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安全对策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艳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1期4477-447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安全对策。方法:对972例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情况进行统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分析评估神经内科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对住院期间不安...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安全对策。方法:对972例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情况进行统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分析评估神经内科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对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数目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数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过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不安全因素,避免护理工作中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高效完成和住院患者的安全。结论:护理人员对不安全因素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细致而专业的的人性化的护理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安全性教育是预防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 不稳定因素 安全对策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广军 纵锋 +4 位作者 王忠全 刘娜 程建 祁昌翠 秦文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2022年1月-2022年12月伊犁州奎屯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经脱落或剔除后纳入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2022年1月-2022年12月伊犁州奎屯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经脱落或剔除后纳入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50例、试验组7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脑血流动力学、血清学指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2周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左侧颈总动脉动态阻力(dynamic resistance,DR)、外周阻力(peripheral resistance,Rv)及血清钙结合蛋白β(calcium-binding protein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及左侧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率(Vm)、平均血流量(Qm)与治疗前比较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调节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进而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反应和自理能力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并未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栓通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脑血流动力学 血清学
下载PDF
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文权 王忠全 《新疆医学》 2008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合用厄贝沙坦片(Irbesartan)福辛普利(Fusinopril)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随机分为A组(口服厄贝沙坦片,n=50)和B组(同时口服福辛普利、厄贝... 目的:研究合用厄贝沙坦片(Irbesartan)福辛普利(Fusinopril)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随机分为A组(口服厄贝沙坦片,n=50)和B组(同时口服福辛普利、厄贝沙坦片,n=50),于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分别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A/E峰值。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IVST、PWT、LVD、LVMI、A/E峰值显著降低,并且B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厄贝沙坦、福辛普利合用能更加明显逆转左心室月巴厚和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厄贝沙坦 桶辛普利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的改变及其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163-164,共2页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目前认为与环境因素、遗传及老龄化密切相关。中国是个老年人口大国,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严重威胁...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目前认为与环境因素、遗传及老龄化密切相关。中国是个老年人口大国,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群的健康。尿酸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产物,主要来自于嘌呤核苷酸的代谢。除此之外,血尿酸是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及铁鳌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血尿酸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护理人员常见的法律责任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闫莉 李香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3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护理 法律 责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香莲 杨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3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偏瘫 应用体会
下载PDF
立普妥片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欣 程宏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416-417,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立普妥片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对颈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经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取32例患者给予口服立普妥片20 mg,每晚1次,联合... 目的:观察口服立普妥片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对颈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经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取32例患者给予口服立普妥片20 mg,每晚1次,联合普罗布考片500 mg,2次/d,疗程6个月。对照组选取34例患者给予口服立普妥片20 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颈动脉内膜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长度、厚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TG明显降低,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普妥片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可降低胆固醇水平,缩小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片 立普妥片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38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欣 程宏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1141-1142,共2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8例患者(迟发性脑病组)与3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对照组)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结果:迟发性脑病组血浆...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8例患者(迟发性脑病组)与3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对照组)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结果:迟发性脑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 Hcy)水平明显高于一氧化碳中毒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复方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纵锋 程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0期122-123,共2页
目的研究复方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 目的研究复方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较药物单用不良反应未见加重,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左旋多巴 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香莲 闫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0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帕提古丽·夏马司 王忠全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2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卒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卒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命质量,且安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有效性
