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功能系统性治疗妊娠合并甲亢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克芳 陈凤莹 沈怡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27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系统性治疗妊娠合并甲亢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甲亢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甲巯咪唑)和研究组31例(丙基硫氧嘧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系统性治疗妊娠合并甲亢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甲亢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甲巯咪唑)和研究组31例(丙基硫氧嘧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均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则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FT_(3)、FT_(4)水平相对较低,血清TSH水平则相对较高;与对照组31.03%比,研究组妊娠合并症总发生率6.45%相对较低;与对照组24.14%比,研究组新生儿早产、畸形、甲低、窒息各项的总发生率6.45%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甲亢症患者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下甲状腺功能可逐步好转,且还可降低患者妊娠期合并其他症状、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症 甲状腺功能 甲巯咪唑 丙基硫氧嘧啶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复杂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探究
2
作者 袁珍朝 陈凤莹 +1 位作者 陈昌花 刘克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4-0028,共5页
评价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早期诊断复杂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4月-2022年8月在会理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患者68例作为单纯性阑尾炎组,诊断为复杂性阑尾炎的患者40例作为复杂性阑尾... 评价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早期诊断复杂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4月-2022年8月在会理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患者68例作为单纯性阑尾炎组,诊断为复杂性阑尾炎的患者40例作为复杂性阑尾炎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NGAL、白细胞数目(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UREA)、肌酐(CR);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指标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通过利用Logistic二元多因素回归分析,我们旨在鉴定导致复杂性阑尾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绘制了各项研究指标的ROC曲线,以评估它们在预测复杂性阑尾炎方面的性能,其中曲线下面积(AUC)用于量化诊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杂性阑尾炎组的血浆NGAL值为108.5(76.07, 230.25)ng/ml,显著高于单纯性阑尾炎组的67.30(52.40, 97.30)(P<0.05)。此外,复杂性阑尾炎组的NEU和CRP水平也高于单纯性阑尾炎组(P<0.05),而WBC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通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得出NGAL是导致复杂性阑尾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的结论。这一发现强调了NGAL在诊断复杂性阑尾炎中的潜在重要性。ROC曲线分析血浆NGAL用于预测复杂性阑尾炎时,AU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7[95%CI(0.673,0.866)P<0.05];NGAL截断值取99.45ng/ml时,约登指数最大,其用于预测复杂性阑尾炎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86.8%。结论 NGAL预测早期复杂性阑尾炎的价值高于CRP、WBC、NEU,临床可将NGAL作为辅助诊断复杂性阑尾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 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输血患者意义探讨
3
作者 徐月华 熊文彬 +2 位作者 余谦 李彦婷 黄丽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91-94,共4页
探讨血栓弹力图对输血患者的意义。方法 本研究对象共计200例临床输血患者(2022年1月-2023年2月),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成研究组(n=100)与参比组(n=100)。参比组实行常规凝血检查,研究组采取血栓弹力图指导,记下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冷... 探讨血栓弹力图对输血患者的意义。方法 本研究对象共计200例临床输血患者(2022年1月-2023年2月),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成研究组(n=100)与参比组(n=100)。参比组实行常规凝血检查,研究组采取血栓弹力图指导,记下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冷沉淀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使用量均低于参比组(P<0.05);2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与术前差异较大(P<0.05);与参比组对比,研究组术后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再出血率更低(P<0.05);研究组好转率显著高于参比组,未好转率低于参比组(P<0.05);观察组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法阳性率高于凝血检查法阳性率(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对输血患者具有重大意义,能为患者输血提供科学指导,减少血液制品用量和术后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指标,降低再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此外,采取血栓弹力图检测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比应用常规凝血检查的阳性率更高,说明其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输血患者 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