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0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文化认同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任东景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1,共4页
在当代中国,由于全球化、消费主义和个体化的巨大冲击,价值取向性与价值导向性的碰撞与融合,多元价值观顺潮而涌。在构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在对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中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价值取向性 价值导向性 主导价值观 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荀子的共同性思想研究
2
作者 李祥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3,共7页
共同性是关于事物关系、属性、状态的概念。荀子从人群共同生活与人性共同欲望的冲突入手探讨共同性问题,建构“维齐非齐”的共同性秩序,以共同性秩序转化现实人性,而最终落实到人的心智对宇宙万物共同性存在谱系的认识,实现“知通统类... 共同性是关于事物关系、属性、状态的概念。荀子从人群共同生活与人性共同欲望的冲突入手探讨共同性问题,建构“维齐非齐”的共同性秩序,以共同性秩序转化现实人性,而最终落实到人的心智对宇宙万物共同性存在谱系的认识,实现“知通统类”,显现出重功利、重理智、重统一性的思想特色。荀子的共同性思想立足于建构和谐的人群共同体,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性与人心,把共同性与儒家人伦秩序、礼法规范紧密结合,开启了秦汉以降政治统治、学术思想大一统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共同性 维齐非齐 知通统类
下载PDF
春秋时期的共同性思想刍议——以《左传》《国语》为中心的探讨
3
作者 李祥俊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42-49,F0002,共9页
春秋时期是早期中国社会大转型的前奏阶段,在共同性思想上既有对上古三代依据血缘、亲情的祖先神信仰、礼法制度、德行教化等的继承,又呈现出从重血缘、亲情的礼法向重才能、相对平等的法治等新思想演进的趋势。就传世文献看,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是早期中国社会大转型的前奏阶段,在共同性思想上既有对上古三代依据血缘、亲情的祖先神信仰、礼法制度、德行教化等的继承,又呈现出从重血缘、亲情的礼法向重才能、相对平等的法治等新思想演进的趋势。就传世文献看,春秋时期所关注的共同性思想一方面是源于反思人类重大伦理政治生活中的共同性问题,另一方面是源于反思人类饮食、音乐等日常生活中的共同性问题。就春秋时期达到共同性的路径而言,主要是依据血缘、亲情的礼治和依据功利、能力的法治两大类。前者是规范社会生活、达到人际亲和关系的基本路径;后者更多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产物,它是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达到共同性的路径。春秋时期开启了关于共同性思想本身内涵的讨论,比如辨析“同”“和”“比”“党”等标志共同性思想的观念之间的差别,这些围绕共同性思想内涵的讨论是对思想观念本身的反思,亦是先秦诸子相关思想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共同性 礼治 法治
下载PDF
“当代世界的价值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会议综述
4
作者 姜逢禹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6期117-122,共6页
2023年11月4日,“当代世界的价值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价值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珠海)... 2023年11月4日,“当代世界的价值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价值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珠海)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验室联合主办。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哲学国际中心(珠海)主任王葎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山西大学、美国塔夫茨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杂志社等新闻媒体代表40余人与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行政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人民大学 科研机构 国内外高校 山西大学
下载PDF
新时代公民宪法认同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样态与策略分析
5
作者 刘丹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3期65-73,共9页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人民宪法,宪法的人民性是其鲜明的底色。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通过宪法来确认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宪法来保障人民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人民宪法,宪法的人民性是其鲜明的底色。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通过宪法来确认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宪法来保障人民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人民群众评价宪法生命力和权威性的主要标准。当前,我国的公民宪法认同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渐呈常态化、制度化及系统化发展趋势,这对于传播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公民宪法认同教育常态化发展中的“宣”重于“教”、制度化发展中的“违誓”责任机制建设以及系统化发展中的教师专业成长等问题,以全面落实“八五”普法期间将公民宪法教育作为普法教育核心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民 宪法认同 社会共识
下载PDF
价值的存在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曙光 戴茂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5,共3页
随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意义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从存在论的高度反思价值问题成为现代哲学的重大研究论域。价值的存在论研究,就是要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价值与自由、价值与时间关联起来,在认识论上把价值与事实、价值与认识... 随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意义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从存在论的高度反思价值问题成为现代哲学的重大研究论域。价值的存在论研究,就是要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价值与自由、价值与时间关联起来,在认识论上把价值与事实、价值与认识分离开来,在方法论上把价值与科学区别开来,从根本上指明价值在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本体论地位,深层次说明现代性的价值意义与问题,预测当代人类的价值取向与命运,从而维护人类生命存在的尊严和意义,反抗人的价值的外化和存在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存在论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价值”的研究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曙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价值问题在根本上是人的存在方式及其历史命运和使命问题。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现象入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了表现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的价值形式,揭示了人的命运与资本的矛盾运动的关系,给出了人的价值的历史性发展的... 价值问题在根本上是人的存在方式及其历史命运和使命问题。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现象入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了表现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的价值形式,揭示了人的命运与资本的矛盾运动的关系,给出了人的价值的历史性发展的逻辑。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价值形式在人的价值形态中处于基础地位,但也受到人类其他活动形式、价值维度和形态的影响与制约,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当代价值哲学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自由时间 现代价值问题
