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患者皮肤转移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袁晓玲 李扬 《皮肤病与性病》 2017年第5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皮肤转移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8例乳腺癌患者皮肤转移的临床皮损特点、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和愈后。结果 8例乳腺癌患者皮肤转移按临床皮损表现分为3例炎症型、1例盔甲型、4例结节型。...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皮肤转移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8例乳腺癌患者皮肤转移的临床皮损特点、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和愈后。结果 8例乳腺癌患者皮肤转移按临床皮损表现分为3例炎症型、1例盔甲型、4例结节型。3例炎症型患者皮损镜下示表皮及真皮淋巴管被肿瘤细胞围绕,真皮水肿,毛细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1例盔甲型患者镜下示皮下组织内少许腺管状排列的肿瘤细胞,胶原纤维增生;4例皮损表现为结节型患者镜下示肿瘤细胞形成巢状,位于真皮全层和皮下组织内。8例患者肿瘤细胞ER、PR、Her-2、BRCA1、P120膜、GCDFP-15均有阴性、阳性表达,Ki-67则均阳性不同程度表达。患者根据免疫组化及基因表达制定治疗方案后有不同程度的延长生命周期。结论乳腺癌患者皮肤转移临床表现不一;组织病理是乳腺癌患者皮肤转移诊断的金标准,转移灶表现不一其组织病理甚为不同;免疫组化对于肿瘤细胞的性质判断、疾病的预后判断、指导疾病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证实乳腺癌患者皮肤转移预后明显好于其他内脏器官转移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皮肤转移 临床皮损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恶性肿瘤皮肤转移20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杨 袁晓玲 《皮肤病与性病》 2006年第3期4-4,共1页
报告了20例恶性肿瘤伴发皮肤转移性肿瘤,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皮损为无痛性结节多见,组织病理以腺癌多见。在女性乳腺癌发生率高,男性肺癌发生率高。临床上出现皮肤转移性肿瘤,则提示了病情进展程度,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 临床 分析
下载PDF
LED红蓝光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袁晓玲 曹胜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5期89-91,共3页
目的讨论LED红蓝光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治疗各级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红蓝光联合照射,对照组40例患者按照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年修订版)推荐的治疗方案:轻度患者外用0.1%维A酸乳膏;中度患者口服盐酸... 目的讨论LED红蓝光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治疗各级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红蓝光联合照射,对照组40例患者按照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年修订版)推荐的治疗方案:轻度患者外用0.1%维A酸乳膏;中度患者口服盐酸多西环素加外用0.1%维A酸乳膏;重度痤疮患者口服异维A酸,同时克林霉素凝胶与0.1%维A酸乳膏交替外用。两组患者均联合使用胶原蛋白敷料。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72.5%、77.5%、80.0%,对照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为40.0%、50.0%、55.0%、5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D红蓝光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治疗轻、中度痤疮见效快,重度痤疮治疗时见效则相对较慢,疗效均较好,对皮肤没有刺激,操作简便,迎合患者要求健康、美容的治疗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 蓝光 痤疮 胶原蛋白敷料 联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月经疹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晓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7-507,共1页
关键词 月经疹 临床表现 雌激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并发带状疱疹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扬 袁晓玲 《黑龙江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901-902,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放化疗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和对恶性肿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肿瘤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56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免疫力低...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放化疗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和对恶性肿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肿瘤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56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症状较重,并发症较多。结论: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并发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发病率,而且是患者愈后较差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化疗 带状疱疹
下载PDF
颅内病变继发中枢性瘙痒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晓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性瘙痒 中枢性 临床分析 颅内病变 继发 神经源性 脑血管意外 神经通路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致不良反应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晓玲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12期920-922,共3页
目的为了减少银屑病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致各种不良反应,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分别讨论68例银屑病患者各类皮质激素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治疗时采用随机的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停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萌尔... 目的为了减少银屑病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致各种不良反应,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分别讨论68例银屑病患者各类皮质激素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治疗时采用随机的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停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萌尔夫软膏,1次/d,连续使用6周;对照组采用逐渐减少使用糠酸莫米松频率,直至停用的方法,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75.76%;对照组在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48.5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严格掌握银屑病患者外用激素制剂的适应证,避免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萌尔夫在治疗银屑病的同时,还能治疗外用激素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激素 不良反应 萌尔夫
下载PDF
26例特殊类型带状疱疹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袁晓玲 冯为菊 李扬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5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的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要点、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取自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门诊26例患有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性疾病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 26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的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要点、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取自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门诊26例患有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性疾病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 26例患者中眼带状疱疹3例、Ramsay Hunt综合征5例、运动性麻痹13例、多发性外周神经根炎1例、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合并脊髓炎1例、合并脑膜脑炎2例;2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其诊断标准;治疗以抗病毒、免疫治疗、营养神经、止痛、防止继发感染、防止合并症的发生为原则,26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发展和愈合过程中,人体免疫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时皮损更为广泛,神经受损更严重,可出现各种周围神经或中枢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早期干预,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及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类型带状疱疹 并发症 相关因素 诊断要点 治疗
下载PDF
489例梅毒病例综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晓玲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8期589-59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间,489例梅毒病例的发病特征,以提高防梅意识,减轻梅毒的侵害。方法将489例梅毒患者分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神经梅毒、潜伏梅毒、胎传梅毒、孕妇梅毒,讨论其临床表现及特征,找出各期诊断和治疗上的薄弱环...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间,489例梅毒病例的发病特征,以提高防梅意识,减轻梅毒的侵害。方法将489例梅毒患者分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神经梅毒、潜伏梅毒、胎传梅毒、孕妇梅毒,讨论其临床表现及特征,找出各期诊断和治疗上的薄弱环节。结果Ⅰ期梅毒发病情况: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2.4∶1);Ⅱ期梅毒皮疹和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误诊率较高(25%);神经梅毒、潜伏梅毒、胎传梅毒、孕妇梅毒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能减轻梅毒损害,控制梅毒的蔓延。结论通过对489例梅毒的综合分析,旨在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控制梅毒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发生率 皮疹 误诊 驱梅治疗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扁平苔藓25例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晓玲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9期689-691,共3页
目的对比复方甘草酸苷与强的松治疗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1例临床诊断为扁平苔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次/d,每次2粒,罗红霉素150 mg,2次/d,氯雷他定片10 mg,1次... 目的对比复方甘草酸苷与强的松治疗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1例临床诊断为扁平苔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次/d,每次2粒,罗红霉素150 mg,2次/d,氯雷他定片10 mg,1次/d,皮损部位外用皮质激素软膏,口腔部位外用锡类散,症状缓解后复方甘草酸苷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共4周;对照组26例口服强的松10 mg,3次/d,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症状缓解后强的松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共4周,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92.3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总复发率为28%,对照组的总复发率为53.8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30.77%,治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治疗扁平苔藓疗效肯定、安全理想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复方甘草酸苷 皮质类固醇
下载PDF
阿维A联合雷公藤治疗掌跖脓疱病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晓玲 《皮肤病与性病》 2008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掌跖脓疱病 雷公藤治疗 阿维A胶囊 临床观察 慢性复发性疾病 皮质类固醇激素 疗效不佳 无菌性脓疱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后诱发糠秕孢子菌毛囊炎5例
12
作者 袁晓玲 李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药物治疗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诱发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后促发糠秕孢子毛囊炎25例分析
13
作者 李扬 袁晓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9-349,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糠秕孢子毛囊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