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用之辩”——对中国城市设计学说及话语体系的讨论 被引量:5
1
作者 洪亮平 乔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2,共5页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说的发展,学说发展需要话语体系的建构。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追溯了中国城市设计学说的思想之源。在对中西方城市设计发展进行比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立足中国城市设计核心思想及价值观,从基本概念与理论入手,用现代话语...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说的发展,学说发展需要话语体系的建构。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追溯了中国城市设计学说的思想之源。在对中西方城市设计发展进行比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立足中国城市设计核心思想及价值观,从基本概念与理论入手,用现代话语重建当代中国城市设计话语体系;指出城市设计话语体系应遵循“体用一源”的法则,思想及理论是“体”,方法、策略及技术体系是“用”。城市设计学说不能被资本所绑架,关键在于学说应有独立的价值标准。人、自然和社会是城市设计价值观构建的三个基本维度,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才能真正把握城市设计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学说 话语体系 “体用之辩”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景观记忆”在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珂秀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39,共5页
以文化遗产景观“记忆”为线索,探讨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的设计应用与方法。提出阐述了文化景观“记忆三元素”及其在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中的关键作用:1)人类活动的文化历史记忆;2)自然生态的环境变迁记忆;3)景观营造的文化景观实体空间风貌... 以文化遗产景观“记忆”为线索,探讨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的设计应用与方法。提出阐述了文化景观“记忆三元素”及其在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中的关键作用:1)人类活动的文化历史记忆;2)自然生态的环境变迁记忆;3)景观营造的文化景观实体空间风貌记忆。基于现代景观的开放性和参与性,以2个文化景观遗产设计实践为案例,从人的景观感受出发,分析探讨了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与记忆的因果关系,阐述了“记忆三元素”作为人、场所和城市之间互动的一种联系,而成为三者交流的共同“语言”,及其三元耦合、主客互动关系。基本结论:“记忆”是一种物质文化资源和社会文化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历史、现实和未来脉络;“记忆”强化了人与场所之间的互动、场所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文明历史的延续;基于记忆的城市文化遗产景观设计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景观记忆 城市意象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城市积极老龄化的探索——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社区花园对上海社区养老的启示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静 刘滨谊 沈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4,共6页
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分析和归纳了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城市社区花园应对老龄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区花园对中国的适用性。针对上海已经出现社区花园的背景,研究了适合上海养老模式的“积极老龄化”创新路径,提... 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分析和归纳了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城市社区花园应对老龄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区花园对中国的适用性。针对上海已经出现社区花园的背景,研究了适合上海养老模式的“积极老龄化”创新路径,提出上海可以在社区更新改造过程中整合生产性景观和园艺疗法,先期营造中等规模、开放式布局和场地活力高的社区花园。同时指出未来需要多学科的融合才能使社区养老做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积极老龄化 社区养老 城市农业 社区花园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展现--新疆可克达拉市伊犁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的追求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滨谊 姚新辉 +3 位作者 王立革 陈威 周江 林沛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7,共8页
以"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展现为题,探索中国风景园林建设之路。以歌曲"草原之夜"原生地新疆可克达拉地域为背景,以"可克达拉市伊犁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建成项目为例,展开从理论到实践的... 以"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展现为题,探索中国风景园林建设之路。以歌曲"草原之夜"原生地新疆可克达拉地域为背景,以"可克达拉市伊犁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建成项目为例,展开从理论到实践的阐述、分析、探讨:项目的自然山水城市背景分析;项目作为城市纪念地、发生地、交流地的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定位;项目作为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表现与文化传承;保家卫国、屯垦戍边的景观纪念;以及项目体现的"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的现代价值。阐述了该项目的理论及应用:人居环境三元论;景观"旷奥三性"理论应用;生态绿色支撑与风景园林小气候营造,以及具体方案规划设计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一带一路” 新疆伊犁河 新疆可克达拉市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 人居环境三元论
