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兵地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共生发展研究
1
作者 白洋 吴剑 +3 位作者 窦开龙 路雯 谭李娜 哈丽旦·巴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86-2097,共12页
兵地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为促进兵地旅游系统的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共生理论,运用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平均最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方法研究兵地... 兵地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为促进兵地旅游系统的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共生理论,运用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平均最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方法研究兵地旅游的资源共生演化、经济联系变化、网络结构特征,探究兵地旅游共生发展的模式、格局与机制。结果表明:(1)兵地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特征不断增强,资源开发处于偏利共生关系。(2)兵地旅游资源非均衡共生特征明显,呈现“兵团依附地方、弱势依托强势”共生分布特征,形成“中央一心多点→外围多心多点”共生演化格局。(3)可达性呈现中心→外围圈层递减结构,依托旅游交通网络形成偏利共生纽带。(4)旅游经济联系具有距离衰减、南北差异、兵地差距、同城效应特征。(5)归纳兵地旅游“间歇寄生、间歇偏利共生、互惠共生”的区域共生模式,文化共生、资源共生、产业共生主次递进和主客互动的要素共生维度,“一核三点八心两圈三带”的共生发展格局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合同美”的共生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网络结构 共生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青壮年旅游公平发展权的建构分析
2
作者 刘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4期77-80,135,共5页
基于旅游公平理论,从贫困青壮年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角度,以新疆北疆地区3个重要旅游地所在乡镇为例,提出了旅游发展权概念,并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表征理论、一般剥夺理论,建立了实际旅游发展权、期望旅游发展权、比较旅游发展权3个维... 基于旅游公平理论,从贫困青壮年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角度,以新疆北疆地区3个重要旅游地所在乡镇为例,提出了旅游发展权概念,并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表征理论、一般剥夺理论,建立了实际旅游发展权、期望旅游发展权、比较旅游发展权3个维度,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青壮年旅游公平发展权进行建构分析。研究表明,40岁以下、初中以上学历、从事商业经营活动、靠近脱贫线的一般困难家庭、家庭人口中等、有子女家庭、与游客接触程度深入等属性的贫困青壮年,表现出了更为主动积极的旅游发展意向;没有明显发现“旅游资源诅咒”的证据,且贫困青壮年距离核心景区越近则对旅游发展权越不满意,反之越满意。商人相比于农民对旅游发展权期望更大。农牧业收入、政府补贴收入等远大于乡村旅游收入,乡村旅游吸引就业的效应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平 旅游发展权 贫困青壮年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旅游反贫困作用之争——关于旅游扶贫效应问题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6-13,共8页
在旅游反贫困效应中,贫困人群感知最为明显的是经济效应。在经济效应方面,大部分研究成果认为旅游发展可以反贫困,经济效应较为显著,但经济效应较为集中于宏观经济,在微观的贫困人群获益上,效应不显著或处于难以测度阶段。在环境效应方... 在旅游反贫困效应中,贫困人群感知最为明显的是经济效应。在经济效应方面,大部分研究成果认为旅游发展可以反贫困,经济效应较为显著,但经济效应较为集中于宏观经济,在微观的贫困人群获益上,效应不显著或处于难以测度阶段。在环境效应方面,旅游发展既可以保护和保持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但也会造成生态退化,掉入自然资源脆弱下的“贫困陷阱”,甚至危及当地贫困人群生计。在社会文化效应方面,原生态社会文化的保有是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但贫困人口对于发展现代文化的渴求,又使之成为难解的矛盾体;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的阶层化、压力性事件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旅游反贫困的正面效应。在旅游反贫困对象方面,国内外都指向了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均认同核心目标应瞄准贫困人口,但对于贫困人群参与旅游的态度、能力、行为等,政府、专家、贫困人群则各有忧虑;关于贫困人口在参与旅游的态度、期盼效益,不同特征下的人群也有不同考虑和相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 反贫困 经济效应 社会文化效应 贫困人口 脱贫
下载PDF
冬季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新疆昭苏县为例
4
作者 姜丽娟 《农业展望》 2020年第2期84-88,92,共6页
冬季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是促进冬季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旅游业在昭苏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旅游收入却增长缓慢,亟需开发冬季旅游产品,发展冬季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摸清... 冬季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是促进冬季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旅游业在昭苏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旅游收入却增长缓慢,亟需开发冬季旅游产品,发展冬季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摸清昭苏县冬季旅游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冬季旅游产品,基于对昭苏县冬季旅游的基本情况、公共服务体系、餐饮供给体系和特色旅游文化活动等的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昭苏县冬季旅游游客性别、年龄、来源地、文化程度、职业及消费情况展开调查。根据研究结果,从市场定位、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品牌塑造等4个层面提出了优化昭苏县冬季旅游产业结构、强化昭苏县冬季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旅游 产品开发 特色旅游文化 市场定位 品牌塑造 昭苏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