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几个问题
- 1
-
-
作者
武少俊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39-43,共5页
-
文摘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论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必要性及实现两者结合的途径和方式,认为企业是两者相结合的作用点,并指出这种结合具有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
关键词
市场调节
相结合
计划经济
积极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价格
企业经营机制
价值规律
经济运行机制
计划管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基础性问题
- 2
-
-
作者
杨小苏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1,共11页
-
文摘
在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存在许多混乱现象,这直接与某些基础性问题相关。我们只有广泛讨论并且意见较为一致地从理论上回答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
改革
-
分类号
F120.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论我国经济改革时期的通货膨胀
- 3
-
-
作者
许光建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33-38,共6页
-
文摘
通货膨胀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是经济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纵横比较,统计分析,阐述了近十二年来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基本趋势,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探索了引起通贷膨胀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通贷膨胀的对策。
-
关键词
控制通货膨胀
价格总水平
经济改革
货币流通速度
物价上涨
增长幅度
货币流通量
社会总产品
商品价值
产品价格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经济模式分类方法刍议——兼评科尔奈模式分类
- 4
-
-
作者
戴柏华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29-30,73,共3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经济并不存在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就是探寻新的经济模式。仅就理论研究而言,探寻新的经济模式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比较方法。
-
关键词
经济模式
模式分类
市场协调
科尔奈
分类方法
社会主义国家
行政协调
分类标志
比较方法
计划与市场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对宏观调控手段体系特征的考察
- 5
-
-
作者
刘延安
周荣芳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7年第5期11-14,共4页
-
文摘
宏观调控诸手段的配合运用,是政府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过程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要灵活地配合使用各种手段,必须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宏观手段体系的结构特征,现象特征和功能特征。一、调控手段体系的结构特征宏观调控手段是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与控制的工具。从手段的功能作用看,宏观调控手段可分为四大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伦理手段。这四类手段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手段体系。经济手段是政府调节与控制国民经济运行所运用的,由一定经济机制制约和以价值形式表现的工具。它包括价格、财政税收、信贷、货币发行、利润、工资等手段。
-
关键词
宏观调控手段
机制制约
间接调控
体系特征
运行目标
货币发行
经济运行
配合运用
经济管理
经济活动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经济杠杆宏观调控模式的理论探讨
- 6
-
-
作者
李华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3期15-20,共6页
-
文摘
随着对国民经济由直接控制开始逐步转向以间接控制为主,经济手段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增强。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已成为事关改革成败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这一调控子系统目标模式的理论构造谈一点浅见。
-
关键词
宏观调控模式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总需求膨胀
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利息率
专业银行
价格总水平
信贷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笔谈)
- 7
-
-
作者
李震中
钟契夫
吴微
刘成瑞
吕汝良
陈秀山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
-
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10,共10页
-
文摘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柏结合,据我的理解,就是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二者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怎样才能结合得好?我从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过去对计划经济有过这样一种认识: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
关键词
市场调节
计划调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计划与市场
国民经济
市场供求关系
经济活动
相结合
经济运行
市场机制
-
分类号
G648.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探讨
被引量:2
- 8
-
-
作者
蒋清海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9-42,共4页
-
文摘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经济空间内的产业构成和诸产业间的质的联系及量的比例等关系的总和。由于区域产业的数量、性质、产业间的关联方式和数量比例以及产业总体的投入产出效益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可以作出评价,而且能够加以改进,因此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着合理化问题。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概念本身,一方面可以从静态角度把它作为研究的目标模式和实践的最终结果来把握,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把它作为一个研究过程或实践过程去理解。作为研究的目标模式和实践的最终结果。
-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合理化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与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陈璋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农村经济与社会》
1991年第3期1-12,共12页
-
基金
本文内容属于国家经济预警课题研究的部分成果.
