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用种及草种繁育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文俊 张约翰 +1 位作者 范天文 李建伟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7期130-132,共3页
伊犁草原生态功能恢复还处于初期阶段,草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林草融合还在起步阶段,特别是生态修复用种主要依赖进口,乡土草种繁育能力较低。该文总结分析了2019年伊犁林草融合以来草原生态修复用种及草种... 伊犁草原生态功能恢复还处于初期阶段,草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林草融合还在起步阶段,特别是生态修复用种主要依赖进口,乡土草种繁育能力较低。该文总结分析了2019年伊犁林草融合以来草原生态修复用种及草种繁育实践情况,针对草种繁育基地面积小,难以满足生态修复用种需求,草种繁育基地产量不稳定,草种基地“建设、繁育、经营、管理”一体化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为解决制约草种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伊犁乃至新疆草种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 退化草原 生态修复 草种繁育 实践
下载PDF
新疆伊犁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成效及思考
2
作者 文俊 努尔扎提·阿克别尔江 张约翰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132-134,共3页
为引导农牧民合理配置载畜量,科学利用天然草原,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草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自2011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实施3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 为引导农牧民合理配置载畜量,科学利用天然草原,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草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自2011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实施3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该文主要对伊犁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情况进行概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立科学合理载畜能力标准,提升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能力,改进优化政策支撑等几点调整完善政策的建议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 成效及思考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豚草、三裂叶豚草对新疆伊犁河谷草原的危害现状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璇 加马力丁 +1 位作者 付开 丁新华 《新疆畜牧业》 2020年第6期41-43,33,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全球气候环境的显著性变化,外来入侵植物已对我国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构成严重威胁。其可以改变群落结构组成,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草地功能,破坏原有景观和草地生产力,恶化草... 随着社会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全球气候环境的显著性变化,外来入侵植物已对我国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构成严重威胁。其可以改变群落结构组成,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草地功能,破坏原有景观和草地生产力,恶化草场质量,同时部分毒害草能引起牲畜中毒。本文主要从外来入侵植物豚草、三裂叶豚草对新疆伊犁河谷草原的危害性、危害现状、侵害区域、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防控方面的建议以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牧还草工程 新疆草原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新疆农牧交错区蝗虫防控技术现状
4
作者 范毅 加马力丁·吾拉扎汗 +2 位作者 李璇 李娜 李东育 《新疆林业》 2021年第4期41-43,共3页
农牧交错区是指介于我国传统的农区和畜牧区之间的交错或过渡地带,是一个重要且特殊的区域。我国农牧交错区斜贯东北至西南,位于生态环境和地域经济的关键分界线上,同时也是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天然牧区的草地不同,农牧交错带草地生... 农牧交错区是指介于我国传统的农区和畜牧区之间的交错或过渡地带,是一个重要且特殊的区域。我国农牧交错区斜贯东北至西南,位于生态环境和地域经济的关键分界线上,同时也是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天然牧区的草地不同,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更多地受到农业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影响,其不稳定性和敏感性更加明显,巩固生态保护成果难度较大。农牧交错区虽然是独特的新型农牧业区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但其内部自然生态地理和环境相对脆弱,蝗虫灾害尤其严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蝗虫灾害频繁发生,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蝗虫灾害 防控技术 农牧交错带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伊犁草原生态区现状及牲畜承载力评价
5
