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在老年骨科手术中使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宝莹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5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骨科手术中使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们对A组患者进行硬... 目的:探讨在老年骨科手术中使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们对A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B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发生应激反应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中有34例患者对麻醉的效果感到满意(占85.0%),B组患者全部对麻醉的效果感到满意,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中有21例患者的麻醉平面在T10以下,B组患者中有37例患者的麻醉平面在T10以下,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中有22例患者(占55%)出现了低血压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的不良反应(占25%),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手术前,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中和手术后,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其中B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A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不仅麻醉效果好,而且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此麻醉方法可作为进行老年骨科手术的优选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骨科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19
2
作者 彭德良 罗富荣 +2 位作者 廖荣宗 彭健泓 陈立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923-925,930,共4页
目的分析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瑞芬... 目的分析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相关观察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气管插管即刻、扁桃体切除时、拔管时观察组患儿平均动脉压[(86.88±0.70)、(85.00±0.20)、(87.00±0.21)mm Hg]、心率[(110.32±12.22)、(106.65±13.30)、(107.27±10.47)次/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80.40±0.40)、(78.80±0.16)、(77.10±0.12)mm Hg]、心率[(95.60±2.11)、(91.23±12.50)、(90.00±10.40)次/分],观察组患儿警觉/镇静评分[(4.83±0.36)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43±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5.03±1.88)min]、清醒时间[(5.62±1.62)min]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4±2.12)min、(6.42±1.79)min及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有效缩短患儿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扁桃体切除术 靶控输注 麻醉 儿童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中合理麻醉平面的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游玉媛 区锦燕 +1 位作者 陈增宝 廖荣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919-920,共2页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 (PPH )中不同麻醉平面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 12 0例病人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3 0例 ,均在椎管内麻醉下施行PPH ,调整麻醉平面上界 ,使各组不同 ,观察记录各组达最高阻滞平面时及击发钉合器时...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 (PPH )中不同麻醉平面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 12 0例病人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3 0例 ,均在椎管内麻醉下施行PPH ,调整麻醉平面上界 ,使各组不同 ,观察记录各组达最高阻滞平面时及击发钉合器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阿托品用量 ,观察术中恶心呕吐、腹部牵拉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 4组病人中 ,当麻醉阻滞平面在L1~T11范围时 ,病人麻醉诱导期和击发钉合器时血压、心率最稳定 ,牵拉反应最轻。结论 :通过调整麻醉推药速度及调整病人体位 ,调整麻醉平面在L1~T11之间 ,既能达到平稳的较好的麻醉效果 ,又能减少不良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 痔上黏膜钉合术 麻醉 PPH 不良反应 心率
下载PDF
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氯胺酮-丙泊酚小儿静脉全身麻醉中的效果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毅麟 廖志雯 +3 位作者 罗富荣 罗兢聪 苏宏 邹夏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2期1886-1889,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在氯胺酮-丙泊酚小儿静脉全身麻醉的效果,为临床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丙...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在氯胺酮-丙泊酚小儿静脉全身麻醉的效果,为临床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的心率(HR)、呼吸次数(RR)、血氧饱和度(Sp O2)和术后苏醒的情况,同时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评估患儿术后24 h的疼痛情况。结果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两组患儿的RR、HR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均P<0.05),而麻醉前后Sp O2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完全清醒、能遵医嘱咳嗽、肢体可有意识活动的患者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h无痛的比率为56.41%,术后6 h无痛的比率为46.15%,术后24 h无痛的比率为38.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对患儿的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苏醒时间短,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小儿静脉全身麻醉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静脉全身麻醉 芬太尼 氯胺酮 丙泊酚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区锦燕 洪海 +1 位作者 王文兰 游玉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26-828,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应用价值及防治麻醉后伤口急性疼痛的有效性。方法:择期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观察组)和单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各30例。观...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应用价值及防治麻醉后伤口急性疼痛的有效性。方法:择期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观察组)和单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采用韩氏刺激仪经皮肤电极刺激合谷、劳宫、内关、外关,然后接受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中采取间断穴位电刺激(刺激30min,停止30min)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只采用单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术前、术中、拔管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拔管及苏醒时间,苏醒后伤口疼痛程度。结果:①观察组病人异氟醚用量为(0.52±0.33)vol%,明显比对照组(1.12±0.18)vol%少(P<0.01)。②观察组术中、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均低于术前(P<0.01),对照组术中血压、心率低于术前(P<0.01);观察组拔管后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拔管前后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观察组拔管、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④苏醒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组26例VAS评分<4分,4例VAS评分≥5分;对照组10例VAS评分<4分,20例VAS评分≥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病人苏醒时间,有效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急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经皮神经电刺激 瑞芬太尼 针药复合麻醉
