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中医证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丽红 吴海科 +4 位作者 黄涛 彭烈标 黄婷婷 梁艳桂 黄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期123-125,12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9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CT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中医证型不同将其分为寒湿阻络组(38例)与气阴两虚组(42例),另...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9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CT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中医证型不同将其分为寒湿阻络组(38例)与气阴两虚组(42例),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员40名记为对照组。采用英国Medelec Synerg肌电/诱发电位仪对三组人员进行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分别测量三组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尺神经SNCV及DML情况。结果气阴两虚组MCV、CMAP水平均低于寒湿阻络组与对照组,而寒湿阻络组C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气阴两虚组指1至腕、指3至腕SNCV水平低于寒湿阻络组与对照组,且寒湿阻络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而气阴两虚组DML高于寒湿阻络组与对照组,且寒湿阻络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三组尺神经SNCV、DM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寒湿阻络型与气阴两虚型CTS患者的正中神经MCV、CMAP、SNCV以及DML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临床上可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从而有利于对CTS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中医证型 神经传导速度 末端运动潜伏期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呑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金良 丁德权 +4 位作者 谭峰 万赛英 吴海科 黄涛 李广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4071-407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164例ACI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常规训练组(40例)、电刺激组(42例)、电针组(41例)和联合治疗组(41例)。4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吞咽X线透视检查法(VFSS)评...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164例ACI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常规训练组(40例)、电刺激组(42例)、电针组(41例)和联合治疗组(41例)。4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吞咽X线透视检查法(VFS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4组治疗后VF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电针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FSS评分和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训练组,联合治疗组较电刺激组、电针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与电针组VFSS评分和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电刺激治疗均可改善ACI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NMES与电针治疗相结合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经肌肉疾病 电刺激疗法 脑梗死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基于成人脑卒中新急救流程在佛山市缺血性脑卒中急诊创新绿色通道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3
作者 徐兰 李淑芳 +3 位作者 王海侨 周建仪 陈景利 吴怡卿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成人脑卒中新急救流程在佛山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急诊创新绿色通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通过新急救流程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共53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 目的探讨基于成人脑卒中新急救流程在佛山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急诊创新绿色通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通过新急救流程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共53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以旧急救流程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溶栓治疗患者共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到达急诊后完成抽血、完成头颅CTA及MRI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结果的时间,家属完成决策的时间,接诊到溶栓时间(DNT),对比两组患者到达急诊后60 min内完成溶栓患者的比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和72 h内的死亡率,卒中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病情伤残(mR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NT时间为(71.6±19.7)min,而对照组为(113.5±28.4)min,观察组患者DNT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2.543,P<0.001),观察组患者在接诊到护士抽血、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家属决策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其接诊后60 min溶栓率为1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χ~2=10.643,P=0.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12.564,P<0.001)。溶栓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HISS评分和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成人脑卒中新急救流程在佛山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创新绿色通道的应用,显著减少了接诊后完成溶栓治疗的时间,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诊 急救流程 绿色通道 溶栓
下载PDF
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神经黏蛋白mRNA表达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谭峰 万赛英 +6 位作者 吴海科 霍绮雯 王金良 陈文霖 方美凤 刘晓林 孙景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20-723,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 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神经黏蛋白mRNA(neurocan-mRNA)表达、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 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神经黏蛋白mRNA(neurocan-mRNA)表达、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运用原位杂交和电镜等技术观察电针对脑缺血2h后再灌注1、7、14、30d大鼠脑内神经黏蛋白-mRNA表达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电针组脑缺血-再灌注7、14、30d大鼠脑缺血区周围及海马区neurocan-mRNA表达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神经元、血管壁等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较对照各组减轻。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神经抑制因子neurocan-mRNA表达、减轻细胞超微结构损害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黏蛋白 电针 高血压大鼠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建立及对神经康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5
5
作者 周建仪 陈景利 +7 位作者 李莹莹 许雪华 吴怡卿 刘吉昌 何怡 秦锋周 梁斯娜 徐兰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985-989,共5页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建立护理模式并进行干预,探讨其对卒中患者神经康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脑卒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IMB模型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建立护理模式并进行干预,探讨其对卒中患者神经康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脑卒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IMB模型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量表评估入院时和干预后6个月神经功能情况,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在入院时的平均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3,P=0.733),干预6个月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9,P=0.029),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在干预后6个月的MoCA评分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与计算力、语言功能、抽象思维、延迟记忆力和定向力均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IMB模型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卒中患者的神经和认知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脑卒中 神经康复 认知功能 护理
