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SAMT在摩天岭隧道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章喜 顾汉明 冉昌国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6年第3期187-191,共5页
可控音频电磁法(CSAMT)应用于国道重庆巫山至奉节段高速公路的摩天岭隧道断层及其岩溶的勘察,采用发射源的偶极距离为2kin,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距离为9.5km,反射频率为2^0~2^13Hz的14个频率,接收沿测线方向的电场和垂直测线方向... 可控音频电磁法(CSAMT)应用于国道重庆巫山至奉节段高速公路的摩天岭隧道断层及其岩溶的勘察,采用发射源的偶极距离为2kin,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距离为9.5km,反射频率为2^0~2^13Hz的14个频率,接收沿测线方向的电场和垂直测线方向的磁场。采用带地形的二维平滑模型稳健的反演迭代算法获得电阻率剖面,通过与钻探及地质调绘的资料对比,CSAMT法可以在宏观上查明深埋隧道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断层、岩溶)及其赋水性,为钻孔布置及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MT 深埋隧道 地质勘察
下载PDF
墨脱公路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江顺 傅荣华 +1 位作者 何天牛 张平仓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5年第3期231-234,242,共5页
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迦巴瓦峰东侧,是目前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在墨脱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笔者通过对波(密)—墨(脱)线;派(区)—墨(脱)线和沿江线的实地考察,结合遥感技术,基本了解了墨脱地区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和发育分布规... 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迦巴瓦峰东侧,是目前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在墨脱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笔者通过对波(密)—墨(脱)线;派(区)—墨(脱)线和沿江线的实地考察,结合遥感技术,基本了解了墨脱地区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和发育分布规律,并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 地质灾害 遥感
下载PDF
江西某厂区边坡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永荣 余宏明 +1 位作者 殷坤龙 姜淑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5-88,共4页
基于结构面实测统计原理和方法 ,建立结构面几何参数概率模型 ,运用蒙特 -卡洛 ( Monte-Carlo)模拟原理和方法 ,进行岩体结构的室内再现。运用该方法对江西亚东水泥厂厂区边坡岩体进行结构面网络模拟和成果分析 ,从而用于边坡岩体力学... 基于结构面实测统计原理和方法 ,建立结构面几何参数概率模型 ,运用蒙特 -卡洛 ( Monte-Carlo)模拟原理和方法 ,进行岩体结构的室内再现。运用该方法对江西亚东水泥厂厂区边坡岩体进行结构面网络模拟和成果分析 ,从而用于边坡岩体力学和渗透性能和评价 ,最终为其稳定性评价及支护设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网络模拟 概率模型 边坡岩体
下载PDF
桥梁活载内力分析可视化研究初步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玉 蔡清香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2-65,82,共5页
可视化方法可有效处理数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两种利用可视化方法分析桥梁活载内力的可行方式 ,完成了其中一种的程序实现 。
关键词 桥梁活载内力分析 可视化 动态规划法 动画
下载PDF
重复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灿晖 刘日圣 江炳章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46,61,共6页
依据 8片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 ,分析了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斜向裂缝、箍筋应力的发展机理及试验梁的破坏现象 ,研究了抗剪强度随疲劳次数的衰减规律 ,提出了疲劳抗剪强度折减系数的计算公式 ;并对影响箍筋应力主要因素进行... 依据 8片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 ,分析了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斜向裂缝、箍筋应力的发展机理及试验梁的破坏现象 ,研究了抗剪强度随疲劳次数的衰减规律 ,提出了疲劳抗剪强度折减系数的计算公式 ;并对影响箍筋应力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 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梁 抗剪强度 重复荷载
下载PDF
离石黄土对Cr^(3+)的去除及对Cr^(3+)形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征 马腾 +3 位作者 罗维 徐齐福 雷荣 万燎榕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6,共4页
选取离石黄土中的黄土及黏土层和重金属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及Tessier法形态提取实验,分析了Cr3+在离石黄土中的存在形态,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了离石黄土对Cr3+的去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及黏土层对Cr5+均有... 选取离石黄土中的黄土及黏土层和重金属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及Tessier法形态提取实验,分析了Cr3+在离石黄土中的存在形态,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了离石黄土对Cr3+的去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及黏土层对Cr5+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吸附率超过98%。当初始质量浓度ρ0<100 mg/L时,其等温吸附曲线属Henry型。形态提取研究发现:黄土及黏土层对Cr3+的吸附形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两者的总和都在95%以上,有机质结合态较少且相对稳定。受黄土及黏土层化学成分差异的影响,它们对Cr3+的去除在形态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黄土中Cr3+的形态分布: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可溶态>可交换态;黏土层中Cr3+的形态分布: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可溶态>可交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黏土层 CR^3+ 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