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金融监管的十大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志远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理论 中国 金融
全文增补中
我国金融监管的十大基本理论问题(下)
2
作者 林志远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金融监督 理论 中国 中央银行
全文增补中
提倡金融手段多样化
3
作者 武捷思 《武汉金融》 1984年第12期5-7,共3页
金融手段或工具有存款、贷款、通货、外汇、保险、债券、证券等等。这些金融手段对于某些部门或个人是金融资产,对另一些部门或个人则是金融负债。金融手段的多少,对银行、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的实际... 金融手段或工具有存款、贷款、通货、外汇、保险、债券、证券等等。这些金融手段对于某些部门或个人是金融资产,对另一些部门或个人则是金融负债。金融手段的多少,对银行、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抛开中国银行和保险公司不谈,专业银行、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债结构 企业借款 抛售股票 手段多样化 生产资料市场 经营性亏损 发行股票 商品回笼 消费习惯 横向流动
下载PDF
坑口墟消费合作社银毫票考略
4
作者 刘敬扬 蒋九如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33-37,共5页
坑口墟消费合作社“毫半”银毫票,实物今藏福建省博物馆。据《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一书介绍:“坑口墟消费合作社银毫票,由坑口墟消费合作社发行,流通于杭武县第三区第二乡。一九三○年,苏维埃政府准许坑口墟消费合作社发行流通小... 坑口墟消费合作社“毫半”银毫票,实物今藏福建省博物馆。据《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一书介绍:“坑口墟消费合作社银毫票,由坑口墟消费合作社发行,流通于杭武县第三区第二乡。一九三○年,苏维埃政府准许坑口墟消费合作社发行流通小额的银毫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合作社 中国革命根据地 苏维埃政府 省博物馆 发行 流通 货币
下载PDF
银行“三大中心”与信贷结算改革
5
作者 卢世荣 《武汉金融》 1985年第3期11-12,共2页
实行以银行信用为主体的,包括商业信用、集体信用、信托、投资、股票、债券在内,多形式多渠道的信用体制,是整个经济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势在必行。对信用体制的改革,人们担心的问题,最大莫过于怕信贷资金分配会失去控制。其实,信贷的... 实行以银行信用为主体的,包括商业信用、集体信用、信托、投资、股票、债券在内,多形式多渠道的信用体制,是整个经济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势在必行。对信用体制的改革,人们担心的问题,最大莫过于怕信贷资金分配会失去控制。其实,信贷的总规模及投向,国家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国家根据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和可能,规定贷款的规模和投向,制订信贷的计划政策,并且通过机构遍设全国的银行,运用经济的和金融行政管理的方法,组织这些计划政策的贯彻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结算 银行贷款利率 金融行政管理 银行信用 经济改革 失去控制 信用体制 现金管理 信用形式 借贷双方
下载PDF
应当建立产业银行
6
作者 童君扬 王巍 《武汉金融》 1985年第5期11-,共1页
产业经济是银行信用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而银行信用又是调节和促进产业经济的重要杠杆。银行与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两者相互联系的外在形式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西方,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溶合是自... 产业经济是银行信用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而银行信用又是调节和促进产业经济的重要杠杆。银行与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两者相互联系的外在形式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西方,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溶合是自下而上,经过几百年发展才形成的。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合资至少在局部地区、一定层次上是非常成熟、协调的。但在我国,旧中国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金融基础十分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基础 中国资本主义 信用工具 信用形式 金融机构 生产过程 内在关系 工业部门 宏观金融 相互持股
下载PDF
论保持币值稳定的关键所在
7
作者 赵海宽 《武汉金融》 1985年第8期12-13,共2页
币值能否稳定,取决于商品需求量同商品可供量是否平衡。商品需求量大于商品可供量,需要购买的商品多,能够出卖的商品少,物价上升,币值下降;反过来出卖的商品多,需要购买的商品少,就会物价下降,币值上升。商品可供量除商业单位可以向市... 币值能否稳定,取决于商品需求量同商品可供量是否平衡。商品需求量大于商品可供量,需要购买的商品多,能够出卖的商品少,物价上升,币值下降;反过来出卖的商品多,需要购买的商品少,就会物价下降,币值上升。商品可供量除商业单位可以向市场出卖的商品外,还包括服务部门提供的劳务。可以供应的商品和劳务,受生产单位和服务部门的生产、服务能力限制,通常只能稳步增长,不可能一下子增加很多。在商品可供量大体已定的情况下,币值就取决于商品购买力。商品购买力就是各单位各个人能够向市场购买商品的能力。它由货币体现着。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对商品有多大的购买能力,决定于他手中有多少货币。全国全年市场货币平均量乘全年货币平均周转次数,就是当年全国商品购买力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可供量 币值稳定 商品购买力 商品需求量 商品和劳务 购买能力 能力限制 周转次数 服务部门 消费性支出
下载PDF
