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族器乐研究述要——兼及2024年“云南神韵”云南民族器乐推广展演活动述评
1
作者 赵培波 《民族音乐》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为了对2024年“云南神韵”云南民族器乐推广展演活动有一宏观的把握,笔者先从我国民族乐器的分类方法、我国民族器乐研究的著作及曲谱出版两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普及、推广、创新,有助于... 为了对2024年“云南神韵”云南民族器乐推广展演活动有一宏观的把握,笔者先从我国民族乐器的分类方法、我国民族器乐研究的著作及曲谱出版两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普及、推广、创新,有助于云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器的分类方法 器乐研究 民族器乐推广
下载PDF
口述与呈现:口述叙事与云南当代版画史研究
2
作者 刘建理 《艺术生活》 2022年第2期16-21,共6页
现代文化语境下,云南版画的发展与创作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新时代跨学科视阈下口述史为研究云南当代版画的教学与创作带来了诸多新境。口述史方法不仅能丰富和补充研究云南当代版画的史料来源,还能推动云南当代版画理论研究... 现代文化语境下,云南版画的发展与创作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新时代跨学科视阈下口述史为研究云南当代版画的教学与创作带来了诸多新境。口述史方法不仅能丰富和补充研究云南当代版画的史料来源,还能推动云南当代版画理论研究从“作品研究为主”转向“活历史”的考察阶段,其鲜活的素材和多元的叙述方式,将研究者带入到一个被复原和再现的艺术场域。口述史注重底层关怀,所存口述材料既能丰富社会记忆,又能为研究云南当代版画提供全景式、多角度新的研究视野和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个体记忆 集体记忆 云南当代版画
下载PDF
一位有心的音乐家——从《杨明的音乐生涯》再识杨明
3
作者 赵培波 《民族音乐》 2024年第4期77-80,共4页
《杨明的音乐生涯》共分三部分:“部分评论文章汇集”“部分声乐、器乐作品”“部分音乐作品(含文稿)综合简记”。对于它的阅读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杨明——德高望重而又有心的音乐前辈;高产而又有心的作曲家;甘做人梯而又有心的音乐编... 《杨明的音乐生涯》共分三部分:“部分评论文章汇集”“部分声乐、器乐作品”“部分音乐作品(含文稿)综合简记”。对于它的阅读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杨明——德高望重而又有心的音乐前辈;高产而又有心的作曲家;甘做人梯而又有心的音乐编辑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明 云南民族乐派 《杨明的音乐生涯》《云南原生态民歌选集》《云南百年原创歌曲精选》
下载PDF
非遗记录:我国手工技艺及其纪录影像发展的时代脉络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春芬 魏美仙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5期120-127,共8页
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以来手工技艺在时代更迭中呈现出兴盛至衰落再至复兴的波浪式起伏发展态势,其纪录影像书写也随之经历了萌芽、发展及繁荣阶段。影像书写主要依托人类学、影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并遵循各... 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以来手工技艺在时代更迭中呈现出兴盛至衰落再至复兴的波浪式起伏发展态势,其纪录影像书写也随之经历了萌芽、发展及繁荣阶段。影像书写主要依托人类学、影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并遵循各学科阐述逻辑展开,彰显着时代的塑造性,使不同时期二者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一定的非同步性。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语境下,尤其是伴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官方与民间的积极互动使手工技艺影像书写形成新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将会在时代脉络中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技艺 影像纪录 时代脉络
下载PDF
1954年的红学风景线——读孙玉明著《红学:1954》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伟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孙玉明 《红学:1954》 书评 《红楼梦》 红学研究 曹雪芹 古典小说
下载PDF
小剧场戏剧理论探要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佳磊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2-48,共7页
小剧场戏剧的始作俑者是法国戏剧家安德烈·安托万,西方小剧场戏剧经历了两次浪潮。与之相呼应,中国的小剧场戏剧也经历了"爱美的"戏剧和新时期小剧场戏剧运动两次浪潮,它们对于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 小剧场戏剧的始作俑者是法国戏剧家安德烈·安托万,西方小剧场戏剧经历了两次浪潮。与之相呼应,中国的小剧场戏剧也经历了"爱美的"戏剧和新时期小剧场戏剧运动两次浪潮,它们对于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新时期中国小剧场戏剧运动是在西方现代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宏阔背景下发生的。不是为了救助戏剧困顿,不是为了反主流、反传统、反戏剧,新时期小剧场戏剧是为着戏剧失落的艺术魅力的找寻,为着戏剧本体的发现与重建的艺术目的而来;中国的小剧场戏剧不同于西方现代小剧场戏剧的概念,也与历史上的"爱美的"戏剧不同,它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包容万千的宽容和大度。由于演出是在一个小的、非常规的室内空间里进行,必然造成观演关系的相互交融,戏剧呈现方式的生活化,因而,小剧场戏剧具有交融性、特写性的艺术特征,从而使小剧场戏剧艺术独具魅力,别具色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剧场戏剧 两次浪潮 艺术创新 交融性 特写性
