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是比较,更是对话 专访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陈靝沅教授
1
作者 梦珂 陈靝沅 《上海戏剧》 2016年第4期28-31,共4页
今年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在英国,由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陈靛沅教授及台湾大学汪诗佩教授主编的《1616: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一书正式出版,标致两国戏剧文化的交流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本刊就本书对陈教授进行了专访。
关键词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教授 专访 中文系 陈静 对话 莎士比亚 台湾大学
下载PDF
唐“始有意为小说”:——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看现代小说(fiction)观念 被引量:19
2
作者 关诗珮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1,共18页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小说”。然而,一直没有受到较大注意的一个现象是:鲁迅自己在这方面从来没有自称“第一”,甚至没有以这篇作品为傲。相反,他说“《狂人日记》很...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小说”。然而,一直没有受到较大注意的一个现象是:鲁迅自己在这方面从来没有自称“第一”,甚至没有以这篇作品为傲。相反,他说“《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该的”,而它的功能只不过是“破破中国的寂寞”。但另一方面,对于差不多同时间写成的另一篇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初稿完成于1920年),鲁迅的自我评价却很不同,一方面他公开表示非常的珍爱,说那是一本“悲凉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史略》 现代小说 鲁迅 《狂人日记》 中国文学史 《史略》 自我评价
下载PDF
通还是不通: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与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贺麦晓(Michel Hockx) 曾昭程(译)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2期86-8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 诗歌研究 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 中国读者 挫折感 批评者 形式美
下载PDF
《中国的网络文学》
4
作者 贺麦晓 《对外传播》 2015年第6期80-80,共1页
作者贺麦晓(米歇尔·霍克斯,MichelHockx),曾获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现当代诗歌、新诗诗学和文学社会学。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中国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现当代诗歌 文学社会学 博士学位 莱顿大学 霍克斯
下载PDF
传统文人、帝王与菊花谱录 被引量:1
5
作者 卢庆滨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21,共13页
中国的植物研究,基本是集中在科学机构和大学部的生物系或林业系。在汉学领域,传统中国庭园研究,已达到某一水平,但从大量的植物谱与文人诗文的角度来说,植物文化和中国文人的活动与贡献还是比较少人问津。中国个别的花卉谱录大盛于宋代... 中国的植物研究,基本是集中在科学机构和大学部的生物系或林业系。在汉学领域,传统中国庭园研究,已达到某一水平,但从大量的植物谱与文人诗文的角度来说,植物文化和中国文人的活动与贡献还是比较少人问津。中国个别的花卉谱录大盛于宋代,其中以菊谱数量领先。此文尝试初步分析传统文人、帝王与菊谱,并讨论研读这些菊谱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论文略为介绍菊谱的撰写者,并讨论其内容,包括序言、艺菊方法、菊花品种的名称与描述(包括十八世纪兴盛的洋种),和欣赏菊花品种的诗歌。宋、元、明、清菊谱,因大都未附有各品种的插图,读者只能凭文字描述猜想体会,总是相隔一层。此文提出部分解决的方法,包括参考日本的菊花数据、谱录和西方所保存的中国植物画,以作对比。又,陶渊明隐逸之风,一直为部分士大夫所向往。陶渊明隐逸之形象在菊花诗歌中特别重要。宋代末年,开始有吟咏菊花品种的组诗,宋代以后,吟咏一般菊花的诗歌传统虽然一直未曾断绝,但明代将近500个菊花品种,和清代1000个多品种,正可提供诗人大展身手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谱 洋菊 菊花品种诗 植物画
下载PDF
公共领域与文艺报刊:晚清“乌托邦话语”形成之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淑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本文旨在分析晚清乌托邦小说作为一个"话语形构"的产生过程,讨论生产这个"乌托邦话语"的操作模式:"公共领域"与文艺报刊的关系。瓦格纳(Rudolf Wagner)依据近代中国历史语境,重新厘定哈贝马斯(Jurgen Hab... 本文旨在分析晚清乌托邦小说作为一个"话语形构"的产生过程,讨论生产这个"乌托邦话语"的操作模式:"公共领域"与文艺报刊的关系。瓦格纳(Rudolf Wagner)依据近代中国历史语境,重新厘定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公共领域"的概念,敏锐地指出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是由上层(清廷)至下层(平民)所组成。依据上述的理论框架,本文讨论晚清乌托邦小说是如何作为一种舆论工具,连同文艺报刊是如何作为舆论平台的问题。本文以《月月小说》及《竞立社小说月报》出版的乌托邦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与清廷上层对话的关系。由此展示"新中国"是如何在叙述过程之中成为一个被建构的概念。这种展示舆论的生产过程,将成为研究晚清"乌托邦话语"形成之另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乌托邦想象 国家叙述 新小说 话语形构
下载PDF
《中国戏本》导论
7
作者 威廉·斯坦顿 徐巧越(译) 梦珂(校订)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 2017年第2期104-121,共18页
《中国戏本》(The Chinese Drama)是英国人威廉·斯坦顿所著之作。他于1873年加入香港警务署(Hong Kong Police Force),担任驻港警官24年,精通汉语。在港期间,这位热爱中国文化的英国警探,长期坚持在《中国评论》(China Revie... 《中国戏本》(The Chinese Drama)是英国人威廉·斯坦顿所著之作。他于1873年加入香港警务署(Hong Kong Police Force),担任驻港警官24年,精通汉语。在港期间,这位热爱中国文化的英国警探,长期坚持在《中国评论》(China Review)上刊载短篇粤剧与俗曲歌謡的翻译;他利用职务之便,用流利汉语与中国人交流,从而得以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 导论 利用职务之便 中国文化 资料整理 英国人 中国人 汉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