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对兰坪县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华山松及草本植物的影响
1
作者 张传晶 陈尧 +2 位作者 段华超 和育超 黄志旁 《南方农业》 2023年第6期241-244,共4页
放牧是影响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开展山地野生动物栖息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许多保护地周边社区由于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限制,无法在植被恢复区禁止放牧。因此,探究放牧对植被恢复的影响及放牧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植被恢复成为亟待解... 放牧是影响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开展山地野生动物栖息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许多保护地周边社区由于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限制,无法在植被恢复区禁止放牧。因此,探究放牧对植被恢复的影响及放牧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植被恢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究放牧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更好地开展放牧条件下山地植被的恢复工作,选择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华山松植被恢复区作为样地,于2018年进行生态恢复工作,根据放牧是否受围栏阻隔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有放牧区(无围栏)和无放牧区(有围栏),于2022年10月对华山松幼苗生长状况和草本植物开展调查。结果显示,无放牧区人工种植华山松幼苗的植株高度、近地面胸径周长和冠直径均大于放牧区,且无放牧区草本植物平均高度较高。围栏阻隔较好地保护了人工种植的华山松和草本植物免受牲畜的啃食和践踏,无放牧区呈现出更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因此,在放牧条件下开展山地植被恢复时,为保证植被恢复成效,建议布设足够高度的围栏或增加小围网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干扰 植被恢复 栖息地恢复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拉沙山
下载PDF
云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2
作者 陈尧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云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检测体系建设,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进行深度监测,对目前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加强对野...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云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检测体系建设,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进行深度监测,对目前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结果显示,经过云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其监测体系建设也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岭地区 生物多样性 监测体系
下载PDF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杰美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10期96-97,共2页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各种各样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文章通过分析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了...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各种各样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文章通过分析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了解保护区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地保护对策,旨在维护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物多样性 存在问题 保护对策
下载PDF
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尧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期47-49,共3页
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行使得森林保护工作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为此需要根据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条例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对损害森林资源的行为进行科学而有效地控制,使森林资源可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状态。本文通过对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行使得森林保护工作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为此需要根据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条例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对损害森林资源的行为进行科学而有效地控制,使森林资源可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状态。本文通过对林业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影响,以云岭省自然保护区为例,对此保护区发展中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为提升林业自然保护区对野生动植物的实际保护效果提升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 保护措施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关系
5
作者 胡善斌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5期33-34,共2页
云岭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滇金丝猴和喜马拉雅红豆杉等稀缺的动植物,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这些野生动植物的总数濒危。事实上,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人类发展之间并不冲突,通过有效的策略可以大幅度降低二者之间的矛盾。因此,... 云岭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滇金丝猴和喜马拉雅红豆杉等稀缺的动植物,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这些野生动植物的总数濒危。事实上,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人类发展之间并不冲突,通过有效的策略可以大幅度降低二者之间的矛盾。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云岭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现状,结合云岭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策略,旨在促进云岭地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滇金丝猴 资源保护 社区发展
下载PDF
云岭自然保护区拉沙山区域亚洲黑熊的活动模式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永俊 和育超 +5 位作者 赵娟钧 陈尧 李延鹏 黄志旁 崔亮伟 肖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43,共8页
