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连县国有林场多种经营类型林分直径结构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远荣 胡明星 王玮玮 《林业科技情报》 2021年第4期5-11,共7页
不同的林分直径结构可以直接反映林分的生长情况,不仅直观地表达不同树种的直径分布,还可以预测后期林木林分的变化,为主管单位经营森林提供相应的技术依据;本研究利用连续径阶株数之比(P)的变化及负指数对样地中林分各项指标开展分析... 不同的林分直径结构可以直接反映林分的生长情况,不仅直观地表达不同树种的直径分布,还可以预测后期林木林分的变化,为主管单位经营森林提供相应的技术依据;本研究利用连续径阶株数之比(P)的变化及负指数对样地中林分各项指标开展分析。从而便于主管经营单位了解各个经营类型中林分直径结构分布的特征,结合相应分析数据拟合出林分的生长规律,为整体森林结构进行全面科学地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值 直径分布 负指数 森林经营
下载PDF
次生林不同植被类型下各个径阶竞争强度探析
2
作者 张远荣 胡明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1-35,共5页
影响植株生长的必然因素是林木之间的相互竞争,结合之前的研究发现,在林分中林木竞争通常采用胸径比来研究,可以有效地得出林分中林木的竞争情况,故本研究采用了竞争指数CI1来作为量化竞争关系的指标进行研究比较。研究得出:热带雨林、... 影响植株生长的必然因素是林木之间的相互竞争,结合之前的研究发现,在林分中林木竞争通常采用胸径比来研究,可以有效地得出林分中林木的竞争情况,故本研究采用了竞争指数CI1来作为量化竞争关系的指标进行研究比较。研究得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及落叶阔叶林的竞争强度出现断崖式的变弱,热带雨林及落叶阔叶林对象木的胸径超过20cm时,竞争强度趋势变得平缓,各径阶的竞争强度波动较小,且随着胸径的变大,各径阶的竞争强度趋于平稳不变;热带季雨林则是16cm时开始趋于平缓;季风常绿阔叶林、热性竹林及山地雨林的竞争强度变化表现比较平缓,不存在比较大幅度的变化。如是对以上6种植被类型开展空间结构调整,减少林分间的竞争,则在调整时对6种植被类型应该分3种情况开展:热带雨林及落叶阔叶林以胸径20cm作为分界;热带季雨林以胸径16cm作为分界;季风常绿阔叶林、热性竹林及山地雨林则依据林分培养目标而具体作出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1 次生林 植被类型
下载PDF
四种竹类植物中类黄酮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分析
3
作者 张远荣 胡明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1期42-45,共4页
本实验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组织化学定位法,以四种竹类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得到 5%NaOH 水溶液染色法及 1%NA 甲醇溶液染色法对类黄酮物质反应较为敏感,而 1%醋酸镁甲醇溶液染色法需要类黄酮物质积累到一定的量。类黄酮在四类竹种中的分布... 本实验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组织化学定位法,以四种竹类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得到 5%NaOH 水溶液染色法及 1%NA 甲醇溶液染色法对类黄酮物质反应较为敏感,而 1%醋酸镁甲醇溶液染色法需要类黄酮物质积累到一定的量。类黄酮在四类竹种中的分布规律为:类黄酮化合物在竹切片中由外到内的逐渐变淡,主要在表皮细胞及维管束周围的一圈纤维之中,在纤维层中分布着少量的类黄酮化合物。野龙竹若是研究分布的量的大小比较适于使用 1%醋酸镁甲醇溶液染色法,若是研究的是类黄酮的分布适用于使用 1%NA 甲醇溶液染色法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化合物 显微技术 组织化学定位法
下载PDF
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法、ENVI与ARCGIS综合分析类黄酮在竹茎中的分布规律及定量
4
作者 张远荣 胡明星 《林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5期9-12,共4页
本实验应用荧光显微技术组织化学定位法、ENVI及ARCGIS综合分析方法,以4个竹种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不同竹种中类黄酮分布的规律较为统一,茎中的类黄酮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表皮层内部与维管束外的细胞周围,且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及表皮层的下部... 本实验应用荧光显微技术组织化学定位法、ENVI及ARCGIS综合分析方法,以4个竹种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不同竹种中类黄酮分布的规律较为统一,茎中的类黄酮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表皮层内部与维管束外的细胞周围,且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及表皮层的下部,还有在维管束周围的一圈纤维中原生韧皮部处的含量更为突出。通过ENVI及ARCGIS对4个竹种切片中类黄酮物质开展进一步定量分析,可以准确得到切片中类黄酮物质量的占比。类黄酮化合物占比峰值主要集中在2、3、4时期,在这3个时期占比较高,时期1、6类黄酮化合物占比相对较低,说明在竹种中竹茎过于成熟或是过于幼嫩类黄酮化合物含量都会变低。野龙竹、香竹、蒲竹仔和紫竹6个不同生长时期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变化为:由幼嫩的茎生长变为成熟茎的过程之中,茎中的各个部分均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其中表皮层中的类黄酮化合物相对变化量最大;机械组织中的变化次之,但变化量也比较大;但是维管束周围的类黄酮化合物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学定位法 ENVI技术 ARCGIS技术 类黄酮 竹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