《银行周报》与《钱业月报》
8
作者 朱镇华 《浙江金融》 1987年第10期64-64,共1页
1917年5月在上海创刊的《银行周报》创下两项记录:一是早,它是近代中国发行最早的金融专业刊物;二是长,其发行了34年,直到1950年3月才停刊,而比它晚五年创办的北京《银行月刊》和汉口《银行杂志》都只发行了五年。《银行周报》之所以能... 1917年5月在上海创刊的《银行周报》创下两项记录:一是早,它是近代中国发行最早的金融专业刊物;二是长,其发行了34年,直到1950年3月才停刊,而比它晚五年创办的北京《银行月刊》和汉口《银行杂志》都只发行了五年。《银行周报》之所以能长时间发行,原因之一是创刊很得时宜,正值“一次大战”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期,它的创刊为同业信息交流和业务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原因之二是始终铭记促进本国银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刊物 信息交流 中国民族资本 近代中国 上海金融 促进作用 废两改元 文章立意 财政金融 发展时期
下载PDF
谈谈股票指数期货业务
9
作者 丁树成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1-12,共2页
股票指数期货是以股票指数为交易对象的期货交易。它是利用股票价格平均数的变动情况来避免个别股票价格变动的风险,增加股票投资吸引力的一种期货交易方式。这种期货交易利用股票指数和期货合约来进行,买进和卖出的都是股票指数期货合... 股票指数期货是以股票指数为交易对象的期货交易。它是利用股票价格平均数的变动情况来避免个别股票价格变动的风险,增加股票投资吸引力的一种期货交易方式。这种期货交易利用股票指数和期货合约来进行,买进和卖出的都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双方只就买卖之间的差额进行现金交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指数期货 股票价格 现金交割 股市风险 投资吸引力 期货套利 股价指数 香港期货交易所 股票现货 套期保值
下载PDF
中国:货币供给理论的研究——我国中央银行货币供给操作技术五年回顾与分析之二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斌 孙玉琦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8-14,共7页
三、控制现金仍有必要,但不应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货币供给理论不能完全从操作上解决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使命,那么控制现金能否完成该使命?这里必须搞清通过控制现金取得成功的条件。八十年代以前,通过控制信贷差额——现金... 三、控制现金仍有必要,但不应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货币供给理论不能完全从操作上解决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使命,那么控制现金能否完成该使命?这里必须搞清通过控制现金取得成功的条件。八十年代以前,通过控制信贷差额——现金来控制货币供给是有意义的。当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所支配:存贷计划按生产流通计划规定,转帐结算引起的信贷收支活动表现在帐户上是存贷款的同增同减,且存贷又是脱钩,因此存贷活动不会生产差额,只是居民日常消费和农副产品收购发生现金交易时,出现现金的投放与回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货币供给理论 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银行电子化道路的研究报告
11
作者 吴晓灵 夏斌 《金融研究》 1987年第8期15-21,共7页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随着银行工作的不断增强,银行电子化问题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银行电子化的社会经济效益银行电子化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是: 1.加速商品流转,提高物资在生产领域中的利用率。
关键词 银行电子化 中央银行 清算系统 电子计算机 社会经济效益 计算机网络 管理信息系统 人民银行 业务处理 经济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对通货膨胀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运奇 《金融研究》 1987年第6期3-8,共6页
近年来,人们冲破传统的禁区,开始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由于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的高度复杂性,有关它的一些基本问题学术界尚未取得大体一致的意见。这里,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就教于学术界同仁。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 近年来,人们冲破传统的禁区,开始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由于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的高度复杂性,有关它的一些基本问题学术界尚未取得大体一致的意见。这里,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就教于学术界同仁。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经济范畴,但对这一范畴本身的内涵,西方、苏联和中国的学者有各不相同的定义。经济范畴作为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单元、是我们理论分析和逻辑推论的出发点,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范畴的内涵进行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 物价上涨 货币政策 承受力 经济范畴 通货膨胀率 财政赤字 传导机制
原文传递
财政透支的政策可行性分析及对策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苏臻 《金融研究》 1987年第10期23-25,共3页