下载PDF
关索戏:宗教性追求与戏曲化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佳磊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6期58-61,共4页
关索戏又名“关索土戏”,目前仅留存于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长期的民间业余形态、文人雅士的漠视,以及文革期间资料的毁灭,使关索戏留下的文献极少,其源起、形成时间、得名缘由已难于考证。一般认为,关索戏属于军傩的一支,源于明初平定... 关索戏又名“关索土戏”,目前仅留存于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长期的民间业余形态、文人雅士的漠视,以及文革期间资料的毁灭,使关索戏留下的文献极少,其源起、形成时间、得名缘由已难于考证。一般认为,关索戏属于军傩的一支,源于明初平定云南,屯兵移民,从我国南方地区移植而来的“傩戏”,后在云南渐次演化为“关索戏”。关索戏的演出保留着一系列的请神、酬神、送神的仪式活动,另一方面,其面具、表演形式、演出剧目等均受戏曲艺术的长期濡染与影响。小屯关索戏既有傩仪“驱邪逐疫、祈福禳灾”的宗教精神,又有戏曲搬演故事,娱乐大众的艺术追求,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民俗鉴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索戏 宗教祭祀 戏曲化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心如晴空 情深似海——从《我的音乐生涯》再识李晴海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培波 《民族音乐》 2015年第2期58-61,共4页
李晴海《我的音乐生涯》(以下简称《生涯》)于2009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16万字。出版后,他向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母校元江县安定小学馈赠最多。他说应该向单位、向故乡的父老乡亲做个汇报,并说能为社会、为后代留下点东西... 李晴海《我的音乐生涯》(以下简称《生涯》)于2009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16万字。出版后,他向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母校元江县安定小学馈赠最多。他说应该向单位、向故乡的父老乡亲做个汇报,并说能为社会、为后代留下点东西是一种欣慰。该书是"当代云南名家系列丛书"之一,主编是《民族音乐》的主编殷海涛,他也曾建议我为李晴海《生涯》写一篇书评,但由于个性的疏懒及其它原因,一直未曾动笔。如今五年多过去了,重读《生涯》,感受颇多,情之难抑,兴之所至,断断续续草就此文,求教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晴海 音乐生涯 民族音乐 白族调 民族民间音乐 情深似海 创作歌曲 李元庆 彝族民歌 聂耳
下载PDF
白族作曲家杨明音乐年谱初编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培波 《民族音乐》 2015年第6期57-60,共4页
杨明(1938-)是我国著名的白族作曲家。先后任职于中共云南省委机关、东川市歌舞团、云南省文化馆。曾任东川市歌舞团团长、《云岭歌声》(《民族音乐》前身)副主编。作为作曲家,其创作体裁多样,佳作不断,作有歌曲续杨梅》《苗家... 杨明(1938-)是我国著名的白族作曲家。先后任职于中共云南省委机关、东川市歌舞团、云南省文化馆。曾任东川市歌舞团团长、《云岭歌声》(《民族音乐》前身)副主编。作为作曲家,其创作体裁多样,佳作不断,作有歌曲续杨梅》《苗家姑娘过山来》《纳西在把幸福追》《寻找梦中的竹楼》《是太阳是月亮》《父亲,我要谢谢你》(碧云唱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作曲家 杨明 白族 中共云南省委 年谱 歌舞团 东川市
下载PDF
临觞多哀 思我故人——《薪寂火传形往神存——杨殿斛音乐论文选集》编后记
10
作者 赵培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88-192,共5页
2017年7月31日,青年民族音乐学家、扬州大学杨殿斛教授殒命于其故乡贵州采风途中,天地呜咽。他的突然离世,是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界的一大损失,使其家庭也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受其家属所托、带着学界同人的期待,由笔者选编其音乐论文... 2017年7月31日,青年民族音乐学家、扬州大学杨殿斛教授殒命于其故乡贵州采风途中,天地呜咽。他的突然离世,是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界的一大损失,使其家庭也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受其家属所托、带着学界同人的期待,由笔者选编其音乐论文,将之汇集成书并命名为《薪寂火传形往神存——杨殿斛音乐论文选集》,后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6月出版。笔者所作编后记是对该选集出版缘由、编选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对杨殿斛学术人生的一次梳理,更是对杨殿斛逝世一周年的缅怀、寄托、哀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殿斛 音乐论文选集 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 编后记
下载PDF
形体戏剧——重建戏剧符号体系的身体语汇
11
作者 孙月 王佳磊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65-68,共4页
语言是戏剧的组成要素,当戏剧的语言产生危机,对白的交流意义下降,则给了其他语汇出场的可能。雅克·勒考克创立的形体戏剧旨在为戏剧表意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演员的身体语汇被重新发现。在勒考克的训练法中,演员将寻找到人类共通的... 语言是戏剧的组成要素,当戏剧的语言产生危机,对白的交流意义下降,则给了其他语汇出场的可能。雅克·勒考克创立的形体戏剧旨在为戏剧表意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演员的身体语汇被重新发现。在勒考克的训练法中,演员将寻找到人类共通的诗意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并用肢体和语言,以扩大戏剧的表意场域,达到观演关系的更高程度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语汇 形体戏剧 雅克·勒考克
