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Z值联合Kobayashi风险评分系统在诊断川崎病冠脉损害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葆莹 蒋苏华 +1 位作者 彭伟彬 蒋威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探讨冠脉Z值联合Kobayashi风险评分系统评估川崎病冠脉损害的价值。选取108例川崎病(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诊冠脉无扩张患儿68例,纳入无损害组,损害组40例,包括仅冠状动脉扩张患儿10例,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11例,中型冠状动脉... 本文探讨冠脉Z值联合Kobayashi风险评分系统评估川崎病冠脉损害的价值。选取108例川崎病(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诊冠脉无扩张患儿68例,纳入无损害组,损害组40例,包括仅冠状动脉扩张患儿10例,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11例,中型冠状动脉瘤患儿9例,大型冠状动脉瘤患儿10例。比较无损害组和损害组患儿临床资料、冠脉Z值及Kobayashi评分差异。损害组的年龄≤1岁、发热持续时间≥10 d、不完全性川崎病、延迟诊治和Kobayashi评分>3分比例高于无损害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发热持续时间、诊治时间和Kobayashi评分是川崎病患儿发生冠脉损害的影响因素(P<0.05)。中型冠状动脉瘤/大型冠状动脉瘤患儿的左侧冠状动脉主干内径Z值、左前降支内径Z值、右冠脉近段内径Z值均高于无扩张和仅冠状动脉扩张/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P<0.05)。中型冠状动脉瘤/大型冠状动脉瘤患儿的Kobayashi评分>3分比例高于无扩张患儿(P<0.05)。冠脉Z值联合Kobayashi评分诊断中型冠状动脉瘤/大型冠状动脉瘤的ROC曲线下面积较高。川崎病冠脉损害发生受患儿年龄、发热持续时间、诊治时间和Kobayashi评分等因素的影响,冠脉Z值联合Kobayashi评分在诊断冠脉损害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Z值 Kobayashi风险评分 川崎病 冠脉损害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容积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蒋军 张利文 +7 位作者 廖珊 陈默 曾晓红 何翰 周菲菲 闵燕飞 邹育超 黄荣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2426-2429,共4页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调强放疗(VMAT)技术在术后伴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术后伴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放疗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的12...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调强放疗(VMAT)技术在术后伴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术后伴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放疗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的120例具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其中3D-CRT、IMRT及VMAT各40例,比较观察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使用IMRT和VMAT技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急性胃肠道反应和泌尿道反应发生率,IMRT和VMAT技术优于3D-CRT技术(P<0.05);放射性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3D-CRT、IMRT和VMAT技术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具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VMAT和3D-CRT技术放疗,其短期生存率相似,IMRT和VMAT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3D-CRT;IMRT和VMAT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术后辅助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容积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蒋军 李莉 +2 位作者 张利文 廖珊 黄荣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RapidArc)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OAR)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PTV)和OAR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RapidArc和3D-CRT计...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RapidArc)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OAR)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PTV)和OAR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RapidArc和3D-CRT计划设计,计算并比较两种计划的PTV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PTV Dmax)、最小受照剂量(PTV Dmin)、平均受照剂量(PTV Dmean)和OAR受照体积。结果 RapidArc计划的CI及PTV Dmean均优于3D-CRT计划;RapidArc计划对OAR(膀胱V50,直肠V40、V50,左、右股骨头V20)的保护优于3D-CRT计划(P<0.05)。两种计划的PTV Dmax、PTV Dmin、HI和OAR受照体积(小肠V10、V20、V30、V40、V50,直肠V10、V20、V30,膀胱V10、V20、V30、V40,左、右股骨头V10、V30、V40、V5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中,RapidArc计划在靶区CI和PTV Dmean方面均优于3D-CRT,同时RapidArc计划在正常组织保护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治疗 适形 调强 适形弧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峥嵘 罗灿华 +2 位作者 袁建伟 冯彦林 廖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4-636,共3页
