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塞贝克效应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富华 谭军 李琴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8期139-141,共3页
半导体材料依托材料、物理、化学、信息、微电子等多学科体系,推动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实验是一门关联材料学、电学和热学相关理论知识,强调实操性,突显知识储备量、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技巧的实验课... 半导体材料依托材料、物理、化学、信息、微电子等多学科体系,推动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实验是一门关联材料学、电学和热学相关理论知识,强调实操性,突显知识储备量、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技巧的实验课。针对该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思路,结合“专创融合”教改的时代背景,在传统“讲授型”为主的课堂授课模式中融入“科研渗透型”的教学元素,以科研促教学,在授课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教学创新,糅合多元化考核机制和成效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深刻领会半导体实验教学创新在学科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大幅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科研促教 塞贝克效应 实验 教学创新
下载PDF
P型碲化铋热电器件制作与帕尔帖效应实验
2
作者 谭军 孙富华 +2 位作者 赵玲妹 王心宇 李宏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9-84,共6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精密切割、抛光、焊电极、引线等工艺,制作出P型碲化铋热电单臂器件。制冷性能结果表明,通直流电后,器件一端升温,另一端快速降温,在最佳工作电流1.8 A时,吸热温差为4.8 K,充分验证了半导体材料依据帕尔帖效应实... 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精密切割、抛光、焊电极、引线等工艺,制作出P型碲化铋热电单臂器件。制冷性能结果表明,通直流电后,器件一端升温,另一端快速降温,在最佳工作电流1.8 A时,吸热温差为4.8 K,充分验证了半导体材料依据帕尔帖效应实现热电制冷效果。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帕尔帖效应与热电势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电学、热学和材料学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铋 热电器件 帕尔帖效应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金字塔池化网络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组分推理方法
3
作者 王虎 尹泽泉 +6 位作者 王雯婕 黄笠舟 方宁宁 隋俊友 张加乐 张锐明 隋邦傑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 composition,GDL)形貌划分与制备工艺改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字塔池化网络(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PSPNet)与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ion,MLP)的气体扩散层组...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 composition,GDL)形貌划分与制备工艺改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字塔池化网络(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PSPNet)与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ion,MLP)的气体扩散层组分识别与比例推理方法:首先将带标签的气体扩散层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片输入神经网络,得到特征图;得到的图像特征层进入金字塔池化模块后,获取SEM图像的深层和浅层特征;随后将深层和浅层特征图层融合输入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模块,得到预测图像;最后统计各个组分上的像素点比例,通过MLP完成组分比例推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组分识别像素准确率达81.24%;在5%偏差范围内,比例推理准确率为88.89%。该方法解决了气体扩散层多组分无法区分、比例无法获知的问题,可有效应用于气体扩散层的质检、数值重构以及制备工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层制备 扫描电镜 人工智能 金字塔池化网络 多层感知器
下载PDF
面向控制的一维非等温两相流燃料电池模型研究
4
作者 刘佳奇 卢炽华 +1 位作者 刘志恩 周辉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9,共13页
经验模型不能反映电池内部复杂的物理化学耦合过程及其导致的响应迟滞,这给燃料电池系统精确控制策略的开发带来了一定困难。针对此问题,建立了面向控制的一维非等温两相流模型,考虑了流道内气体瞬态效应、电池内部水相变,研究了电流密... 经验模型不能反映电池内部复杂的物理化学耦合过程及其导致的响应迟滞,这给燃料电池系统精确控制策略的开发带来了一定困难。针对此问题,建立了面向控制的一维非等温两相流模型,考虑了流道内气体瞬态效应、电池内部水相变,研究了电流密度对气体浓度以及水热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运行条件和模型参数对电池输出电压的影响,探究了电流阶跃下该模型相比于集总参数模型在输出性能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可为燃料电池系统层面的模型优化及控制策略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非等温 两相流 一维模型 SIMULINK
下载PDF
高电位下PEMFC阴极催化层Pt对碳腐蚀的影响
5
作者 刘明俊 周芬 +3 位作者 朱振 黄鹏涛 姚志鹏 潘牧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3-1010,共8页