下载PDF
以“文化自信”为抓手,加大云南高师本土音乐特色教育力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申波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1-47,共7页
文章依托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纲要》为所指核心、以教育学要旨为能指目标,对云南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高师音乐教育教学观念和课程内容的设置,目前仍然是制约云南高师音乐学科发展的瓶颈,首先,它导... 文章依托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纲要》为所指核心、以教育学要旨为能指目标,对云南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高师音乐教育教学观念和课程内容的设置,目前仍然是制约云南高师音乐学科发展的瓶颈,首先,它导致人类生命符号中唱、奏、舞三位一体的血脉关系遭到割裂;其次,由于价值取向的偏离,致使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职责遭遇弱化。文章指出,云南作为多民族文化荟萃的"乐"文化之乡,如何依托"文化自觉"的立场,既立足学科规律又继承本土丰富文化资源、如何使本土文化经验与学科机制相融合,适应转型社会对复合型艺术人才的需求,把丰富的"乐"文化资源转换成一种既尊重主流教规、又护养文化生态,既强调个性差异、又重视文化传承的学科体系,对建构以"文化自信"为强劲动力的云南高师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多元构建 文化自觉与 自信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多维描述:口述史视野下的云南画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建理 《学园》 2021年第1期81-83,共3页
云南重彩画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极具个性和地域特色的绘画形式,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给亲历者和当下仍然关注云南重彩画的学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思考。随着丁绍光﹑蒋铁峰等老一辈画家相继旅居美国,现代重彩画在国际艺术舞... 云南重彩画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极具个性和地域特色的绘画形式,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给亲历者和当下仍然关注云南重彩画的学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思考。随着丁绍光﹑蒋铁峰等老一辈画家相继旅居美国,现代重彩画在国际艺术舞台上赢得了广泛赞誉,被称为"具有中国情愫"的云南画派。将云南画派的研究置于口述史视野之下,把亲历者和见证者的永恒记忆及多维描述的视角与重构云南画派的方式纳入云南画派历史的研究之中,在及时抢救和深入挖掘相关"活的历史"的过程中,较为完整地呈现云南画派的发展历史,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拓展云南画派的研究领域,为研究地域美术史及艺术现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描述 口述史 云南画派 地域美术史
原文传递
云南当代话剧理论述评
14
作者 王佳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04-112,共9页
云南当代话剧理论是云南当代话剧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当代话剧理论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云南当代话剧理论成果主要体现为戏剧艺术家个人的理论思考、学术之研究。20世纪50年代,彭华作为戏剧界的领导和导演艺术家,其以斯坦尼体系... 云南当代话剧理论是云南当代话剧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当代话剧理论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云南当代话剧理论成果主要体现为戏剧艺术家个人的理论思考、学术之研究。20世纪50年代,彭华作为戏剧界的领导和导演艺术家,其以斯坦尼体系为核心的导表演理论,对于当时云南戏剧、文化的繁荣贡献很大;新时期以来胡绍轩、高登智、龙显球、毛祥麟等人,对于话剧理论的构建,对于话剧史的研究做出过突出贡献。吴戈在戏剧本体论研究、比较戏剧研究、应用戏剧研究、戏剧舞台研究等方面多方开拓,使云南当代话剧理论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当代 话剧理论 研究 吴戈拓荒者
原文传递
小剧场戏剧理论的开拓与发展——吴戈新著《中国小剧场戏剧艺术与戏剧教育》解读
15
作者 王佳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7-92,共6页
中国小剧场戏剧艺术与戏剧教育》是吴戈教授关于小剧场戏剧理论的学术论著。该书论述了小剧场戏剧的缘起、发展流变、美学特征、历史意义等,以及小剧场戏剧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戏剧教育、艺术戏剧与应用戏剧、戏剧教育发展前途等问题。《... 中国小剧场戏剧艺术与戏剧教育》是吴戈教授关于小剧场戏剧理论的学术论著。该书论述了小剧场戏剧的缘起、发展流变、美学特征、历史意义等,以及小剧场戏剧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戏剧教育、艺术戏剧与应用戏剧、戏剧教育发展前途等问题。《中国小剧场戏剧艺术与戏剧教育》一书代表了吴戈对小剧场戏剧的最新思考,是中国小剧场戏剧理论的进一步的开拓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剧场戏剧艺术与戏剧教育》 小剧场艺术 戏剧教育 应用戏剧
原文传递
云南当代版画家研究中口述史路径的实践意义
16