下载PDF
让文化灵魂驱动中国——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7
8
作者 韩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8-49,共2页
我坚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逐渐提炼出简洁明快。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灵魂 培育 实践过程 价值立场
下载PDF
“传统与当代世界:走向多元文化、思想与价值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其永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4-144,共1页
2009年12月12日至13日,“传统与当代世界:走向多元文化、思想与价值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英东学术会堂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 2009年12月12日至13日,“传统与当代世界:走向多元文化、思想与价值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英东学术会堂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世界哲学》编辑部、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共同协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哲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大学价值 多元文化 研讨会综述 传统 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
下载PDF
当代社会价值体系的三种文化资源 被引量:2
10
作者 兰久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2,159,共5页
构建当代社会价值体系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为主要资源。在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时要有所侧重,在政治价值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方向,坚持平等原则;在文化价值方面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继承和谐精神;在经济价... 构建当代社会价值体系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为主要资源。在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时要有所侧重,在政治价值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方向,坚持平等原则;在文化价值方面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继承和谐精神;在经济价值方面要以西方现代文化为参照,借鉴其中的自由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体系 文化资源 自由 平等 和谐
下载PDF
重新厘定价值哲学的研究对象——兼论价值关系说是一种狭义价值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久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9,共6页
作为价值哲学研究对象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在"有用"含义上把握的价值,指的是有用性;另一种是在"重要"含义上把握的价值,指的是重要性。有用性专指用来满足需要或达到目的的手段价值,即使用价值。重要... 作为价值哲学研究对象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在"有用"含义上把握的价值,指的是有用性;另一种是在"重要"含义上把握的价值,指的是重要性。有用性专指用来满足需要或达到目的的手段价值,即使用价值。重要性即意义,泛指各种受人重视和追求的价值,既包括手段价值,也包括目的价值。前一种价值是狭义价值,后一种价值是广义价值。广义价值和狭义价值的区别不仅在于涵盖价值范围的大小,更在于统摄价值层次的高低。价值关系说只以"有用"含义上的使用价值为研究对象,因而是一种狭义价值论。从狭义价值论转向广义价值论是国内价值哲学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义价值 广义价值 有用性 重要性 价值关系说
下载PDF
从实证理性认识论到情感生存论——价值哲学研究范式之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少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9,159,共6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实证理性认识论的价值学研究范式,目前已经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其缺陷突出地表现在,这一范式跳不出主客二分模式的窠臼,导致价值的工具性定义与价值的本体论承诺之间的根本矛盾。要推进价值哲学的研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实证理性认识论的价值学研究范式,目前已经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其缺陷突出地表现在,这一范式跳不出主客二分模式的窠臼,导致价值的工具性定义与价值的本体论承诺之间的根本矛盾。要推进价值哲学的研究,需要从目前的认识论范式转向情感生存论范式。转向情感生存论研究范式的依据在于,价值的生存本体性、情感体验性、生命期待性、自在自为性与终极超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情感生存论 研究范式
下载PDF
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成纪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44-48,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文化实利主义倾向的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性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利益长期成为地域文化论述的主导性动因,此类成果大多视界狭窄、学理性严重不足。我们认为,地域文化研究有两个基本前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文化实利主义倾向的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性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利益长期成为地域文化论述的主导性动因,此类成果大多视界狭窄、学理性严重不足。我们认为,地域文化研究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人地关系,二是地域差异与文化共同体的关系。前者涉及地域文化的历史生成,后者涉及地域文化的理论定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基本上被各地自然环境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传统限定;所谓的地域文化差异则是中国文化"体同"基础上的"异",历史上关于中国文化的南北之争及更加细化的文化辨异,大体脱不了原乡人自我论述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南北之争 成因 价值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个体之人安身立命的价值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伟文 《船山学刊》 2015年第5期96-103,共8页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保持自己身心健康,论述尤其丰富。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安身立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中国传统哲学坚持"天人合一"的立场与"内在超越"的价值实现路径,这也是中国传...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保持自己身心健康,论述尤其丰富。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安身立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中国传统哲学坚持"天人合一"的立场与"内在超越"的价值实现路径,这也是中国传统价值哲学最基本的特征。中国传统价值哲学中,儒、道是由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两种不同理论形态,这两种文化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的重要支柱,儒、道对于个体价值的实现,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个体修养的实践与功夫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个体之人 安身立命 价值思考
