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大学课堂:透过课程看世界
1
作者 鲁佳 《留学》 2024年第18期20-22,共3页
多年前,我曾在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读研究生,如今虽已归国多年,却仍难以忘怀在英国大学课堂上度过的愉快时光,在那里我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看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前阅读与积极发言的重要性在金史密斯学院的第... 多年前,我曾在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读研究生,如今虽已归国多年,却仍难以忘怀在英国大学课堂上度过的愉快时光,在那里我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看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前阅读与积极发言的重要性在金史密斯学院的第一学期,我所就读的“文化产业”专业有两门必修课。一门是Culture Industry Research Lab(文化产业研究实验室),以讲授课程、做项目的教学方式为主,指导老师为约瑟芬·贝瑞博士。这门课的上课方式比较灵活,大家经常围坐在老师身边进行讨论。上课地点不固定,有时在一间小教室,有时老师会带我们在户外做田野调查,有时则是去艺术家的工作室现场观摩,老师在一旁进行现场讲解。课程结束后,需要完成一个与文化产业有关的研究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课方式 文化产业 英国伦敦大学 大学课堂 约瑟芬 工作室 专业知识 教学方式
下载PDF
组织生成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海苓 徐梦琪 《大学(研究)》 2014年第5期19-25,18,共7页
在创业组织发展过程中,组织生成过程至关重要,提炼组织生成过程内在规律是挖掘创业活动管理方式的基础。为突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困境,需要把握大学生创业组织生成的特殊性。研究以大学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围绕"大学生创业组织... 在创业组织发展过程中,组织生成过程至关重要,提炼组织生成过程内在规律是挖掘创业活动管理方式的基础。为突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困境,需要把握大学生创业组织生成的特殊性。研究以大学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围绕"大学生创业组织从何而来"的问题,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对三名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并对相关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业者、创业意图、创业环境、社会资本和组织管理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组织生成的核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组织 行为分析 优惠政策 教育课程 训练项目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伦敦暴乱:社交媒体之罪?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磊 《青年记者》 2011年第17期66-67,共2页
2011年8月4日,伦敦警方枪杀了一名黑人青年马克.杜干,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而抗议随后演变为暴乱。短短几天,暴乱蔓延到伦敦的十多个地区,以及利物浦、伯明翰、诺丁汉和曼彻斯特等城市。参与者不仅有黑人青年,还包括白人和其他种族人群。
关键词 暴乱 伦敦 媒体 社交 曼彻斯特 利物浦 伯明翰 参与者
下载PDF
上海——伦敦传统手工艺与城市文化品牌表达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巧山 孟颖 《上海视觉》 2019年第2期77-83,共7页
一个区域的文化遗产是建立在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之上的,同时,也是区域文化品牌表达的重要内容。上海和伦敦是两个同样在近现代工业化语境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本文通过对两者传统手工艺在城市文化表达方面的历史回顾与当代文化遗... 一个区域的文化遗产是建立在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之上的,同时,也是区域文化品牌表达的重要内容。上海和伦敦是两个同样在近现代工业化语境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本文通过对两者传统手工艺在城市文化表达方面的历史回顾与当代文化遗产保护战略下传统手工艺生态及现状的观察、比较,阐释了传统手工艺作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色,也是城市文化传承与品牌化表达方式之一,并推动城市的创新创业与消费活力,令经济和社会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伦敦 传统手工艺 城市文化 品牌化表达 遗产保护
下载PDF
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意义
5
作者 陈思静(译) 凌菲霞(校)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9-244,共6页
需要概念是马克思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马克思那里,“人需要什么”的问题与他的共产主义人性观密切相关。需要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且为特定社会所特有。在近代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之间的需要对立可转化为颠覆现有社会的主观力量。马克... 需要概念是马克思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马克思那里,“人需要什么”的问题与他的共产主义人性观密切相关。需要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且为特定社会所特有。在近代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之间的需要对立可转化为颠覆现有社会的主观力量。马克思对劳动是否为一种关键性需要这个问题持有矛盾态度。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取代了平等、权利等概念,或者至少使这些概念相对化了,所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没有给分配正义留下空间。面对环境危机等当代挑战,合作型的社会主义显然是最能应对挑战的社会和政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 共产主义 正义 生态危机 合作型社会主义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变迁——基于“工具-目标-教育场域”的三维框架分析
