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1
作者 李兆辉 王洋 刘明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8-289,共2页
人兽共患病(Zoonosis)是指所有来源于动物的人类传染病或疾病[1]。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共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90多种,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存在并流行的有近40多种,其中26种被列为我国重要人兽共患病病种。近年来,
关键词 人兽共患病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传染病 世界 病种
下载PDF
兽医公共卫生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能力培养 被引量:2
2
作者 柳增善 朱海超 +6 位作者 柳溪林 任洪林 卢士英 李岩松 王洋 刘明远 胡盼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4-156,F0003,共4页
兽医公共卫生(Veterinary public health,VPH)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兽医学知识、技能和资源为基础,运用公共卫生原理和手段,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和福利。人类社会进步的长远目标是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命的尽量延长,公共卫生是... 兽医公共卫生(Veterinary public health,VPH)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兽医学知识、技能和资源为基础,运用公共卫生原理和手段,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和福利。人类社会进步的长远目标是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命的尽量延长,公共卫生是体现和衡量长短期目标的重要指标,其发展质量直接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深度。VPH完全具备公共卫生的社会共同性,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VPH的社会重要性越来越高。同时,相关的人才需求和社会责任实施都需要通过系统教育来完成,特别是VPH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VPH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常规的兽医教育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修订版[2]均强化兽医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最近教育部发布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3]等法规文件,都强调了VPH的重要地位和人才教育的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事业 社会精神文明 硕士研究生 兽医学 法规文件 研究生课程体系 关口前移
下载PDF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反思兽医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柳增善 任洪林 马春峰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4,共3页
国家疾病控制系统涵盖2个主要组成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CDC)和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CDC),但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历来重视医学CDC,忽视动物CDC。就我国COVID-19暴发及历次人兽共患病重大疫情而言,医学CDC得到了极大关注,处于&qu... 国家疾病控制系统涵盖2个主要组成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CDC)和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CDC),但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历来重视医学CDC,忽视动物CDC。就我国COVID-19暴发及历次人兽共患病重大疫情而言,医学CDC得到了极大关注,处于"人与动物交界面"和疫病源头控制最前沿的动物CDC仍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未来可能仍有人兽共患病源头"四处漏风"的潜在可能性,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必须不断完善、统筹兼顾,重视兽医在公共卫生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动物CDC 人兽共患病 人与动物交界面
下载PDF
高校动物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春峰 王洋 李莉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针对高校动物生物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详细介绍了动物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体系;二是要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并采用多渠道进行实验室安全宣传;三是要建立有毒有害的实验试剂管理体系;... 本文针对高校动物生物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详细介绍了动物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体系;二是要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并采用多渠道进行实验室安全宣传;三是要建立有毒有害的实验试剂管理体系;四是要对实验动物规范使用、饲养、处理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动物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为培养科研人才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管理 安全教育 实验动物安全 高危化学药品安全
下载PDF
胃肠道癌症患者肠道原虫共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5
作者 张楠 张洪波 +7 位作者 于秀艳 于艳辉 宫鹏涛 李建华 王晓岑 李新 张旭 张西臣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寄生虫感染与癌症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胃肠癌患者肠道单一原虫感染已有报道,但共感染报道较少见。本研究旨在明确胃肠癌患者肠道原虫共感染情况。方法根据人五毛滴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微小隐孢子虫、人芽囊原虫、脆弱... 目的寄生虫感染与癌症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胃肠癌患者肠道单一原虫感染已有报道,但共感染报道较少见。本研究旨在明确胃肠癌患者肠道原虫共感染情况。方法根据人五毛滴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微小隐孢子虫、人芽囊原虫、脆弱双核阿米巴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特异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巢氏PCR扩增,检测195例临床胃肠癌患者肠道原虫共感染情况。结果巢氏PCR检测结果显示胃肠癌患者肠道原虫总感染率为48.72%(95/195)。其中2种原虫共感染23例(8例:人五毛滴虫+人芽囊原虫;11例:人五毛滴虫+微小隐孢子虫;3例:人五毛滴虫+十二指肠贾第虫;1例:十二指肠贾第虫+微小隐孢子虫),占肠道原虫感染的24.21%。3种原虫共感染为3例(1例:人五毛滴虫+微小隐孢子虫+人芽囊原虫;2例:人五毛滴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微小隐孢子虫),占原虫感染的3.16%。1种原虫感染67例(56例:人五毛滴虫;9例:微小隐孢子虫;1例:人芽囊原虫;1例:脆弱双核阿米巴),占原虫感染的70.52%,未检测到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结论胃肠癌患者存在肠道原虫共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人五毛滴虫单独感染病例显著高于含人五毛滴虫的2种原虫共感染(P=0.0022)以及3种原虫共感染病例(P=0.0019),而2种和3种原虫共感染病例的感染率间无明显差异(P=0.2775),表明胃肠道癌症患者中人五毛滴虫单独感染病例高于2种或以上原虫共感染病例。BLAST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发现,不同感染原虫的基因序列除个别与GenBank参考序列同源性为100%外,其他基因序列在不同位点出现不同程度的碱基突变、插入或丢失现象。该研究结果为今后胃肠癌患者病因学以及诊断和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癌患者 肠道原虫 共感染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与防控进展 被引量:93