结合非色散红外光谱(NDIR)和电化学表征的方法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层在0.8 V恒电位下,碳腐蚀的变化规律及其对Pt氧化过程的依赖性。研究发现0.8 V恒电位下,Pt会导致碳载体的腐蚀更加剧烈。运行100 h后,Pt/C电极的碳损失质... 结合非色散红外光谱(NDIR)和电化学表征的方法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层在0.8 V恒电位下,碳腐蚀的变化规律及其对Pt氧化过程的依赖性。研究发现0.8 V恒电位下,Pt会导致碳载体的腐蚀更加剧烈。运行100 h后,Pt/C电极的碳损失质量达到8.7%,是纯碳电极的3.5倍。Pt/C电极的碳腐蚀规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呈对数增长,第三阶段呈线性增长,中间存在混合增长区。而Pt氧化物累积量分析表明Pt的氧化呈现出两段对数关系,且中间存在一个过渡区,这解释了碳腐蚀的三段规律。活跃的Pt-OH催化碳腐蚀,并快速转化成PtO_(x)等惰性氧化物,大幅降低对碳腐蚀的促进作用,当Pt-OH含量稳定后,碳腐蚀速率达到稳态。电位阶跃工况下,Pt氧化物增长速度明显降低,碳载体质量损失达到了15.55%,几乎是恒电位工况的2倍,表明控制Pt氧化物累积速度会加速碳载体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载体腐蚀 0.8 V恒电位 PT催化剂 Pt氧化物
下载PDF
进气相对湿度对变载工况下PEMFC电堆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胡超 罗马吉 +1 位作者 陈云 张锐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为了探究进气相对湿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变载工况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动态循环工况,包括电流密度从0.10到0.35 A/cm^(2)、从0.10到1.00 A/cm^(2)的2种阶跃工况和电流密度分别为0.10、0.35、1.00 A/cm^(2)的稳定工况,进行了相... 为了探究进气相对湿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变载工况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动态循环工况,包括电流密度从0.10到0.35 A/cm^(2)、从0.10到1.00 A/cm^(2)的2种阶跃工况和电流密度分别为0.10、0.35、1.00 A/cm^(2)的稳定工况,进行了相对湿度分别为20%、30%、50%、70%、80%的5组试验.结果表明:恒流状态时,电堆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对相对湿度的敏感性不同,在大电流密度下相对湿度对电堆性能影响较大;变载过程中,电堆电压出现下冲和过冲现象,加载过程的电压下冲量与变载幅度和相对湿度有关,电堆单电池电压一致性变差,电压一致性与进气相对湿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相对湿度 变载工况 电压一致性 电堆性能
下载PDF
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座椅电机故障诊断
7
作者 王龙祥 朱亚伟 +3 位作者 卢炽华 刘志恩 肖文浩 谢丽萍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5,共9页
故障数据的缺失一直是制约设备故障诊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通过刻意损坏设备的方法来采集故障数据。为实现座椅电机的无损故障诊断,文章对座椅电机的故障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通过在座椅电机表面粘贴微型喇叭并播... 故障数据的缺失一直是制约设备故障诊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通过刻意损坏设备的方法来采集故障数据。为实现座椅电机的无损故障诊断,文章对座椅电机的故障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通过在座椅电机表面粘贴微型喇叭并播放故障声音,来模拟故障的发生。在自编码器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卷积操作,使用卷积层代替全连接层,通过输入数据维度、卷积核的尺寸和数量以及池化、正则化等操作对模型结构进行调整。采用IDMT Isa Electric Engine数据集作为源域数据,对模型进行预训练。使用迁移学习方法将源域中已经学习到的数据分布迁移到座椅电机故障诊断任务中,并与各类模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文中方法在召回率保持1.00的情况下,曲线下面积达到0.86,检测结果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自编码器 无监督学习 模拟故障声音 迁移学习
下载PDF
计及层内和层间的L形层合板失效的数值研究
8
作者 王宇轩 曹东风 +1 位作者 胡海晓 李书欣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3,共11页
民用复合材料飞机中,L形层合板是最常见也是最关键的元件,研究其失效机制对飞机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层内基体裂纹扩展和层间分层失效是L形复合材料层合板最关键的两种失效机制,这两种失效机制可能同时发生并且存在耦合作用。本文提出两... 民用复合材料飞机中,L形层合板是最常见也是最关键的元件,研究其失效机制对飞机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层内基体裂纹扩展和层间分层失效是L形复合材料层合板最关键的两种失效机制,这两种失效机制可能同时发生并且存在耦合作用。本文提出两套数值分析模型,用于描述L形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失效过程。模型Ⅰ在L形板的弧形区域层间布置零厚度内聚力单元用于模拟分层,同时在90°层内铺设径向零厚度内聚力单元用于模拟基体裂纹。模型Ⅱ采用XFEM方法模拟基体裂纹的萌生和扩展,采用内聚力行为方法模拟分层。通过与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对两套模型在失效模式和关键载荷预测等方面的能力和优缺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套模型都能描述基体裂纹和分层的扩展及二者的耦合作用。模拟分析所得到的失效模式与试验结果一致,同时预测的初始失效载荷和最大失效载荷也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层合板 层内裂纹 分层 扩展有限元 内聚力单元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厚/薄铺层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及冲击后压缩特性研究
9
作者 郑凯东 曹东风 +2 位作者 胡海晓 李瑞奇 李书欣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9-477,共9页