中国西南山地是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重要分布地,但是对该物种的活动模式研究很少。2017年7月—2019年8月,本研究以云南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区域亚洲黑熊为研究对象,按照250 m×250 m网格布设218台红外相机,累计... 中国西南山地是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重要分布地,但是对该物种的活动模式研究很少。2017年7月—2019年8月,本研究以云南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区域亚洲黑熊为研究对象,按照250 m×250 m网格布设218台红外相机,累计有效拍摄日为36175 d,共获得亚洲黑熊的独立照片(Independent Photograph,IP)77张。亚洲黑熊年节律为单峰型,主要活动在夏天雨季(5—10月),冬眠期为2—4月。日节律为晨昏活动类型,没有昼夜差异。拉沙山区域亚洲黑熊的主要活动海拔为3100~3400 m,没有垂直迁移。拉沙山亚洲黑熊活动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针阔混交林(50%),其次是常绿落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30%)。综合其他区域亚洲黑熊冬眠开始和持续时间,发现亚洲黑熊冬眠的开始时间和总时间存在纬度模式,高纬度区域冬眠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研究结果在大尺度上揭示了亚洲黑熊的冬眠纬度模式,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 活动模式 冬眠 海拔
下载PDF
云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研究及生态建设
7
作者 胡善斌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3期19-21,共3页
随着我国发展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现阶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的多样性。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长远性的建设目标,就需要将关注和立足点放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划之上。... 随着我国发展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现阶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的多样性。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长远性的建设目标,就需要将关注和立足点放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划之上。通过加强和优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环境,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投入更大的关注力度,改善目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以云岭自然保护区为例,推进云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研究及生态建设,进而凸显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岭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监测 生态建设
下载PDF
新时期如何做好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保护工作
8
作者 杨利贤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4期31-33,共3页
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使得自然资源与能源消耗逐渐加剧,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水资源、环境资源的恶化严重威胁着生态平衡,对很多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提... 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使得自然资源与能源消耗逐渐加剧,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水资源、环境资源的恶化严重威胁着生态平衡,对很多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出与施行,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和珍稀动植物的保护。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在环境恶化下,滇金丝猴的生存环境急速萎缩退化,面临着种群生存危机,甚至一度濒临灭绝边缘。新时期如何做好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的保护工作,成为当前国家所重点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滇金丝猴的概况,再分析当前新时期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保护工作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兰坪县云岭自然保护区为例,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做好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保护工作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自然保护区 金丝猴 保护工作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探讨
9
作者 张杰美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5期21-22,共2页
针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问题,可通过宣传教育、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充分利用绿色管理战略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生态的平衡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的旅游系统需要具有提高经济效益与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在生态旅游中... 针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问题,可通过宣传教育、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充分利用绿色管理战略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生态的平衡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的旅游系统需要具有提高经济效益与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在生态旅游中人是主体,对象是自然环境,旅游活动是一种人为活动能促进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活动系统的复合,能改变生态系统。因此,系统管理应该遵循生态学的原则,从生态规律的角度出发,调整经济、环境、生物学和开发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案,详细说明了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对自然保护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管理 可持续发展 滇金丝猴
下载PDF
分析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的保护现状及优化措施
10
作者 张益明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期49-51,共3页