下载PDF
公园游步道设计提升健步功效的研究——以南京鱼嘴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南 魏维轩 刘滨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3,共6页
以设计提升公园游步道健步功效为目标,研究包括:1)Meta分析合理健步量,提出推荐优化公园游步道一周健步量组合方案:每周5~7d、中强度、200~300min,以3.5km慢走、1/1.5/4km快走、3.5/4km慢跑为模数单元;2)根据所识别的游步道景观要素与... 以设计提升公园游步道健步功效为目标,研究包括:1)Meta分析合理健步量,提出推荐优化公园游步道一周健步量组合方案:每周5~7d、中强度、200~300min,以3.5km慢走、1/1.5/4km快走、3.5/4km慢跑为模数单元;2)根据所识别的游步道景观要素与健步功效关系,提出连续度、缓弹度、平整度、美感度4个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标准及其指标;3)据此评价游步道的各类健步功效,结果显示塑胶跑道主路最能提升慢跑功效;东西侧游园主路、平行跑道的南侧木栈道连续度较强、缓弹度较好、美感度较高,最能提升慢跑、快走类健步功效;夹江岸边的大部分木栈道因连续度较强、美感度较高,能提升快走、慢走功效;其余路径更能提升慢走功效,但部分转折过多、砂砾铺装的道路,健步功效不显著;4)基于公园游步道一周健步量组合方案与健步功效评价结果构建最佳健步功效游步道递归模型,根据"组合距离模数原则""运动路径连接原则"和"安全舒适多样原则",模型运算与人工筛选结合,优选出最能提升健步功效的鱼嘴公园游步道一周健步路径组合,经试验证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游步道设计 健步活动 合理健步量 健步功效评价 最佳健步功效递归模型
下载PDF
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滨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3,共8页
围绕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阐述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生态文明“生态化”“集和化”“体系化”的三大趋势意义,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命题。以史为鉴,阐述中国风景园林始终以人类为本、以... 围绕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阐述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生态文明“生态化”“集和化”“体系化”的三大趋势意义,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命题。以史为鉴,阐述中国风景园林始终以人类为本、以自然为根、以生态为脉、向着“集和化”迈进,主导了中国人居环境数千年的哲学、价值观和实践,成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主力和先锋。与古为新,概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风景园林学科的划时代发展:自主的现代性转变及开拓创新、自主的知识理论实践体系构建、举足轻重的国际影响,以及为新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等。前瞻超越,面对学科的未来使命,探讨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顺应三大趋势发展的未来,提出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安身立命的根本、学科知识组成特性、学科的核心体系,构建了感知行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文明 风景园林学科 生态化 集和化 体系化
下载PDF
结“亭”组景的旷奥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滨谊 赵彦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23,共7页
回顾唐亭"袭古增妙""结亭组景"的先锋实践,总结其模式,再认识柳宗元旷奥思想中"游之适"的内涵、要素、目标与价值追求,从"形适"与"意适"2个层面,提炼概括出时空节奏体验的"环-... 回顾唐亭"袭古增妙""结亭组景"的先锋实践,总结其模式,再认识柳宗元旷奥思想中"游之适"的内涵、要素、目标与价值追求,从"形适"与"意适"2个层面,提炼概括出时空节奏体验的"环-中"旷奥原型--"凌阻峭"与"抵丘垤"的2类空间感受。研究发现:秉承"游所之往""风景求中"的价值取向,借助空间形态与序列组织调节游-息节奏、实现意境塑造,正是风景旷奥思想的"初心"。在与后来的造园组景、直至今天的绿水青山美之间,旷奥追求虽有间断但初心未变,对此"亭"功不可没。"亭"作为园林组景基本要素逐渐转化为中国园林典型的文化意象符号,作为实现风景旷奥初心的"结亭组景",逐渐成为中国风景园林建筑的主题母语,开启了中国风景园林感受序列的新天地。进一步以上海松江方塔园与湖北2019园博园灵犀园为例分析探讨了旷奥理论结"亭"组景结合现代条件的运用思路与方法,以期不忘初心,与古为新,弘扬优秀的中华风景园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旷奥 组景 风景园林感应
下载PDF
原野旷奥感应健康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滨谊 梁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3,共8页
以寻找自然原野在风景园林推动人类健康中的源头与基本作用,以及基于原野旷奥空间、建立风景感应健康世界的"元素周期表"为目标,尝试以风景旷奥空间感受及其测度为主线,探寻自然原始空间环境的健康与疗愈作用。追溯分析了&qu... 以寻找自然原野在风景园林推动人类健康中的源头与基本作用,以及基于原野旷奥空间、建立风景感应健康世界的"元素周期表"为目标,尝试以风景旷奥空间感受及其测度为主线,探寻自然原始空间环境的健康与疗愈作用。追溯分析了"景分内外""景分旷奥""主客合一"的中国风景源头;回顾了风景旷奥理论的研究进程,从空间环境促进生命健康出发,探讨了风景旷奥的健康作用,提出并分析了空旷型、奥秘型和复合型3种原野的旷奥感受特征及其在生理、心理和精神3个层面上对于人类健康的作用,揭示了原野旷奥感应对于人类健康与疗愈的积极作用和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原野 风景旷奥度 人类健康
下载PDF
