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护士循证实践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陈绮妮 孔碧华 +3 位作者 肖琼 黄艾艾 谭秀新 卓燕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循证实践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并探究原因,为管理者制订护士循证实践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1年4-5月对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2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循证实践问...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循证实践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并探究原因,为管理者制订护士循证实践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1年4-5月对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2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循证实践问卷(EBPQ)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循证实践知识、信念、行为维度平均得分为(58.60±20.41)、(24.52±7.04)和(26.84±9.3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工龄、护士职称、工作压力、循证护理培训、开展循证实践意愿和循证实践经历的循证知识得分,不同年龄、工作压力、开展循证实践意愿和循证实践经历的护士循证信念和行为得分以及不同阅读文献习惯护士循证信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循证知识技能水平的高低主要由护士开展循证实践意愿、循证护理培训与循证实践经历、工作压力决定(P <0.05)。结论 护士循证实践信念积极,知识技能水平较低,为提高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水平,应结合护士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制订相适宜的循证实践培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知识 信念 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孕期环境温度暴露与孕妇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琳 吴蔚 +8 位作者 张雅琴 陈晓仪 麦麦提敏江·吾拉音 陈欣 王怀林 梁倩虹 张小鑫 黄存瑞 王琼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9期726-735,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温度和温湿度指数暴露对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何贤纪念医院)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问卷收集孕妇基本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孕妇进...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温度和温湿度指数暴露对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何贤纪念医院)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问卷收集孕妇基本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孕妇进行心理评估。同时收集研究期间气象数据并计算温湿度指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评估不同孕期温度及温湿度指数与SAS和SDS得分,以及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关联。结果纳入研究的孕妇共5553例,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完成焦虑自评者分别为2497、2709、857名,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3.1%、8.9%、10.3%;完成抑郁自评者分别为2554、2784、863名,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7.2%、19.3%、18.9%。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孕中期,调查前1周、2周、1月的环境平均温度每升高5℃,SAS标准分(95%CI)分别降低0.61(-1.08,-0.13)、0.70(-1.24,-0.16)、0.75(-1.44,-0.07)分;焦虑发生风险OR(95%CI)分别为0.71(0.56,0.91)、0.61(0.46,0.81)、0.55(0.38,0.79)。以温湿度指数为暴露指标时观察到相似的结果。按调查季节分层分析发现,冷季温度及温湿度指数升高与孕中期焦虑发生风险降低有关,暖季温度及温湿度指数升高与抑郁发生风险降低有关。结论孕期温度暴露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这种关联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温度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基于方证分析下中医妇科常见证候的Ⅲ级分类与规律研究
3
作者 郑泳霞 余璟玮 +1 位作者 刘晓琳 陈婧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2-1315,1323,共5页
目的: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了解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内在规律愈发迫切与重要。中医妇科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诊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临床学科,因其包含妇人“经带胎产”的诊治特点而从中医内科中分立,但仍需遵循辨证论治的一... 目的: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了解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内在规律愈发迫切与重要。中医妇科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诊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临床学科,因其包含妇人“经带胎产”的诊治特点而从中医内科中分立,但仍需遵循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基于此,该研究为证候结构化采集提供参考依据,为证候关联性研究提供探索方向。方法:通过对《中医妇科学》中收录的数据进行挖掘,纳入了58个中医妇科常见疾病、106首常用方剂,整理相关证候共320个。所得数据用于建立妇科常见疾病、方证、证候数据集,并进行相应标准化处理。其后通过Ⅲ级分类模式建立证候分类分级表,进行证候频次、关联性、差异性的一般描述性分析,分析结果使用统计软件R 4.0可视化处理。结果:证候可被分类分级管理,其分布具有差异性,其组成具有关联性。结论:由此提出3个有关辨证论治内在规律的观点:客观性是辨方证的起点;差异性是辨方证的基础;关联性是辨方证的依据,这对方证分析基础逻辑的阐明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辨证论治 方证 证候 方剂 Ⅲ级分类法 规律 数据挖掘 标准化
下载PDF
CDHR2 过表达通过抑制 PI3K/Akt 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4
作者 房锦存 刘立威 +1 位作者 林俊豪 陈逢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7-1125,共9页
