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连刚强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第17期140-141,共2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工作时,档案管理是重中之重。档案管理比较复杂烦琐,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因此,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工作时,档案管理是重中之重。档案管理比较复杂烦琐,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因此,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建设档案管理数字化路径,对提升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水平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档案管理 数字化建设 策略分析
下载PDF
基于设备档案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连刚强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0年第29期36-37,40,共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设备的更新速度更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在引进和使用先进的新型仪器、设备。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主要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设备的更新速度更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在引进和使用先进的新型仪器、设备。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主要探究分析了设备档案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设备档案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档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档案管理 重要性
下载PDF
2019-2023年佛山市三水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陈绮媚 彭文秋 +2 位作者 陈建千 徐文瑶 麦雪芬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4期16-19,23,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重点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3年在三水区7个镇街进行食品样本的采集,并按其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相关致病微生物的检测。结果:5年期间共检测7...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重点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3年在三水区7个镇街进行食品样本的采集,并按其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相关致病微生物的检测。结果:5年期间共检测7个类别15种食品408份样本,其中12种食品70份样本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总阳性率为17.16%;外卖配送餐和调理肉制品的致病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总阳性率分别为55.00%和40.00%。对常见的12种致病微生物进行检测,共检出8种,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1.51%和11.17%。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最高,为55.00%。结论:佛山市三水区食品存在被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安全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督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居民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致病微生物 食源性疾病 监测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区首起社区登革热暴发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效果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永辉 郑秀钰 +5 位作者 王海荣 余小庆 麦雪芬 许娟 陈绮媚 蔡文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佛山市三水区首起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综合预防控制效果,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登革热Ig M和Ig G抗体,用PCR... 目的分析佛山市三水区首起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综合预防控制效果,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登革热Ig M和Ig G抗体,用PCR方法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用布雷图指数、发病数和疫情持续时间评价综合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4年9—10月,三水区发生一起由登革热I型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共发现病例55例,年发病率为8.73/10万;发病高峰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男女性别间发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青壮年人群发病数较多,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疫情涉及到6个街道19个社区居委,病例主要集中4个居委会(园林、沙头、桥头和南边),占总病例数的60.00%,发病具有时间和空间聚集性特征,病例均具有登革热临床特征,无重症死亡病例;疫情处理初期,各疫点布雷图指标大于20,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87.50%的疫点一周内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三水区首起登革热疫情呈多点散发和局部暴发的低强度流行态势,流行病学特征与广东省及佛山市的一致,流行病毒型别为I型登革热病毒;经实施多部门联防联控的合作,动员社会参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效果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佛山
下载PDF
2015—2018年佛山市三水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5
作者 周开举 吴碧娇 +2 位作者 何永辉 余小庆 王海荣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2期70-73,93,共5页
目的分析2015-2018年佛山市三水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为加强免疫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8年三水区共报告AEFI病例377例,4年总体报告率为28.30/10万剂... 目的分析2015-2018年佛山市三水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为加强免疫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8年三水区共报告AEFI病例377例,4年总体报告率为28.30/10万剂次,多数发生在1岁以下年龄组,8~<18岁组最低。在153例1岁以下报告AEFI中,8月龄儿童占比最高,达22.88%,其次为6月龄儿童,占11.76%。AEFI病例局部反应占49.86%,局部红肿和结节各分别占34.21%和15.65%。全身反应以发热为主,占56.76%;涉及各种过敏反应占16.71%;有哭闹、皮疹和瘙痒等其他全身症状者占18.30%。属于一般反应者占75.07%,属于异常反应者占18.04%,偶合症占6.63%。有7例属于严重反应。根据AEFI产生各种症状数量对疫苗进行了排序。结论三水区AEFI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疫苗的安全风险,尤其关注产生多种AEFI反应和严重反应的疫苗,有必要持续加强AEFI监测,及时发现潜在存在疫苗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 疫苗安全 免疫规划 预防接种
下载PDF
2014年佛山市三水区麻疹疑似病例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娟 张俊国 余小庆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1期144-146,149,共4页