-
文摘
本文通过对中国生产力演变基本特征的理论分析,把其理论形式具体转化为其工农业比例关系的演变特征,提出;以生产力演变特征为基础的工农业比例关系的波动,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根源;在此基础上依据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较充分的实证结论。同时,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最终得出本文的基本结论。
-
关键词
农业生产力
宏观经济波动
实证分析
比例关系
非均衡结构
工农业生产
结构演变
生产力演变
基本特征
增长指数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业劳动力转移量的宏观模型及统计测定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杨小苏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6-60,共5页
-
文摘
农业劳动力转移量的宏观测定对研究劳动就业的一般规律、制定劳动就业的长远规划和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评价现有的测定模型出发,以我国现行统计体系和资料可得性为依据,给出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简单测定方法。一、现有模型的评价和改进农业劳动力转移量的实际操作型统计模型并不多见,我们仅收集到一种时序资料分析模型,模型如下:
-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
转移
统计
宏观模型
-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中国价格改革: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许光建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共6页
-
文摘
作者在回顾和总结了八十年代中国价格改革的成败得失之后,提出:①必须把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作为价格改革的基本前提;②今后几年价格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工业生产资料方面;③农产品收购应扩大国家指导价范围;④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新提高部分应直接反映到销售价格上;⑤中、下游产品价格应大部分放开。
-
关键词
中国
价格
改革
-
分类号
F7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 12
-
-
作者
蒋清海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12,共6页
-
文摘
现行区域产业结构的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和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都存在不足和缺陷,而三层次产业分类法与前四种分类法相比,更具合理性和优越性。区域产业结构的平衡增长理论和非平衡增长理论都不适于指导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建设。根据三层次产业结构分类法,应建立区域塔式立体产业结构理论模式。
-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分类法
产业结构合理化
区域主导产业
产业部门
理论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优势
三层次
增长理论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区域生产力的结构、发展机制与发展对策
- 13
-
-
作者
蒋清海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23,共7页
-
文摘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方面的进展,在过去的十年中,是与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种种政策、措施的研究紧密相联的。而对区域生产力本身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了,这种状况已经或正在成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弄清区域生产力结构和发展机制,从而制定出区域生产力发展的相应对策,是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
关键词
区域生产力
区域经济
经济运行效率
经济体制改革
主导产业
产业协调发展
水平联系
极化效应
扩散效应
空间经济学
-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劳动制度的改革轨迹——历史、现状和未来
- 14
-
-
作者
杨小苏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1991年第1期67-70,共4页
-
文摘
改革十年来,我国劳动就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的历史轨迹和现实特点,不仅可以为深化劳动制度改革指明方向,也可以为健全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我国劳动制度的形成及改革的历史回顾解放前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这种经济形态相适应的旧中国的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混杂体。除劳动力市场外,另有封建把头制。
-
关键词
劳动制度
改革
中国
就业
劳动力转移
农业劳动力
-
分类号
F249.213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我国两种体制下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的比较研究
- 15
-
-
作者
杨小苏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4-29,共6页
-
文摘
若以1978年为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大体划分为两个时期:1978年以前是所谓传统经济体制运行期;1978年后已进入传统体制和新经济体制双轨运行期。通过运用比较静态学方法对两个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制定和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转移战略及对策奠定基础。
-
关键词
中国
农业
劳动力
转移
-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八五”时期我国应实行基本稳定的汇率政策
- 16
-
-
作者
杨兴斌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31-32,共2页
-
文摘
根据国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要求,今后应“改进汇率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管理的灵活合理的汇率调节制度,健全外汇调剂市场”。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言,应体现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遵循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国家对外汇牌价的调整,绝不能仅仅依据出口商品平均换汇成本的变动,应依据国内外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的变化、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国家对外政策等因素进行调整。
-
关键词
汇率
金融政策
外汇
货币
-
分类号
F832.6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评九年来农产品价格决策的成功与失误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胡昌暖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1988年第6期7-11,共5页
-
文摘
农产品价格在国民经挤价格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它本身的运动和发展又有其特有的规律性,两者之间常常处于矛盾之中。农产品价格决策者善于处理这种矛盾,则会取得成功,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反之,则会造成失误,妨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九年来,在农产品价格决策方面,成功是主导方面,但失误方面也不应回避。 农产品价格是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的基础价格之一。人民生活消费品中,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消费品,约占85%。因此,农产品价格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价格体系
经济协调发展
人民生活
国民经济发展
工业消费品
决策者
规律性
基础价格
主导
-
分类号
F3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统计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 18
-
-
作者
张塞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5期1-6,共6页
-
文摘
一、统计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其依据(一)制定统计发展战略的依据统计发展战略,一般应由战略依据,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这样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在这三个部分中,依据是制定目标和措施的基础。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制定中国的统计发展战略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从而把统计发展战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
关键词
战略措施
发展战略目标
建立健全
社会再生产
统计发展战略
有计划商品经济
管理部门
中国特色
经济基础
制定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及对策思路
- 19
-
-
作者
钱春
操鸣禅
-
机构
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
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3期24-27,共4页
-
文摘
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十分尖锐,迫切需要在进行总量控制的同时,推进结构优化,只有通过完善和深化改革,有效地清除结构优化特别是存量调整的深层障碍,才能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宏观经济效益,否则,结构矛盾会进一步冲击总量平衡。
-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资源配置效率
宏观经济效益
障碍
深化改革
结构矛盾
存量调整
总量平衡
结构性
总量控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苏联、东欧改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20
-
-
作者
李震中
庞川
方群
金璎
吕汝良
张振第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学院
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经济管理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4-46,共3页
-
文摘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或迟或早地都经历了一个由黄金时代到危机时代的过程,其中内在的逻辑联系和改革的时机、战略、方法的选择都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深入研究,我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校科研处联合发起“苏东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借鉴意义”研讨会。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整理发表,以期引起理论界同志的共鸣。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改革
苏联
东欧国家
商品经济
体制改革
政治改革
-
分类号
F0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