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管径增大指数、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脉压差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涂滨 梁峭嵘 +2 位作者 杨延斌 陈丹 李少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测量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探讨管径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与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病患者90例,均分为三组:A组肱动脉脉压差<60mm Hg,B组脉压差为60~80mm Hg,C组...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测量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探讨管径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与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病患者90例,均分为三组:A组肱动脉脉压差<60mm Hg,B组脉压差为60~80mm Hg,C组脉压差≥80mm Hg。测量患者颈动脉ET参数:硬化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AI、PWVβ及肱动脉脉压差,比较不同脉压差组间颈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 A、B、C三组间收缩压依次增高,B、C组收缩期颈动脉内径(Ds)、舒张期颈动脉内径(Dd)较A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β、Ep、AC、AI较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与年龄、IMT、脉压差呈正相关,与Ds-Dd呈负相关;PWVβ与年龄、收缩压、脉压差、Dd呈正相关,与Ds-Dd呈负相关。结论 AI、PWVβ随脉压差增大而增大,参数异常早于脉压差增大,二者结合能较敏感地早期反应动脉弹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管径增大指数 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 脉压差
下载PDF
2005至2010年某院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住院患者统计分析
2
作者 汪满仙 申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6期850-852,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2005至2010年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并发症构成情况,为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防治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收集我院2005至2010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数据,采用ICD-10的编码原则筛选病种,选取编码范围在E11.... 目的分析我院2005至2010年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并发症构成情况,为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防治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收集我院2005至2010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数据,采用ICD-10的编码原则筛选病种,选取编码范围在E11.0~11.6的患者,应用Excel软件和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算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种的构成比。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主要集中在50~70岁年龄段,男女之比为0.84:1,女性患者略高于男性患者;并发症的发病前四名依次为2型糖尿病伴有神经的并发症29.7%、2型糖尿病伴有肾的并发症28%、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循环并发症15.1%和2型糖尿病伴有眼的并发症14.4%。结论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进行长期严格的规范化的“综合性的防治”,能够使得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下降,延缓并发症病变进程,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并发症 统计分析
下载PDF
病因学诊断在肺炎ICD-10编码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潘邦盛 梁振华 汪满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强调病因学诊断在肺炎ICD-10编码中的意义,提高肺炎编码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第一诊断为肺炎的病例517例,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疾病编码原则,分析其编码错误的原因。结果 115... 目的强调病因学诊断在肺炎ICD-10编码中的意义,提高肺炎编码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第一诊断为肺炎的病例517例,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疾病编码原则,分析其编码错误的原因。结果 115例痰培养阳性的病例中,只有41例在首页上标明菌种。在编码到J15.9和J18.9的475例病例中,有83例能根据细菌学培养结果重新编码到其他位置。结论规范肺炎的临床诊断,强调病因学诊断。提高编码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熟悉各种细菌性肺炎的ICD-10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ICD-10编码 病因学诊断
下载PDF
骨搬运技术治疗骨髓炎的手术编码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潘邦盛 汪满仙 《中国病案》 2020年第9期32-34,共3页
骨搬运术是目前治疗骨髓炎、骨缺损的首选方法,但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版)中对于骨搬运术没有明确的分类。通过查阅骨搬运技术的相关医学文献,与临床医师沟通了解手术目的、手术过程和手术外固定器械的使用,结合实际... 骨搬运术是目前治疗骨髓炎、骨缺损的首选方法,但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版)中对于骨搬运术没有明确的分类。通过查阅骨搬运技术的相关医学文献,与临床医师沟通了解手术目的、手术过程和手术外固定器械的使用,结合实际案例和运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编码原则,认为骨搬运术的主要编码是肢体延伸术78.3,附加编码为使用外固定装置78.1,任何类型的固定装置84.71-84.73。同时要注意骨搬运术治疗的患者多次住院时应根据住院目的和手术内容选择合适的疾病和手术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搬运术 骨髓炎 ICD-9-CM-3编码 肢体延伸术 外固定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