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 被引量:318
1
作者 斯科特·拉什 王武龙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63,共12页
本文从玛丽·道格拉斯《风险与文化》一书入手 ,通过对康德有关审美判断思想的阐释 ,探讨了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的关系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等多种因素给未来世界所带来的危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风险 ,梳理了风险文化在未... 本文从玛丽·道格拉斯《风险与文化》一书入手 ,通过对康德有关审美判断思想的阐释 ,探讨了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的关系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等多种因素给未来世界所带来的危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风险 ,梳理了风险文化在未来的技术领域和环境保护运动等多种亚政治运动形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和属性 ,提出风险文化集中体现了人类对风险社会的自省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文化 道格拉斯 未来世界 负面效应 集中 因素 属性 科学技术发展 反思 体现
下载PDF
明星变迁: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人男性气质 被引量:33
2
作者 裴开瑞 刘宇清(泽) 裴开瑞(校)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104,共11页
本文认为,李小龙的身体是一种跨区(国)的身躯,由李小龙在美国和香港的个人经历以及各种跨区(国)市场对李小龙电影的具体接受情况所共同塑造。李小龙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赢得国家之间和种族之间斗争的武器进行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中... 本文认为,李小龙的身体是一种跨区(国)的身躯,由李小龙在美国和香港的个人经历以及各种跨区(国)市场对李小龙电影的具体接受情况所共同塑造。李小龙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赢得国家之间和种族之间斗争的武器进行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中国、亚洲或者第三世界受压迫者的胜利;李小龙的身体展示也已经被放在不同的男性气质模式和不同的理想化的身体理念中进行理解,李小龙在由美国现代性所主导的跨区(国)体系和后殖民体系中对华人男性气质的改造,揭示了他作为中国男性气质的典范在获得成功时所付出的特殊代价;现在,李小龙的身体展示还引出了酷儿式的解读,这种酷儿式的解读已经和理解李小龙身体的其他方式和途径交织起来,有时则被女性主义或者支持同性恋的目标所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龙 身体 华人男性气质
下载PDF
经验
3
作者 斯科特·拉什 张宝贵 《中文自学指导》 2009年第3期25-29,共5页
平常大凡谈到经验(experience),一般都会想到旅行、游览或冒险这类活动。不过,在说一位医生有多么称职的时候,我们也自然会用他(她)多年的“经验”来证明这点;人们心目中的总理,最好上任前也要有一些当大臣的经验。第一种类型... 平常大凡谈到经验(experience),一般都会想到旅行、游览或冒险这类活动。不过,在说一位医生有多么称职的时候,我们也自然会用他(她)多年的“经验”来证明这点;人们心目中的总理,最好上任前也要有一些当大臣的经验。第一种类型的经验多指一次性的经历,是一种极具刺激性的遭际。在德国甚至有这么一种看法,认为随着传统的没落和叙事文体的逐渐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叙事文体 一次性
下载PDF
加速崩溃?用马克思来重新思考加速主义政治学
4
作者 迈克尔·R.劳伦斯 蓝江(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9-38,共10页
2013年发表在互联网上的《加速主义政治宣言》宣布需要加速超越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霸权,而不是抵抗他们。加速主义要求将眼下的政治条件推到极限,他们提出资本主义自己就会炸裂,后资本主义的未来就能得到实现。从马克思的角度来看,加... 2013年发表在互联网上的《加速主义政治宣言》宣布需要加速超越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霸权,而不是抵抗他们。加速主义要求将眼下的政治条件推到极限,他们提出资本主义自己就会炸裂,后资本主义的未来就能得到实现。从马克思的角度来看,加速主义政治学是有问题的,他们在政治上给出了一种惰性的主体理论。如果资本主义被超越,那么资本主义的主体也会被超越,共产主义和后资本主义的主体只能通过否定和阶级斗争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主义政治学 马克思 崩溃
下载PDF
跨国华语电影中的民族性:反抗与主体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裴开瑞 尤杰(译)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8,共15页
关键词 华语电影 民族性 跨国 体性 反抗 民族电影 学术概念 生生不息 电影研究 论文集
原文传递
媒介理论、文化消费与技术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大卫.莫利 张道建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106,共8页
媒介理论和文化研究均是产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框架,因此其他地区在使用时要对其"去西方化"。作者对某些关于"积极受众理论"的批评意见作出回应,仍坚持受众的抵抗权力及其政治意义,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探... 媒介理论和文化研究均是产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框架,因此其他地区在使用时要对其"去西方化"。作者对某些关于"积极受众理论"的批评意见作出回应,仍坚持受众的抵抗权力及其政治意义,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全球媒介权力、跨国受众、文化帝国主义与积极受众论的复杂关系。作者为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进行辩护,认为学术模式的发展应该兼容并包,而非用一种模式取代另一种。最后,作者认为应该用更先进的历史视角审视"新媒介"所带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理论 技术变化 文化消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受众理论 文化帝国主义 去西方化 媒介权力
原文传递
辩证批评与具体分析
7
作者 戴维·马高利斯 林骧华(译)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47-53,313,共8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解文化的根本,但不是一条公式;它为解说提供了语境与方向。虽说它典型地用于解释历史文化,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们清楚地指出,它也同改变世界有关。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解文化的根本,但不是一条公式;它为解说提供了语境与方向。虽说它典型地用于解释历史文化,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们清楚地指出,它也同改变世界有关。在真实世界里对变革的需求,表明对文化产品的批评必须不仅注意结合客观政治的事实,也要注意建构主体性和情感的事实。在对文学提出政治要求时,批评忽略这种复杂的过程,倾向于制造粗率的判断。克里斯多弗·考德威尔(Christopher Caudwell)是英国马克思主义者,29岁时牺牲在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上。他指出,文学鼓动变革的力量主要来自对情感的重新组织,而不是理性的政治辩论。情感的首要性必然带来关于解说的重要结果,即,分析必须是具体的,因为它具体地表现在体验中。批评应当注意这种具体性。"理性/情感"和"具体/抽象"的区分可以由两对无产阶级小说来描述——刘易斯·琼斯(Lewis Jones)的《克乌马迪》(Cwmardy)和《我们活着》(We Live);沃尔特·布利尔莱(Walter Brierley)的《手段考验人》(Means Test Man)和《三明治人》(Sandwich Man)。本文还联系到李安2007年的电影《色·戒》。最后,对抽象的偏好也关联到深深地埋藏在英国教育制度里的阶级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小说 辩证批评
原文传递
文学与政治判断
8
作者 戴维·马格利斯 赵敏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51-56,300,共7页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文章批评常常被人讽刺说局限于简单的判断——'它是不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本文对不同时期的两部作品的分析,证明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只有在对作品创造的价值和作品中的虚幻现实与读者经验如何联系...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文章批评常常被人讽刺说局限于简单的判断——'它是不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本文对不同时期的两部作品的分析,证明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只有在对作品创造的价值和作品中的虚幻现实与读者经验如何联系进行具体考察之后得出结论,这个问题才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学批评 政治判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