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与人本: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两个基础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惠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1期143-151,共9页
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涉及“人”与“经济”两个意义相异又相互依存的世界 ,而其本质则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问题。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与终极价值 ,不是物质 ,也不是偏好满足的效用 ,而是人的快乐 ;经济发展的... 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涉及“人”与“经济”两个意义相异又相互依存的世界 ,而其本质则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问题。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与终极价值 ,不是物质 ,也不是偏好满足的效用 ,而是人的快乐 ;经济发展的终极约束不是自然资源 ,不是货币资本 ,而是作为主体的人力资本自身。这是人与经济的本质关系。终极而言 ,经济发展中的成本与收益是归结于人类自身的。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 ,而且还是实现自身目的的根本手段。这一将目的与手段皆抽象为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来解释经济发展的观点 ,是人本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 效用 稀缺性 人本主义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人本经济学的重要理论观点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惠雄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8-73,共6页
人本主义是一个博大深邃的思想体系 ,它包含一些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和观点。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人”又以什么为“本” ?人本主义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又包含哪些基本观点 ?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共... 人本主义是一个博大深邃的思想体系 ,它包含一些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和观点。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人”又以什么为“本” ?人本主义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又包含哪些基本观点 ?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共同推动我国“以人为本”新发展观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本经济学 新发展观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浙江的和谐乡村社会模式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惠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2-67,共6页
市场经济与“三农”问题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 ?浙江“三农”发展为此提供了最好的答案。浙江农民紧跟市场发展经济 ,已经有一半农民离开土地 ,一半土地离开了单纯粮食生产 ,使得浙江农民的就业观、生产观、环境观都发生了重大的... 市场经济与“三农”问题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 ?浙江“三农”发展为此提供了最好的答案。浙江农民紧跟市场发展经济 ,已经有一半农民离开土地 ,一半土地离开了单纯粮食生产 ,使得浙江农民的就业观、生产观、环境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果是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教育倍受重视 ,生态环境日益变好。浙江农村已经形成了一种和谐乡村社会模式。 2 0 0 1年 1 0月 ,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国内率先以地方法规形式颁布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使农民生活得到基本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市场经济 最低生活保障 和谐乡村 社会模式 “三农”问题
下载PDF
快乐理论的跨学科演绎:一个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惠雄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共9页
从古希腊开始,对快乐与幸福问题的认识、研究和思想传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多个学科发展跨度,并对近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行为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最近20年来,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快乐理论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并... 从古希腊开始,对快乐与幸福问题的认识、研究和思想传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多个学科发展跨度,并对近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行为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最近20年来,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快乐理论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并随D.卡尼曼荣获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进一步受到世人关注。本文从多学科阐述快乐理论的历史发展与学科演绎,使我们对国内外的快乐理论研究及学科交叉延伸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并期以导向现实的快乐和谐社会建设与国民幸福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 学科演绎 研究综述
下载PDF