下载PDF
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莱莉 龚琴 +1 位作者 彭健泓 余建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9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究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12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ml0.25%轻比重布比... 目的探究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12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ml0.25%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3ml0.50%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各组56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前及麻醉后5、10、15、30及60min(T1~T5)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下肢运动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法评价)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显著升高[(123.3±10.5)和(110.2±10.3)s,P=0.03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5.6±7.4)和(45.7±7.9)s,P=0.008]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235.7±34.7)和(270.7±39.7)s,P=0.04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0~T3各时间点,2组患者HR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T4~T5时间点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T0~T5各时间点,2组患者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4时间点观察组患者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R、MAP、SpO2在T0~T5不同时间点水平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对照组患者T1~T5的HR及T2~T5的MAP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观察组(P=0.013)及对照组(P=0.015)Bromage2级比例均显著升高,3级比例(P=0.038;P=0.021)显著下降。同时术后观察组1级(P=0.021)、2级(P=0.039)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比重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5/56)和37.5%(21/56);P=0.000]。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可降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并发症发生,可靠性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轻比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股骨闭合骨折患者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严江 区锦燕 +4 位作者 罗富荣 周曙 王杰华 谭沛泉 廖荣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5期1798-1799,1802,共3页
目的比较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和脊椎麻醉)、全静脉复合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对股骨闭合骨折患者麻醉手术中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闭合骨折,择期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年龄20~45岁,ASA... 目的比较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和脊椎麻醉)、全静脉复合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对股骨闭合骨折患者麻醉手术中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闭合骨折,择期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年龄20~45岁,ASAⅠ级~Ⅱ级,随机等分为3组。I组为腰麻,Ⅱ组为全静脉复合麻醉,Ⅲ组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3组患者均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30min(T1)、手术麻醉结束后(T2)静脉采血进行TEG检测。结果 (1)3组组内T1与T0比较TEG各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Ⅲ组中T2分别与T0及T1比较,MA和G值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Ⅲ组分别与Ⅱ组和Ⅰ组比较,出现T2的MA和G值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股骨闭合骨折患者术中的凝血功能没有影响。(2)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可能会改善骨折患者麻醉手术中的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骨折 血栓弹性图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硝普钠对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Glu、ATⅡ、SOD及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振威 张诚章 +3 位作者 罗富荣 王科 钟树奇 黄彪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行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血糖(Glu)、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以及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方法的优越性。方法择期七... 目的通过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行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血糖(Glu)、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以及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方法的优越性。方法择期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颌面部多发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30,D组)和生理盐水组(n=30,N组),分别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辅助硝普钠进行控制性降压,术中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5~65 mm Hg。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降压达标时间、降压时间、手术时间及硝普钠用量;分别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拔管即时(T4)的心率(HR)、MAP。T0、T1、停降压时(T2)3个时点Glu和ATⅡ的值;T0、T2、停降压后30 min(T3)3个时点SOD值。