6
作者 林琳 李芸彤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3期31-38,共8页
构建基于“政策工具”“教育场域”和“教育政策目标”维度的三维分析框架,对1985-2023年间的114项国家层面的基础教育减负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在30余年的基础教育减负工作推动过程中,政策工具类型维度中的环境型工具使用最为频繁;近年来... 构建基于“政策工具”“教育场域”和“教育政策目标”维度的三维分析框架,对1985-2023年间的114项国家层面的基础教育减负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在30余年的基础教育减负工作推动过程中,政策工具类型维度中的环境型工具使用最为频繁;近年来在教育场域维度,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校外教育使用频次较高;在教育政策目标维度,基础素养、通用素养政策工具使用频次较领域素养、高阶素养高。建议后续调整环境型的运用频率,增强需求、供给型的运用率;平衡不同教育场域中政策工具的使用,以促进各个周期协同发展;提高教育政策目标的均衡性,注重学生领域素养、高阶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工具 基础教育 减负 教育政策
下载PDF
泥火交织的奇迹:艺术陶瓷材料特点及优势分析
7
作者 周子竣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5期48-49,共2页
艺术陶瓷作为人类文明中精湛技艺和生活智慧的代表,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多样性在艺术领域中无法替代,其材料的优势和特点不仅体现在其物理属性上,更多的是其深层的艺术价值和哲学价值。本文从一个艺术陶瓷设计者的角度,主要总... 艺术陶瓷作为人类文明中精湛技艺和生活智慧的代表,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多样性在艺术领域中无法替代,其材料的优势和特点不仅体现在其物理属性上,更多的是其深层的艺术价值和哲学价值。本文从一个艺术陶瓷设计者的角度,主要总结了在艺术陶瓷设计领域中,陶瓷材料对比其他艺术设计材料的特点和优势,其特点和优势主要包括触感的亲和力、听感的独特体验、哲学的价值、材料的多变性、物理化学属性的稳定性、手工的温度、自然感的塑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陶瓷 陶土 材料 特点 优势
下载PDF
传统梅瓶的新生:当代视角下艺术陶瓷的文化传承
8
作者 周子竣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4期30-31,共2页
梅瓶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一直以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经典的器形之一。梅瓶在从唐代到清代的每个朝代中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器形特点,但当代梅瓶的发展似乎处于滞缓的状态,一方面,积淀了近两千年的智慧与... 梅瓶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一直以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经典的器形之一。梅瓶在从唐代到清代的每个朝代中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器形特点,但当代梅瓶的发展似乎处于滞缓的状态,一方面,积淀了近两千年的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丢失是可惜的。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得到极致发展的当代,这种发展与传播滞缓的现象是不应该出现的。本篇文章对于当代梅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思考,继续沿用“以人为本”的传统创作理念,结合当代审美和风格,进行“当代梅瓶”的设计尝试,并提出了关于传统艺术陶瓷该如何在当代发展与传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陶瓷 梅瓶 当代
下载PDF
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中的应用思考
9
作者 周子竣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本文主要深入探讨了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根据艺术陶瓷的特点,从视觉传达交流设计中数字化媒体、空间设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角度,揭示了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中作为连接作品、观众、情感... 本文主要深入探讨了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根据艺术陶瓷的特点,从视觉传达交流设计中数字化媒体、空间设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角度,揭示了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中作为连接作品、观众、情感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本文还探索了一些目前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中非常规的应用可能。古人云“好马配好鞍”,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在艺术陶瓷领域的应用,全面地增加了艺术陶瓷所传达内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价值,为艺术陶瓷创造了更为广阔与准确的信息交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交流设计 艺术陶瓷 应用
下载PDF
基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消费主义时尚研究
10
作者 刘明斐 任祥放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5期41-43,共3页