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现存25种顶级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内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兰坪县云岭自然保护区中,所以针对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进行保护是保护我国... 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现存25种顶级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内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兰坪县云岭自然保护区中,所以针对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进行保护是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之一。滇金丝猴所栖息的横断山脉腹地乃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核心地带,通过对滇金丝猴实施保护行动,既可保护全中国最后仅存的原始森林总面积的5%左右,而且还将惠及与之共栖于这些原始森林中的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及生物群落。因此、滇金丝猴保护行动极具全球保护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保护现状 优化措施
下载PDF
分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管理措施
11
作者 张益明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4期34-36,共3页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是全球性的环境热点问题,气候的变化会导致物种多样性丧失,并对保护区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屏障功能造成影响,对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给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是全球性的环境热点问题,气候的变化会导致物种多样性丧失,并对保护区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屏障功能造成影响,对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给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措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当前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管理措施
下载PDF
中国跨区保护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代陆娇 王浩瀚 +3 位作者 徐会明 和育超 佘容 肖文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4-60,共7页
跨界保护对行政边界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成为保护网络规划和研究的热点。近年国外跨界保护研究日趋成熟,中国也稍有起色,但是不同跨界保护类型的概念一直被混淆,而且国家内部行政区间的跨区保护合作研究常被忽视。... 跨界保护对行政边界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成为保护网络规划和研究的热点。近年国外跨界保护研究日趋成熟,中国也稍有起色,但是不同跨界保护类型的概念一直被混淆,而且国家内部行政区间的跨区保护合作研究常被忽视。界定了不同跨界合作保护类型的概念,并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以资源和环境为主题的中国跨界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然后统计分析中国省级以上跨区保护区和相邻区界保护区数量。结果表明中国跨区保护合作及其相关研究缺乏,但中国跨区保护区和相邻区界保护区普遍,跨区合作保护需求较大。为响应中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出未来跨区保护研究和合作建议,致力于满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保护 跨界相关研究 相邻区界保护区 问题和需求 建议
下载PDF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性思考
13
作者 杨利贤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期43-45,共3页
生物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必要条件,更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与环境交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系统。但是,当代人类的一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严重情况下会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基... 生物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必要条件,更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与环境交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系统。但是,当代人类的一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严重情况下会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强化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多样性 保护
下载PDF
云南拉沙山黑白仰鼻猴对种子传播潜力的评估
14
作者 邓云丹 牛鑫 +5 位作者 和育超 胡善斌 李延鹏 黄志旁 崔亮伟 肖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66-4073,共8页
灵长类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子的主要传播者,有助于森林植被的更新,然而受研究方法的限制,灵长类种子传播潜力常被低估。为全面评估温带灵长类动物的种子传播潜力,采用直接观察法和粪便分析法评估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黑白仰鼻猴的种子... 灵长类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子的主要传播者,有助于森林植被的更新,然而受研究方法的限制,灵长类种子传播潜力常被低估。为全面评估温带灵长类动物的种子传播潜力,采用直接观察法和粪便分析法评估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黑白仰鼻猴的种子传播潜力。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采用直接观察法(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黑白仰鼻猴的活动时间分配数据,获取每月取食果实的比例;同时每月收集黑白仰鼻猴的粪便,采用粪便分析法分拣猴粪中残留的植物种子,统计有完整种子残留的月份和粪便比例,应用这两种方法评估黑白仰鼻猴种子传播潜力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直接观察法收集到黑白仰鼻猴取食果实的月份数为6个月(7—12月),月均取食果实的比例为(15.31±20.15)%,共取食13种果实;而粪便分析法发现黑白仰鼻猴粪粒内全年都有完整种子残留,粪便中月均完整种子残留比例(35.19±35.43)%,其中9月至第二年1月粪便中种子残留比例都大于50%,共取食18种果实;综合两种方法发现云南拉沙山黑白仰鼻猴共取食20种植物果实,具有较高的种子传播潜力。直接观察法可确定黑白仰鼻猴取食果实的物种数,而粪便分析法能反映其可传播的物种和数量,并发现黑白仰鼻猴全年都取食果实,增加了对黑白仰鼻猴果实性比例和种子传播月份的认识。因此,建议结合两种方法全面评估黑白仰鼻猴及其它灵长类物种的种子传播潜力,从而更好地评估其对植物种子传播的有效性及对森林生态系统更新的贡献,为认识灵长类通过种子传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更新能力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仰鼻猴 种子传播潜力 粪便分析法 直接观察法 拉沙山
下载PDF
云岭保护区拉沙山滇金丝猴断奶与照料行为
15
作者 陈明真 和育超 +4 位作者 陈尧 李延鹏 黄志旁 崔亮伟 肖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1-329,共9页
