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中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周长航 陈涛 李忍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935-938,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中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影像学图像特征和CEUS的诊断价值。结果:CEUS图像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良性病灶动脉期周边不连续的...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中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影像学图像特征和CEUS的诊断价值。结果:CEUS图像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良性病灶动脉期周边不连续的环状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具有部分或完全的向心性充盈;恶性病灶动脉期增强早于邻近正常组织,呈现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CEUS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P<0.05);恶性病灶者的始增时间、始消时间、持续时间均低于良性病灶者(P<0.05)。恶性病灶者的造影剂到达时间、峰值强度高于良性病灶者,达峰时间、拟合曲线尖度低于良性病灶者(P<0.05);CEUS定量参数联合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和敏感度均高于单一参数诊断(P<0.05)。结论:CEUS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价较高,可通过图像特征、动态时相变化及造影剂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为其良恶性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超声造影 图像特征 良性病灶 恶性病灶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对肝局灶性病变的性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会珍 马利亚 +1 位作者 夏俊来 陈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观察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肝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3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静脉超声造影及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肝局灶性病变性质,以MRI结合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 目的观察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肝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3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静脉超声造影及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肝局灶性病变性质,以MRI结合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静脉超声造影、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病灶检出率、不同直径大小病灶检出率、良恶性病灶检出率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法分析静脉超声造影、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在肝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病灶检出率(97.87%)高于静脉超声造影(75.53%)(χ^2=10.243,P=0.001)。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不同大小病灶检出率(<10 mm病灶:89.47%、10~30 mm病灶:100%、>30 mm病灶:100%)优于静脉超声造影(42.11%、81.97%、92.86%)(χ^2=3.845,P=0.017)。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良恶性病灶检出率(良性病灶:100%、恶性病灶:94.59%)高于静脉超声造影(87.72%、56.76%)(χ^2=3.628,P=0.018)。与超声造影检测相比,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可对病灶周围微血管血流分布及病灶轮廓清晰显示,且在良性病灶病变中也可清晰显示。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88.09%、87.32%、84.27%)均高于静脉超声造影(74.38%、72.17%、70.71%)(P<0.05)。结论与单纯静脉超声造影检查比较,静脉超声造影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不仅有更高的病灶检出率、不同大小病灶检出率、良恶性病灶检出率,而且由于超微血管成像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血流信号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在准确判定病变性质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超声造影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 肝局灶性病变 病变性质 检出率
下载PDF
增强CT和超声造影在肝硬化伴肝小结节样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夏俊来 王岗 陈涛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8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增强CT(CECT)和超声造影(CEUS)在肝硬化伴肝小结节样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肝小结节样病灶的CECT与CEUS资料,分析相应影像学特点,记录CECT与CEUS相关参数... 目的分析增强CT(CECT)和超声造影(CEUS)在肝硬化伴肝小结节样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肝小结节样病灶的CECT与CEUS资料,分析相应影像学特点,记录CECT与CEUS相关参数,对照病理、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患者共发现90个直径小于等于3cm的肝局灶性微小结节,其中恶性病灶40个,良性病灶50个;恶性结节在动脉期呈高强化,门脉期等或低强化,平衡期低强化,三期CECT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CEUS与CECT各期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下,良性结节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通过时间较恶性结节延长,而灌注指数、造影峰强度、曲线尖度小于恶性结节(P<0.05),两者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诊断肝硬化伴肝小结节恶性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CECT,两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与常规CECT在肝硬化伴小结节病灶的良恶性判断上有一定提示意义,二者各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 超声造影 肝硬化 肝硬化结节
下载PDF
超声造影LI-RADS分类与小肝癌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怀会峰 夏俊来 李会珍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类与小肝癌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LI-RADS类别肿...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类与小肝癌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LI-RADS类别肿瘤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小肝癌患者LI-RADS类别与肿瘤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不同LI-RADS类别患者病灶直径、微血管侵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LI-RADS类别患者病灶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I-RADS-5患者比较,LI-RADS-M患者左叶占比较高(P<0.05),右叶占比较低(P<0.05),LI-RADS-3患者右叶占比较低(P<0.05),尾叶占比较高(P<0.05);不同LI-RADS类别肿瘤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RADS-5患者低分化占比低于LI-RADS-M、LI-RADS-4患者(P<0.05),LI-RADS-5患者高分化占比高于LI-RADS-M、LI-RADS-4患者(P<0.05);不同LI-RADS类别患者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RADS-5患者HCC阳性预测值更高(P<0.05)。结论超声造影LI-RADS分类与小肝癌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相关,能够为临床初步诊断小肝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 小肝癌 分化程度 病理类型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左室顺应性及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岗 夏俊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601-603,共3页
CH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疾病造成的器官病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已经成为临床严重影响病人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1]。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病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情况也愈发严重,而冠状... CH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疾病造成的器官病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已经成为临床严重影响病人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1]。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病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情况也愈发严重,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加剧疾病的进展,进而形成恶性循环[2]。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ermedia thickness,CIMT)是颈动脉内膜炎性反应以及退行性病变造成斑块的重要疾病基础[3]。左室顺应性的降低,会造成血流在心脏内流动不畅,导致局部血压升高,对血管壁的刺激性作用显著升高,严重影响局部病灶部位的斑块形成[4]。脂蛋白a[Lp(a)]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Lp(a)可显著提升胆固醇在血管壁的堆积,进一步加剧冠状动脉的狭窄[5]。本研究主要分析老年CHD病人CIMT、左室顺应性及血清Lp(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CHD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疾病严重程度 左室顺应性 老年冠心病 退行性病变 脂蛋白A CIMT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基于声辐射力的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隗传云 夏俊来 乔龙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5期844-84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声辐射力的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例子宫肌瘤患者与126例子宫腺肌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均于术前行基于声辐射力的超声弹性... 目的探讨基于声辐射力的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例子宫肌瘤患者与126例子宫腺肌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均于术前行基于声辐射力的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两种检查。对比此两种检查方式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情况,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诊断效能。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低于子宫腺肌瘤患者(P<0.05),剪切波速度(SWV)与子宫腺肌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声辐射力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联合诊断子宫肌瘤的特异度(98.41%)、阳性预测值(98.56%)与准确度(96.31%)均高于各检查方式单独诊断(P<0.001),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4.48%)、阴性预测值(93.94%)与各检查方式单独诊断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声辐射力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特异度、准确度均较各检查方式独自诊断时显著升高,但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并未下降,联合诊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辐射力超声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子宫肌瘤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