相对于传统厚铺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薄铺层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损伤抑制效应,在诸多力学性能方面表现更为优异。基于准各项同性厚铺层层合板,采用“离散”与“聚集”2种薄层嵌入厚层的方式衍生出的2种厚/薄层混杂层合板,研究低... 相对于传统厚铺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薄铺层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损伤抑制效应,在诸多力学性能方面表现更为优异。基于准各项同性厚铺层层合板,采用“离散”与“聚集”2种薄层嵌入厚层的方式衍生出的2种厚/薄层混杂层合板,研究低能量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程度和分布特征以及冲击后的剩余压缩性能。实验获取了冲击与准静态压缩实验过程的力学响应;超声C扫与热揭层实验揭示了3类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层损伤形貌特征,量化了损伤尺寸大小。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薄层的“离散”与“聚集”2种嵌入厚层的方式,充分利用了薄铺层复合材料的损伤抑制效应,改变了复合材料结构分层损伤的中心对称分布特征与特征分层损伤沿厚度方向分布位置,改善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剩余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冲击 混杂效应 热揭层 损伤抑制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燃料电池电动轻卡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10
作者 赵国强 田韶鹏 +1 位作者 肖哲 杨灿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723-732,共10页
以某款燃料电池电动轻型卡车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经济性和耐久性为目的,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燃料电池电动轻卡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对其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优化。在原模糊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燃料电池输出功率... 以某款燃料电池电动轻型卡车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经济性和耐久性为目的,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燃料电池电动轻卡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对其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优化。在原模糊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变化率进行约束,制定了一种改进后的模糊控制策略。将改进后的模糊控制策略与有限状态机控制策略和原模糊控制策略进行对比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NEDC和UDDS循环工况下,改进后的模糊控制策略比原模糊控制策略氢耗量分别减少5.65%和8.29%;与有限状态机控制策略相比,改进后的模糊控制策略的氢耗量分别减少16.63%和10.64%,并且改进后的模糊控制策略的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波动幅度更小,变化更加稳定,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经济性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电动轻卡 能量管理 经济性 模糊控制
下载PDF
双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自抗扰控制
11
作者 程博源 刘志恩 +3 位作者 刘昌伟 李晨雨 李永超 卢炽华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661-673,共13页
为对双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电堆模型,并耦合水泵、换热器等关键零部件模型形成完整的热管理系统模型。为保证阶跃工况下电堆温度的稳定,设计了基于比例积分与线性自抗扰算法的联合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 为对双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电堆模型,并耦合水泵、换热器等关键零部件模型形成完整的热管理系统模型。为保证阶跃工况下电堆温度的稳定,设计了基于比例积分与线性自抗扰算法的联合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验证。提出了基于前馈解耦及串级LADRC的改进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对比改进前后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超调量,反映温控精度的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量最高可降低66.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堆燃料电池系统 热管理 自抗扰 串级控制
下载PDF
料浆I/C比对PEMFC合金催化剂氧传质阻力的影响规律
12
作者 谢雨秋 郭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7-181,共5页
氧气传输阻力对燃料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该阻力的大小也与料浆配方的I/C比和催化剂种类密切相关。本工作研究了不同I/C比对不同型号低载量合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使用了极限电流法对燃料电池的氧传质阻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测试结... 氧气传输阻力对燃料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该阻力的大小也与料浆配方的I/C比和催化剂种类密切相关。本工作研究了不同I/C比对不同型号低载量合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使用了极限电流法对燃料电池的氧传质阻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虽然合金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高于纯铂催化剂(PtCo/C>PtRu/C>Pt/C),但是I/C比变化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更为关键:PtRu/C催化剂极限电流密度最低,氧气传输能力受到I/C比的影响最严重,PtCo/C次之,Pt/C催化剂的氧气传输能力受到的影响最小。与之对应的,三种催化剂的电池性能依次为Pt/C≈PtCo/C>PtR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比 合金催化剂 氧传质阻力 燃料电池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阳极饥饿反极的研究
13