传统村落旅游逃避动机与情绪恢复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滨谊 俞佳炜 张琳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现代城市高密度、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使很多人产生了各种亚健康问题,逃离生活环境进行旅游成为恢复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基于“逃避-寻求”理论对传统村落旅游活动中游客的逃避动机与情绪恢复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了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 现代城市高密度、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使很多人产生了各种亚健康问题,逃离生活环境进行旅游成为恢复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基于“逃避-寻求”理论对传统村落旅游活动中游客的逃避动机与情绪恢复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了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逃避动机的2个维度所组成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维度间具有影响关系。外在逃避动机对目的地形象存在正向影响,内在逃避动机对目的地形象不存在正向影响;外在逃避动机、内在逃避动机、目的地形象对情绪恢复存在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逃避动机 情绪恢复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Mapping方法的京沪高速铁路区域景观规划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敬 邱建 殷荭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1,共6页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在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缩短“时空距离”、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急剧改变着城市景观风貌和区域景观格局,这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需要拓宽研究视野、拓展研究方法。景观都市主义的Mapping方法,一...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在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缩短“时空距离”、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急剧改变着城市景观风貌和区域景观格局,这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需要拓宽研究视野、拓展研究方法。景观都市主义的Mapping方法,一直在研究如何让景观更有效地介入空间、生态和社会的发展进程,用多种方式对空间或地理坐标基础上的信息进行可视化操作。通过Mapping的“层-组-群”方法,以穿越与连接了多地域、多层次区域景观的京沪高速铁路为研究对象,研究京沪高铁沿线的相关层级信息、叠组的关联与群化关系,展示出网络化与可视性的景观因素与特征。研究结果旨在为跨区域高速铁路的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都市主义 区域景观规划 Mapping方法 “层-组-群” 京沪高铁
下载PDF
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三元论——以新疆伊犁河谷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 马椿栋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0-35,共6页
坚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聚焦伊犁河谷草原人居环境背景资源、活动方式、规划建设的三元一体,将草原人居环境作为三元互动、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尝试寻找一种构建荒野、乡村、城市共存融合的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 坚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聚焦伊犁河谷草原人居环境背景资源、活动方式、规划建设的三元一体,将草原人居环境作为三元互动、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尝试寻找一种构建荒野、乡村、城市共存融合的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主观需求为准绳,寻找及保留草原人居环境演化中相对稳定不变的基因,构建草原人居环境CVA三力评价体系,建立草原人居环境发展CVA量化模型,以求指导草原人居环境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推行这种模式不仅可为中国西部地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也将使伊犁河谷成为多种人居环境生命共同体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科学 三元论 草原人居环境 新疆伊犁河谷
下载PDF
金沙考古遗址公园绿地雨水排蓄一体化改造研究
12
作者 张毅 邱建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具有特殊性,为了保护地下遗址,往往大量回填土方,一般不设计人工水体。但这种建设方式造成排水困难,对地处降雨量大的金沙考古遗址而言,问题尤为严重,加重了遗址保护压力。为此,将古代及现代城市雨洪处理理念应用于金...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具有特殊性,为了保护地下遗址,往往大量回填土方,一般不设计人工水体。但这种建设方式造成排水困难,对地处降雨量大的金沙考古遗址而言,问题尤为严重,加重了遗址保护压力。为此,将古代及现代城市雨洪处理理念应用于金沙遗址公园绿地改造,通过排蓄一体的思路,提高绿地渗水率,形成自然河道和沟渠等构成的自然排水系统。具体技术措施包括:调整场地竖向规划,整合排水沟,增加蓄水、截留设施,实现雨水排蓄功能一体化;局部换填土与埋设盲沟相结合,提高土地渗水率;自然河道、排水沟渠沿岸配置莎草、鸢尾、巴茅、芦苇等亲水植物,营造生态水景;雨水沟栽植混合草,形成植草沟,降低径流系数。工程实施结果显示:"高挖低填"方式平衡了场地土方,优化了雨水沟坡度,消除了场地积水,减少了植物涝害死亡;排蓄一体让场地因水成景,蓄水用于绿地浇灌,降低了养护成本;植物配置减少了雨水对河道、沟渠的冲刷力,有利于岸线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雨洪控制 考古遗址公园 雨水排蓄一体 渗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