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市同济小学:融合跨学科理念,为科学教育赋能
1
作者 《成长》 2024年第2期15-16,共2页
科技强国建设需要从小学科学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在科学教育工作中注重跨学科融合教育的探索,以科普+创新为核心,通过创新实验课题、创客教育、劳动+研学教育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科技强国建设需要从小学科学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在科学教育工作中注重跨学科融合教育的探索,以科普+创新为核心,通过创新实验课题、创客教育、劳动+研学教育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教育 小学科学教育 科技强国 科学素养 科学实验 创新能力 科普 创新意识
下载PDF
“微课”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应用——以小学科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秀香 《教育信息技术》 2015年第11期25-27,共3页
微课是目前我国逐渐流行的一种新型教育资源,受到教育界高度关注。而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也是当今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积极探索将"微课"与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相结合的相关性与应用形式。
关键词 微课 可持续发展 教育
下载PDF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3
作者 陈建平 《师道(教研)》 2017年第10期123-123,共1页
“以读促写”就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结合单元主题,把输入活动与输出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利用阅读材料,以读为本,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 以读促写 小学高年级 教学策略 英语 书面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 阅读材料 以读为本
下载PDF
小学数学几何认知探索
4
作者 孔雪梅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 2021年第8期95-95,共1页
在小学数学几何认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构建,在具体的经历中获得知识和体验。具体途径有以猜促学,在辨析中激活需求;融错化智,在操作中深化认知;加强体悟,在探究中优化教法。让学生在经历中,进行真探索,获得真知识。
关键词 几何认知 探索 小学数学
下载PDF
新课程视域下的假期作业改革 被引量:1
5
作者 何珏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8年第8期51-53,共3页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这样一个观点:对于孩子来说读书就是读教科书,读教科书就是学习,这也成了孩子最基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即使是寒暑假,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一直是复习上一学期的学科知识,形式多以练习题、抄写作业为主。传统的假...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这样一个观点:对于孩子来说读书就是读教科书,读教科书就是学习,这也成了孩子最基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即使是寒暑假,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一直是复习上一学期的学科知识,形式多以练习题、抄写作业为主。传统的假期作业虽以其学科性强、体系完整、结构严谨、新旧学期知识衔接紧密见长,但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知识面狭窄、学科知识间联系松散、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使得不少孩子一提起假期作业就有厌倦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期作业 作业改革 新课程 视域 学习方式 学科知识 知识衔接 作业形式
下载PDF
创客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秀香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8年第4期14-17,共4页
创客教育一轮狂潮风靡全国。站在教育一线来说,开展创客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学科整合。学校的创客空间作为开展创客教育的主阵地,应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让每一位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参与科技活动,提升科技素养,成为创新复合型人才。引... 创客教育一轮狂潮风靡全国。站在教育一线来说,开展创客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学科整合。学校的创客空间作为开展创客教育的主阵地,应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让每一位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参与科技活动,提升科技素养,成为创新复合型人才。引导学生进一步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使创客教育大众化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教育 创新能力 创客空间 科学教学 课程整合
下载PDF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学习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帼雄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09年第7期107-108,共2页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通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学习评价体系研究",以"...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通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学习评价体系研究",以"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面向全体,关注个性,因材施评,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评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然后引导学生对自身发展进行评价.通过螺旋式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 评价 发展
下载PDF
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
8
作者 苏留文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9年第7期39-40,共2页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 现代教育技术 科学技术 国际竞争力 佛山市 教育观念 知识创新
下载PDF
陶艺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催化剂
9
作者 周剑波 《师道(教研)》 2014年第4期55-55,共1页
陶艺是一项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小朋友在玩泥捏陶时大多心神宁静,思想集中,能自然排除杂念,促进内在精神世界的净化,使其进入一种和谐愉悦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 学生综合素质 陶艺 催化剂 文化活动 雅俗共赏 精神世界 精神状态 小朋友
下载PDF
《数字变变变》美术课教学案例
10
作者 周剑波 《师道(教研)》 2011年第5期135-135,共1页
一、创设情景 教师可以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分享一首儿歌《数字歌》,这首儿歌我还给它配了画,请你看画跟着音乐一起唱歌好吗?”课件CAI播放数字画,同时伴歌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
关键词 教学案例 美术课 《数字歌》 创设情景 CAI 儿歌 同学 教师
下载PDF
开发对话文本,远离“哑巴英语”
11
作者 叶芸 《师道(人文)》 2017年第9期29-30,共2页
英语口语教学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母语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进行生活上的口语交际,与同伴交谈说笑。同样,他们也期待能用英语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能进行延续性、深层次的对话。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实际意义的语言... 英语口语教学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母语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进行生活上的口语交际,与同伴交谈说笑。同样,他们也期待能用英语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能进行延续性、深层次的对话。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实际意义的语言背景,缺乏语言交际的环境,他们变成了“哑巴英语”。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搭建对话支架,进行有效的英语口语交际?笔者认为,通过丰富教材对话文本,二次开发对话文本,搭建丰富的语言支架,创设多元化的语言交际语境,能有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巴英语” 对话 文本 英语口语交际 英语口语教学 语言背景 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阶段
