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之后:能源总线与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龙惟定 白玮 +2 位作者 范蕊 梁浩 刘魁星 《暖通空调》 2020年第10期1-13,共13页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形势。指出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实现城市供暖和交通的电气化,应该成为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选项。能源总线系统(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概念来源于地源热泵(GSHP)系统和水环热泵系统,通...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形势。指出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实现城市供暖和交通的电气化,应该成为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选项。能源总线系统(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概念来源于地源热泵(GSHP)系统和水环热泵系统,通过暖管和冷管为分布式水源热泵提供热源和热汇,可以利用低品位可再生热源和废热余热资源提高系统效率,利用不同用途的建筑物之间的能源协同实现热回收。分析了能源总线应用中几项关键技术,提出了需要研究的几项重要技术。指出能源总线可以做到比传统系统更高的能效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作为疫情之后促进消费、拉动投资、改善民生的一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总线 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供暖电气化 低温 双向网络多代理系统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热景观设计研究方法刍议
2
作者 严一凯 梁浩 宋德萱 《住宅科技》 2023年第11期29-33,共5页
热环境是空间感知的重要维度,通过深入挖掘热感知因素在空间塑造中的潜力,可有效提升建筑空间的品质。文章针对“热景观”这一概念展开论述,从主观性、整体性和主观感知性三方面阐述热环境感知要素作为空间设计要素时所展现出的核心属... 热环境是空间感知的重要维度,通过深入挖掘热感知因素在空间塑造中的潜力,可有效提升建筑空间的品质。文章针对“热景观”这一概念展开论述,从主观性、整体性和主观感知性三方面阐述热环境感知要素作为空间设计要素时所展现出的核心属性。在此基础上,借鉴医疗环境设计中的“循证设计”理念,提出基于循证的热景观设计研究方法;并结合以传统园林为样本的调研,梳理热景观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未来的热环境研究以及基于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热环境设计策略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景观 建筑设计 循证设计 绿色节能
下载PDF
住宅产业化装配式建造方式节能效益与碳排放评价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美霞 武振 +3 位作者 王洁凝 刘洪娥 王广明 彭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75,共5页
以正方利民工业化建筑集团试验示范基地5号试验楼为样本工程,对住宅产业化装配式建造方式的节能效益与碳排放进行研究。基础数据采集范围包括预制构件生产环节、商品混凝土生产环节、材料运输环节和现场作业环节的各项资源与能源消耗,... 以正方利民工业化建筑集团试验示范基地5号试验楼为样本工程,对住宅产业化装配式建造方式的节能效益与碳排放进行研究。基础数据采集范围包括预制构件生产环节、商品混凝土生产环节、材料运输环节和现场作业环节的各项资源与能源消耗,得出最终碳排放量与垃圾排放量。通过分析得出: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住宅产业化装配式建造方式在节约木材、保温材料和水资源方面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由于目前标准化还未有效地推广,因此造成单位面积建筑的模具用钢量较高;从综合碳排放与垃圾排放指标来看,住宅产业化存在一定的优势。给出了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管理体系、集成化设计等方面的建议,以进一步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产业化 装配式建造 节能 碳排放
原文传递
中国建筑领域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特点及建议 被引量:6
4
作者 殷帅 刘菁 +1 位作者 李明洋 杨天娇 《建设科技》 2021年第11期23-27,共5页
在国家力争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建筑领域作为重点减排行业,其碳交易制度的建立对推动全国减排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碳排放权的交易原理与交易特性,并结合国内外建筑领域碳交易... 在国家力争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建筑领域作为重点减排行业,其碳交易制度的建立对推动全国减排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碳排放权的交易原理与交易特性,并结合国内外建筑领域碳交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筑领域实施碳交易在碳排放核算、碳排放体系以及配套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障碍。最后,提出了对建筑领域碳交易在总体框架、体系设定、体系保障三方面的初步实施建议,以期为国内建筑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及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领域 碳排放交易 实施建议 交易机制
下载PDF
致力于碳中和的绿色城市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1
5
作者 梁浩 龚维科 《建设科技》 2021年第11期28-32,共5页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愈发严峻,但节能减排措施主要偏重单项或单体,缺乏系统性谋划,亟需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更新全过程中权衡、统筹和协调。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提出了规划节能与碳减排的主...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愈发严峻,但节能减排措施主要偏重单项或单体,缺乏系统性谋划,亟需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更新全过程中权衡、统筹和协调。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提出了规划节能与碳减排的主要技术,即城市未来发展总体建设规模(建设量)的预测和设定、城市产业结构的确定和节能低碳目标的预测和设定、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合理布局城市形态以获取城市“先天低碳基因”的技术手段、城市建设阶段节能低碳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城市更和运维新阶段的关键技术、碳中和城市绿色技术碳排放评估体系,并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更新全过程给出了城市碳减排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城市 绿色城市 碳减排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