1.财政赤字的政策可行性随着近年来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下降,有些同志对财政收支平衡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提出了不同意见,它反映在政策可行性研究中就是从过去的主张消除财政赤字倒退到主张赤字财政,主张以向银行透支为赤字融资。... 1.财政赤字的政策可行性随着近年来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下降,有些同志对财政收支平衡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提出了不同意见,它反映在政策可行性研究中就是从过去的主张消除财政赤字倒退到主张赤字财政,主张以向银行透支为赤字融资。如果说70年代人们对财政赤字如谈虎色变是处于封闭式理论研究的一个极端,那么在今天津津乐道于财政透支有理,财政赤字合理则是走到了开放式理论研究的另一个极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可行性研究 中央银行 财政政策 总量平衡 银行透支 货币政策 赤字融资 财政收支平衡 理论研究
原文传递
走出货币幻觉的“怪圈”探求经济增长的引擎——兼答王松奇同志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苏臻 《金融研究》 1987年第12期14-20,共7页
一、批评与反批评王松奇同志在《金融研究》第十一期发表的《促进还是促退——对通货膨胀功能研究》一文中为了否定Jung和Marsball运用计量检验方法所得出的关于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甚至损害经济增长的结论,提出下列方程:Y=b<s... 一、批评与反批评王松奇同志在《金融研究》第十一期发表的《促进还是促退——对通货膨胀功能研究》一文中为了否定Jung和Marsball运用计量检验方法所得出的关于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甚至损害经济增长的结论,提出下列方程:Y=b<sub>0</sub>+b<sub>1</sub>X<sub>1</sub>+b<sub>2</sub>X<sub>2</sub> 式中:Y为经济增长率; X<sub>1</sub>为经济增长率的滞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率 反通货膨胀政策 货币幻觉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滞后值 稳定货币 货币供给 心理预期 通货膨胀率
原文传递
对八十年代拉美国家经济调整由应急型转向发展型的思考
15
作者 高圣智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5-58,共4页
自1982年9月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拉美国家为克服这场危机,摆脱困境,纷纷开始了广泛的经济调整。七年来,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大体上经历了由被动调整到自觉调整,从紧缩型调整到发展型调整过程。在时间上大致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982年——198... 自1982年9月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拉美国家为克服这场危机,摆脱困境,纷纷开始了广泛的经济调整。七年来,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大体上经历了由被动调整到自觉调整,从紧缩型调整到发展型调整过程。在时间上大致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982年——1985年被动应急时期,1986年以后为创造发展条件的调整时期。 1982年下半年后,在经济日趋恶化的形势下,拉美国家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紧缩性和稳定性为核心,以对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消除外部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美国家 经济调整 应急型 发展型
原文传递
可贵的探索
16
作者 丁鹄 《金融研究》 1986年第11期72-73,共2页
体制改革的终极目的,是要把生产力从有阻碍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中解放出来,是要使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而正当的发挥。经过实践的总结,现在人们已把问题提到所有制变革的调度来认识了。农村中奇迹的出现,农民的生产力象原子核能... 体制改革的终极目的,是要把生产力从有阻碍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中解放出来,是要使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而正当的发挥。经过实践的总结,现在人们已把问题提到所有制变革的调度来认识了。农村中奇迹的出现,农民的生产力象原子核能解放一样突然爆发出来,归根到底是由于变革于农村中的所有制。如果说以前是在土地国有基础上的生产队所有制,即所谓"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那么现在就可称为在土地国有基础上的家庭所有制。这样的财产和分配关系是最适合农民要求的,因此他们才拼命去干。对比之下,城市中的体改远不是这样,因此效果不那么显著。而最落后的要数银行体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 土地国有 体制改革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原子核能 国家银行 终极目的 分配关系 积极性
原文传递
我国信托的变异与矫正
17
作者 孙玉琦 徐诺金 +1 位作者 刘建红 刘伟强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7-28,共2页
十年来,全国已有各类金融信托机构近800家,资产规模达到895亿元,奠定了我国信托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信托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短短期间,四起四落,至今仍未走出低谷。怎样看待信托业的现状和困境?出路何在?为此,我们进行了专... 十年来,全国已有各类金融信托机构近800家,资产规模达到895亿元,奠定了我国信托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信托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短短期间,四起四落,至今仍未走出低谷。怎样看待信托业的现状和困境?出路何在?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信托 金融信托事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