下载PDF
中医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金良 顾卫 +2 位作者 张明霞 谭峰 黄涛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338-1339,共2页
目的 观察中医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 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34例 )和对照组 (31例 ) ,康复组采用综合疗法 (予以中药、针灸、早期康复治疗及常规治疗 )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采用Fug... 目的 观察中医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 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34例 )和对照组 (31例 ) ,康复组采用综合疗法 (予以中药、针灸、早期康复治疗及常规治疗 )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采用Fugl-Meyer法、Barthel指数法于治疗前及治疗 4周后评定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各组Fugl-Meyer及Barthel积分相近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 4周后康复组Fugl-Meyer及Barthel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中医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较常规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改善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常规治疗 患者 早期康复治疗 对照组 中医 治疗前 目的观 结论 显著性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谭峰 顾卫 +6 位作者 万赛英 吴海科 黄涛 霍绮雯 张圻 孙景波 成家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2-85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yclovirobuxine D,CVBD)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神经肽Y(NPY)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RHRSP 80只,再用线栓...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yclovirobuxine D,CVBD)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神经肽Y(NPY)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RHRSP 80只,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治疗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脑缺血6h后,再灌注6h、3、7天3个时间点分别给予CVBD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用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CVBD对脑缺血6h后,再灌注6h、3、7天大鼠脑组织NPY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h、3、7天后,脑组织NPY mRNA阳性细胞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各相同时间点,但低于对照纽同时间点(P〈0.05,P〈0.01)。结论CVBD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PY133RNA表达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缺血 再灌注 神经肽Y 黄杨属 RNA 信使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10
8
作者 谭峰 张炘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135-138,共4页
目的:从中医药角度综述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作用机制及临床展望。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6-12相关吞咽困难、障碍的文献,检索词“吞咽困难、吞咽障碍,疗法、治疗”,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目的:从中医药角度综述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方法、作用机制及临床展望。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6-12相关吞咽困难、障碍的文献,检索词“吞咽困难、吞咽障碍,疗法、治疗”,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吞咽困难、障碍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吞咽困难、障碍。②吞咽困难、障碍的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排除标准:①非急性脑卒中导致的吞咽困难、障碍。②重复研究、综述文献、病例报道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9篇关于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文献,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针刺治疗可达到迅速改善脑细胞功能的作用,使受损神经细胞苏醒,促进吞咽反射弧的重建与恢复,恢复咽部的神经支配,使吞咽动作得以协调和改善。中医病机在于痰浊、瘀血互结,上扰髓海。髓海为元神之府,元神受扰可致吞咽失常、言语蹇涩等症。治则为充脑益髓,通经活络,调养气血,开关启闭。针药并用是目前中医药疗法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互补,结合的治法。中西医结合一直是整个医学界追逐的目标之一,也是世界医学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结论:对于脑卒中后的吞咽困难,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比较局限,而随着中医药治疗的逐步推广,针灸、中药的介入,使得中西医多种疗法相互渗参,相辅相成,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卒中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晓伟 周建仪 +4 位作者 曾奕云 李旷怡 何明丰 王四萍 宁晓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1期125-127,164,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而...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显著进步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00%和92.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00%和76.00%,且差别均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FMA评分值和BI评分值分别为(55.79±6.24)分和(75.43±7.0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3.65±5.83)分和(62.96±6.87)分,且差别均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护理干预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缺血损伤的血管和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赛英 黎杏群 +1 位作者 顾卫 谭锋 《医学综述》 2006年第7期401-404,共4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目前所知唯一作用于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在血管发生中处枢纽地位。它选择性地作用于内皮细胞、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它参与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VEGF血管和神经保护作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缺血 血管再生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轩 邱海斌 +1 位作者 周雪贤 梁艳桂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与面神经运动传导(FMC)检测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00例。发病1~7 d,BR记录R1、R2及R2'波,分为出波组和未出波组;FMC检测复合肌肉...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与面神经运动传导(FMC)检测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00例。发病1~7 d,BR记录R1、R2及R2'波,分为出波组和未出波组;FMC检测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BR检测显示,患侧R1、R2及R2'波未出波率分别为42.00%、30.00%、30.00%,均明显高于健侧(均为0.00%;P<0.05)。出波者患侧R1、R2及R2'波潜伏期较健侧均明显延长(P<0.05)。FMC检测显示,患侧CMAP潜伏期较健侧均明显延长(P<0.05)。治疗1、2、3个月的痊愈率分别为47.0%、74.0%、90.0%;BR出波组治疗1、2、3个月痊愈率明显高于未出波组(P<0.05);CMAP正常组治疗1、2、3个月痊愈率明显高于异常组(P<0.05)。结论BR与FMC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客观指标,BR出波情况与CMAP下降幅度可客观评估病人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瞬目反射 面神经运动传导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早期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合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海科 顾卫 +3 位作者 谭峰 黄涛 王金良 李广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合加味牵正散对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加味牵正散,对照组 用地塞米松,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其他不良...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合加味牵正散对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加味牵正散,对照组 用地塞米松,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96.0%,对照组为92.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 论 清开灵注射液合加味牵正散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加味牵正散 面神经炎
下载PDF
神经黏蛋白与中枢神经损伤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峰 万赛英 陈文霖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8期595-597,共3页