目的研究CDHR2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CDH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生存预后情况,并利用免疫组化验证,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5株乳腺癌细胞株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CD... 目的研究CDHR2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CDH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生存预后情况,并利用免疫组化验证,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5株乳腺癌细胞株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CDHR2的表达,并分析CDHR2的表达情况。筛选出CDHR2表达量低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及MCF7进行质粒转染过表达CDHR2,分为NC组(空白质粒对照)和CDHR2组(CDHR2质粒过表达组)。利用CCK-8增殖实验、EdU增殖实验及细胞周期实验探究CDHR2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CDHR2过表达对PI3K/Akt信号通路和周期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在乳腺癌及癌旁中CDHR2表达量均较低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表达CDHR2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好(P<0.05)。免疫组化、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提示,CDHR2在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CDHR2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阻滞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P<0.01),CDHR2能够抑制PI3K和Akt磷酸化蛋白表达、抑制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论过表达CDHR2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细胞生长及阻滞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HR2 PI3K/AKT通路 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成年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黎灿强 杨毅 +2 位作者 徐乐 邱敏捷 梁鸿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788-1793,共6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成年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单次组和丹参酮ⅡA连续组,每组16只。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余3组大鼠制备睾丸扭转复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成年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单次组和丹参酮ⅡA连续组,每组16只。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余3组大鼠制备睾丸扭转复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丹参酮ⅡA单次组和丹参酮ⅡA连续组均在复位30 min后经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 25 mg/kg,此后丹参酮ⅡA连续组每天注射1次相同剂量的丹参酮ⅡA,持续至术后7 d。分别于术后第4天、第29天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处死,采用HE染色和TUNEL荧光染色观察术后第4天睾丸组织病理学形态和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羟胺法以及紫外比色法检测术后第4天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术后第29天睾丸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4天,模型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排列疏松且紊乱,部分生精细胞脱落,间质水肿、充血,生精细胞凋亡较多,生精细胞凋亡指数和睾丸组织中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睾丸组织中SOD、GSH-Px含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连续组大鼠的生精细胞排列相对紧密、有序,少量生精细胞脱落,间质未见明显变化,生精细胞凋亡较少,生精细胞凋亡指数和睾丸组织中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睾丸组织中SOD、GSH-Px含量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丹参酮ⅡA连续组MDA含量明显低于丹参酮ⅡA单次组(P<0.05),睾丸组织中SOD、GSH-Px含量均明显高于丹参酮ⅡA单次组(P均<0.05)。术后第29天,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中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丹参酮ⅡA连续组大鼠睾丸组织中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单次组(P均<0.05),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单次组(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连续应用可减轻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少睾丸生精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扭转 复位 氧化应激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丹参酮ⅡA 凋亡
下载PDF
基于KTA模式的围术期健康教育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单清艳 刘妥英 +2 位作者 李懂秀 张朝和 唐婉璋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KTA模式的围术期健康教育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1日~7月31日收治的80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基于KTA模式的围术期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基于KTA模式的围术期健康教育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1日~7月31日收治的80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基于KTA模式的围术期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通过胃肠道生存质量指数评分(GIQLI)和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GI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胃肠道恢复情况和消化不良症状;测定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比较患者肠道激素水平;比较患者迟发性出血、胃穿孔、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G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AS、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KTA模式的围术期健康教育有助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A健康教育模式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围术期指标 胃肠道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节点控制的全程闭环管理在复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梁绮婷 廖金芳 +1 位作者 谢鉴源 苏泳施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节点控制的全程闭环管理在复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1日~12月31日全院运行应用常规闭环管理的复用医疗器械及器械包作为对照组(1300包器械包),选取2022年1月1日~6月30日全院运行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节点控制的全程闭环管理在复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1日~12月31日全院运行应用常规闭环管理的复用医疗器械及器械包作为对照组(1300包器械包),选取2022年1月1日~6月30日全院运行基于信息化节点控制的全程闭环管理的复用医疗器械及器械包作为观察组(1400包器械包),两组均采用院区同一批医护人员80名参与本研究,比较两组器械管理指标、包装合格率、管理质量、管理缺陷发生率、科室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管理指标中的器械清洗不合格、器械不符、湿包、包内指示卡漏放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包装合格率、管理质量、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管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信息化节点控制的全程闭环管理在复用医疗器械管理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提高复用医疗器械包装合格率,降低管理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节点控制 全程闭环管理 医疗器械
下载PDF
