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1
作者 严银迪 王哲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2年第10期18-20,共3页
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造成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难度逐渐增加。为避免农业经济管理出现问题,需要经济管理形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加强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加强经济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为... 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造成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难度逐渐增加。为避免农业经济管理出现问题,需要经济管理形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加强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加强经济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为农业领域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帮助。为此,本文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合理分析,了解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困境,从而针对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为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信息化建设 建议
下载PDF
水葫芦象甲的寄主专一性及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若霞 叶恭银 +4 位作者 王扬军 古斌权 张春芬 应霞铃 沈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74-78,共5页
水葫芦象甲10科12种作物的寄主专一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该象甲的幼虫在植株间的转移性极差,大多在被测植物上存活2~5d后死亡,成虫则可能因气温等自然条件不同而在被测植物上存活10~62d,幼虫和成虫均不在被测植... 水葫芦象甲10科12种作物的寄主专一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该象甲的幼虫在植株间的转移性极差,大多在被测植物上存活2~5d后死亡,成虫则可能因气温等自然条件不同而在被测植物上存活10~62d,幼虫和成虫均不在被测植物上取食、寄生与产卵。象甲的成虫取食水葫芦叶片的正面叶肉、叶柄上部、匍匐枝与花柄表面形成取食斑,产卵于叶柄上中部;幼虫寄生于叶柄海绵组织内,形成向下的寄生通道,并自叶柄基部钻出在根表面纠集根毛化蛹;高龄幼虫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明显大于成虫和低龄幼虫。象甲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随其群体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当成虫和幼虫总量分别低于15,60头/m2时,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不明显;当成虫和幼虫总量分别超过25,190头/m2时,控制作用明显增强;当成虫和幼虫总量分别超过130,450头/m2时,天敌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达到顶峰,最终可使水葫芦密度比对照减少52.69%,株高下降67.19%,单株叶片数减少29.42%,最大叶直径减少41.33%,生物量减少6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象甲 寄主专一性 控制作用 水葫芦
下载PDF
“冬枯夏盛”区域凤眼莲的生长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古斌权 王扬军 +3 位作者 娄厉行 陈若霞 张春芬 沈健 《宁波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对28°51′~30°33′N区域风眼莲生长繁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风眼莲在28°N及以北区域的生长发育有别于其在以南地区,植株生长存在明显的“冬枯夏盛”现象。风眼莲在其整个生长季节中以无性繁殖的形式扩大其群体,只要条... 对28°51′~30°33′N区域风眼莲生长繁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风眼莲在28°N及以北区域的生长发育有别于其在以南地区,植株生长存在明显的“冬枯夏盛”现象。风眼莲在其整个生长季节中以无性繁殖的形式扩大其群体,只要条件适宜无论基础群体量大小,最终都会形成布满水面的大群体,但基础群体量大的区域高峰期出现早,反之则迟。风眼莲在该区域6月下旬至11月上旬气温25℃以上单株叶片7~8叶以上即可陆续开花,每个花序按植株大小可着生8—23朵小花,花开放后5~7天花穗基部弯曲伸入水中。小花仅在秋季结实,结实率低于10%。每朵可产生6—30粒种子。风眼莲的种子在次年春季萌发,种子萌发需要湿润的环境(水面以上0~10cm)、适宜的温度(气温23℃以上)和充足的氧气,自然条件下,种子漂浮到河岸边干湿交替处或处于冬枯植株中躇出水面的环境时,温度适宜就可能萌发。萌发初期的风眼莲植株很弱小。种子萌发至植株叶柄气囊出现需30~4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生长繁殖特性 “冬枯夏盛”区域
下载PDF
慎选菜田除草剂
4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4年第9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菜田除草剂 选择方法 使用时间 品种类型
下载PDF
水葫芦象甲的安全性及其对水葫芦的控制效果
5
作者 古斌权 应霞玲 +3 位作者 陈若霞 王扬军 张春芬 沈健 《宁波农业科技》 2006年第2期7-11,共5页
水葫芦象甲对宁波地区10科12种作物的寄主专一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该象甲的幼虫在植株间的转移性极差,大多在被测植物上存活2-5天后死亡,成虫则可能因气温等自然条件不同而在被测植物上存活10-62天,幼虫和成... 水葫芦象甲对宁波地区10科12种作物的寄主专一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该象甲的幼虫在植株间的转移性极差,大多在被测植物上存活2-5天后死亡,成虫则可能因气温等自然条件不同而在被测植物上存活10-62天,幼虫和成虫均不在被测植物上取食、寄生与产卵。象甲的成虫取食水葫芦叶片的正面叶肉、叶柄上部、匍匐枝与花柄表面形成取食斑,产卵于叶柄上中部;幼虫寄生于叶柄海绵组织内,形成向下的寄生通道,并自叶柄基部钻出在根表面纠集根毛化蛹;高龄幼虫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明显大于成虫和低龄幼虫。象甲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随其群体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成虫总量15头/m^2、幼虫60头/m^2以下时,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不明显;成虫总量25头/m^2、幼虫190头/m^2以上时。控制作用明显增强;成虫总量130头/m^2、幼虫450头/m^2以上时,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达到顶峰,最终可使水葫芦密度比对照减少52.69%,株高下降67.19%.单株叶片数减少29.42%.最大叶直径减少41.33%,生物量减少64.82%.外观上可见大量叶片枯黄折倒、小分枝死亡和植株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象甲 寄主专一性 控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