6
作者 任洪林 卢士英 +2 位作者 周玉 李兆辉 柳增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9-143,共5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人畜生殖系统,人与人之间几乎不传播,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近几年疫情急骤回升。作者综述了布病的研究现状及其流行趋势,...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人畜生殖系统,人与人之间几乎不传播,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近几年疫情急骤回升。作者综述了布病的研究现状及其流行趋势,初步探讨布病综合防控面临的主要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生物学特性 疫苗与诊断 分子生物学 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镉、汞、铅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兆辉 王光明 +2 位作者 徐云明 柳增善 任洪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3,共5页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重金属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特别是重金属镉、汞、铅。利用微生物技术修复环境污染中的重金属,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综述镉、汞、铅污染...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重金属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特别是重金属镉、汞、铅。利用微生物技术修复环境污染中的重金属,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综述镉、汞、铅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利用微生物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构建高效吸附重金属的基因工程菌,在微生物修复方面应用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微生物修复 细胞表面展示
下载PDF
白鲜碱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梁晓英 郭娜 +5 位作者 王丽莎 金晶 石建平 陆慧君 邓旭明 于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1-24,共4页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是能够引起人类及动物患病的重要致病菌,测定了白鲜碱对临床22株临床分离氟康唑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试验测定了两药联合应药的分级抑制浓度指数(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是能够引起人类及动物患病的重要致病菌,测定了白鲜碱对临床22株临床分离氟康唑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试验测定了两药联合应药的分级抑制浓度指数(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值。结果表明,白鲜碱有较好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且与氟康唑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碱 白色念珠菌 抗真菌活性 协同
下载PDF
低浓度甲醛对多肽和蛋白化学修饰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子健 杨静波 +4 位作者 李光谱 孙宁宁 孙万春 彭其胜 刘宁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93-1199,共7页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纳升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Nano-ESI-QTOF MS)技术,以标准肽段和流感病毒基质蛋白酶切肽段为模型,研究了甲醛对蛋白质和多肽主链的修饰作用。采用与实际病毒灭活过程一致...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纳升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Nano-ESI-QTOF MS)技术,以标准肽段和流感病毒基质蛋白酶切肽段为模型,研究了甲醛对蛋白质和多肽主链的修饰作用。采用与实际病毒灭活过程一致的实验条件(4℃,0.025%(V/V)福尔马林(37%(w/w)甲醛溶液)处理72 h),进行甲醛与多肽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甲醛能与标准肽段N端的氨基反应生成羟甲基加合物,再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亚胺,形成+12 Da的产物。此外,甲醛还能与标准肽段中的精氨酸、赖氨酸的侧链发生反应,生成+12 Da的反应产物。对流感病毒基质蛋白的酶切肽段与甲醛的反应的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多数的肽段都生成了+24 Da的产物,质量的增加来源于肽段N端氨基(+12 Da)和C端精氨酸或赖氨酸的侧链(+12 Da)的贡献。此外,还观察到有一个漏切位点的肽段生成了+36 Da的产物。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低浓度甲醛主要与肽段和蛋白的N端氨基,以及精氨酸和赖氨酸侧链发生反应。本研究为分析低浓度甲醛与蛋白质的反应产物提供了有效的质谱分析方法和解谱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多肽 基质蛋白 化学修饰 质谱
下载PDF
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任洪林 柳增善 王克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8-358,共11页
鲍是世界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疾病给养鲍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报道较少,而这些功能分子对揭示鲍的免疫机制具有关键作用,文章综述了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以期... 鲍是世界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疾病给养鲍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报道较少,而这些功能分子对揭示鲍的免疫机制具有关键作用,文章综述了鲍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治鲍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机制 抗氧化 抗感染 免疫相关分子
下载PDF