下载PDF
多元文化图景下的价值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静 《绥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0-12,共3页
一、价值观与文化"文化是由科学、文学、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多种因素构成的,表现为文化作品、创作方式(体制)、文化观念等多种层次,但其核心是价值观。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 一、价值观与文化"文化是由科学、文学、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多种因素构成的,表现为文化作品、创作方式(体制)、文化观念等多种层次,但其核心是价值观。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1](p1)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价值观。"价值是指事物的意义,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样的事物是有意义的看法、观点、态度。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时代 全球化 现代性
下载PDF
自然性、社会性与文化性的融通:“社会空间”之实践哲学辨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曙光 闫静静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4,共9页
在人类生命实践活动中开显和形成的“空间”特别是“现代性”的空间,被许多学者称之为“社会空间”,这种空间最显著的特征无疑是经济的、政治的社会属性。但社会空间既要永远依托于自然物理空间并受其制约,从而具有自然属性,又指向由文... 在人类生命实践活动中开显和形成的“空间”特别是“现代性”的空间,被许多学者称之为“社会空间”,这种空间最显著的特征无疑是经济的、政治的社会属性。但社会空间既要永远依托于自然物理空间并受其制约,从而具有自然属性,又指向由文化符号承载的意义世界,从而具有文化属性。在人的生命实践活动中,空间的自然性、社会性与文化性次第展开并相互作用,甚至有矛盾与对立的一面。资本和市场对于现代社会空间的世界性拓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强化了人类的逐利取向及其内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何扩大人类共享的公共的自由的空间,提升精神境界,是一个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自然性 社会性 文化性 马克思
下载PDF
话语分析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逻辑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78,共6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凝聚价值共识、强化国家认同,以及展示中华现代文明的精神标识所进行的一场独特话语建构。具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属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概括、凝练等“缩写”策略,用语词、概念建构起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凝聚价值共识、强化国家认同,以及展示中华现代文明的精神标识所进行的一场独特话语建构。具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属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概括、凝练等“缩写”策略,用语词、概念建构起一套文化象征系统,其话语实践需要进一步遵循生活化的逻辑“解码”,依托融通历史与现实的多维阐释促进价值理解,在平等对话的关系性建构中增进价值认同,在榜样典范的价值引领中落实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价值承担,将蕴涵在“关键词”中的规范性要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真正释放和发挥核心价值观“政治动员”、“精神凝聚”的象征性价值,实现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和实践逻辑的有机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政治文化 话语分析 核心价值观 生活化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野的科学价值观及其建构
18
作者 张静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109-112,共4页
现代性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2l世纪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多元的文化必然导致多元的价值观。价值多元化引起价值标准、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多元化价值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 现代性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2l世纪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多元的文化必然导致多元的价值观。价值多元化引起价值标准、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多元化价值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马克思的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实践辩证法为建构多元文化时代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可行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时代 文化 价值 价值观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独特在哪
19
作者 彭晓波 《师资建设》 2018年第9期21-22,共2页
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育人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涵的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的文化基因。高校要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育人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涵的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的文化基因。高校要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育人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教育改革 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精神 文化凝聚 文化基因
下载PDF
宋明朱子学的跨时空对话——以蔡清《四书蒙引》对饶双峰的吸收与批评为中心
20
作者 许家星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蔡清《四书蒙引》是明代颇具代表的四书学著作,被赞为“朱注功臣”。而南宋饶双峰对朱注的诠释则以“多不同于朱子”著称,被史伯璿讥为违逆朱注之代表。然而《四书蒙引》却与《四书大全》所引饶双峰说有着深度交流,或正面引用赞赏其说,... 蔡清《四书蒙引》是明代颇具代表的四书学著作,被赞为“朱注功臣”。而南宋饶双峰对朱注的诠释则以“多不同于朱子”著称,被史伯璿讥为违逆朱注之代表。然而《四书蒙引》却与《四书大全》所引饶双峰说有着深度交流,或正面引用赞赏其说,或批评否定其说,或对其说褒贬兼具。《四书蒙引》对双峰说的批评与接受,表明朱子学内部有着良性的思想互动,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饶双峰作为不应被忽视的朱子学重要学者的客观影响,同时彰显出《四书大全》作为朱子学交流平台的枢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双峰 蔡清 《四书蒙引》 《四书大全》 宋明朱子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