作者 张约翰 文俊 +1 位作者 刘艳丽 杨光维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19期35-36,共2页
草地属于可再生资源,能够有效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并且还可以促进畜牧业良好发展。当前,在各种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下,使伊犁河谷草原生态区草地环境得到较好发展,不过仍存在草地退化、超载过牧等情况,对伊犁河谷各草原生态发展产生了较大... 草地属于可再生资源,能够有效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并且还可以促进畜牧业良好发展。当前,在各种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下,使伊犁河谷草原生态区草地环境得到较好发展,不过仍存在草地退化、超载过牧等情况,对伊犁河谷各草原生态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需要重点对伊犁河谷各草原生态现状及牲畜承载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超载过牧 可再生资源 伊犁河谷 承载力评价 人类生存环境 草地退化 生态保护政策
下载PDF
鼹形田鼠对草场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6
作者 范毅 加马力丁·吾拉扎汗 郭继敏 《畜禽业》 2021年第6期55-56,共2页
鼹形田鼠是比较常见的害鼠之一,广泛活动于草原、森林以及农田等地方,尤其是草场当中更为多见。鼹形田鼠主要在地下活动,对于植物根系会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草场植被稀疏,地表裸露,严重时可造成草场沙化。基于此,必须要充分认识鼹形... 鼹形田鼠是比较常见的害鼠之一,广泛活动于草原、森林以及农田等地方,尤其是草场当中更为多见。鼹形田鼠主要在地下活动,对于植物根系会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草场植被稀疏,地表裸露,严重时可造成草场沙化。基于此,必须要充分认识鼹形田鼠对于草场的危害性,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简要阐述鼹形田鼠的生态学特征,分析其对于草场的危害性,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性 防治措施 鼹形田鼠 草场 生态学特征
下载PDF
氯氨吡啶酸防除纳里橐吾的效果及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艳丽 董乙强 +4 位作者 安沙舟 加马力丁·吾拉扎汗 郭继敏 张约翰 张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37-41,45,共6页
为防除纳里橐吾毒杂草及改良草地植被群落结构,以新疆特克斯县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方法,测定不同氯胺吡啶酸施药浓度(Y1:360 mL/hm^(2),Y2:500 mL/hm^(2),CK:0 mL/hm^(2))草地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为防除纳里橐吾毒杂草及改良草地植被群落结构,以新疆特克斯县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方法,测定不同氯胺吡啶酸施药浓度(Y1:360 mL/hm^(2),Y2:500 mL/hm^(2),CK:0 mL/hm^(2))草地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氯氨吡啶酸防除纳里橐吾的效果显著,且Y1区群落密度、生物量分别比CK区显著提高了44.6%和83.4%(P<0.05);②喷药区禾本科植物的密度、盖度、生物量较CK区显著提高了382.8%~938.2%(P<0.05),而杂类草基本呈明显降低趋势;③施药区Patrick指数较CK区显著降低了33.3%和44.4%(P<0.05)。说明氯氨吡啶酸可有效抑制纳里橐吾等杂类草的生长,但利于禾本科植物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氨吡啶酸 纳里橐吾 山地草甸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化学防控对草原毒草白喉乌头高光谱特性及其识别的影响
8
作者 刘智彪 刘文昊 +7 位作者 靳瑰丽 阿德列提·艾列吾塔力甫 常静 加马力丁·吾拉扎汗 宫珂 马建 李莹 陈瑶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18-2125,共8页
掌握毒害草在化学防控后的光谱差异及识别效果变化是实现大面积遥感监测防控效果的基础。本研究以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为识别对象,试验在5月下旬(化学防控前)、6月下旬(防控后15 d)以及7月中旬(防控后30 d)进行,分析其光谱变... 掌握毒害草在化学防控后的光谱差异及识别效果变化是实现大面积遥感监测防控效果的基础。本研究以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为识别对象,试验在5月下旬(化学防控前)、6月下旬(防控后15 d)以及7月中旬(防控后30 d)进行,分析其光谱变化,筛选特征波长并建立Fisher判别模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防控处理后,白喉乌头在600~710 nm波段内反射率升高,在770~1075 nm波段内反射率降低;其他牧草在720~1075 nm波段内的反射率表现为6月升高,7月无明显差异;各月份的敏感识别波段不相同,主要分布在399~404 nm波段、512~578 nm波段、684~718 nm波段、775~778 nm波段以及979~1075 nm波段内;5月未防控乌头识别效果最好,识别精度为96.00%,防控处理后6月、7月的药害乌头识别精度分别为73.33%,78.00%。总体而言,化学防控降低了白喉乌头的识别精度,但防控30 d后药害乌头的光谱会产生明显变化,增加其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化学防控 光谱分析 逐步判别 FISHER判别
下载PDF
荒漠草原补播效果初探
9
作者 范毅 加马力丁·吾拉扎汗 郭继敏 《新农业》 2021年第21期24-25,共2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为开垦草原和自然环境原因,导致草原出现了荒漠化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为了改善生态状况,要采用补播的措施,可以取得良好成效。加强对荒漠草原补播效果研究,对于实际工作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荒漠草原 补播 效果 荒漠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