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镜手术不同时机行间苯三酚治疗对输尿管结石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盛涛 周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目的分析间输尿管镜手术不同时机行间苯三酚治疗对输尿管结石的影响。方法 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前15 min行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患者于术后15 min行间苯三酚治... 目的分析间输尿管镜手术不同时机行间苯三酚治疗对输尿管结石的影响。方法 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前15 min行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患者于术后15 min行间苯三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肾绞痛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碎石成功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91.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复发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术后2个月肾绞痛疼痛评分分别为(4.32±2.13)、(3.05±1.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7±2.08)、(4.25±1.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肾绞痛疼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术前15 min采用间苯三酚对患者进行滴注治疗可有效促进患侧输尿管平滑肌的松弛扩张,减少输尿管镜进入输尿管的难度,术中有效防止患侧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术后有效促进结石排出,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钬激光碎石 气压弹碎石 输尿管结石 肾绞痛
下载PDF
尿PCA3评分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亮 周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3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尿前列腺癌基因3(PCA3)评分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前列腺直肠指诊异常的受检者8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液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PCA3 m RNA的表达并计算尿PCA3评分,观察组均... 目的探讨尿前列腺癌基因3(PCA3)评分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前列腺直肠指诊异常的受检者8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液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PCA3 m RNA的表达并计算尿PCA3评分,观察组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检查确定前列腺癌发生情况,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尿PCA3评分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的尿PSA m RNA、PCA3 m RNA及PCA3评分分别为(490.12±373.42)、(62.52±54.16)和(159.85±118.78)分,高于对照组的(352.42±326.62)、(4.21±4.03)和(11.95±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3.90%和56.10%,前列腺癌患者尿PSA m RNA、PCA3 m RNA及PCA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对照组尿PSA m RNA、PCA3 m RNA及PCA3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PCA3评分经ROC曲线分析,其ROC-AUC=0.893[95%CI(0.834,0.942)],本研究中以截断值65为前列腺癌诊断的临界值时截断值以上有41例前列腺癌患者,敏感性为89.13%,截断值以下6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人群,特异性为95.4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8%和92.65%,尿PCA3评分诊断前列腺癌发生的价值良好。结论尿PCA3评分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水平较高且其截断值为65时诊断前列腺癌可获得较高的诊断价值,因此尿PCA3评分可能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前列腺癌基因3评分 前列腺癌 诊断
下载PDF
牵引顺行下撸法复位嵌顿包皮41例——推荐一种最有效的包皮嵌顿复位手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亮 周明伟 +5 位作者 肖铁山 罗惠兰 陈智慧 叶绍强 黎俊强 邓有强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4-1055,共2页
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严重的包皮嵌顿且复位困难被迫手术处理的病例。笔者在10年前经过对阴茎及包皮动态的观察,总结出与现有常用的包皮嵌顿复位手法不同的牵引顺行下撸法复位嵌顿包皮,经多家医院使用,效果良好,可轻松复位绝大部分... 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严重的包皮嵌顿且复位困难被迫手术处理的病例。笔者在10年前经过对阴茎及包皮动态的观察,总结出与现有常用的包皮嵌顿复位手法不同的牵引顺行下撸法复位嵌顿包皮,经多家医院使用,效果良好,可轻松复位绝大部分嵌顿的包皮,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茎 包皮过长 包皮嵌顿 手法复位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肾结石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明伟 王亮 周盛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肾结石治疗的效果。方法40例肾结石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则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20例。研究组施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比组施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石完全清除率、并发...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肾结石治疗的效果。方法40例肾结石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则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20例。研究组施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比组施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石完全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比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90.00%高于对比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3.34±1.26)d短于对比组的(6.13±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比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术中指标,提高结石清除率,值得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亮 周明伟 杨昌俊 《社区医学杂志》 2015年第1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42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以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代谢综合征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病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42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以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代谢综合征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 426例患者中46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10.80%。46例MS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总共分离出48株病原菌,其中2例患者复合真菌感染,革兰阴性菌36株,革兰阳性菌10株,真菌2株。代谢综合征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中最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粪肠球菌等,其比例分别为45.65%、10.87%、8.70%和17.39%,部分患者亦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粘质沙雷菌等。其中粪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的耐药率亦较高。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泌尿系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常用抗菌药耐药率较高,因此临床上应尽早检出代谢综合征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并选择合理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神经根刺激器在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亮 谷欣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5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刺激器在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NB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脊髓损伤所致NBD患者72例,分刺激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每天2次口服托特罗定(2 mg/次)治疗,刺激组... 目的探讨神经根刺激器在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NB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脊髓损伤所致NBD患者72例,分刺激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每天2次口服托特罗定(2 mg/次)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根刺激治疗,其中刺激组依据治疗方法又分为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组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ES)治疗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尿流动力学、尿道压力和日均排尿次数。结果在尿流动力学方面,NES组残余尿量和最大膀胱容量明显优于SNS组(P<0.017),而SNS组残余尿量与最大膀胱容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在逼尿肌压力水平与日均排尿次数方面,治疗后60 d,NES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治疗后120 d,NES组明显优于SNS组与对照组,SNS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结论神经根刺激治疗有利于改善脊髓损伤所致NBD患者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刺激器 脊髓损伤 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