分级分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何凯仪 叶城燕 苏洁雯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839-2842,共4页
目的:探讨分级分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采用分级分诊护理),各45例,比较各项实验指... 目的:探讨分级分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采用分级分诊护理),各45例,比较各项实验指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应对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快速救治对延续其生命非常重要,采用分级分诊理念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快速判断,为重症患者急救赢得更多时间,有助于减少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而且还能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预检分诊 分级分诊护理 满意度
下载PDF
急诊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的循证实践
9
作者 陈绮妮 谭秀新 +2 位作者 孔碧华 康秋杰 黄子浩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4期2517-2524,共8页
目的:探讨循证最佳证据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以“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为理论框架构成动态循证实践过程,并进行应用,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系统层面、医护人员层面、病人层面结局指标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循证最佳证据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以“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为理论框架构成动态循证实践过程,并进行应用,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系统层面、医护人员层面、病人层面结局指标的变化。结果:系统层面,制定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制度与流程指引,修订急诊病人入院交接记录单;医护人员层面,医护人员对危重症病人转运安全规范相关知识得分由(45.56±16.45)分提高至(72.44±1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应用证据前后,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转运相关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人层面,不良事件发生率由26.8%降至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循证证据的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实践可降低危重症病人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对转运安全的认知水平,最大限度保障病人转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诊 危重症 院内转运 循证实践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梁凤桃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产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DVT产妇2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产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DVT产妇2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护理后,两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综合护理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感,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元胡胃舒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陈剑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7-0040,共4页
为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元胡胃舒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中,我们收集了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并按照截然不同的诊断方法,把他们分割成两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枳术宽中胶囊治... 为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元胡胃舒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中,我们收集了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并按照截然不同的诊断方法,把他们分割成两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元胡胃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PGⅠ、PGR、G-17和hp根除率.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在接受治疗的两组病人中,一组的PGI和PGR显著提高,而另一组则显著下降(P<0.05)。这些改变都是显著的,并且在统计学上都是显著的(P<0.05)。此外,在接受治疗的两组病人中,一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比另一组低,这也是显著的。经过两组Hp的治疗,试验组的Hp根除率达到了88.57%,这一显著性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该肯定的是,元胡胃舒胶囊与传统的西医方法相辅相成,能够显著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并且能够大大提升Hp的根除率,因此,它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胃舒胶囊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HP根除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胃溃疡患者服用元胡胃舒胶囊治疗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陈剑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37-0040,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元胡胃舒胶囊与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观察组接受元胡胃舒胶囊联合常规三联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规三联药物治疗。元胡胃舒胶囊规格... 本研究旨在评价元胡胃舒胶囊与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观察组接受元胡胃舒胶囊联合常规三联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规三联药物治疗。元胡胃舒胶囊规格为0.3g,4粒/次,3次/日;枳术宽中胶囊规格为0.43g,3粒/次,3次/日。幽门螺旋杆菌根除被定义为治疗后至少4周13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3例受试者,其中女性72例,男性31例,平均年龄54岁。在4周的治疗方案中,观察组胃镜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88.00%(p<0.05)。观察组HP的总根除率92.45%高于对照组82.00%(p<0.05)。观察组在胃脘痛、脘腹胀满、食后腹胀单项症状改善值和中医症状总积分改善值优方面于对照组(p<0.05)。在减小溃疡直径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CRP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 元胡胃舒胶囊在治疗4周时的胃镜疗效、HP根除率及部分中医症状改善、降低CRP、减小溃疡面直径方面相比枳术宽中胶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胃舒胶囊 枳术宽中胶囊 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喉咽清颗粒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苏洁明 赖肖芬 曾斌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对于慢性咽炎患者采取喉咽清颗粒治疗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就诊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喉咽清颗粒治疗)... 目的:研究对于慢性咽炎患者采取喉咽清颗粒治疗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就诊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喉咽清颗粒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咽喉异物感、干痒、黏痰感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个月、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慢性咽炎患者给予喉咽清颗粒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降低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咽炎 布地奈德 喉咽清颗粒