目的 分析三水区麻疹流行特点,为本区麻疹监测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全区88例疑似麻疹患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病毒Ig M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核酸,将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麻疹病毒Ig M抗体检... 目的 分析三水区麻疹流行特点,为本区麻疹监测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全区88例疑似麻疹患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病毒Ig M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核酸,将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麻疹病毒Ig M抗体检测阳性率71.76%,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87.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阳性病例集中在0~2岁和21~40岁;本地与外地人口麻疹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时间,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M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麻疹病毒核酸可以弥补出疹早期(〈3 d)麻疹Ig M抗体滴度过低导致血清ELISA法漏检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ELISA 荧光定量PCR 检测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区2013-2015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许娟 麦雪芬 +1 位作者 陈仕超 余小庆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2X期85-86,共2页
本文旨在了解佛山市三水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可能被污染的食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依据《佛山市食品风险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采样检测、分离培养和鉴定。检测结果:2013-2015年抽检390份食品样品,... 本文旨在了解佛山市三水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可能被污染的食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依据《佛山市食品风险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采样检测、分离培养和鉴定。检测结果:2013-2015年抽检390份食品样品,检出70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7.95%,三年阳性检出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9类食品中,除乳及乳制品、冷冻饮品、凉拌食品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佛山市三水区 污染状况分析 冷冻饮品 风险监测 阪崎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培养 工作手册 大肠埃希氏菌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碧娇 蔡文安 +1 位作者 何永辉 周开举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第8期70-72,共3页
目的了解佛山市三水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的全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三水区5年... 目的了解佛山市三水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的全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三水区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6507例,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全年报告总数的62.84%。发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93: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4.08%.以散居儿童居多,占总病例数的66.13%;病源学检测以EV71型感染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重症及死亡病例主要为感染EV71型所致。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性别差异,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儿童是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对象。要不断加强社区和托幼机构场所监测与管理,重点加强环境及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佛山市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区销售婴幼儿配方粉中阪崎肠杆菌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兰英 许娟 林福全 《食品安全导刊》 2015年第1X期31-32,共2页
目的:通过对2012-2014年佛山市三水区CDC对区内各大超市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抽样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了解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情况。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原则,2012-2014年在佛山市三水区内覆盖80%消费人口的各大超市内... 目的:通过对2012-2014年佛山市三水区CDC对区内各大超市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抽样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了解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情况。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原则,2012-2014年在佛山市三水区内覆盖80%消费人口的各大超市内随机抽取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将检验结果汇总分析。结果:共检测60份样品,8份样品检出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13.33%,检出阳性样品均为婴幼儿辅助食品。结论:佛山市三水区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有阪崎肠杆菌的污染,对婴幼儿健康有潜在危害,应加大监测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阪崎肠杆菌对婴幼儿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婴幼儿辅助食品 食品安全 阪崎肠杆菌 污染调查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区2017-201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秀钰 何永辉 +1 位作者 李嘉锴 李庆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1年第7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佛山市三水区2017-201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三水区2017-201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做整理和分析。结果:2017-2019年三水区法定报告传染病... 目的:分析佛山市三水区2017-201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三水区2017-201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做整理和分析。结果:2017-2019年三水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共20种14126例,年均发病率为719.27/10万,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P<0.001);死亡8例,年均死亡率为0.41/10万,病死率为0.06%,年份间无区别(P=0.913)。3年间无报告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13种5404例,丙类7种8722例。发病占比最高的是肠道传染病,占48.08%;死亡占比最高的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共有7例,均为艾滋病死亡病例。2019年登革热出现社区疫情,发病上升至乙类发病第4位。结论:2017-2019年三水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肠道传染病发病最高,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死亡率最高;高发的病种是手足口病、乙肝、流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和登革热。应当重点加强上述传染病监测,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积极做好新老传染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报告 传染病 监测 发病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连刚强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第14期71-72,共2页