抗畜禽支原体中草药筛选及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美安 甄汉深 +4 位作者 裴渭静 沈永强 于录 史祺云 唐旭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了解10味中药体外抗畜禽支原体活性及其细胞毒性,以水回流提取法制备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10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MTT法测定10味中药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 为了解10味中药体外抗畜禽支原体活性及其细胞毒性,以水回流提取法制备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10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MTT法测定10味中药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0味中药中,两面针、南板蓝根、黄连、黄芩、黄柏、甘草和白鲜皮等7味中药对3种畜禽支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两面针、南板蓝根和甘草活性较强,MIC分别为7.81mg/mL^31.25mg/mL、7.81mg/mL^62.50mg/mL、15.625mg/mL^62.50mg/mL;其余3味中药广藿香、土槿皮和艾叶活性最低,MIC几乎大于250mg/mL。10味中药中,土槿皮对Vero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最大安全浓度(TC0)为<0.49m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70mg/mL;其余9味中药对Vero细胞毒性很小,TC0在3.91mg/mL^15.625mg/mL之间,IC50在54.73mg/mL^114.23mg/mL之间。提示筛选出两面针、南板蓝根、黄连、黄芩、黄柏、甘草和白鲜皮等7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和杀灭作用,且其细胞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畜禽 支原体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我国异尖线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唐艺芝 孙青松 +2 位作者 彭鹏 王学林 刘明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2079-12081,共3页
异尖线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已成为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病。综述了异尖线虫病的病原学、生活史、地理分布、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重点概括了国内海鱼体内异尖属线虫的感染、种类分... 异尖线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已成为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病。综述了异尖线虫病的病原学、生活史、地理分布、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重点概括了国内海鱼体内异尖属线虫的感染、种类分布和国内尚未出现病例报道的原因,进一步强调异尖线虫病的防控对中国水产养殖业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性,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防控异尖线虫病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尖线虫病 异尖线虫 海鱼感染 展望
下载PDF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娜 尹继刚 +1 位作者 孙高超 陈启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9,共5页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是当前分子生物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而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由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复杂大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导致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是一个多...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是当前分子生物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而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由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复杂大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导致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是一个多级的复杂过程。转录因子即反式作用因子在转录调控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识别或结合在顺式作用元件8 bp^112 bp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效率。因此,转录因子与调控序列的相互作用在决定某个基因是否表达中占据核心位置。随着对转录因子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入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染色质免疫沉淀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将会进一步研究转录调控的机制及细胞行为和疾病的发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转录因子 方法
下载PDF
基于不同裂解液的蛋白质组样品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宁宁 王子健 +4 位作者 高祥 程欣 孙万春 杨静波 刘宁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813,共6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蛋白质组的样品制备,而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案针对细胞、组织等样品的裂解能力,以及对不同种类蛋白的溶解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异。本研究以培养的293T细胞为对象,利用质谱分析鉴定蛋白的方法,比较了采用3... 蛋白质组学研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蛋白质组的样品制备,而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案针对细胞、组织等样品的裂解能力,以及对不同种类蛋白的溶解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异。本研究以培养的293T细胞为对象,利用质谱分析鉴定蛋白的方法,比较了采用3种常用的蛋白质组样品制备方法(Triton X-100法、尿素法和TRIzol法)所提取蛋白种类的差异,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riton X-100法和尿素法所提取蛋白的鉴定数目接近,而TRIzol法所提取蛋白的鉴定数目比二者减少约8%。从所鉴定的蛋白种类来看,3种方法相差较大,仅约有32%的蛋白为3种方法所共有,生物学功能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为评价各种蛋白质组样品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全面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样品制备 尿素 曲拉通X-100 TRIZOL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石房蛤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东明 于师宇 +5 位作者 任洪林 周玉 孟宪梅 林超 柳增善 卢士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将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构建完全抗原STX-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S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类为IgM。