手术出血量、拔管时间、拔管后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 D组硝普钠用量明显少于N组(P<0.05);D组降压达标较N组快(P<0.05),且控制性降压及麻醉恢复时的血流动力学较N组更平稳(P<0.05)。Glu、ATⅡ两项指标的测定值N组T1、T2时点较T0时点升高(P<0.05),而D组3个时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1、T2时点D组均比N组低(P<0.05),而T0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测定值两组T2、T3时点较T0时点降低(P<0.05),组间比较,T0、T3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N组比D组低(P<0.05)。D组出血量较N组少(P<0.05);术后恢复质量比较,D组的指标明显优于N组(P<0.05)。结论在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同时具有器官保护作用,术后恢复质量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硝普钠 控制性降压 应激反应 器官保护 矫形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醚对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诚章 李振威 +2 位作者 邹夏禹 彭德良 梁国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醚对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麻醉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采用相同方法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于麻醉成功后手术...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醚对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麻醉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采用相同方法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于麻醉成功后手术前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其中Ⅰ组0.3μg/kg,Ⅱ组0.5μg/kg,Ⅲ组0.7μg/kg,Ⅳ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4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疼痛、躁动评分,拔管、清醒、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丙泊酚应用率。结果: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的Ⅳ组比较,给予右美托咪啶的3组患者T_1~T_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的Ⅱ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为平稳。疼痛、躁动评分均随着给予右美托咪啶剂量的增大而降低(P〈0.05),拔管、清醒及手术后呼吸恢复时间随着给予右美托咪啶剂量的增大而延长(P〈0.05)。Ⅳ组恶心呕吐及丙泊酚应用率高于其它3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醚用于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麻醉的最佳临床应用剂量为0.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外科手术 麻醉 右美托咪啶/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治疗全身麻醉后重度寒战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严江 区锦燕 陈寰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6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静脉注射治疗全身麻醉后重度寒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行胸、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后麻醉复苏早期出现寒战、强度分级为4级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5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静脉注射治疗全身麻醉后重度寒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行胸、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后麻醉复苏早期出现寒战、强度分级为4级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50~70kg,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出现重度寒战时注药,Ⅰ组(Dex组)给予右美托咪啶0.2~0.3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当寒战完全停止时(显效)停药;Ⅱ组(曲马多组)给予曲马多1~2mg/kg。观察两组患者寒战的转归情况。结果①Dex治疗全身麻醉后重度寒战的效果明显优于曲马多;②Dex小剂量静脉缓慢注射治疗寒战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且无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与曲马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Dex治疗寒战术中无寒战再发征象。结论 Dex静脉注射能迅速解除寒战,降低寒战阈值,可减少寒战复发,安全可靠,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静脉注射 寒战 曲马多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振威 张诚章 +1 位作者 刘小梅 蔡小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探讨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抑制苏醒期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双盲研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其中实验组在麻醉过程中泵... 目的探讨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抑制苏醒期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双盲研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其中实验组在麻醉过程中泵注右美托咪啶,而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记录苏醒期恢复过程(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不再嗜睡时间)、苏醒期MAAS评分及VAS评分、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麻醉前、拔管即时、拔管后30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术后有无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不再嗜睡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后30 min VAS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拔管后5 min MAAS评分值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即时、拔管后30 min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MAP水平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而实验组MAP、HR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拔管即时、拔管后30 min对照组MAP、HR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寒颤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无出现寒颤,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有效抑制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清醒期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啶 苏醒质量 苏醒期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诚章 沈智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TUR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对照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腰...