作者 董文雅 潘建欣 郭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反极研究主要通过单电池完成,反极过程没有考虑相邻电池的影响,与电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本文通过控制加湿度和过量系数等测试条件分析了5片PEMFC电堆阳极在水淹和缺气情况下的饥饿反极情况.结果表明... 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反极研究主要通过单电池完成,反极过程没有考虑相邻电池的影响,与电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本文通过控制加湿度和过量系数等测试条件分析了5片PEMFC电堆阳极在水淹和缺气情况下的饥饿反极情况.结果表明,在电堆阳极水淹情况下,反极单电池电压表现为缓慢下降到电解水平台然后迅速恢复的循环过程,性能恢复归因于水淹单电池阳极进出口压差上升使其液态水排出而氢气重新进入;在电堆阳极缺气情况下,反极单电池电压表现为迅速降低到碳腐蚀平台然后迅速恢复的循环过程,这是由于缺气单电池的阳极进出口压差下降使电堆内氢气重新分配.缺气反极电池电压会降低到碳腐蚀平台,因此会对电池性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水淹 阳极缺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
下载PDF
车用锂离子电池组液冷散热系统设计与优化
14
作者 刘岩 肖纯 +2 位作者 沈国鑫 李锦 张少睿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7-314,共8页
目的解决传统热管理系统中锂离子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过高、温差过大等问题。方法以液冷方式为主要手段,在传统蛇形冷却通道的基础上设计1种单流入单流出的微通道结构和2种双流入单流出的微通道结构,并采用新型高导热材料石墨烯薄... 目的解决传统热管理系统中锂离子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过高、温差过大等问题。方法以液冷方式为主要手段,在传统蛇形冷却通道的基础上设计1种单流入单流出的微通道结构和2种双流入单流出的微通道结构,并采用新型高导热材料石墨烯薄膜作为散热辅助材料。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温差、温升和流体压力4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优化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由36.4℃降至36℃,温差由8.7℃降至3.9℃,电池组的散热能力及温度一致性得到提高。结论双流入单流出结构优于单流入单流出结构,其中双波纹蛇形为最佳的液冷微通道结构,石墨烯薄膜的采用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组的温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组 液冷式 双波纹蛇形 石墨烯薄膜
下载PDF
PEMFC金属双极板金涂层原电池腐蚀机理研究
15
作者 田晓楠 程凤 +1 位作者 梁溆锴 郭伟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46,共5页
为了追求低接触电阻和高耐腐蚀性能,金涂层虽然成本高昂但是仍然在金属双极板涂层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镀金涂层金属双极板在3000 h电堆实际测试分析了金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情况,同时采用电化学加速测试分析了其原电池腐蚀机理。研究结果... 为了追求低接触电阻和高耐腐蚀性能,金涂层虽然成本高昂但是仍然在金属双极板涂层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镀金涂层金属双极板在3000 h电堆实际测试分析了金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情况,同时采用电化学加速测试分析了其原电池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双极板金层在寿命测试过程中首先因为点蚀而出现轻微缺陷,钛层裸露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酸性环境中而与金层形成原电池腐蚀。本研究将有助于提出缓解金涂层腐蚀失效的方案,为镀金涂层金属双极板在PEMFC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FC 金属双极板 金涂层 原电池腐蚀
下载PDF
液态有机储氢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16
作者 刘若璐 汤海波 +5 位作者 何翡翡 罗凤盈 王金鸽 杨娜 李洪伟 张锐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1741,共11页
随着构建绿色氢能社会愿景的提出,氢能的需求量将会大规模增长,氢能的储运就成为了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液态有机储氢技术在氢能大规模储存和长距离运输上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传统高压储氢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这项技术目前仍... 随着构建绿色氢能社会愿景的提出,氢能的需求量将会大规模增长,氢能的储运就成为了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液态有机储氢技术在氢能大规模储存和长距离运输上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传统高压储氢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国内相关的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芳香烃类和氮杂环芳香烃类等主要的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并对其储氢性能、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现状展开了分析;阐述了液态有机储氢技术中加氢和脱氢过程所涉及的各种金属催化剂的性能。基于目前的研究,对液态有机储氢技术在未来氢能规模化应用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液态有机储氢技术在诸多氢能应用领域的可行性及其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是若要实现大规模应用,则需选择更优的有机储氢材料,开发高选择性、高催化活性及低成本的新型催化剂,进一步优化加氢和脱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有机储氢 储氢材料 芳香烃类 氮杂环芳香烃类 催化剂 加氢 脱氢
下载PDF
七段式SVPWM优化电机电磁噪声的量产可行性验证
17