互联网的普及加快了社会生活节奏,但这种生活模式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时尚产业尤其面临着在消费主义、快时尚服装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之间找到平衡的挑战。环境困境不仅影响自然生态,还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结构。文章系统探讨消... 互联网的普及加快了社会生活节奏,但这种生活模式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时尚产业尤其面临着在消费主义、快时尚服装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之间找到平衡的挑战。环境困境不仅影响自然生态,还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结构。文章系统探讨消费主义时尚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及废弃物管理方面的、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网络红人的推动下的重大影响,分析社交媒体在推广可持续发展中的平衡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快时尚服装 环境影响 可持续发展 社交媒体
下载PDF
基于用户体验研究的独居女性智能电暖炉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乔宇 户旭倩 杨宗蕊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61-368,共8页
目的基于用户体验模式的智能家用产品设计是当下主要研究趋势之一,随着独居女性这一特殊群体比例不断增加,并且在设计实践方面仍缺少针对该群体的研究及应用参考。为拓展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家居设计方法,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结合体验设计... 目的基于用户体验模式的智能家用产品设计是当下主要研究趋势之一,随着独居女性这一特殊群体比例不断增加,并且在设计实践方面仍缺少针对该群体的研究及应用参考。为拓展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家居设计方法,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结合体验设计和情感设计的相关原理,从独居女性人群需求的特殊性出发,研究符合此类用户需求的智能家居产品设计方法,并据此设计一款智能电暖炉产品。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定性、定量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独居女性情感需求与产品设计需求,得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外观、功能及交互方式。最终制作原型机用于用户体验满意度测试,并通过SPSS验证其需求分析及设计结果的合理性。结论研究得出了适用于独居女性智能产品设计的需求分析方法,验证了其方法和产品设计流程的有效结合符合用户体验需求且满意度较高,尤其体现在产品的功能、外观、氛围感和陪伴感等方面,它给此类产品的设计流程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用户体验 独居女性 评价验证
下载PDF
新形态和新经济:iPad上的英国报纸与杂志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磊 《青年记者》 2011年第23期88-90,共3页
以前,伦敦人爱读书是出了名的。在早晚高峰的火车和地铁上,几乎人手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虽然车厢挤得满满当当,但除了铁轨震动的声音之外几乎听不到交谈的声音,
关键词 报纸 新经济 杂志 英国 形态 声音
下载PDF
英国广播公司的新媒体战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磊 《青年记者》 2011年第21期69-70,共2页
20世纪20年代,是约翰·雷斯爵士掌管英国广播公司(BBC)并把它改造成一个公共广播机构的年代,他确立的原则是:“广播服务不能仅仅用于娱乐。”它必须为公众利益服务,不仅要提供最新的新闻和信息,而且要提供教育和文化。之所... 20世纪20年代,是约翰·雷斯爵士掌管英国广播公司(BBC)并把它改造成一个公共广播机构的年代,他确立的原则是:“广播服务不能仅仅用于娱乐。”它必须为公众利益服务,不仅要提供最新的新闻和信息,而且要提供教育和文化。之所以确立这个原则,是因为广播使用了作为公共资源的电波频率,它必须被垄断;而这种垄断也成为BBC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在之后的电视发展中,同样的原则得到了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广播公司 媒体战略 广播服务 20世纪 广播机构 公众利益 公共资源 BBC
下载PDF
英国媒介教育的学术地形图
14
作者 章戈浩 张磊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69,共3页
近些年来,在英中国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一些最吸引中国留学生的高校如帝国理工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华威大学、拉夫堡大学等,在读中国留学生比例均超过了5%。除最受欢迎的理工、经济和金融专业之外,与媒介有关的专业也成为中国留学生... 近些年来,在英中国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一些最吸引中国留学生的高校如帝国理工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华威大学、拉夫堡大学等,在读中国留学生比例均超过了5%。除最受欢迎的理工、经济和金融专业之外,与媒介有关的专业也成为中国留学生的主要选择之一。英国的媒介产业发达,媒介教育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同时,这个专业相对来说入学门槛较低,成为中国留学生首选之一就不足为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教育 英国 地形图 中国留学生 学术 华威大学 理工学院 金融专业
下载PDF
角色转换:粉丝行为的自我修正
15
作者 邓敏 钟力颖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2-23,共2页
信息技术的繁荣让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到文明全盛时代,也让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到精神孤独时代。在文明全盛时代,人们开始通过寻求精神的共鸣来逃避现实的孤独。明星的出现让这种寻找变得便利,人们很容易通过某个明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 信息技术的繁荣让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到文明全盛时代,也让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到精神孤独时代。在文明全盛时代,人们开始通过寻求精神的共鸣来逃避现实的孤独。明星的出现让这种寻找变得便利,人们很容易通过某个明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时又通过对共同喜爱的明星的感情倾诉拉近彼此的距离。这个时候,粉丝就产生了(有些学者也称为媒介迷)。"粉丝对于某些事件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感情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情生活 自我修正 信息技术 逃避现实 传播主体 天涯社区 意见领袖 传播受众 传播关系 情感投入