作者 刘建理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当代中国的口述史研究初具规模,90年代,中国的口述史研究开始了系统化发展,21世纪以来,国内的口述史研究开始呈现多学科理论交叉互动的发展态势。20世纪90年代末,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美术领域,继而开启了口述史在美... 20世纪80年代,当代中国的口述史研究初具规模,90年代,中国的口述史研究开始了系统化发展,21世纪以来,国内的口述史研究开始呈现多学科理论交叉互动的发展态势。20世纪90年代末,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美术领域,继而开启了口述史在美术领域的探索之路。口述史是个体生命对自我人生历程的讲述,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群体记忆的有效途径,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不仅为云南当代版画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丰富了云南当代版画史研究的纬度,也为云南当代版画史的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范式,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 云南当代版画家 路径
原文传递
新媒体视域下的连环画艺术研究
17
作者 刘建理 《学园》 2022年第14期81-83,共3页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利用新媒体多向度、数字化等技术,可以使连环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再度焕发生机。对新媒体艺术视域下连环画审美方式、连环画绘画媒介、连环画艺术交互展示及体验方式的拓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揭示新媒体视域下连...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利用新媒体多向度、数字化等技术,可以使连环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再度焕发生机。对新媒体艺术视域下连环画审美方式、连环画绘画媒介、连环画艺术交互展示及体验方式的拓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揭示新媒体视域下连环画艺术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艺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连环画艺术 审美方式
原文传递
仪式、象征与秩序:寿碗习俗在川渝民间寿宴中的多重文化寓意
18
作者 李楠 魏美仙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8-79,共12页
寿碗是我国很多地方民间习俗中使用的突出物件,其出现在寿宴上,作为寿宴结束后回赠亲友、宾客的礼物,这一习俗在川渝地区特别广泛,至今延续保留。在中国筵宴文化语境下,寿碗作为一种回礼,明面上呈现着主客之间的交换关系,而这一交换行... 寿碗是我国很多地方民间习俗中使用的突出物件,其出现在寿宴上,作为寿宴结束后回赠亲友、宾客的礼物,这一习俗在川渝地区特别广泛,至今延续保留。在中国筵宴文化语境下,寿碗作为一种回礼,明面上呈现着主客之间的交换关系,而这一交换行为所产生的文化意义则是多重的。从“礼物交换”的视角切入,通过地方寿碗习俗的方式和其彩绘创作审美意图的“物”性表达,寿碗与地方文化、地方主体的关系密切。寿碗从回礼的仪式性生活表达到和谐人际关系的维系,进而深入到文化观念,承载着礼物交换的多重文化寓意,既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又以此构建着稳定的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碗 礼物交换 仪式 文化象征 社会秩序
原文传递
汲取与求新:抗战时期根据地“新年画”研究
19
作者 刘建理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产生于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新年画”,其耳目一新的艺术形式和紧扣现实语境的表现主题和内容,广受抗战时期根据地群众的喜爱与欢迎。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新年画”在中国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美术宣传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抗战时... 产生于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新年画”,其耳目一新的艺术形式和紧扣现实语境的表现主题和内容,广受抗战时期根据地群众的喜爱与欢迎。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新年画”在中国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美术宣传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抗战时期根据地“新年画”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缘起、创作的转向与革新以及历史贡献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而指出,产生于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新年画”,不仅在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美术宣传运动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积极有效的配合了我党在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政治宣传任务。抗战时期根据地年轻的美术家们在“新年画”创作中的探索、开拓与创新性的实践,既促进了日后延安新年画运动的开展,又为新中国年画的创作走向成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根据地 新年画 艺术 形式 创作研究
原文传递
主题预设·叙事张力·意图转移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伟科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一般认为,艺术家的智慧是感性的,包括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性、情感体验性、思维与评价的具体性等。换言之,艺术家在抽象思维上是不擅长的。但是。
关键词 《红楼梦》 主题 曹雪芹 叙事方式 感性生活 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