经济制度与道德规范:起源、效用差异及其互补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惠雄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1,共6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我们既要切实搞好经济制度建设 ,以实现“集体力量对个体行动”的有效控制 ;又要注重意识形态管理 ,使经济制度建设与道德规范建设相并重。只有这样 ,才能够真正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我们既要切实搞好经济制度建设 ,以实现“集体力量对个体行动”的有效控制 ;又要注重意识形态管理 ,使经济制度建设与道德规范建设相并重。只有这样 ,才能够真正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并使这种新型的制度体系在一个良好的政治道德与意识形态环境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制度 道德 经济伦理 意识形态 管理
下载PDF
中外快乐与效用研究典型模型述评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道友 陈惠雄 《现代商贸工业》 2008年第10期167-169,共3页
快乐或效用的测量曾经一度是经济学中论争的焦点,也是造成国民幸福快乐理论难以被系统接受和推广的主要障碍。最近20年来,随着脑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经济学中的快乐测量研究也获得快速的进展。在对目前经济学中推行的几种快乐测量... 快乐或效用的测量曾经一度是经济学中论争的焦点,也是造成国民幸福快乐理论难以被系统接受和推广的主要障碍。最近20年来,随着脑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经济学中的快乐测量研究也获得快速的进展。在对目前经济学中推行的几种快乐测量研究模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其优缺点进行述评,并对今后快乐与效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 经济学 理论模型 述评
下载PDF
国民快乐指数调查量表设计的理论机理、结构与测量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陈惠雄 吴丽民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共7页
文章在汲取国内外快乐指数、快乐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主客观统一性与“主体-环境”整体联系性的快乐指数调查表,并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的相关附加量表进行辅助解释。从对1189份有效问卷的分析中得到验证,本快乐指数调... 文章在汲取国内外快乐指数、快乐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主客观统一性与“主体-环境”整体联系性的快乐指数调查表,并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的相关附加量表进行辅助解释。从对1189份有效问卷的分析中得到验证,本快乐指数调查表具有优良的效度,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国民快乐(幸福)指数核算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指数 调查表 结构效度 测量学特性验证分析
下载PDF
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主要苦乐源的比较——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吴丽民 陈惠雄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77,共6页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城乡居民快乐感、社会满足感、收入满足感及幸福度自我评价水平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为:农村居民的快乐感、幸福度、社会及收入满足感等各方面的自我评价水平均低于城市居民,且除快乐感外,其余各项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城乡居民快乐感、社会满足感、收入满足感及幸福度自我评价水平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为:农村居民的快乐感、幸福度、社会及收入满足感等各方面的自我评价水平均低于城市居民,且除快乐感外,其余各项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对浙江省城乡居民苦乐源分布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居民的家庭环境处于劣势;工作压力给城乡居民带来的痛苦多于快乐;收入对农村居民的苦乐感的影响比城市居民强烈;农村居民的闲暇需求少于城市居民,城乡发展依然处于不均衡状态;环境因素是影响城乡居民苦乐感的外端因子,敏感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源 痛苦源 快乐感 幸福度 城乡居民比较
下载PDF
收入增长与幸福指数演化——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吴丽民 陈惠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5,共5页
该文利用实证调研数据对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苦乐感受进行分析,发现收入与目前快乐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特别是在健康、亲情与工作状况一定的条件下,收入、资产与目前快乐感、5年后快乐预期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目前浙... 该文利用实证调研数据对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苦乐感受进行分析,发现收入与目前快乐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特别是在健康、亲情与工作状况一定的条件下,收入、资产与目前快乐感、5年后快乐预期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目前浙江省居民的快乐程度表现出随着经济状况(收入与资产)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当平均收入高于一定水平以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快乐水平出现衰减现象,从而初现了"幸福-收入"悖论的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 幸福指数 演化关系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快乐、广义消费与和谐社会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惠雄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1-63,44,共4页
快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惟一有理性的终极目的。而满足人类快乐需要的不仅仅是人类创造的国民财富,自然环境中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同样构成人类广义消费的基础内容,成为人类无上快乐的源泉。因此,广大科技工作者应确立科学发展观,在推... 快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惟一有理性的终极目的。而满足人类快乐需要的不仅仅是人类创造的国民财富,自然环境中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同样构成人类广义消费的基础内容,成为人类无上快乐的源泉。因此,广大科技工作者应确立科学发展观,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实施国家重大工程与技术项目过程中,关注、构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社会模式。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类快乐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国民财富 社会模式 科学技术进步 技术项目 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构 科技工作者 快乐