下载PDF
电视机与英国人的日常生活
16
作者 张磊 《青年记者》 2011年第19期78-79,共2页
在英国电影《猜火车》的开头有一段著名的台词,男主角喃喃自语道:“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光盘播放机、电动开瓶器……”他罗列了一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来表达对英国社会现... 在英国电影《猜火车》的开头有一段著名的台词,男主角喃喃自语道:“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光盘播放机、电动开瓶器……”他罗列了一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来表达对英国社会现代性的反抗,而其中,电视机名列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电视机 英国人 社会现代性 英国电影 男主角 洗衣机 播放机
下载PDF
后霸权时代的权力--变化中的文化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斯科特·拉什 程艳(译)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8-256,共9页
后霸权时代,权力运行方式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转化、从外部的高高在上向内在生命化转变、从规范性向事实性转变、从表现向交流转变。这些转变使得霸权权力的统治方式变得更加难以辨识、难以揭露,因为霸权已经以一种生命化的方式内化到其所... 后霸权时代,权力运行方式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转化、从外部的高高在上向内在生命化转变、从规范性向事实性转变、从表现向交流转变。这些转变使得霸权权力的统治方式变得更加难以辨识、难以揭露,因为霸权已经以一种生命化的方式内化到其所主宰的对象之中,成为无所不在的文化与政治,成为一种本体化的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霸权时代 权力 文化 霸权
下载PDF
西方流行音乐研究中的受众理论(上) 被引量:1
18
作者 基斯.尼格斯 袁昱 《音乐传播》 2015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由于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许多人参与大量的音乐实践,那么,试图介绍音乐受众理论的这一章将不可避免地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毕竟,流行音乐的受众范围覆盖了数以千万计的聚集于露天大型运动场观看著名乐队和歌手表演(或许还有数以百万计的... 由于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许多人参与大量的音乐实践,那么,试图介绍音乐受众理论的这一章将不可避免地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毕竟,流行音乐的受众范围覆盖了数以千万计的聚集于露天大型运动场观看著名乐队和歌手表演(或许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通过广播和电视收看转播)的人们,以及那些在婚礼或生日宴会上随着音乐起舞的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日宴 亚文化 电视收看 舞蹈形式 里斯曼 文化生活 吉特巴舞 大众传播研究 首次出版 阿多诺
下载PDF
工业王国的工业之美——英国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喆 吴诗中 《工业设计》 2021年第4期42-43,共2页
英国作为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是当之无愧的工业王国,同时它也是最早经历工业衰退并开展城市工业遗产再生活动的国家之一。如果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建筑“水晶宫”是彰显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那么世纪之交的泰晤士河南岸建设则见证了... 英国作为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是当之无愧的工业王国,同时它也是最早经历工业衰退并开展城市工业遗产再生活动的国家之一。如果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建筑“水晶宫”是彰显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那么世纪之交的泰晤士河南岸建设则见证了英国迈进后工业时代之后对工业遗产的转化与再生。本文将聚焦英国再生案例,从再生设计的观念启蒙、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浅析工业王国的工业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绿色设计 文化政策 城市再生
下载PDF
校园欺凌的跨文化差异问题:特征与干预 被引量:3
20
作者 Peter K.Smith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9-608,共10页
校园欺凌是全世界关注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会给所有的卷入者造成消极影响。早期校园欺凌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此后逐步拓展到北美和日本。进入21世纪,校园欺凌研究遍布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校园欺凌研究的增速非常快。许多大型调查项目,如... 校园欺凌是全世界关注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会给所有的卷入者造成消极影响。早期校园欺凌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此后逐步拓展到北美和日本。进入21世纪,校园欺凌研究遍布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校园欺凌研究的增速非常快。许多大型调查项目,如HBSC、GSHS、TIMSS、PISA和EUKO等先后报告了不同国家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与基本特征。不同的文化中,“欺凌”内涵与特征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差异。本文依据Bronfenbrenner的社会生态模型和EU Kids Online的五因素模型作为框架,总结了校园欺凌在不同国家的异同之处,梳理了跨国比较研究和比较不同国家欺凌发生率时所面临的挑战,如何解释跨国比较时出现的差异,以及对于欺凌干预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凌 跨文化差异 特征 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