下载PDF
梧州地区中老年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启亮 陶建萍 +1 位作者 欧炎萍 高炎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2520-2522,共3页
目的掌握梧州地区中老年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136例梧州地区三级医院中老年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 目的掌握梧州地区中老年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136例梧州地区三级医院中老年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属64株(47.06%)、链球菌属45株(33.09%)、肠球菌属27株(19.85%);样本类型主要为咽拭子、痰、引流液和血液标本,共占83.83%;科室来源以ICU、介入科、肿瘤内科最常见,共占71.32%,和同组其他项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性方面,葡萄球菌属对呋喃妥因、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5.00%以上;链球菌属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均为100.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7.89%以上;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00%,其中粪肠球菌出现1例(7.69%)对万古霉素耐药,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4.55%以上。结论中老年肿瘤患者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ICU、介入科是感染重灾区,耐药情况严重,存在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在临床上要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医院感染 革兰阳性球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加减温经汤对脾肾阳虚型卵巢早衰相关激素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嫦燕 关凤仪 罗宝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加减温经汤对脾肾阳虚型卵巢早衰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3例脾肾阳虚型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其分... 目的 探讨加减温经汤对脾肾阳虚型卵巢早衰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3例脾肾阳虚型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接受雌二醇地屈孕酮片(芬吗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经汤加减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孕酮(Progesterone, P)、催乳素(Prolactin, PRL)、睾酮(Testosterone, T)及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的水平,通过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候指数综合评价治疗疗效,比较两组卵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FSH、LH、PRL、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E2、P、AMH水平均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43/46)和78.72%(37/47)(P<0.05),研究组治疗后卵巢体积(Ovarian volume, OV)、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数量(Number of follicles, FN)以及卵巢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分别为19.57%(9/46)和42.55%(20/47)(P<0.05)。结论 加减温经汤对脾肾阳虚型卵巢早衰具有明显的疗效,可显著改善雌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功能恢复,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温经汤 脾肾阳虚型 卵巢早衰 激素 卵巢功能
下载PDF
维生素D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和脐带血的水平及其与总胆汁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玉梅 廖利琼 +1 位作者 刘洋 张晓云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815-820,共6页
目的评估维生素D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变化水平,并分析其与总胆汁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孕妇,其中30例ICP孕妇为ICP组,另30例正常孕妇为正常组,收集2组孕妇的人口学特征、围产期资料,检测其血清总胆汁酸(TBA)浓度、肝... 目的评估维生素D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变化水平,并分析其与总胆汁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孕妇,其中30例ICP孕妇为ICP组,另30例正常孕妇为正常组,收集2组孕妇的人口学特征、围产期资料,检测其血清总胆汁酸(TBA)浓度、肝功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孕妇的受孕年龄、BMI、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新生儿5 min阿普加评分均为10分。ICP组孕妇分娩孕周小于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也低于正常组(P均<0.05)。ICP组孕妇血清25(OH)D为(24.84±1.88)μg/L,低于正常组孕妇的(31.72±2.39)μg/L(P<0.05)。ICP组孕妇脐静脉血25(OH)D为(13.61±1.24)μg/L,也低于正常组孕妇的(21.96±2.69)μg/L(P<0.01)。2组孕妇的脐静脉血25(OH)D水平均与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正常组r=0.763,P<0.001;ICP组r=0.726,P<0.001)。ICP组孕妇血清25(OH)D水平与TBA水平呈负相关(r=-0.692,P<0.001),正常组孕妇血清25(OH)D水平和TBA水平无关(P>0.05)。2组孕妇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孕妇血清和脐静脉血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正常孕妇,这可能与ICP患者的高TBA有关;对于ICP孕妇可考虑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以促进胎儿的宫内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维生素D 总胆汁酸 脐静脉血 相关性
下载PDF
