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联合不同药物对剖宫产产妇的作用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秀芬 王利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5期820-822,共3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麻醉过程中分别行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及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剖宫产产妇的作用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 目的分析剖宫产麻醉过程中分别行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及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剖宫产产妇的作用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行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麻醉,B组行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观察并记录A组与B组产妇麻醉恢复通气时间、拔管时间、产妇睁眼时间、进入手术室时及手术结束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新生儿娩出后5 min Apgar评分。于进入手术室时及手术结束后1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产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结果A组产妇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产妇睁眼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产妇娩出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手术结束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大于B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剖宫产术前,A组与B组产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1d A组产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B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行剖宫产术过程中联合应用瑞芬太尼与七氟醚进行麻醉,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高,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受到一定的抑制,在不同程度上保证机体内环境稳定,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异丙酚 临床效果 炎性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