作者 胡星星 陈海娥 《汽车与新动力》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样车存在明显的高频电磁噪声,该噪声被确认由电机系统产生。将该电机采用的五段式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软件改为七段式SVPWM软件。在不降低电机性能的条件下,探索降低电磁噪声的可量产优化方案。七段式SV... 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样车存在明显的高频电磁噪声,该噪声被确认由电机系统产生。将该电机采用的五段式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软件改为七段式SVPWM软件。在不降低电机性能的条件下,探索降低电磁噪声的可量产优化方案。七段式SVPWM正弦性好,谐波含量小,噪声表现好。采用七段式SVPWM软件,在台架及实车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七段式SVPWM软件能有效改善电磁噪声,且对电机的性能影响轻微,可量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电磁噪声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试验验证
下载PDF
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对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配套闸片摩擦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冀运东 陈震 +2 位作者 李书欣 李晨阳 曹东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71,129,共10页
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与环氧树脂(EP)为原料,合成了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ES),用其与热固性酚醛(PF)共混(PF/ES)作为黏结剂,与PF、PF与EP共混物(PF/EP)进行比较,研究其耐温性和韧性。并制备了匹配铝基复合材料(AMMC)制动盘的闸... 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与环氧树脂(EP)为原料,合成了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ES),用其与热固性酚醛(PF)共混(PF/ES)作为黏结剂,与PF、PF与EP共混物(PF/EP)进行比较,研究其耐温性和韧性。并制备了匹配铝基复合材料(AMMC)制动盘的闸片材料,探讨了多种压力和转速条件下黏结剂对刹车片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HTPDMS提高了EP的耐温性,与PF共混后700℃以上残留物质量较PF提高181.1%;PF/ES具有较高的韧性,其冲击强度较PF和PF/EP分别提高467.1%、270.4%;采用PF/ES制备的闸片在停车制动和高温制动中摩擦系数(COF)稳定、大小适宜、不伤盘;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在停车制动阶段出现了不连续的转移膜,主要的磨损形式为黏着磨损、疲劳磨损,高温制动时PF/ES制备的闸片表面存在碳化膜,主要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 硅氧烷 摩擦磨损 磨损形式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热压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宏达 曹东风 +6 位作者 胡海晓 王继辉 丁安心 钟愉承 倪爱清 冀运东 陈俊磊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4-37,共14页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oFRTP)具有损伤容限高、成型周期短及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能够规模化应用。热压成型工艺因其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关注,但由于该工艺涉及成型参数多,以及成型过程中...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oFRTP)具有损伤容限高、成型周期短及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能够规模化应用。热压成型工艺因其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关注,但由于该工艺涉及成型参数多,以及成型过程中材料大变形、非线性、多相变等多场耦合的特点,所制构件易产生褶皱、纤维开裂及外形尺寸变形过大等质量缺陷,对构件力学性能的稳定及后期装配带来极大挑战。为克服传统试错法低效率、高成本的缺点,提高热压成型设计效率,本文重点对热压成型工艺及其相应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进行综述。本文从CoFRTP应用现状及制造关键、热压成型工艺过程分析及研究现状和热压成型工艺仿真方法3个方面展开,最后对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本文将为CoFRTP高效率和高质量成型提供理论指导,对相应的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oFRTP) 热压成型工艺 先进制造 成型仿真 设计–成型一体化平台
下载PDF
电解液添加剂稳定水系电池锌负极界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时文超 刘宇 +3 位作者 张博冕 李琪 韩春华 麦立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9-1603,共15页
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由于价格低廉、安全性高,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极具潜力。然而,锌金属在常规水系电解液中并不稳定,界面处容易产生锌枝晶、析氢和腐蚀等副反应,导致AZMBs循环寿命较短。其中,电解液添加剂可以有效调控锌负极界面的化... 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由于价格低廉、安全性高,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极具潜力。然而,锌金属在常规水系电解液中并不稳定,界面处容易产生锌枝晶、析氢和腐蚀等副反应,导致AZMBs循环寿命较短。其中,电解液添加剂可以有效调控锌负极界面的化学特性和反应过程,显著提升其界面稳定性,大幅延长AZMBs的循环寿命。因此,对电解液添加剂稳定锌负极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简要介绍了锌负极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相关机理,重点阐述了电解液添加剂对锌负极界面的主要调控机制,包括设计静电屏蔽层、贫水双电层(EDL)、原位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以及调控锌离子溶剂化鞘层。此外,还对不同添加剂类型进行了分类讨论,包括阳离子型、阴离子型、有机小分子型、有机聚合物型和其他类型,并分析了其各自的调控机理和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本文还对电解液添加剂策略稳定锌负极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金属电池 电解液添加剂 界面调控 固体电解质界面 界面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