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瘫儿童家庭现有问题和社会福利需求调查——以汕头市为例
1
作者 李嘉仪 邓友维 +3 位作者 罗裴 林漫宜 肖惠珠 蔡政忠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0-45,共6页
对汕头市的60个脑瘫儿童家庭进行问卷调查,7户脑瘫儿童家庭进行入户访谈,探究其家庭现有问题和社会福利需求。调查结果发现,汕头市脑瘫儿童家庭现有问题主要有:经济拮据的问题、家庭关系紧张、资讯获取不足、主要照顾者沉重的生理负荷... 对汕头市的60个脑瘫儿童家庭进行问卷调查,7户脑瘫儿童家庭进行入户访谈,探究其家庭现有问题和社会福利需求。调查结果发现,汕头市脑瘫儿童家庭现有问题主要有:经济拮据的问题、家庭关系紧张、资讯获取不足、主要照顾者沉重的生理负荷和心理压力。社会福利需求主要有:政府加大经济补助力度,公共部门提供相关的福利政策和资讯及提供医疗照顾知识和技能培训,希望得到社会的支持和鼓励、社会大众的接纳和认可、特殊教育体制的完善。值得注意的是,汕头市的脑瘫儿童家庭的经济问题最为突出,而现时脑瘫儿童最迫切的需求是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建议加快特殊义务教育体制的建设以及完善社会福利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儿童家庭 现有问题 社会福利需求 特殊教育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改造
2
作者 王傅 《社会福利》 2023年第7期3-15,共13页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社会工作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本土实践,需要构建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要构建本土价值观,离不开三个基本来源,即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源自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和源自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社会工作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本土实践,需要构建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要构建本土价值观,离不开三个基本来源,即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源自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和源自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既不可全盘领受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也不可一味排斥地进行社会工作实践。为此,尝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结合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和本土的传统文化,构建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 本土化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社会工作助力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治理
3
作者 王傅 《国家治理》 2018年第6期21-27,共7页
在农村,黑恶势力主要体现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按照学者孙铭鸿的定义,“村霸”一般是指在一个村或农村一定区域内,仗势欺人,称霸一方,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秩序,引起公愤的人;或诬告陷害、煽动群众、操纵闹事、制造事端,严重危... 在农村,黑恶势力主要体现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按照学者孙铭鸿的定义,“村霸”一般是指在一个村或农村一定区域内,仗势欺人,称霸一方,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秩序,引起公愤的人;或诬告陷害、煽动群众、操纵闹事、制造事端,严重危害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违法犯罪分子或犯罪团伙的头目。近些年来,农村宗族势力在一些地区兴起或恢复,并且势力逐渐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专项治理 社会工作 农村宗族势力 社会治安秩序 黑恶势力 诬告陷害 犯罪团伙
原文传递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教育通才与专才共融培养路径——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4
作者 王傅 《社会福利》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培养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务能力的社会工作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所在。如何保证培养的人才充分掌握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方法和技巧,并能融会贯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为此,需要在培... 培养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务能力的社会工作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所在。如何保证培养的人才充分掌握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方法和技巧,并能融会贯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为此,需要在培养社会工作通才和专才上下功夫,清晰界定通才和专才的概念,分析通才和专才共融培养的必要性,从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探寻通才和专才共融培养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通才 专才 培养路径
原文传递
引蛇出洞式执法对社会工作的伦理冲击和规避对策探析——基于民警假扮社会工作者诱捕吸毒人员的案例
5
作者 王傅 《社会福利》 2018年第5期44-48,共5页
基于一个民警假扮社会工作者诱捕吸毒人员的案例,对事件中社会工作所受的伦理冲击和规避对策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民警这种执法方式属于引蛇出洞式执法。在梳理了民警采用引蛇出洞式执法的可能原因,分析了民警假扮社工诱捕吸毒人员对社... 基于一个民警假扮社会工作者诱捕吸毒人员的案例,对事件中社会工作所受的伦理冲击和规避对策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民警这种执法方式属于引蛇出洞式执法。在梳理了民警采用引蛇出洞式执法的可能原因,分析了民警假扮社工诱捕吸毒人员对社会工作伦理的可能冲击,文章认为会降低社会工作的行业公信力,并让社会工作者面临伦理困境。为了规避类似的执法行为,文章认为:其一,在法律法规层面,要完善规制此类事件的制度条款;其二,建议公安机关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刑事侦查的效能和精准性;其三,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发挥维护会员权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警察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 价值观 伦理
