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我国发现普马拉病毒新亚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唐丽华 张全福 +5 位作者 修梅红 扈光伟 沈博 杨显达 梁米芳 李德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0-325,共6页
对我国东北地区捕获的157份棕背鼠平的肺组织进行普马拉病毒检测。其中免疫荧光检测出阳性标本1份,PCR检测出核苷酸阳性标本7份。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后发现,其核苷酸的序列与报道的普马拉病毒核苷酸序列存在着差异。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我... 对我国东北地区捕获的157份棕背鼠平的肺组织进行普马拉病毒检测。其中免疫荧光检测出阳性标本1份,PCR检测出核苷酸阳性标本7份。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后发现,其核苷酸的序列与报道的普马拉病毒核苷酸序列存在着差异。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我国发现的这株普马拉病毒,在进化树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为一新亚型。并且与在韩国和日本发现的普马拉病毒亲缘关系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马拉病毒 S片段 M片段 核苷酸序列分析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密码子优化型HPV 16 L1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高效表达及病毒样颗粒的装配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玉柏 周玲 +1 位作者 吴小兵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为研究重组腺病毒载体作为HPV16预防性疫苗的可行性,构建了含密码子优化型HPV 16 L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对优化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进行研究。首先按照哺乳动物密码子偏好对野生型HPV16 L1基因进行改造并合成优化基因,命名为mod.... 为研究重组腺病毒载体作为HPV16预防性疫苗的可行性,构建了含密码子优化型HPV 16 L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对优化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进行研究。首先按照哺乳动物密码子偏好对野生型HPV16 L1基因进行改造并合成优化基因,命名为mod.HPV16L1。将mod.HPV16L1基因克隆到穿梭质粒PDC316上,与骨架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在细胞内包装重组腺病毒rAd-mod.HPV16L1。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病毒感染的293T细胞中HPV16L1蛋白的表达。通过Optiprep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纯化HPV16 L1病毒样颗粒(VLPs)。用磷钨酸负染,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HPV16 L1蛋白自我装配形成的VLPs。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载体可介导mod.HPV16 L1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高效表达,L1蛋白可自我装配形成VL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密码子优化 病毒样颗粒
下载PDF
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被引量:9
3
作者 石琦 张宝云 +4 位作者 高晨 韩俊 高永军 周玉玲 董小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测定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的LD50。方法将感染羊瘙痒因子263K的仓鼠脑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10%(w/v)脑组织匀浆,梯度稀释后感染仓鼠,观察仓鼠的发病情况。以Reed-Muench公式计算LD50,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观察期结... 目的测定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的LD50。方法将感染羊瘙痒因子263K的仓鼠脑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10%(w/v)脑组织匀浆,梯度稀释后感染仓鼠,观察仓鼠的发病情况。以Reed-Muench公式计算LD50,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观察期结束后发病及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脾组织中抵抗蛋白酶K的PrPSc。结果当颅内接种稀释度由低到高变化时,仓鼠发病的潜伏期及病程同时也由短到长发生变化。发病仓鼠脑组织中可以检测到PrPSc,但是PrPSc的量在不同的组之间无太大差别。观察期结束后,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中未检测到具有PK抗性的PrP信号。结论本实验室保存的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的LD50为9.2-log10LD50i.c.units/0.001g brain,即当对仓鼠颅内接种10μl羊瘙痒因子263K的10-9.2稀释液时,50%的仓鼠会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瘙痒因子263K 半数致死量 颅内注射
下载PDF
CHO细胞株中高危型HPV-16E6与低危型HPV-11E6的定位分析
4
作者 孙丽娜 申辛欣 +3 位作者 魏建春 张慧娟 张恩民 马凤琴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16E6与低危型HPV-11E6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FP-16E6和pGFP-11E6,转染CHO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动态观察E6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水平。结果:CHO细胞在转染pGFP质粒后的21h,GFP表达到达高峰,高危型GFP-1...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16E6与低危型HPV-11E6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FP-16E6和pGFP-11E6,转染CHO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动态观察E6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水平。结果:CHO细胞在转染pGFP质粒后的21h,GFP表达到达高峰,高危型GFP-16E6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低危型GFP-11E6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与GFP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明显不同;自转染后6h,GFP和GFP-16E6蛋白开始表达(荧光强度为54.12和48.27),而GFP-11E6蛋白在转染后的12h才开始表达(85.64),至21h时,GFP、GFP-16E6和GFP-11E6蛋白的表达均达到高峰(132.19、121.94和127.91),P<0.05;以后,随时间的延长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结论:HPV-16E6主要定位于细胞核,HPV-11E6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这或许可以成为它们致病性差异的一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CHO细胞
原文传递
宿主遗传多态性与HIV/AIDS感染和进展的关系
5
作者 郭秀婵 O’Brien J Stephen 曾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705-2714,共10页
人体对HIV-1的易感性,除病毒本身和个体的行为因素外,宿主的遗传因素,即遗传变异起了重要作用.一些个体的不感染和长期不进展现象完全是由于宿主本身的遗传背景造成的,而非药物.在过去的10年中,有关宿主的遗传多态性与HIV感染、A... 人体对HIV-1的易感性,除病毒本身和个体的行为因素外,宿主的遗传因素,即遗传变异起了重要作用.一些个体的不感染和长期不进展现象完全是由于宿主本身的遗传背景造成的,而非药物.在过去的10年中,有关宿主的遗传多态性与HIV感染、AIDS病程进展、抗HIV药物治疗效果和毒性的研究已成为HIV研究的热点.宿主的遗传因素主要通过作用于病毒入侵细胞形成感染这一过程和修饰机体的免疫反应而影响对HIV的易感性和AIDS病程的进展.这些遗传变异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受体和配体系统基因及HLA和抗原呈递系统基因.前者有CCR5,CCR2,SDF1,IL10,RANTES,IFN-γ和CXCR6等.后者包括HLA—B*57,HLA—B*27和HLA—B*35等.其中CCR5和CCR2的变异是研究得最透彻的.CCR5基因编码区32个碱基的纯合性缺失(CCRSA32)可完全保护携带者不感染HIV,杂合性缺失可延迟感染后病程的进展:CCRSA32还有利于抗病毒治疗.对宿主遗传背景的的研究不仅可以理解HIV的自然感染过程,对病情的预测、抗HIV药物的开发、治疗策略的制定及疫苗研究都有指导意义.目前CD4阳性T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CD4阳性T细胞耗竭速度及AIDS临床症状是临床上判断病情的依据,而没有考虑可能起重要作用的宿主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HIV抑制因子CCL3L1(MIP—1aP)基因的拷贝数与个体HIV-1/AIDS的易感性相关.拥有的CCL3L1拷贝数越少,对HIV-1越易感.每多一个拷贝就可降低4.5%~10.5%HIV感染的风险.这使得通过筛查CCL3L1剂量,结合其他宿主基因分型如CCR5,预测个体对HIV/AIDA的易感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成为真正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宿主基因 多态性 CCR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