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谈建立银行承包责任制
1
作者 齐见兴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10期13-15,共3页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银行在业务方面进行了许多改革。但是,由于内部管理的改革没有跟上去,所以始终没能扭转改革的被动局面。本文试图就如何建立银行承包责任制谈一点探讨性的认识。银行为什么要搞承包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改革的巨...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银行在业务方面进行了许多改革。但是,由于内部管理的改革没有跟上去,所以始终没能扭转改革的被动局面。本文试图就如何建立银行承包责任制谈一点探讨性的认识。银行为什么要搞承包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改革的巨大洪流中,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改革的方案,制订改革的规划,从事改革的实践。纵观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虽然在方法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但凡已经取得卓著成效的,其共同点都是打破了“大锅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责任制 专业银行 承包期 改革 大锅饭 基本经验 被动局面 各行各业 银行管理体制 内部管理
下载PDF
县支行机构如何适应集、个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2
作者 许守仁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5期17-18,共2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城镇集体和个体经济有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实践证明,城镇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满足需要,扩大就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弥补了国营商业网点的不足,在经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城镇集体和个体经济有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实践证明,城镇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满足需要,扩大就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弥补了国营商业网点的不足,在经营上拾遗补缺,灵活方便,既方便了人民的生产,又方便了群众的生活,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经济 县支行 经济政策 实践证明 满足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镇经济 扩大就业 集体 商业网点
下载PDF
以改革国营商业“存贷合一”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
作者 徐中堂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6期30-32,共3页
为了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合理地使用信贷资金,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我们从一九八三年起,在全区十三个县市支行先后对国营商业企业“存贷合一”管理办法进行了改革,全面推行了“存贷分户”。截止目前已有331个商业企业实行了“存贷分户”,占全... 为了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合理地使用信贷资金,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我们从一九八三年起,在全区十三个县市支行先后对国营商业企业“存贷合一”管理办法进行了改革,全面推行了“存贷分户”。截止目前已有331个商业企业实行了“存贷分户”,占全区384户国营商业企业的85%。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企业 存贷利差 国营商业 合一 改革 贷款 管理办法 批发企业 流动资金管理 信贷资金
下载PDF
多种经济成份进入市场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4
作者 张国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12期34-34,共1页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依附于商品流通。由于多种经济成份进入市场,商品流通在渠道上的变化,必然引起货币流通发生变化。据我们调查,由于商品流通渠道变化引起的货币流通变化主要是: 一、商品回笼货币占总回笼比重明显减少。多...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依附于商品流通。由于多种经济成份进入市场,商品流通在渠道上的变化,必然引起货币流通发生变化。据我们调查,由于商品流通渠道变化引起的货币流通变化主要是: 一、商品回笼货币占总回笼比重明显减少。多种经济成份进入市场后,集、个体经济(主要是个体,下同。)营业额扩大,原来通过国、合商业营业收入的现金,被集、个体挤占了一部分。据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通量 多种经济成份 个体经济 进入市场 商品流通渠道 洛阳地区 社会商品零售额 商品交换 营业收入 营业额
下载PDF
农村现金渠道变化 金融工作必须跟上
5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3期26-26,共1页
最近,我们通过对全区农村不同类型的141户、811口人一九八一年的货币收支调查,发现社员现金收支较一九七八年发生了八条变化: 一、平均每户全年现金收入1002元,比一九七八年的364元增加175.3%; 二、集体分配现金占总收入的比重由一九... 最近,我们通过对全区农村不同类型的141户、811口人一九八一年的货币收支调查,发现社员现金收支较一九七八年发生了八条变化: 一、平均每户全年现金收入1002元,比一九七八年的364元增加175.3%; 二、集体分配现金占总收入的比重由一九七八年的53.9%下降为23.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工作 农村 不同类型 现金投放 收支调查 现金收支 总收入 现金收入 生产资料 货币流通渠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