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构造应力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孙叶
谭成轩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五六二综合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54-25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980 2 0 17)
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项目 (dlkf 980 3)
-
文摘
由李四光教授开创的构造应力场研究自 2 0世纪 2 0年代至今已经历 70多年。回顾其研究过程 ,展望未来发展 ,可以分为两个研究时期 :①开创研究时期( 1 92 6— 1 96 6 )。主要运用构造形迹力学性质及组合规律分析推断构造应力状态 ,重点研究构造体系及其典型构造型式的构造应力场。②实测研究时期 ( 1 96 6— )。最初通过实测地应力、地形变、断层位移以及现今构造活动的各种相关资料 ,配合模拟实验研究现今构造应力场 ;尔后对地质时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 ,主要采用应力、应变矿物进行应力状态定量或半定量分析 ,并配合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实测研究时期可分为 3个研究阶段 :实测平面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主要以进行平面构造应力场研究为主 ;实测三维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以三维构造应力场研究为主并对构造应力场学科进行研究总结 ;深部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未来将会开展对地壳整体及地壳深部进行全面的构造应力场研究。构造应力场研究对认识地壳运动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在地质找矿、地质环境与灾害。
-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深部应力测量
地壳运动
地应力
地形变
断层位移
-
Keywords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situ stress measurement
deep stress measurement
-
分类号
P55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辽西牛营子地区晚三叠世逆冲构造
被引量:22
- 2
-
-
作者
徐刚
赵越
胡健民
曾庆利
刘晓文
吴海
宋彪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五六二综合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34,共9页
-
基金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燕山地区中生代陆内造山过程的地质记录"(编号DKD2001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132020)资助
并为IGCP411中国工作组成果
-
文摘
燕山陆内造山带侏罗纪的构造及其研究已广为报道,但确凿的三叠纪构造分析明显不足。对辽西凌源牛营子地区详细的构造地质调查揭示该区晚三叠世晚期存在的逆冲构造。盆地东部中侏罗世郭家店组之下覆盖着一套晚三叠世道冲叠瓦构造,其运动指向:黄土坡以西逆冲叠瓦构造由西向东推覆;黄土坡以北弧形断裂由北向南道冲,为派生的运动。逆冲断裂带控制的槽地之中发育同逆冲期邓杖子组灰岩—白云岩质角砾砾岩。我们的资料表明,邓杖子组时代应属晚三叠世晚期,与晚三叠世老虎沟组基本是连续过渡的。原定牛营子盆地早—中侏罗世地层是倒置的,正常的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应为老虎沟组、邓杖子组、水泉沟组、郭家店组。晚三叠世晚期逆冲构造事实的确定说明,燕山陆内造山带至少从晚三叠世起就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其早期变形历史对于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和陆内变形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晚三叠世
逆冲构造
燕山陆内造山带
辽宁
地层时代
-
Keywords
Late Triassic
thrust faults
Yanshan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belt
Niuyingzi, western Liaoning
-
分类号
P53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