仪器设备档案作为仪器设备从购进至报废全生命周期真实记录,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疾控机构核心管理内容之一,其管理水平与疾控机构发展及建设密切相关,需对其工作进行重视。因此,应正确把握疾控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重要性,掌握其实际管... 仪器设备档案作为仪器设备从购进至报废全生命周期真实记录,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是疾控机构核心管理内容之一,其管理水平与疾控机构发展及建设密切相关,需对其工作进行重视。因此,应正确把握疾控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重要性,掌握其实际管理内容,了解工作实际流程及细节控制,提出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创新策略,促使档案管理规范化,促使仪器设备档案在疾病预防检测中发挥自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中心 仪器设备档案 管理策略
下载PDF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12
作者 邹小华 蔡安文 +2 位作者 王海荣 陈洁文 李耀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3期197-198,共2页
目的:了解佛山市三水区城乡居民和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的知晓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佛山市健康教育所统一设计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采取整群随即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上门、进校开展调查。结果:... 目的:了解佛山市三水区城乡居民和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的知晓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佛山市健康教育所统一设计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采取整群随即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上门、进校开展调查。结果:健康相关知识、理论的正确率、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健康技能的掌握率,城乡居民与学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健康技能的掌握率分别是学生82.0%、95.9%、95.8%;城镇居民82.9%、82.6%、89.6%;农村居民56.9%、55.2%、69.6%。结论:3类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技能掌握率在校学生最高,其次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健康调查 健康教育 健康生活方式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区部分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现状调查
13
作者 杜恩娜 蔡文安 《华南预防医学》 2005年第4期26-26,28,共2页
目的了解佛山市三水区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3月随机抽取佛山市三水区六种不同职业人群为调查对象,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HBsAb.结果共调查2 661人,HBsAg和HBsAb总阳性率分别为17.6 %和56.2 %;HBsAg阳性率随年龄... 目的了解佛山市三水区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3月随机抽取佛山市三水区六种不同职业人群为调查对象,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HBsAb.结果共调查2 661人,HBsAg和HBsAb总阳性率分别为17.6 %和56.2 %;HBsA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以40~4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24.0%;HBsAb阳性率则随年龄升高而下降.男性HBsAg携带率高于女性(P<0.01),而HBsAb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结论该调查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佛山市 三水区 ELISA
下载PDF
2017-2021年佛山市三水区流感病毒哨点监测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14
作者 刘锦洪 何永辉 +1 位作者 麦雪芬 梁露丹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1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2017-2021年佛山市三水区流感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选取2017-2021年佛山市三水区两家哨点医院共送来的913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13份流感样病例(ILI)标本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 目的:探讨2017-2021年佛山市三水区流感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选取2017-2021年佛山市三水区两家哨点医院共送来的913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13份流感样病例(ILI)标本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29%(94例阳性),其中甲型流感占阳性样品总数的56.38%(53例阳性),乙型流感阳性41例。每年流感的流行高峰出现在冬春季12月到次年3月,由各型流感病毒交替引起,但总的来说甲型流感占比较多;年龄分布中,6~1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23.3%。结论:三水区2017-2021年流感流行以甲型流感为主,6~15岁为高发人群应加强流感防控和疫苗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核酸 监测
下载PDF
2014年佛山市三水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
15
作者 陈丽文 郑秀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1期195-197,共3页
目的:调查佛山市三水区2014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方法:从《2014年三水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制工作综合检查情况通报》获取佛山市三水区法定传染病报... 目的:调查佛山市三水区2014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方法:从《2014年三水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制工作综合检查情况通报》获取佛山市三水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信息,通过现场调查和访谈对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现况调查。结果:2014年法定传染病漏报率是19.26%、迟报率17.25%、填写完整率98.90%、准确率96.50%、一致率99.89%;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漏报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级民营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最高。主要存在问题是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不规范、临床诊疗记录填写不规范、信息化程度低。结论:为提升该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报告 质量分析 佛山市三水区