产前分娩预演结合水疗对初产妇分娩恐惧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佩瑶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分娩预演结合水疗对初产妇孕期分娩恐惧、分娩方式的选取及分娩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12月来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100例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检与分娩日期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产前分娩预演结合水疗对初产妇孕期分娩恐惧、分娩方式的选取及分娩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12月来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100例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检与分娩日期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产前教育与助产方法干预;给予试验组产前分娩预演结合水疗助产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恐惧量表评分、分娩方式的选取情况及分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分娩恐惧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02,P=0.001);而分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结论产前分娩预演结合水疗助产应用于初产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初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感,提高顺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预演 水疗 初产妇 分娩恐惧 分娩结局
下载PDF
ARHGAP21通过失活WNT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紫平 刘立威 +3 位作者 房锦存 钟星怡 林俊豪 陈逢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2-1332,共11页
目的探究Rho GTPase激活蛋白21(ARHGAP2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迁移、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GA、CPTAC数据库和临床资料确定ARHGAP21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验证A... 目的探究Rho GTPase激活蛋白21(ARHGAP2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迁移、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GA、CPTAC数据库和临床资料确定ARHGAP21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验证ARHGAP21在NSCLC的基础表达;通过慢病毒稳转构建敲低ARHGAP21的NSCLC细胞系;通过Transwell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敲低ARHGAP21对肺癌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裸鼠肺转移肿瘤模型的构建检测敲低ARHGAP21对肿瘤细胞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ARHGAP21的可能作用机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其相关机制。结果ARHGAP21的低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P<0.05);与正常组织相比,ARHGAP2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P<0.001);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敲低ARHGAP21促进了肺癌细胞迁移能力(P<0.001)。裸鼠尾静脉肺转移模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敲低ARHGAP21组肺部肿瘤转移结节数量更多(P<0.05)且具有更高表达水平的N-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PC、GSK3β、Axin和ARHGAP21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低ARHGAP21能够降低β-catenin的泛素化,上调N-钙黏蛋白并激活WNT信号通路。结论ARHGAP21的下调能够显著促进NSCLC的迁移、转移能力,这可能与ARHGAP21基因下调后激活WNT信号通路,影响APC、GSK3β、Axin的表达从而降低β-catenin的泛素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HGAP21基因 上皮间质转化 WNT信号通路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金雷 卓裕丰 +4 位作者 陈钦修 程宏基 谢文杰 何惠芳 冯燕玲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85-890,共6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心室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评价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AMI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的17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左...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心室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评价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AMI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的17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按随机分配接受最大耐受剂量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滴定至200 mg或最大耐受剂量,Bid,n=80)或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50 mg,Bid,n=94)治疗,同时接受常规治疗。评价患者从基线检查(治疗前)至出院后12个月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各参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症状性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下降、血管性水肿等)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最大耐受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左心房内径(LAD)对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程度相似(P>0.05);最大耐受剂量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耐受量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17.5%比2.1%,P<0.05)。[结论]与低剂量组相比,最大耐受剂量组在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重构和左心室射血功能上并没有显示出显著优势,虽然可能通过进一步降低NT-proBNP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但严格滴定最大耐受剂量与频繁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剂量 沙库巴曲缬沙坦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下载PDF
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光学药物压抑疗法治疗弱视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静 张玉贤 陈秀妹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光学药物压抑疗法治疗弱视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28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采用光学药物压抑疗法联合调节灵敏度训练治疗干预,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光学药物压抑疗法治疗弱视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28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采用光学药物压抑疗法联合调节灵敏度训练治疗干预,对照组采用遮盖疗法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弱视眼对比敏感度、弱视眼立体重建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立体重建效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光学药物压抑疗法在治疗弱视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提高弱视眼对比敏感度和立体重建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遮盖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