下载PDF
追索经济学之真的心路历程——《人本经济学原理》述要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惠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1-153,共3页
今天,人们一般把基于社会本位思想的经济学称之为人本主义经济学,而把基于个人本位思想的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经济学或主流经济学在哲学与价值观层面上,人本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这种差别性无庸置疑。1999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今天,人们一般把基于社会本位思想的经济学称之为人本主义经济学,而把基于个人本位思想的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经济学或主流经济学在哲学与价值观层面上,人本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这种差别性无庸置疑。1999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者的《人本经济学原理》(简称《原理》)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经济学原理》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以人为本 书评 社会本位思想 可持续发展 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人格差异对于快乐感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惠雄 吴丽民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1-96,共6页
本文运用陈惠雄教授设计的主客观因子相结合的快乐指数调查量表,以浙江省城乡居民为调查对象,在问卷调查并收集1254份有效样本的基础上,对不同人格居民的苦乐感受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格人群在不同时期的快乐感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运用陈惠雄教授设计的主客观因子相结合的快乐指数调查量表,以浙江省城乡居民为调查对象,在问卷调查并收集1254份有效样本的基础上,对不同人格居民的苦乐感受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格人群在不同时期的快乐感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影响因子对不同人格人群的苦乐感影响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格因素对于人们快乐感影响的重要性,并揭示了人们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调整情感状态与心态的自我调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快乐感 社会调查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快乐思想的发展与科学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惠雄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作者认为 ,“趋乐避苦”是一切人类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为原动力。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开始 ,快乐主义思想已经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跨度 ,并对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而快乐是以广义物质存在和消费为... 作者认为 ,“趋乐避苦”是一切人类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为原动力。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开始 ,快乐主义思想已经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跨度 ,并对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而快乐是以广义物质存在和消费为基础又超然于这种物质消费之上的一种主观精神感受 ,即所有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或叫根本目的只在于追求一种“快乐的精神”而非物质。以此一哲学立论来检验我们今天的经济、制度、环境和社会发展 ,将会得出许多重大的关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安排的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思想 发展 科学意义 快乐主义 经济学
下载PDF
快乐原则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惠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难题 ,也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面临困难最大的环节。脱贫、就业、启动内需 ,样样牵及“三农” ,却无奈“三农”。文章认为 ,在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的我国 ,“三农”问题远不该如此地难以解决。...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难题 ,也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面临困难最大的环节。脱贫、就业、启动内需 ,样样牵及“三农” ,却无奈“三农”。文章认为 ,在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的我国 ,“三农”问题远不该如此地难以解决。问题所在 ,是我们自己对经济发展的终极意义缺乏科学认识 ,毁坏环境 ,伤及根本 ,导致解决“三农”问题的大量行为的效用相互抵消 ,农民的福利水平改善缓慢。通过解析快乐原则 ,认识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 ,以此形成科学的发展战略与制度安排 ,将有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中国 生态环境 农民收入 快乐心理学 广义消费论 农村义务教育 技能培训
下载PDF
人本经济学新思维:一个探索性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惠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71,共8页