下载PDF
跨学科研究
12
作者 张秀香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7年第6期107-108,共2页
真实来讲,“张秀香名师工作室”创建之初更像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为了学校荣誉,并不清楚建立工作室的目标与方向,至少有些迷茫和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并借助课题立项,我们找到了工作室的前进方向.2015年,工作室在佛山市教... 真实来讲,“张秀香名师工作室”创建之初更像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为了学校荣誉,并不清楚建立工作室的目标与方向,至少有些迷茫和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并借助课题立项,我们找到了工作室的前进方向.2015年,工作室在佛山市教育装备应用开发研究中成功立项小学科学类重点课题《融合STEM理念的创新实验环境建设与教学应用研究》,以及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 课题立项 教育科学 实验室建设 工作室 环境建设 创新实验 STEM
下载PDF
学校红领巾广播电视直播站的建设
13
作者 陈茵 《师道(人文)》 2001年第4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少先队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 道德认识 通讯队伍建设 节目编排 小学 红领巾广播电视直播站
下载PDF
让角色“立”在学生心中——论戏剧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翟亚萍 《学苑教育》 2020年第26期15-16,共2页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为丰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创造性与求知渴望。运用戏剧教学法的出发点是不把学生看作容纳知识的"机器&qu...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为丰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创造性与求知渴望。运用戏剧教学法的出发点是不把学生看作容纳知识的"机器",而是将之视为"可以培育出智慧花朵的种子"。在课堂教学中当以课本为基础,将戏剧技巧巧妙地融入到授课过程中,丰富授课形式。使之更加贴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会辨识、代入到不同的戏剧表演类型中,并制定对应的表演策略,实现情绪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代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动力,让每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植根于学生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教学 创设情境 体验角色 发展能力
下载PDF
教师的问与导是孩子答的成因
15
作者 梁巧顺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0年第20期100-101,共2页
课堂上能否准确、流畅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是一种 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是后天培养的,其中课堂学习是学生表 达能力提高的重要机会。因此,在课堂中,教师问的技巧与导 向直接影响学生答的质量与答的愿望。
关键词 技巧 导向
下载PDF
儿童个性发展与规则意识的建立
16
作者 梁巧顺 《学生·家长·社会》 2020年第4期5-5,共1页
每一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爱好不同,特长不同,价值观不同……在几乎同一标准的要求下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关键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引导他们建立规则意识。
关键词 个性发展 规则意识
下载PDF
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17
作者 陈帼雄 《中小学电教(下)》 2009年第7期17-17,共1页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逐步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它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 信息技术 学习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 网络技术 数量关系 圆周长 阅读要求 思维过程 多媒体
原文传递
理解教材背后的核心知识——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有感
18
作者 方军成 《小学数学教师》 2020年第1期82-84,共3页
品书余香,音容宛在。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本学期开学伊始,我马上向成员们推荐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以下简称《大道理》)一书。之所以推荐,有两层原因:其一,这是一本指导教师如何自主研究教材、追本溯源... 品书余香,音容宛在。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本学期开学伊始,我马上向成员们推荐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以下简称《大道理》)一书。之所以推荐,有两层原因:其一,这是一本指导教师如何自主研究教材、追本溯源,吃透教材、达成课标,能切实提升教师素养的好书;其二,这是我们的教育大家张奠宙先生的遗作,张先生2018年底仙逝,我们再也无法聆听他有关小学数学教学的真知灼见了,虔心阅读此书,既是学习与提升,也是缅怀和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核心知识 教师素养 研究教材 吃透教材 理解教材 主持人 指导教师
原文传递
竖式计算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以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军成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1年第1期29-31,共3页
口算、估算、笔算是三种基本运算形式。其中笔算按书写方向习惯,大体上又分为横式计算和竖式计算。在现行教材中,横式计算和竖式计算是相辅相成的,如一般要求先写横式,等竖式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横式上写最终结果。由于竖式计算过程有标... 口算、估算、笔算是三种基本运算形式。其中笔算按书写方向习惯,大体上又分为横式计算和竖式计算。在现行教材中,横式计算和竖式计算是相辅相成的,如一般要求先写横式,等竖式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横式上写最终结果。由于竖式计算过程有标准的结构,简洁清晰,使得竖式计算受人喜欢,成为笔算的标志.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数的加减法》为例,分享一下竖式计算教学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教材 小数的 四年级上册 加减法 竖式计算 横式 简洁清晰 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让学生成为欣赏课的主人
20
作者 翟晓羽 《少儿美术》 2013年第11期7-7,共1页
新《课标》提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由三个部分组成:自然美、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美术现象是一个新的学习内容.而且美术课本上没有现成的课例.需要教师平时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我发现,对佛山市一些有代表性的老建筑.或是每当佛山市有... 新《课标》提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由三个部分组成:自然美、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美术现象是一个新的学习内容.而且美术课本上没有现成的课例.需要教师平时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我发现,对佛山市一些有代表性的老建筑.或是每当佛山市有一些新建筑出现时.学生都特别爱议论它们。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美术现象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赏课 学生 主人 美术现象 美术作品 新《课标》 学习领域 学习内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