关键词 神经黏蛋白 中枢神经损伤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高血压大鼠神经肽Y和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谭峰 顾卫 +6 位作者 吴海科 郅敏 万赛英 王金良 黄涛 黄彪 孙景波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7期492-496,共5页
目的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神经肽Y(NPY)表达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制作RHRSP模型,用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放射免疫法、干湿重法、图像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技... 目的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神经肽Y(NPY)表达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制作RHRSP模型,用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放射免疫法、干湿重法、图像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技术检测脑缺血6h再灌注6、72、168h时脑组织NPY、水含量、梗死面积百分率和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灌注组脑组织NPY和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72h达高峰;脑梗死面积百分率显著增高,168h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元和血管壁超微结构损害。结论NPY可能参与了RHRSP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病理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肽Y 超微结构 大鼠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超微结构变化 缺血再灌注脑损伤 动脉闭塞模型 脑梗死面积 细胞超微结构
下载PDF
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正中神经损伤致感觉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德权 谭峰 +3 位作者 李广兴 张明霞 陈景梅 林东雄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2期241-242,共2页
目的观察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正中神经损伤感觉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2例正中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加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 目的观察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正中神经损伤感觉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2例正中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加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加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于治疗的第1天、第10天、第20天进行康复评定,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能更加明显地改善正中神经损伤患者的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可保穴位注射 电针 正中神经损伤 感觉功能
下载PDF
脑缺血-复流性脑损伤神经可塑性变化领域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期144-145,共2页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虽可抢救病灶边缘尚未死亡的半影区神经细胞,但缺血-复流性脑损伤以及病灶中心区神经元死亡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迄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纵然如此,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的运动障碍仍有不同程度的自行改善,除...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虽可抢救病灶边缘尚未死亡的半影区神经细胞,但缺血-复流性脑损伤以及病灶中心区神经元死亡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迄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纵然如此,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的运动障碍仍有不同程度的自行改善,除了与脑水肿消退等因素有关外,目前认为残存脑组织的可塑性起着关键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突触生长素(synaptophysin,SYN)、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protein-43,GAP-43)的表达在促进神经发育、轴突再生、突触生长、结构与功能重建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中枢神经内抑制性蛋白因子神经黏蛋白(neurocan)、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表达增加也是脑梗死后突触重构受阻、神经功能恢复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脑缺血-复流性脑损伤神经可塑性变化领域物质基础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寻求降低脑血管病后遗症的新途径,提高脑血管病幸存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复流性脑损伤神经 中医 神经系统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美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7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电针治疗),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水平...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电针治疗),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NSE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NSE水平(3.96±1.44)ng/ml、NIHSS评分(7.53±4.0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3±1.51)ng/ml、(12.61±5.8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急性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电针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血管病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明霞 谭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4期153-153,共1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血管病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选用相同的神经发育疗法方式,治疗组加电针进行治疗,用Fugl-Meyer(FMA)评分方法和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评定。结...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血管病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选用相同的神经发育疗法方式,治疗组加电针进行治疗,用Fugl-Meyer(FMA)评分方法和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P<0.01)。结论:电针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血管病恢复期更有利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恢复期 电针 神经发育疗法
下载PDF
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
19
作者 吴怡卿 黄银珍 梁文倩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4期517-518,共2页
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病发作迅急,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极高。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短暂脑缺血或脑出血、脑梗死等,可导致患者部分器官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等现象,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1,2]。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 中医护理 高血压患者 穴位按摩 症候积分 中医症状 脑卒中
下载PDF
14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的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烈标 谭峰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8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的特征。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2012年3月10日期间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例MND患者,回顾性分析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的特征。结果本组患者的胸锁乳突肌电生理检查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的特征。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2012年3月10日期间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例MND患者,回顾性分析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的特征。结果本组患者的胸锁乳突肌电生理检查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的改变。其中左侧及右侧胸锁乳突肌运动单位总异常率分别为88.6%及85.0%;异常自发电位仅见于22例。最大用力收缩时,左侧及右侧胸锁乳突肌波型异常率分别为81.4%及82.9%。3年及以上病程的患者,其胸锁乳突肌异常自发电位明显增多(P<0.05)。而病程在1年以上者,巨大电位及单纯相发生率较1年内明显增多(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可以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且随着病程的进展,胸锁乳突肌逐渐出现失神经支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 运动神经元病 电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