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单次与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前瞻性对比研究
1
作者
刘典琦
黄文彬
+5 位作者
翟文润
李颖芬
陈东峰
郑仕聪
吴颖斌
卢伟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8-454,共7页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比较分析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术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LIA)联合单次收肌管阻滞(single adductor canal block,SACB)或连续收肌管阻滞(contin...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比较分析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术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LIA)联合单次收肌管阻滞(single adductor canal block,SACB)或连续收肌管阻滞(continuous adductor canal block,CACB)的早期镇痛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分配至SACB组或CAC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以及术前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VAS评分、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LIA联合SACB或CACB多模式镇痛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疼痛相关指标(静息以及活动VAS评分,发生突破性疼痛例数及时间,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关节功能相关指标(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OKS评分和HSS评分)以及术后阻滞并发症、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SACB组随访时间为(9.70±4.93)个月、CACB组为(12.23±5.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CACB组术后24 h静息VAS评分低于SA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CB组9例(30.00%)发生突破性疼痛,较SACB组17例(56.67%)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突破性疼痛发生时间和阿片类药物消耗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CB组4例、CACB组7例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CB组术后1、2 d膝关节活动度优于SACB组(P<0.05);两组术后0 d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各时间点股四头肌肌力、OKS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术中LIA联合SACB或CACB镇痛效果以及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相似,但SACB具有操作简便,能避免导管移位、脱位等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是一种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收肌管阻滞
连续收肌管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镇痛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
15
2
作者
冯宗权
陈坚锋
潘耀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563-156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42例膝外翻畸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中,采用髌旁内侧入路31例,髌旁外侧入路11例;采用非限制性假体32例,限制性假体10例。比较...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42例膝外翻畸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中,采用髌旁内侧入路31例,髌旁外侧入路11例;采用非限制性假体32例,限制性假体10例。比较患膝术前、术后的ROM、FTA角以及膝关节KSS评分及功能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FTA角平均24.2°(11°-35°),术后平均6.4°(5°-12°)。KSS评分由术前平均27.4分(12-42分)提高到平均89.3分,功能评分由术前21.0分(14~35分)提高至87.5分(78-92分)。FTA角、KS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现髌骨脱位、髌前痛、腓总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中正确的截骨,配合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可有效恢复患者下肢力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外翻畸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技巧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感染翻修的探讨
被引量:
3
3
作者
冯宗权
邹勇根
潘耀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613-1615,共3页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感染采用一期或二期翻修治疗的选择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1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中,采用一期翻修4例(4髋);二期翻修术治疗11例(11髋)。一期翻修组,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感染采用一期或二期翻修治疗的选择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1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中,采用一期翻修4例(4髋);二期翻修术治疗11例(11髋)。一期翻修组,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含万古霉素骨水泥型假体。二期翻修组,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含有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3-6个月后二期手术,再次清创,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置入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随访24-56个月,平均31个月。[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Harris评分术前一期翻修组为40.5分,翻修后为88.2分(85-95分);二期翻修组术前为46.3分(22-55分),二期翻修后为87.1分(80-94分)。[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髋部骨质和软组织情况等综合因素,一期翻修术对于感染程度轻,无窦道形成的患者,临床效果满意。二期翻修则适用于感染程度严重,有窦道形成,关节腔内大量脓液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修术
人工关节
感染
原文传递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胫骨平台后倾角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戟森
陈坚锋
+1 位作者
潘耀成
冯宗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6-831,共6页
胫骨平台后倾角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重要截骨参数,胫骨平台后倾角的测量有多种参照标准,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测量。国内外学者围绕如何选择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参照和途径、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是否应将胫骨平台软骨及半月板考虑在内...
胫骨平台后倾角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重要截骨参数,胫骨平台后倾角的测量有多种参照标准,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测量。国内外学者围绕如何选择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参照和途径、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是否应将胫骨平台软骨及半月板考虑在内、东西方人种的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差异,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胫骨平台后倾角、CR型和PS型人工膝关节置换假体的胫骨平台后倾角选择差异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胫骨平台后倾角的选择决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成败,影响术后假体的长期稳定。选取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的胫骨平台后倾角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个性化测量和选择胫骨平台后倾角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平台后倾角
测量
原文传递
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沛兴
方炯炯
+3 位作者
黄伟韬
蒋托
李彩华
冯宗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2期1233-1237,共5页
目的比较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01—2022-12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分为SuperPATH入路组(采用SuperPATH入路,n=30)和后外侧入路组(采用...