体内诱生法收集腹水单抗,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1024... 将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构建完全抗原STX-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S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类为IgM。体内诱生法收集腹水单抗,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102400,抗体亲和常数为3.71×106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房蛤毒素 抗原偶联 单克隆抗体 亲和常数
下载PDF
大田软海绵酸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孟宪梅 卢士英 +1 位作者 林超 柳增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属于海洋腹泻性贝毒,是一类常见的赤潮藻毒素,富集于多种海洋软体动物的消化腺内,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后会发生腹泻性中毒,中毒症状极易与细菌性胃肠炎混淆,且OA具有长期的致癌效应。作者就大田软海绵酸的...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属于海洋腹泻性贝毒,是一类常见的赤潮藻毒素,富集于多种海洋软体动物的消化腺内,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后会发生腹泻性中毒,中毒症状极易与细菌性胃肠炎混淆,且OA具有长期的致癌效应。作者就大田软海绵酸的结构性质、致病性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使公众进一步了解OA检测的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软海绵酸 腹泻性贝毒 检测
下载PDF
胞外捕获器:固有免疫细胞第三种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成水 Boireau Pascal +1 位作者 刘明远 程相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68-1774,共7页
胞外捕获器(extracellular traps,ETs)的释放是近来新发现的一种由DNA和颗粒蛋白组成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作为继吞噬作用、自噬之后的第三种杀伤机制,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ETs在体内外可捕获和杀伤绝大多数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胞外捕获器(extracellular traps,ETs)的释放是近来新发现的一种由DNA和颗粒蛋白组成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作为继吞噬作用、自噬之后的第三种杀伤机制,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ETs在体内外可捕获和杀伤绝大多数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作者对ETs的概念、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ETs在宿主防御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将对固有免疫细胞防御策略的新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细胞 胞外捕获器 外捕作用 杀菌活性
下载PDF
申克孢子丝菌毒力因子及宿主抗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万雪 贺丹 王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重要的双相型真菌,其引起的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皮肤感染。研究该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对于深入了解其致病性及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申克孢子丝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方面... 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重要的双相型真菌,其引起的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皮肤感染。研究该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对于深入了解其致病性及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申克孢子丝菌毒力因子及宿主对其抗感染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克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病 毒力因子 抗感染免疫
下载PDF
麝香草酚对酿酒酵母表达谱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晓英 郭娜 +2 位作者 金晶 邓旭明 于录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麝香草酚是从百里香和陈皮中的提取的精油,具有抗病原真菌的活性。本实验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全基因组水平考察了麝香草酚对酿酒酵母表达谱的影响,并用聚类软件T-profiler,分析了基因芯片数据。结果表明,酵母细胞中与磷脂合成、铁吸收等... 麝香草酚是从百里香和陈皮中的提取的精油,具有抗病原真菌的活性。本实验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全基因组水平考察了麝香草酚对酿酒酵母表达谱的影响,并用聚类软件T-profiler,分析了基因芯片数据。结果表明,酵母细胞中与磷脂合成、铁吸收等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受到麝香草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麝香草酚 基因芯片
下载PDF
中药单体体外抗畜禽支原体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美安 甄汉深 +3 位作者 董小萍 王雪艳 于录 唐旭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0-152,232,共4页
为了探讨28种中药单体体外抗畜禽支原体作用,试验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在体外分别测定28种中药单体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在28种中药单体中,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红... 为了探讨28种中药单体体外抗畜禽支原体作用,试验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在体外分别测定28种中药单体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在28种中药单体中,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对3种畜禽支原体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甘草次酸仅对鸡毒支原体具有抑制作用,其余中药单体活性极微弱。说明首次筛选出的8种中药单体具有较强的抗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畜禽支原体 体外 微量液体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MI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