灵长类婴幼儿断奶是个体生命的重要过程,即标志着婴幼猴能独立获取营养,也体现雌性繁殖调控和特定环境下物种断奶行为的适应机制。为了解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婴幼猴断奶过程及影响因素,于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以云岭省级自... 灵长类婴幼儿断奶是个体生命的重要过程,即标志着婴幼猴能独立获取营养,也体现雌性繁殖调控和特定环境下物种断奶行为的适应机制。为了解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婴幼猴断奶过程及影响因素,于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以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滇金丝猴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10 min间隔的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了拉沙山猴群1~26月龄婴幼猴的活动时间分配,及成年个体对婴幼猴的照料(携带和空间距离)数据,并依据婴幼猴行为发育和成年个体照料来判定断奶时间节点。活动时间分配中,婴幼猴1~12月龄期间,成年雌性身体接触照料平均时间为49.59%(携带为47.07%),婴幼猴取食时间为8.45%,给其他个体理毛时间为0.09%;13~17月龄,成年雌性接触照料婴幼猴时间为19.62%(携带为4.74%),而婴幼猴取食时间为22.06%,给其他个体理毛时间为0.96%;18~26月龄,成年雌性接触照料婴幼猴时间为17.18%(携带为0.82%),而婴幼猴取食时间为38.48%,给其他个体理毛时间为1.39%。基于婴幼猴行为发育和成年雌性照料减少判断婴幼猴自13月龄开始断奶,17月龄结束;断奶期处于主要食物丰富度和可获得性高的季节,利于提高婴幼猴成活率和成年雌性身体恢复。因此,拉沙山滇金丝猴婴幼猴断奶主要受成年雌性照料与食物可获得性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断奶行为 父母照料 拉沙山
原文传递
福州鼓山不同树龄马尾松记录的环境变化信息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诗音 赵思媛 +2 位作者 和金福 胡善斌 方克艳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年第2期19-27,共9页
树龄可以调节树轮-气候的响应关系,厘清不同树龄的树轮气候响应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解译树轮中的气候信号,而目前在湿热地区的相关研究还相对不足。运用树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福州鼓山地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年龄组树木径向生长... 树龄可以调节树轮-气候的响应关系,厘清不同树龄的树轮气候响应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解译树轮中的气候信号,而目前在湿热地区的相关研究还相对不足。运用树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福州鼓山地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年龄组树木径向生长及其对气候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龄组的马尾松均受到了6—7月份的高温干旱胁迫的影响,幼龄树和中龄树则更易受到冬季低温的胁迫;(2)老龄树对降水量响应的敏感性更高,但不同龄级树木的轮宽年表都与月降水在高频变化上存在相关性。进一步研究马尾松年轮宽度年表所反映的气候历史与历史时期人口波动与疫病爆发的关联,发现气候变化是造成清代福建省人口波动、疫病爆发的重要因素。如清代福建省的人口在1863至1864年存在骤减的时期,以及1817至1910年间的疫情爆发年份,均对应于夏季干旱或冬季低温的气候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年龄组 气候变化 人口变化 瘟疫
下载PDF
红外相机最小监测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永俊 和育超 +4 位作者 谭坤 房以好 陈尧 肖文 黄志旁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46-53,共8页
目的:了解植被类型、海拔和季节对红外相机所需最小监测强度(minimum trapping effort,MTE),即监测时长的影响。方法:在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拔3400 m的灌丛、常/落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海拔分别为3100、3400、370... 目的:了解植被类型、海拔和季节对红外相机所需最小监测强度(minimum trapping effort,MTE),即监测时长的影响。方法:在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拔3400 m的灌丛、常/落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海拔分别为3100、3400、3700 m的常/落阔混交林开展红外相机监测。结果:为期1年的监测,累积有效拍摄3785 d,获得独立照片(independent photograph,IP)508张。各植被类型和海拔中,仅有灌丛和最高海拔(3700 m)的红外相机达到MTE。各植被类型(Sørenson Index:SMax=47.62%,SMin=25.00%)和海拔(Sørenson Index:SMax=50.00%,SMin=17.65%)的物种多样性相似度均较低。所有相机位点:雨季监测的物种数、IP值及其累积速率均高于旱季,且雨/旱季的物种多样性的相似度仅为43.14%。结论:在物种多样性监测研究中,可在灌丛和高海拔位点合理减少监测时长,但总体而言,监测期不应少于1年,且需包含雨季和旱季,同时,相机位点应该覆盖更多的植被类型,加大海拔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MTE 植被类型 海拔 季节
下载PDF
高黎贡山雉类生境预测
18
作者 李文娟 赵小飞 +8 位作者 饶才红 黄志旁 任国鹏 陈尧 何晓东 王新文 白洪兵 张淑霞 肖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物种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物种访查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基于物种生境偏好、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构建的生态位模型,综合考虑物种出现点和环境变量,预测了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 物种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物种访查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基于物种生境偏好、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构建的生态位模型,综合考虑物种出现点和环境变量,预测了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模型对4种雉类的预测均达到较好效果;白尾梢虹雉、血雉、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总面积分别为6 432 km^2、8 464 km^2、9 573 km^2和13 691 km^2,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面积大于白尾梢虹雉和血雉,但后两者具有更多的高质量生境。高黎贡山北段是4种雉类潜在生境的重叠区,为高黎贡山雉类保护的优先区域,尤其是白尾梢虹雉,建议加大该区域的雉类调查和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雉类 物种分布预测模型 保护建议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下载PDF
亚洲树轮平均敏感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壮鹏 赵思媛 +5 位作者 周非飞 和金福 胡善斌 董志鹏 陈诗音 方克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5-813,共9页
树轮敏感度是指示树轮对气候变化敏感程度的重要统计参数,研究大尺度树木敏感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树木生长和气候的相互关系.本文使用来自国际树轮库(ITRDB)的573条树轮宽度记录,研究亚洲树轮敏感度的分布特征及可能的... 树轮敏感度是指示树轮对气候变化敏感程度的重要统计参数,研究大尺度树木敏感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树木生长和气候的相互关系.本文使用来自国际树轮库(ITRDB)的573条树轮宽度记录,研究亚洲树轮敏感度的分布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和温度较低的区域,树木的平均敏感度更高,降水对敏感度的影响强于温度.平均敏感度随海拔的上升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化.这种波动与降水随着海拔表现的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相吻合,说明海拔变化导致的降水改变可能是导致平均敏感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树种生理性状的差异导致其敏感度差异较大,祁连圆柏、西藏白皮松等阳生树种由于耐旱性而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而阴生树种如云杉属和冷杉属则敏感度较低;老龄树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 敏感度 海拔 阳生树种 阴生树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