目的比较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01—2022-12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分为SuperPATH入路组(采用SuperPATH入路,n=30)和后外侧入路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n=3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60例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6个月。SuperPATH入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及术后感染,SuperPATH入路组术后褥疮1例,后外侧入路组术后褥疮1例、髋关节脱位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SuperPATH入路组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6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PATH入路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SuperPATH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满意,相较于常规后外侧入路手术,该术式不仅切口较小、术后早期疼痛轻,而且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SuperPATH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原文传递
胫骨骨道定位对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
6
6
作者
邢基斯
冯宗权
+1 位作者
侯蕾
邹勇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骨隧道定位对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胫骨骨隧道内口采用外侧半月板游离缘的切线与前后髁间突连线的交点定位;观察组选择原前内侧束和后...
[目的]探讨胫骨骨隧道定位对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胫骨骨隧道内口采用外侧半月板游离缘的切线与前后髁间突连线的交点定位;观察组选择原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中间位置定位。术后矢状位MRI测量胫骨骨道位置、胫骨纵向位移、后交叉韧带指数、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胫骨骨道分别位于胫骨平台全长的前(38.67±4.23)%和(34.21±2.46)%。胫骨纵向位移为(11.14±2.64)mm和(14.34±2.23)mm,上倾角为(56.2±4.3)°和(44.6±5.2)°,后交叉韧带指数为(3.97±0.45)和(4.78±0.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术后1年,对照组与观察组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分别为(79.63±4.67)分和(89.76±5.21)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85.61±4.92)分和(92.54±3.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能使患者的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膝关节MRI测量可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胫骨的骨道定位情况。理想的胫骨骨道在矢状位MRI上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4.21±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胫骨骨道
原文传递
题名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单次与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前瞻性对比研究
1
作者
刘典琦
黄文彬
翟文润
李颖芬
陈东峰
郑仕聪
吴颖斌
卢伟杰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关节
外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麻醉科
佛山中医院关节外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8-454,共7页
文摘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比较分析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术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LIA)联合单次收肌管阻滞(single adductor canal block,SACB)或连续收肌管阻滞(continuous adductor canal block,CACB)的早期镇痛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分配至SACB组或CAC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以及术前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VAS评分、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LIA联合SACB或CACB多模式镇痛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疼痛相关指标(静息以及活动VAS评分,发生突破性疼痛例数及时间,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关节功能相关指标(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OKS评分和HSS评分)以及术后阻滞并发症、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SACB组随访时间为(9.70±4.93)个月、CACB组为(12.23±5.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CACB组术后24 h静息VAS评分低于SA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CB组9例(30.00%)发生突破性疼痛,较SACB组17例(56.67%)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突破性疼痛发生时间和阿片类药物消耗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CB组4例、CACB组7例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CB组术后1、2 d膝关节活动度优于SACB组(P<0.05);两组术后0 d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各时间点股四头肌肌力、OKS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术中LIA联合SACB或CACB镇痛效果以及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相似,但SACB具有操作简便,能避免导管移位、脱位等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是一种更好选择。
关键词
单次收肌管阻滞
连续收肌管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镇痛
关节功能
Keywords
Single adductor canal block
continuous adductor canal block
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analgesic
joint function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
15
2
作者
冯宗权
陈坚锋
潘耀成
机构
广东省
佛山
市
中医院
关节
外科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563-1567,共5页
基金
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立项课题(编号:201308019)
文摘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42例膝外翻畸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中,采用髌旁内侧入路31例,髌旁外侧入路11例;采用非限制性假体32例,限制性假体10例。比较患膝术前、术后的ROM、FTA角以及膝关节KSS评分及功能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FTA角平均24.2°(11°-35°),术后平均6.4°(5°-12°)。KSS评分由术前平均27.4分(12-42分)提高到平均89.3分,功能评分由术前21.0分(14~35分)提高至87.5分(78-92分)。FTA角、KS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现髌骨脱位、髌前痛、腓总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中正确的截骨,配合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可有效恢复患者下肢力线。
关键词
膝外翻畸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技巧
Keywords
knee valgus deformit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surgical skills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人工髋关节感染翻修的探讨
被引量:
3
3
作者
冯宗权
邹勇根
潘耀成
机构
广东省
佛山
市
中医院
关节