下载PDF
三水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16
作者 蔡文安 范子健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811-812,共2页
目的了解三水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评价百白破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今后免疫规划工作制定科学的免疫方案和接种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4、6~8、13~15、25~39岁4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百... 目的了解三水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评价百白破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今后免疫规划工作制定科学的免疫方案和接种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4、6~8、13~15、25~39岁4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保护率分别为90.58%、76.97%和84.82%。各年龄组GMRT差异有非常显著性(!2=14.9,P<0.01),抗体水平最高是6~8岁组,最低的是25~39岁组。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各年龄组间平均抗毒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15岁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均较高,25~39岁组则明显较低。25岁以上的育龄妇女破伤风免疫水平,平均抗毒素为0.0082IU/ml,低于保护水平者近50%。结论三水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达到保护水平者在75%以上,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在15岁以下群体中形成较好的免疫屏障,保护水平在82%~100%之间,显示目前使用的百白破联合疫苗免疫效果良好,育龄妇女破伤风低于保护水平者近50%,提示今后应加强育龄妇女破伤风免疫水平监测,在巩固儿童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基础上,有必要制订可行的成人免疫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抗体水平监测
下载PDF
三水区2014-2015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结果统计分析
17
作者 彭文秋 陈建千 +2 位作者 梁兰英 唐惠英 刘杏芳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8X期140-141,共2页
对三水区2014—2015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依照《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要求,对三水区190份食品进行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其中,2014年监测食品90份,2015年监测食品100份。结果显示,2014年,三水区食品... 对三水区2014—2015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依照《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要求,对三水区190份食品进行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其中,2014年监测食品90份,2015年监测食品100份。结果显示,2014年,三水区食品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为83.33%;2015年,监测合格率为88.00%。最后可得出三水区2014—2015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总体情况较好,但依旧存在有食品安全隐患。因此,食品监测部门应积极加强监控,重点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三水区民众的饮食健康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区 食品安全 化学污染物 有害因素
下载PDF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18
作者 李庆文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20期17-18,共2页
通过对餐饮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餐饮食品是出现各种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原料变质、交叉污染、存储不当、加工不当等问题都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注重食品的安全管理,开展行之有效的监督,促进餐饮业的标准化... 通过对餐饮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餐饮食品是出现各种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原料变质、交叉污染、存储不当、加工不当等问题都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注重食品的安全管理,开展行之有效的监督,促进餐饮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安全化发展,才能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食品 安全 控制
下载PDF
2021—2023年佛山市三水区学生近视流行情况及矫正状况分析
19
作者 周开举 黄佳慧 +1 位作者 罗敏慧 何永辉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4年第4期600-602,共3页
目的了解学生视力状况和矫正状况,以期为制定学生近视防控与干预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2021—2023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佛山市三水区6457名学生开展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21—2023年三... 目的了解学生视力状况和矫正状况,以期为制定学生近视防控与干预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2021—2023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佛山市三水区6457名学生开展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21—2023年三水区幼儿园和中小学生的总体近视率分别为55.55%、54.52%、52.31%,每年近视率下降幅度超1个百分点;学生近视率、戴镜率随学段的升高呈现上升趋势(χ^(2)=1405.666、501.030,P<0.01);女生总体近视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37,P<0.01)。结论佛山市三水区学生近视率仍居高位,低学段近视学生戴镜率与足矫率处于低水平。应继续加强近视宣传和干预,有效防控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患病率 戴镜率 足矫率
原文传递
2005—2013年三水区居民食用碘盐监测情况分析
20
作者 连颖开 徐文瑶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了解三水区居民食用碘盐情况。方法全区随机抽取约300份食用盐样。食盐碘含量按国标GB/T13025.7-1999(2012)中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 2005—2013年三水区碘盐覆盖率为96.7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65%。结论合格碘盐食用率虽然达... 目的了解三水区居民食用碘盐情况。方法全区随机抽取约300份食用盐样。食盐碘含量按国标GB/T13025.7-1999(2012)中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 2005—2013年三水区碘盐覆盖率为96.7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65%。结论合格碘盐食用率虽然达到国家标准要求90%以上,但仍有部分居民食用不合格碘盐,应进一步加强对碘盐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居民食用合格碘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碘盐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