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TUR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对照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β水平、应激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S100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R)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更为有效的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氟哌利多穴位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晓捷 邹夏禹 +2 位作者 李冬妹 杨志滢 黄志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7期919-920,共2页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穴位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和I组(n=30)。A组患者在诱导前10 min于双侧内关穴注射氟哌利多1 mg,I组患者在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氟...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穴位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和I组(n=30)。A组患者在诱导前10 min于双侧内关穴注射氟哌利多1 mg,I组患者在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 mg。记录患者术毕至拔气管导管时间、术毕至听从指令时间、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A组患者术后0-1、1-2、2-4、4-12 h的恶心呕吐评分(NVS评分)低于I组,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内给予止吐药的病例数少于I组(P均〈0.05)。2组患者术后12-24 h的NVS评分、拔管时间、听从指令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利多穴位注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静脉注射氟哌利多,且不影响麻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利多 穴位注射 术后恶心呕吐 妇科 腹腔镜 平衡麻醉
下载PDF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口腔颌面骨折手术麻醉经鼻气管插管的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健泓 廖荣宗 +1 位作者 余建华 刘莱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3期3474-3476,共3页
目的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在口腔颌面骨折手术麻醉经鼻气管插管的意义。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颌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患者分为3组,均采用清醒经鼻气管插管,并由专人操作:Ⅰ组为传统盲探组,即根据呼吸的... 目的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在口腔颌面骨折手术麻醉经鼻气管插管的意义。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颌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患者分为3组,均采用清醒经鼻气管插管,并由专人操作:Ⅰ组为传统盲探组,即根据呼吸的气流声音经鼻气管插管;Ⅱ组为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组,即先把纤支镜插入气管后再由其引导插入气管导管;Ⅲ组为BTII引导插管组,即通过光导把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的导管插入气管后再引导插入气管导管。分别记录麻醉插管前、气管插管即刻和插管后5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失败率、插管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3组插管即刻的HR、SBP和DBP均较插管前和插管后5min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组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50.0%,Ⅱ组为96.7%,Ⅲ组为93.3%,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Ⅰ组气管插管失败率为26.7%,Ⅱ组为0.0%,Ⅲ组为3.3%,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Ⅰ组气管插管时间为(94.1±14.0)s,Ⅱ组为(64.6±7.8)s,Ⅲ组为(65.3±9.1)s,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组经鼻气管插管后并发症情况:Ⅰ组鼻咽部出血12例,Ⅱ组2例,Ⅲ组4例;Ⅰ组术后咽喉痛8例,Ⅱ组1例,Ⅲ组2例。结论 BTII在口腔颌面骨折手术麻醉经鼻引导气管插管安全、简单、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骨折 经鼻气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下载PDF
小儿氯胺酮麻醉并发症73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沛泉 区锦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435-436,共2页
关键词 氯胺酮 麻醉 并发症 儿童 病例分析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麻醉后伤口疼痛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区锦燕 洪海 王文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观测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麻醉后伤口急性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腰椎骨折择期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麻醉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Ⅰ组于麻醉诱导前30rain... 目的观测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麻醉后伤口急性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腰椎骨折择期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麻醉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Ⅰ组于麻醉诱导前30rain,采用韩氏刺激仪经皮肤电极刺激合谷、劳宫、内关、外关穴,然后接受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中采取间断穴位电刺激(刺激30min停止30min)至手术结束。Ⅱ组采用单纯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结果①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Ⅰ组术前、拔管前、拔管后与术中比较P〈0.01,拔管后与拔管前比较P〉0.01。Ⅱ组术前、拔管前、拔管后与术中比较P〈0.01,拔管后与拔管前平均动脉压比较P〈0.01,心率比较P〈0.05。Ⅰ组与Ⅱ组组间平均动脉压比较;术前、术中P〉0.01,拔管前、拔管后P〈0.01,Ⅰ组与Ⅱ组组间心率比较;术前P〉0.01,术中、拔管前、拔管后P〈0.01。②意识恢复、拔管时间:Ⅰ组明显短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VAS评分:Ⅰ组患者拔管苏醒后26例患者〈4分,4例患者≥5分,Ⅱ组患者拔管苏醒后20例患者≥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经皮穴位电刺激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疼痛
下载PDF