原文传递
中国无形民俗文化遗产应用于丧亲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蔡政忠 牛康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5-60,共6页
基于《丧亲所引发的精神疾患与未亡人感受》尝试从文学作品与民俗谚语的视角,探索家属遭逢丧亲所引发的各类精神疾患。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持续在中国民间进行采风,挖掘长期遭受漠视与偏见的文化废墟,试图找出古代先民治疗丧亲之痛的... 基于《丧亲所引发的精神疾患与未亡人感受》尝试从文学作品与民俗谚语的视角,探索家属遭逢丧亲所引发的各类精神疾患。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持续在中国民间进行采风,挖掘长期遭受漠视与偏见的文化废墟,试图找出古代先民治疗丧亲之痛的各种民俗宗教仪式,藉此提供有别于西方哀伤辅导的临床理论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亲 民俗 哀伤 暗示 心理卫生社会工作
下载PDF
象征治疗与拟人论医学应用于丧亲家属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蔡政忠 廖文伟 林怡芬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6-32,共7页
一个文化所赋予的象征诠释所导致某种社会蔓延的心痛、折磨或苦难,这就是进行象征治疗之前必须找出的"象征情结",许多心理临床治疗或精神官能症患者在进行精神分析过程中,莫名的锥心之痛代表着多数人沉浸在文化象征里,个案诊... 一个文化所赋予的象征诠释所导致某种社会蔓延的心痛、折磨或苦难,这就是进行象征治疗之前必须找出的"象征情结",许多心理临床治疗或精神官能症患者在进行精神分析过程中,莫名的锥心之痛代表着多数人沉浸在文化象征里,个案诊断虽说表面上看似个人经验,但实际上是人世间的际遇所带来的意涵,多数的成份来自于文化象征的根深蒂固,也是社会集体参与出来的文化情结。至于如何消除象征情结的精神技术以及哀伤文化的谘询,文中藉由文化心理和民俗治疗来对丧亲家属和亡者进行生死关系的重建工作,在文化谘询诊断之下,经历民俗文化象征过程与社会受苦救助的过程,在协助患有重度丧亲之痛的家属进行宗教象征治疗时,为家属找寻文化归属感。近代西方悲伤理论已经逐渐认可辅导人员施以传统民俗文化象征治疗技术,对丧亲家属的悲伤情绪可以有正向的疗愈作用。翻阅西方基督教宗教历史,灵知教派虽然被消灭于圣保罗战争,但后来却因为存在主义而再度出现,2000年Kenneth Earl Wilber称这种现象为"后现代的灵性复兴运动"。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基本上承认心理治疗的源头之一是来自于宗教巫术疗法,并且承认治疗代理人给予受苦者心理与精神上的抚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伤辅导 象征治疗 拟人论医学 社会身体医学 民俗学
下载PDF
“医院+社工+志愿者”多方联动下医患关系应对机制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海平 欧妙贤 王傅 《中国社会工作》 2020年第36期20-24,共5页
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医患关系的介入转向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需要建立完善的预防、改善医患关系的干预以及增加医患沟通等机制。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探索出“医院+社工+志愿者”多方联... 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医患关系的介入转向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需要建立完善的预防、改善医患关系的干预以及增加医患沟通等机制。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探索出“医院+社工+志愿者”多方联动下和谐医患关系的应对机制,明确了各方职责,凸显了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专业优势。在医患矛盾的预防、干预过程中,医院对政策制度的建设和优化、社工的专业服务设计和介入以及志愿者的配合这三种力量对于和谐医患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患矛盾 社会工作 多方联动 应对机制
原文传递
精益治理:城市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中的困境破解——以G市某老年人爱心助餐项目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傅 谢思婷 《社会福利》 2019年第7期28-36,共9页
助餐是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养老助餐精准化供给是其关键之处。精益治理思想较为典型地体现了社区助餐治理的"精准化"新趋势,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对G市某社区助餐项目的深入调研中发现,该... 助餐是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养老助餐精准化供给是其关键之处。精益治理思想较为典型地体现了社区助餐治理的"精准化"新趋势,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对G市某社区助餐项目的深入调研中发现,该项目存在运营模式专业性缺乏、各执行主体角色定位模糊、运营经费不足、可持续性堪忧等困境,分析其原因与治理精益化程度偏低有关。为此,在精益治理的视角下提出如下解决之道:其一,在主体维度,发挥各主体所长,重视主体间联动,实现协同治理;其二,在资源维度,重视治理主体之间的资源流动、交换和共享。其三,在机制维度,为提高精准性,要重视大数据的作用,健全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治理 城市社区 老年人 养老服务 助餐服务
原文传递
后双重管理时代广东省行业协会党建现状及对策探析
10
作者 王傅 《探求》 2018年第6期14-23,共10页
以广东省各级行业协会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专职工作人员访谈,了解行业协会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行业协会党的建设存在党组织功能的准确定位问题、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的人力资源问题以及行业协会党... 以广东省各级行业协会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专职工作人员访谈,了解行业协会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行业协会党的建设存在党组织功能的准确定位问题、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的人力资源问题以及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层面、党委政府层面和行业协会层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根据这些原因,探索了后双重管理时代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路径:一是坚持制度先行,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明确行业协会党建内容;二是完善行业协会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特别是其中的党建部分;三是各级党组织要在行动上支持行业协会党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双重管理时代 行业协会 党的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