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cheron动脉闭塞致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11例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1
作者 康健捷 刘雁 +4 位作者 项薇 吴志军 王显悦 张本 邓兵梅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5-850,867,共7页
背景 Percheron动脉(artery of percheron,AOP)闭塞所致的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临床罕见,早期诊断困难,病因学构成及长期预后的分析研究极少。目的 分析Percheron动脉闭塞所致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背景 Percheron动脉(artery of percheron,AOP)闭塞所致的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临床罕见,早期诊断困难,病因学构成及长期预后的分析研究极少。目的 分析Percheron动脉闭塞所致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21年8月南部战区总医院11例AOP梗死的住院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其中包括1例少见的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结果 11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2~87岁。均急性起病,首发症状表现为突发意识障碍9例、肢体抽搐和精神行为异常1例、记忆力下降1例。临床症状还包括淡漠少语、记忆力下降(7/11),肢体肌力轻度下降(7/11),眼球上下视受限(5/11)。10例患者颅脑MRI显示双侧丘脑旁正中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高信号;1例颅脑CT显示双侧丘脑旁正中蝶形低密度影;8例患者合并中脑导水管周围部分灰质梗死,其中5例为“V”形梗死灶。病因包括心源性栓塞(4/11)、动脉粥样硬化(3/11)、不明原因(4/11)。11例均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降血脂、脑保护以及改善脑循环治疗;其中1例接受了尿激酶溶栓治疗,未遗留后遗症。9例以意识障碍起病的患者中,8例神志转为清醒,1例死于肺部感染。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随访3个月~13年,部分患者遗留记忆力障碍。结论 AOP梗死以脑卒中样形式起病,有典型的突发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及垂直凝视障碍等临床表现,MRI显示双侧丘脑旁正中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可有中脑病变;早期诊断及治疗,尤其是溶栓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heron动脉 双侧丘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
下载PDF
监测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观察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华 范爱华 +1 位作者 吴志军 邓小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2期1931-1932,共2页
目的探讨监测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就诊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行健康体检的20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血测定血浆Lp-PLA2,比较两组血浆Lp-PLA2水平,比较不同脑组织... 目的探讨监测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就诊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行健康体检的20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血测定血浆Lp-PLA2,比较两组血浆Lp-PLA2水平,比较不同脑组织梗死程度患者的血浆Lp-PLA2水平,分析血浆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梗死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Lp-PLA2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腔隙性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血浆Lp-PLA2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从高至低依次为大面积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腔隙性梗死组。经相关性分析,血浆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脑组织梗死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监测Lp-PLA2水平可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的脑组织梗死程度,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病情评估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邓小勇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774-1775,共2页
目的:探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52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将未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58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对两... 目的:探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52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将未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58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对两组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率及颈动脉斑块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率为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5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颈动脉斑块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斑块是高血压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故在临床治疗上一方面要对患者进行抗脑卒中治疗,另一方面还需针对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进行积极预防,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志军 范爱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69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69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VA)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69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9%,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表明,患者治疗后的脑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的MoVA及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认知功能优于治疗前。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养血清脑颗粒 临床疗效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清IL-6、MMP-9、hs-CRP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范爱华 吴志军 +1 位作者 彭华 邓小勇 《海峡药学》 2019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目的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清IL-6、MMP-9、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马来酸桂... 目的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清IL-6、MMP-9、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马来酸桂哌齐特辅助治疗,每组各7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IL-6、MMP-9、hs-CRP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清IL-6、MMP-9、hs-CRP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脑功能、降低脑梗死面积和血清IL-6、MMP-9、hs-CRP水平,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桂哌齐特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IL-6 MMP-9 hs-CRP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行依达拉奉注射液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
6
作者 彭华 吴志军 范爱华 《北方药学》 2019年第1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行依达拉奉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氢氯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 目的:探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行依达拉奉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氢氯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口服硫酸氢氯氯吡格雷片联合静滴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能提高有效率,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抑制炎症因子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缺血性脑卒中 硫酸氢氯氯吡格雷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多维度协同管理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7
作者 胡华林 《大医生》 2022年第1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多维度协同管理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为更好治疗ACI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佛冈县人民医院收...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多维度协同管理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为更好治疗ACI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佛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多维度协同管理治疗)和对照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ADL评分、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ACI患者,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维度协同管理效果较好,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多维度协同管理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胡华林 《大医生》 2022年第13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佛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佛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谷丙转氨酶及尿肌酐、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和尿肌酐水平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神经系统尽快恢复,还能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性,减少谷丙转氨酶、尿肌酐等增加幅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颅内压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介入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胡华林 《大医生》 2022年第15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联合介入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12月佛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采取静脉溶栓,观察组...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联合介入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12月佛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采取静脉溶栓,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介入取栓,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介入取栓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优化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稳定患者病情,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介入取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苯巴比妥联合卡马西平对癫痫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华 邓小勇 吴志军 《慢性病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042-1043,1046,共3页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在辅助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不良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6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予以卡马...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在辅助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不良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6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予以卡马西平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精神状态评分(MMSE)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HA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辅助治疗癫痫患者,更能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癫痫 临床疗效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脑梗死复发患者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爱华 彭华 +1 位作者 吴志军 邓小勇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661-1662,共2页
目的探讨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与脑梗死(CI)复发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急性初发CI患者,在接受治疗出院后均随访1年,根据是否卒中复发分为复发组... 目的探讨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与脑梗死(CI)复发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急性初发CI患者,在接受治疗出院后均随访1年,根据是否卒中复发分为复发组(55例)和非复发组(125例)。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神经系统检查,测定血脂、纤维蛋白、C反应蛋白、Lp-PLA2水平,并进行Lp-PLA2与CI复发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与非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者的TG、LDL-C、纤维蛋白、C反应蛋白、Lp-PLA2水平较高(P<0.05),且Lp-PLA2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P<0.05),Lp-PLA2与CI复发呈显著正相关(r=0.125,P<0.05)。结论CI的复发与Lp-PLA2水平的高低有关,临床可能通过监测Lp-PLA2水平以降低CI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 脑梗死复发 神经功能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