三种气管插管技术在颈椎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琴 区锦燕 +1 位作者 廖荣宗 罗富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644-646,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插管技术在颈椎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90例ASAⅠ~Ⅱ级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选用不同的插管技术进行清醒插管。A组用盲探插管新技术;B组用传统盲探技术;C组用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技术。观察其... 【目的】比较三种插管技术在颈椎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90例ASAⅠ~Ⅱ级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选用不同的插管技术进行清醒插管。A组用盲探插管新技术;B组用传统盲探技术;C组用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技术。观察其插管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和身高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病人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0%(27/30)、73.3%(22/30)、100%(30/30),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B组插管成功率明显低于组A和C组(P〈0.05);三组病人2次以上操作成功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57%(5/27)、72.7%(16/22)、13.3%(4/30),B组明显高于其它二组(P〈0.05);在插管时间上,B组为(11.6±7.7)min,与A组的(4.9±1.7)min和C组的(4.5±1.4)min相比明显延长(P〈0.05);三组病人插管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盲探气管插管新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简便、实用有效、廉价的插管方法,能明显提高颈椎骨折病人气管插管成功率和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颈椎/损伤 骨折/外科学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创伤股骨骨折手术高凝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严江 区锦燕 +4 位作者 罗富荣 周曙 廖荣宗 王杰华 谭沛泉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9期7-8,共2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方法对国人下肢创伤股骨骨折术中、术后TEG、血浆D-Di、PLC、PAgR各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股骨骨折,择期行股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年龄20~45岁,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3组,...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方法对国人下肢创伤股骨骨折术中、术后TEG、血浆D-Di、PLC、PAgR各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股骨骨折,择期行股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年龄20~45岁,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3组,各20例。I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Ⅱ组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III组静脉复合全麻联合腰硬麻醉。三组患者均分别于术前、术中麻醉1h、术后48h静脉采血测定D-D二聚体(D-Di)、血小板计数(PLC)、血小板聚集率(PAgR)、凝血弹性描记图(TEG)的相关指标:R、K、α、MA。并与健康成年人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三组股骨创伤骨折后术前、术中、术后的D-Di、α角、MA与健康成年人比较增大,R时间、K时间缩短P<0.05。三组病例术中1h和术后48h与术前比较D-Di、PLC、PAgR、α角度、MA均增大,R时间、K时间缩短P<0.05。术中1hI组D-Di、PAgR、a角增加数值与II、III组增加的数值比较P<0.05。术后48hD-Di、TEG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股骨骨折后术前、术中、术后的凝血功能与正常成年人比较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术中、术后比术前更为高凝。手术创伤可能是引起高凝状态的主要因素,麻醉方法是次要因素。但术中麻醉方式、麻醉用药具有其价值,椎管内阻滞麻醉可能有利于改善术中的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股骨骨折 高凝状态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对膝部以下手术的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建华 廖荣宗 +1 位作者 刘莱利 陈汝涛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不同的阻滞方式对膝部以下手术的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膝部以下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成了A组(33例)和B组(33例)。两组均用0.375%左布比卡因20 mL复合股神经阻滞。A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不同的阻滞方式对膝部以下手术的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膝部以下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成了A组(33例)和B组(33例)。两组均用0.375%左布比卡因20 mL复合股神经阻滞。A组分别用0.375%左布比卡因各15 mL在腘窝上对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进行阻滞;B组用0.375%左布比卡因30 mL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观察和比较两组术中的VAS最高评分、满意度评分、术中体动发生情况。结果 (1)A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B组,A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A组患者术中体动发生率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采用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联合麻醉的临床综合麻醉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胫神经 腓总神经
下载PDF
不同局部麻醉药应用于屈指肌腱鞘管内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游玉媛 谭刚 +1 位作者 区锦燕 杨承祥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溶液应用于手指屈肌腱鞘管内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手指末节创伤需紧急施行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入3组,分别应用室温的1%利多卡因(1%利多卡因组)、0.5%布比卡因(0.5%布比卡因组)和0.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溶液应用于手指屈肌腱鞘管内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手指末节创伤需紧急施行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入3组,分别应用室温的1%利多卡因(1%利多卡因组)、0.5%布比卡因(0.5%布比卡因组)和0.5%罗哌卡因(0.5%罗哌卡因组)进行手指屈指肌腱鞘管内阻滞,每组30例。记录各组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术后24h内要求镇痛药物治疗的次数。在麻醉前(T0),及麻醉后10min(T1)、90min(T2)和360min(T3)各时间点,记录患指指动脉收缩压、患肢肱动脉收缩压、患指皮肤温度和局部血管效应。结果 1%利多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0.5%布比卡因组和0.5%罗哌卡因组(P值均<0.01);0.5%罗哌卡因组的麻醉持续时间显著长于0.5%布比卡因组(P<0.01),两组间麻醉起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利多卡因组在术后24h内要求镇痛药物治疗的构成比为63.3%(19/30),显著高于0.5%布比卡因组的10.0%(3/30)和0.5%罗哌卡因组的6.7%(2/30,P值均<0.01),0.5%布比卡因组与0.5%罗哌卡因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罗哌卡因组患者注射药物后手指局部皮肤呈淡粉色的构成比为20.0%(6/30),显著高于1%利多卡因组的3.3%(1/30)和0.5%布比卡因组的3.3%(1/30,P值均<0.01),1%利多卡因组与0.5%布比卡因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罗哌卡因组在T1时间点的指-肱动脉收缩压指数显著低于同组T0、T2和T3时间点,及1%利多卡因组和0.5%布比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3组间及同组在T0、T2和T3时间点间指-肱动脉收缩压指数和手指皮肤温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0.5%罗哌卡因组在T1时间点的手指皮肤温度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0.05)。术毕放松止血带后所有患指局部血管效应正常,术后随访所有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1%利多卡因、0.5%布比卡因和0.5%罗哌卡因应用于手指屈肌腱鞘管内阻滞均能提供有效的麻醉。1%利多卡因麻醉起效最快,但难以胜任较长时间的手术;0.5%布比卡因和0.5%罗哌卡因均能提供较长时间的麻醉和术后镇痛,但0.5%罗哌卡因在注射药物早期可能对手指血流灌注产生一定影响,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指肌腱鞘管内阻滞 局部麻醉药 指-肱动脉收缩压指数 血管效应 手指皮肤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