外科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613-1615,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感染采用一期或二期翻修治疗的选择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1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中,采用一期翻修4例(4髋);二期翻修术治疗11例(11髋)。一期翻修组,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含万古霉素骨水泥型假体。二期翻修组,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含有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3-6个月后二期手术,再次清创,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置入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随访24-56个月,平均31个月。[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Harris评分术前一期翻修组为40.5分,翻修后为88.2分(85-95分);二期翻修组术前为46.3分(22-55分),二期翻修后为87.1分(80-94分)。[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髋部骨质和软组织情况等综合因素,一期翻修术对于感染程度轻,无窦道形成的患者,临床效果满意。二期翻修则适用于感染程度严重,有窦道形成,关节腔内大量脓液的病例。
关键词
翻修术
人工关节
感染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胫骨平台后倾角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戟森
陈坚锋
潘耀成
冯宗权
机构
广东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广东省
佛山
市
中医院
关节
外科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6-831,共6页
文摘
胫骨平台后倾角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重要截骨参数,胫骨平台后倾角的测量有多种参照标准,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测量。国内外学者围绕如何选择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参照和途径、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是否应将胫骨平台软骨及半月板考虑在内、东西方人种的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差异,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胫骨平台后倾角、CR型和PS型人工膝关节置换假体的胫骨平台后倾角选择差异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胫骨平台后倾角的选择决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成败,影响术后假体的长期稳定。选取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的胫骨平台后倾角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个性化测量和选择胫骨平台后倾角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平台后倾角
测量
Keyword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osterior slope angle of tibial plateau
measurement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沛兴
方炯炯
黄伟韬
蒋托
李彩华
冯宗权
机构
广州
中医
药大学顺德
医院
骨三科
佛山
市
中医院
关节
外科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2期1233-1237,共5页
基金
佛山市“十四五”中医重点专科(2020001005111)
特色专科和专病建设(培育)项目(TSZBY04)。
文摘
目的比较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01—2022-12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分为SuperPATH入路组(采用SuperPATH入路,n=30)和后外侧入路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n=3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60例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6个月。SuperPATH入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及术后感染,SuperPATH入路组术后褥疮1例,后外侧入路组术后褥疮1例、髋关节脱位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SuperPATH入路组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6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PATH入路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SuperPATH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满意,相较于常规后外侧入路手术,该术式不仅切口较小、术后早期疼痛轻,而且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SuperPATH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Keywords
Femoral neck fracture
SuperPATH approach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surgery
Posterior lateral approach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胫骨骨道定位对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
6
6
作者
邢基斯
冯宗权
侯蕾
邹勇根
机构
广东省
佛山
市
中医院
关节
外科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2-1096,共5页
基金
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编号:2011135)
文摘
[目的]探讨胫骨骨隧道定位对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胫骨骨隧道内口采用外侧半月板游离缘的切线与前后髁间突连线的交点定位;观察组选择原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中间位置定位。术后矢状位MRI测量胫骨骨道位置、胫骨纵向位移、后交叉韧带指数、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胫骨骨道分别位于胫骨平台全长的前(38.67±4.23)%和(34.21±2.46)%。胫骨纵向位移为(11.14±2.64)mm和(14.34±2.23)mm,上倾角为(56.2±4.3)°和(44.6±5.2)°,后交叉韧带指数为(3.97±0.45)和(4.78±0.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术后1年,对照组与观察组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分别为(79.63±4.67)分和(89.76±5.21)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85.61±4.92)分和(92.54±3.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能使患者的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膝关节MRI测量可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胫骨的骨道定位情况。理想的胫骨骨道在矢状位MRI上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4.21±2.46)%。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胫骨骨道
Keywords
knee join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tibia tunnel posi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单次与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前瞻性对比研究
刘典琦
黄文彬
翟文润
李颖芬
陈东峰
郑仕聪
吴颖斌
卢伟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探讨
冯宗权
陈坚锋
潘耀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5
原文传递
3
人工髋关节感染翻修的探讨
冯宗权
邹勇根
潘耀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原文传递
4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胫骨平台后倾角
王戟森
陈坚锋
潘耀成
冯宗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原文传递
5
SuperPATH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李沛兴
方炯炯
黄伟韬
蒋托
李彩华
冯宗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
1
原文传递
6
胫骨骨道定位对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影响
邢基斯
冯宗权
侯蕾
邹勇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