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PA、PSP、CD64、sCD14-ST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
1
作者 王俭 胡林兵 +2 位作者 罗宁 徐华英 冯小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94-698,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前白蛋白(PA)、血清胰石蛋白(PSP)、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I(CD6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眉山市四所医院收治的498例儿...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前白蛋白(PA)、血清胰石蛋白(PSP)、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I(CD6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眉山市四所医院收治的49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23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6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的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比较三组儿童的临床资料,同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组,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则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获得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AUC分别为0.885、0.780、0.818、0.848、0.934。其中,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9.20%,81.40%,诊断价值均较高。结论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清PA水平呈低表达,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呈高表达;且细菌感染较非细菌感染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PA水平降低,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和CD64指数则升高;联合检测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有助于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前白蛋白 血清胰石蛋白 CD64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科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2
作者 梁红梅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3Z期304-305,共2页
目的目前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相当的广泛,其为临床输液护理工作中一项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其能够有效减轻婴幼儿由于头皮针进行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方便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还能够减少临床护士的工作量,节约资源。方... 目的目前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相当的广泛,其为临床输液护理工作中一项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其能够有效减轻婴幼儿由于头皮针进行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方便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还能够减少临床护士的工作量,节约资源。方法随机抽取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L55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50例患儿留置时间为最短2d,最长6d,平均4d,2例发生局部皮肤发红,无1例因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显示,对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延长留置时间,这对于节约资源、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引起关注。头皮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较好的输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新生儿 穿刺方法 应用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生长激素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宁 徐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131-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生长激素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ICPP女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42例,2组均给予GnRHa皮下注射,小剂量组采取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生长激素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ICPP女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42例,2组均给予GnRHa皮下注射,小剂量组采取0.15 U/(kg·d)生长激素注射治疗,大剂量组采取0.20 U/(kg·d)生长激素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发育指标、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和卵巢容积、血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重组人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2组骨龄成熟速度、LH水平、E2水平、FSH水平、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子宫以及左侧、右侧卵巢容积较治疗前减小,生长速度及预测成年身高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大剂量组为16.67%,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 U/(kg·d)与0.20 U/(kg·d)剂量生长激素联合GnRH-a治疗女童ICPP,均可有效促进患儿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水平,减小子宫和卵巢体积,但0.15 U/(kg·d)剂量生长激素不良反应少,同等获益效果下优先推荐小剂量生长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性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下载PDF
92例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治体会
4
作者 官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分析92例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中,2d内治愈的84例(91.3%),使用激素等治疗后恢复正常的6例(6.5%),因原发疾病加重而自动出院的2例。结论: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的监... 目的:分析92例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中,2d内治愈的84例(91.3%),使用激素等治疗后恢复正常的6例(6.5%),因原发疾病加重而自动出院的2例。结论: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的监测血糖是早期发现和指导低血糖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 体会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死亡情况及致死高危原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冷捷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1期3225-322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死亡情况及致死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新生儿73例,对所有入选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情况以及血常规、血清乳酸值、血清白蛋白、血糖、CRP进行监测。对患儿基础疾病、...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死亡情况及致死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新生儿73例,对所有入选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情况以及血常规、血清乳酸值、血清白蛋白、血糖、CRP进行监测。对患儿基础疾病、生命体征、病原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受累脏器数目、国内小儿危重病例PCIS评分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致死高危原因。结果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高达52.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存活组和死亡组患儿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22,P<0.05)。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清乳酸值、白蛋白、血糖、MODS受累脏器数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血清乳酸、白蛋白、MODS受累脏器数目及抗菌药物应用不当4个因素为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独立致死高危病因。结论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病死率极高,致死高危病因多,血清乳酸值、白蛋白、MODS受累脏器数目及抗菌药物应用不当是致死高危病因,在临床治疗时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性休克 死亡
下载PDF
茵栀黄颗粒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英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864-865,共2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变化、皮肤黄疸指数水平以及...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变化、皮肤黄疸指数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4%,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64.52,对照组治愈率51.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快速消退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茵栀黄颗粒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建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5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从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手足口病治疗的36例患儿,将其根据排序原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先为其进行常规治疗,然后再使用干扰素为对照组患儿...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从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手足口病治疗的36例患儿,将其根据排序原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先为其进行常规治疗,然后再使用干扰素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使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为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通过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观察组低,并且皮疹愈合与退烧时间比观察组长,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皮疹愈时间、退烧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进行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明显地提高,患儿身体健康恢复较快,具有被推广至临床上的价值,可以被当作一线治疗方法来治疗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 干扰素 小儿手足口病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何首乌孕妇膳食对提高新生儿体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官玉容 王明德 邓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7期536-537,共2页
目的观察何首乌孕妇膳食对提高新生儿体质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产科孕检的产妇160例,对照组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膳食指南》指导孕期膳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孕晚期辅予何首乌补充膳食,在产前和产后对孕妇... 目的观察何首乌孕妇膳食对提高新生儿体质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产科孕检的产妇160例,对照组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膳食指南》指导孕期膳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孕晚期辅予何首乌补充膳食,在产前和产后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比较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异常体质量儿发生率,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出生体质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1)。结论何首乌孕妇膳食对提高新生儿体质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孕妇膳食 新生儿 体质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清趋化素水平波动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官莉 曹雪涛 贺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20期4665-4668,共4页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血清趋化素水平波动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为HIE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17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风险及出生后48 h的临床...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血清趋化素水平波动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为HIE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17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风险及出生后48 h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健康新生儿组(A组)59例、高HIE患病风险无HIE组(B组)57例、高HIE患病风险且患HIE组(C组)57例。分别于出生后4 h和第3天检测研究对象血清趋化素浓度,于3个月龄和6个月龄通过中国标准化的贝来量表评估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结果 T0时B组和C组患儿趋化素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儿(P<0.05),而C组患儿明显高于B组患儿(P<0.05)。B组患儿在T1时可见趋化素水平明显回落(P<0.05)。T1时B组和C组患儿趋化素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儿(P<0.05),而C组患儿明显高于B组患儿(P<0.05)。T0和T1的波动方面(△=T1-T0)可见△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3个月龄和6个月龄时C组患者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患儿(P<0.05)。T0时趋化素水平对于HIE诊断的AUC为0.843,对于重度HIE诊断的AUC为0.865。T1时趋化素水平对于重度HIE诊断的AUC为0.803。结论血清趋化素水平在HIE患儿体内明显升高,与HIE和Apgar评分密切相关,是HIE潜在的诊断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素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波动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外周血APC、IL-1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曹雪涛 官莉 沈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年第9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常规治疗治疗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外周血APC、IL-1R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来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重症肺炎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常规治疗治疗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外周血APC、IL-1R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来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重症肺炎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乌司他丁治疗。比较1个疗程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两组患儿治疗不同时间点外周血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和IL-1R1水平。结果:1个疗程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93.33%vs 7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3种免疫球蛋白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1个疗程后对照组患儿IgA和IgM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试验组患儿Ig G水平显著上升[(8.94±1.51 g·L^(-1))vs(12.15±0.92 g·L^(-1)),P<0.05]。治疗前患儿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3 d和5 d,试验组患儿APC水平更高且IL-1R1水平更低。结论:因乌司他丁可以有效缓解婴幼儿重症肺炎病情,调节患儿免疫系统功能,缓解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重症肺炎 活化蛋白C IL-1R1
原文传递
小儿毒蕈中毒15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德安 王兴勇 +1 位作者 范永萃 罗雁红 《急诊医学》 CSCD 2000年第3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毒Zhuo中毒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