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会阴超声指导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韩芳 唐松林 +2 位作者 黄文谨 言齐 荆志敏 《新医学》 2012年第6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动态监测盆底肌活动反馈指导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会阴超声动态监测13例女性Ⅰ~Ⅲ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舒缩活动,指导其进行盆底肌锻炼,治疗第1周每次15 min,每日2次,后视熟练掌...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动态监测盆底肌活动反馈指导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会阴超声动态监测13例女性Ⅰ~Ⅲ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舒缩活动,指导其进行盆底肌锻炼,治疗第1周每次15 min,每日2次,后视熟练掌握程度缩短超声监测时间,但坚持家中训练不变,即每次30 min,每日3次,8周为一疗程。结果:在治疗第1、2、3周完全掌握正确Kegel运动分别为7、4、2例。13例患者均在治疗5~6周时症状改善,其中5例Ⅰ度患者在6周后即无明显漏尿,1 h尿垫试验均为0;8周后,6例Ⅱ度患者自觉尿失禁消失,其中5例1 h尿垫试验为0,1例1 h尿垫试验1.7 g,余1例Ⅱ度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1 h尿垫试验4.6 g;1例Ⅲ度患者1 h尿垫试验为15.1 g,较治疗前减轻一半以上。随访3~9个月,无一例尿失禁症状复发。结论:经会阴超声动态监测盆底肌活动反馈指导盆底肌锻炼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超声 尿失禁 压力性 盆底肌锻炼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的超声诊断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世樟 揭翠萼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6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患病部位为左侧乳房的患者...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患病部位为左侧乳房的患者有12例,患病位置为右侧乳房的患者有8例;20例患者中,7例患者的肿块部位在外上象限,5例患者的肿块部位在内上象限,5例患者的肿块部位在外下象限,2例患者的肿块部位在内下象限,1例患者的肿块部位在乳头的前方。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超声声像图上有特征性表现,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研究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林丽影 杨文华 李冰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5期161-163,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4例乳腺结节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鉴别结节良恶性,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最终诊断... 目的:研究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4例乳腺结节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鉴别结节良恶性,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最终诊断结果。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结节72例(76.60%);恶性结节22例(23.40%);诊断准确率为100.00%,误诊率为0.00%;超声诊断显示:良性结节70例(74.47%);恶性结节21例(22.34%);诊断准确率为96.81%,误诊率为3.19%。超声诊断准确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乳腺恶性结节比较,乳腺良性结节0级、Ⅰ级占比更高,Ⅱ级、Ⅲ级占比更低,乳腺恶性结节的PI、RI及PSV指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鉴别诊断良恶性、尽早明确病症,提高确诊率,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良恶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探讨对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冰锋 杨文华 林丽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患者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9例VC患者,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中5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诊断结果比较...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患者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9例VC患者,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中5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诊断结果比较。结果:精索静脉曲张临床亚型有23例(23.23%);Ⅰ型有26例(26.26%);Ⅱ型有30例(30.30%);Ⅲ型有20例(20.20%)。经确诊精索静脉曲张左侧有80例(80.81%);右侧有9例(9.09%);双侧有10例(10.10%)。其中5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与术后结果比较,术前诊断符合率为100.0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精索静脉曲张可清晰显示病灶位置,提高疾病确诊率,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世樟 陈永华 +3 位作者 揭翠萼 李冰峰 林丽影 杨文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3期540-541,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且无创通气的患者30例,根据患者是否撤机成功分为对照组(撤机失... 目的:观察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且无创通气的患者30例,根据患者是否撤机成功分为对照组(撤机失败,n=15例)与观察组(撤机成功,n=15例)。通过自主呼吸实验进行超声膈肌功能评估,观察右侧膈肌位移、膈肌收缩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0min、5min、30min的右侧膈肌位移程度大,膈肌收缩速度小,显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应用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可以评估撤机状况,更好的引导患者撤机,撤机成功率显著提高,并且具有较高的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膈肌功能评估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下载PDF
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杨文华 林丽影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4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及实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均给予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将手术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及实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均给予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将手术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金标准”。统计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对比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分型检出率。结果:100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确诊98例,超声确诊96例;超声准确率为96.00%,灵敏度为96.94%,特异度为50.00%,阳性预测值为98.96%,阴性预测值为25.00%;超声诊断炎性结节、滤泡性腺瘤、增生结节、乳头状癌、甲状腺囊肿的检出率与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具有较高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型检出率高,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病理诊断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吸烟者动脉血管弹性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世樟 傅建群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9期622-624,共3页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吸烟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以探讨吸烟行为对颈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吸烟者129例,按烟龄<1年,1~5年,6~10年分为吸烟A、B、C三组;另选同期46例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与吸烟组相似的非吸烟...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吸烟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以探讨吸烟行为对颈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吸烟者129例,按烟龄<1年,1~5年,6~10年分为吸烟A、B、C三组;另选同期46例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与吸烟组相似的非吸烟者为对照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各组颈总动脉的硬化度(β)、弹性系数(Eρ)、顺应性(AC),同时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分析吸烟者颈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的变化。结果 吸烟Aβ、Eρ及AC与B组、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吸烟A、B组β、Eρ及AC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B、C组β、Eρ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大,AC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A组IMT值为(0.63±0.13)mm,与对照组(0.60±0.11)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B、C组分别与对照组、吸烟A组比较,IMT均有所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早期检测到吸烟者动脉弹性功能改变,血管弹性功能变化要早于形态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者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颈动脉 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