缓氮的分解,促进蛋白质的积累,提高外观品质,其中以浓度为0.50 mmol·L-1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蕌头 硝普钠 贮藏 碳氮代谢 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