人本主义是一种从人本身解释世界的思想理念。西方国家的经济自由化、市场化进程以及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路径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观是互为表里的。然而,人本哲学与人本经济学在本位观上存在着重大差异,前者强调个人本位,后者强调社会本位... 人本主义是一种从人本身解释世界的思想理念。西方国家的经济自由化、市场化进程以及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路径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观是互为表里的。然而,人本哲学与人本经济学在本位观上存在着重大差异,前者强调个人本位,后者强调社会本位。通过两种学说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其间的差异;通过从“自我主体性”出发,又统一于主体与对象“互主体”的前提之下,并最终收敛于主体自身发展的价值尺度这样一个逻辑思维体系,再对主流经济学的个人本位与西方传统人本经济学的社会本位观进行糅合与理论补正,可以形成人本经济学理论新思维;通过建基于人本经济学思维之上来表明其学术旗帜的独立性及其与主流经济学、西方传统人本经济学的关联与正面对比,可以为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哲学 人本经济学 个人本位 社会本位 互主体
原文传递
通往幸福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结构逻辑与公共政策涵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惠雄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112,共7页
文章基于幸福支柱原理,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是以身心健康、家庭安康、经济小康、社会正康和生态大康为核心支柱的“五康共建”的结构逻辑和建设体系。根据“五康共建”的辩证关系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对应的公共政策建议,以提升... 文章基于幸福支柱原理,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是以身心健康、家庭安康、经济小康、社会正康和生态大康为核心支柱的“五康共建”的结构逻辑和建设体系。根据“五康共建”的辩证关系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对应的公共政策建议,以提升小康社会政策机制设计的整体性和可持续建设能力;通过由微观到宏观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路径解读,补充一种面向幸福的小康社会建设机理和政策涵义,以避免“收入有增长,幸福无提高”的“幸福悖论”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幸福之路 五康共建 结构逻辑 公共政策
下载PDF
快乐理论对囚徒困境的新解释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俊华 陈惠雄 《经济论坛》 2009年第7期12-14,共3页
无所不包的人类行为皆在一定的精神快乐需要支配下而产生,皆为实现自我的一定的快乐满足而展开的结果。文章根据快乐理论对囚徒困境的解释,提出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帕累托最优,人们要达到的是最大... 无所不包的人类行为皆在一定的精神快乐需要支配下而产生,皆为实现自我的一定的快乐满足而展开的结果。文章根据快乐理论对囚徒困境的解释,提出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帕累托最优,人们要达到的是最大快乐。利他行为能给局中人带来许多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讲,利他便是利己(所谓助人为乐)。帕累托最优往往是理想,追求它要付出大量的代价和努力,而获得尽可能多的快乐满足则是符合现实的,而且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是在个体追求自身快乐最大化过程中实现的,从而体现了利己和利他合作博弈的利益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快乐 囚徒困境 利他利己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世界进入开发人类自身资源的新时代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惠雄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1-55,共5页
文章认为 ,资源具有动态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 ,主导性资源实现着动态更替 ,并使得人类在相继经过使用天然、地面、地下、空间四大客观资源后 ,进入主要依靠开发人类自身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 ,即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 文章认为 ,资源具有动态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 ,主导性资源实现着动态更替 ,并使得人类在相继经过使用天然、地面、地下、空间四大客观资源后 ,进入主要依靠开发人类自身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 ,即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稀缺性矛盾进一步显露 ,并且人力资源管理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本文就资源的时间序列、人力资源稀缺性矛盾等问题进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序列 人力资源 稀缺性 知识经济 管理
原文传递
经济人假说的理论机理与利己一致性行为模式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惠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58,共8页
本文通过对经济人假说内涵的五个层次与五次修正的阐述,力求展示经济人假说的系统结构与假说修正、演化的概貌。通过对基于趋乐避苦原则的经济人个人效用函数分析,力图探索并构建一个符合一致性假说的经济人行为模式新框架,以求得对人... 本文通过对经济人假说内涵的五个层次与五次修正的阐述,力求展示经济人假说的系统结构与假说修正、演化的概貌。通过对基于趋乐避苦原则的经济人个人效用函数分析,力图探索并构建一个符合一致性假说的经济人行为模式新框架,以求得对人类行为结构的系统性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假说 经济人行为目标 利己一致性
原文传递
浙江高校教师苦乐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惠雄 吴丽民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78,共6页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高校教师与其他职业人群苦乐源的调查分析,发现了一些以往鲜为人关注的“矛盾”现象:一是工作同为高校教师快乐与痛苦的主要来源,显示出目前高校体制转型中不同教师对职业适应状况的较大差异;二是看似自由支配时间多并...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高校教师与其他职业人群苦乐源的调查分析,发现了一些以往鲜为人关注的“矛盾”现象:一是工作同为高校教师快乐与痛苦的主要来源,显示出目前高校体制转型中不同教师对职业适应状况的较大差异;二是看似自由支配时间多并拥有寒暑假的教师职业,闲暇缺乏的痛苦却大于社会其他职业人群的平均水平;三是社会上普遍认为收入较高的高校教师,其对收入的苦乐感反应却比其他职业人群更为强烈,满足度反而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源 痛苦源 高校教师 职业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