下载PDF
26例延髓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娜 《新疆医学》 2014年第6期92-94,共3页
延髓上段主要由四对动脉供应,分别为脊髓前动脉,椎动脉延髓支,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后动脉.延髓下段由三对动脉供应,分别为脊髓前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及脊髓后动脉.其中小脑后下动脉及脊髓前动脉变异较多,导致延髓梗死临床症状多样.同时延髓... 延髓上段主要由四对动脉供应,分别为脊髓前动脉,椎动脉延髓支,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后动脉.延髓下段由三对动脉供应,分别为脊髓前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及脊髓后动脉.其中小脑后下动脉及脊髓前动脉变异较多,导致延髓梗死临床症状多样.同时延髓介于桥脑及脊髓之间,其内各束支上段分布接近桥脑,下段接近脊髓,故延髓梗死时可表现出面,展神经受损或呈现节段性改变,临床常易与桥脑及脊髓病变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梗死 临床分析 小脑后下动脉 脊髓前动脉 脊髓后动脉 患者 动脉供应 动脉变异
下载PDF
血塞通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娜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血塞通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31±3.6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87±4.54)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通心络胶囊 血塞通
下载PDF
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宏 纵锋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12X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癫痫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方法:对50例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发病机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率和病灶部位及梗死发作时间有关,皮层受累易引起癫痫;癫痫发作和病灶大小及严重...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癫痫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方法:对50例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发病机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率和病灶部位及梗死发作时间有关,皮层受累易引起癫痫;癫痫发作和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无肯定关系;早发性癫痫与脑水肿及脑代谢异常有关,迟发性癫痫常见于老年人与瘢痕形成癫痫灶有关。结论:脑梗后癫痫常发生在半年内,早期治疗多可缓解,对迟发性癫痫应坚持长期规则服用抗癫痫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癫痫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尼莫地平和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15
作者 李欣 李香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692-3692,共1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原发性SAH占脑血管疾病的10%-15%。其病情凶险,易并发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CVS),死亡率高。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收治入院时神志清醒的40例SAH患者,采用尼莫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原发性SAH占脑血管疾病的10%-15%。其病情凶险,易并发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CVS),死亡率高。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收治入院时神志清醒的40例SAH患者,采用尼莫地平和腰穿脑脊液(CSF)置换治疗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置换治疗 腰穿脑脊液 尼莫地平 临床观察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痉挛 神经内科
下载PDF
苯妥英钠导致小脑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刘娜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3期5114-5115,共2页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服用苯妥英钠导致小脑功能损害的机理,临床表现及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服苯妥英钠中毒35例患者临床资料,测其血药浓度,住院后停用或减量苯妥英钠,调整为其他抗癫痫药,并予以促脑细胞代谢药、Vit B6...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服用苯妥英钠导致小脑功能损害的机理,临床表现及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服苯妥英钠中毒35例患者临床资料,测其血药浓度,住院后停用或减量苯妥英钠,调整为其他抗癫痫药,并予以促脑细胞代谢药、Vit B6、叶酸等治疗。结果:其血药浓度1例10μg/ml,4例10~20μg/ml,30例>20μg/ml,治疗后32例患者症状在1~10个月内逐渐缓解。3例存在小脑萎缩,其中1例症状改善缓慢,2例无明显好转。结论:苯妥英钠在不同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小脑损害同血药浓度并不同步,即使血药浓度在正常值,也可能发生中毒现象。苯妥英钠中毒后应尽早停药,治疗后可恢复。否则苯妥英钠引起小脑萎缩后则可导致不可逆性小脑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功能损害 苯妥英钠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脑脊液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程建 《农垦医学》 202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脑脊液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脑脊液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脑血流动力学、脑脊液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脑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脊液中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有效调节患者脑血流动力学与脑脊液指标,发挥脑细胞保护作用,可改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脑梗死 脑血流动力学 脑脊液指标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脑出血超早期康复治疗
18
作者 周明江 《石河子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72-173,共2页
我们对1994年元月至1995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康复治疗。把此组病人作为观察组,1992年至1993年底收治的此类病人作为对照组,(此类患者均在病后绝对卧床三周后,开始康复治疗。)分别观察病后一月、二月、三月的神经... 我们对1994年元月至1995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康复治疗。把此组病人作为观察组,1992年至1993年底收治的此类病人作为对照组,(此类患者均在病后绝对卧床三周后,开始康复治疗。)分别观察病后一月、二月、三月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分析比较后显示: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和ADL程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康复疗法 早期
全文增补中
CT薄层扫描技术在颅脑小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发展
19
作者 张力 王忠全 +1 位作者 鲁淑琴 田素良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运用CT薄层扫描技术,提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材料与方法:对于怀疑脑内有小的出血灶或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时,应密切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在怀疑的CT层面用5mm层厚扫描,即在被怀疑的层面为中心层面上下连扫3层,这样一些小... 目的:运用CT薄层扫描技术,提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材料与方法:对于怀疑脑内有小的出血灶或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时,应密切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在怀疑的CT层面用5mm层厚扫描,即在被怀疑的层面为中心层面上下连扫3层,这样一些小的出血病灶或腔隙性梗死灶方能被显示出来,才能做出明确的CT诊断。结果:小的出血病灶或腔隙性梗死灶均能被显示出来,做出了明确的CT诊断,减少了对疾病的漏诊或误诊。结论:运用CT厚层和薄层扫描技术的结合,有效地提高了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有效地配合了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薄层扫描 腔隙性 脑梗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李兰 郑永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150-150,共1页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1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5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59例,采用...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1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5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59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6.7%,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2.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能够有效控制哮喘的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