目的:评价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经术前B超筛检,共50个怀疑甲状腺恶性病灶纳入研究,术前行PET/CT及UGFNAC评价良恶性,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50个病灶,病理诊断2... 目的:评价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经术前B超筛检,共50个怀疑甲状腺恶性病灶纳入研究,术前行PET/CT及UGFNAC评价良恶性,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50个病灶,病理诊断26例为恶性,24例为良性。恶性肿物组PET/CT的SUVmax高于良性组。PET/CT诊断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79.2%,粗符合率为84%,Youden指数为67.7%。结论:PET/CT对区分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很好的价值,联合采用PET/CT及UGFNAC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PET/CT 18F-FDG B超引导 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对ⅢB型主动脉夹层内脏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峥嵘 陈小东 +4 位作者 罗灿华 谭羽灿 徐国建 何志坚 廖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2期10263-10267,共5页
背景: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后,受累的内脏动脉血流变化涉及到重要脏器的血供。目的:观察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后腹部内脏动脉血流的变化。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2004-05/2007-06佛山市第一人民... 背景: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后,受累的内脏动脉血流变化涉及到重要脏器的血供。目的:观察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后腹部内脏动脉血流的变化。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2004-05/2007-06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急慢性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病程3h~2年;急性夹层11例,亚急性及慢性夹层17例;破裂口均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5例只有1个破裂口,23例有2个以上破裂口。方法:治疗前后28例患者均经16排超高速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行经升主动脉高压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观察内脏动脉血流情况;经主动脉真腔于内脏动脉附近低压手推对比剂,观察内脏动脉真腔血供情况,并进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患者全部接受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仅封堵主动脉第一破口,其他破裂口不作一期处理。主要观察指标: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血运来源情况,真腔血供的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共112条腹部内脏动脉,经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检查,87条血管能确定其供血情况,其中31条真腔血供受损,占35.6%,具体为完全真腔供血8条(26%),真假腔混合供血7条(23%),完全假腔供血13条(42%),无供血3条(10%)。经腔内修复后再评价此31条血供受损血管,完全真腔供血的8条均有改善(100%);真假腔混合供血的7条也均获改善(100%),其中4条恢复完全真腔供血,3条恢复为真腔供血为主;完全假腔供血的有12条获得改善(92%),其中4条恢复为真腔供血为主,8条有真腔供血参与;3条无供血的有2条获得改善(67%),恢复为真腔供血。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后,各型血运受损的腹部内脏动脉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无血运减少和内脏缺血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膜血管内支架 腔内隔绝 主动脉夹层 内脏动脉
下载PDF
内窥镜鼻窦手术出血的手术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曾勇 王跃建 +2 位作者 肖建新 唐隽 廖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0-381,共2页
对635例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出血量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出血量的多少与手术次数、术式、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内窥镜 鼻窦手术 术中出血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附198例临床资料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邓建中 丁卫星 +2 位作者 朱佳成 曹金鹏 廖珊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9年第5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8例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11.5±69.2)min,中位出血量80(50~200)mL,平...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8例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11.5±69.2)min,中位出血量80(50~200)mL,平均切除淋巴结数为(11.5±6.4)枚,平均肛门排气时间(2.8±1.4)d,平均可下地行走时间(1.6±0.9)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1.8±6.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71%,最常见为肠梗阻(占并发症的24.4%)。中位随访时间为26.1(13.6~45.2)个月,随访率86.9%。33例出现术后复发转移,其中吻合口复发2例,盆腔局部复发3例,腹腔广泛转移4例,远处转移24例。死亡共37例,其中死于肿瘤相关因素28例,死于非肿瘤相关因素9例。5例带瘤生存。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不仅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技术上也是安全可行的,而最终的结果仍有待于大量的、长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
下载PDF
多媒体内窥镜鼻窦手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肖建新 刘冬生 甘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1期59-60,共2页
目的 建立多媒体内窥镜鼻窦手术系统。方法 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建立局域网 ,连接门诊、住院部、手术室和CT室 ,客户机与鼻窦内窥镜摄像系统连接 ,用Dephil的计算机语言开发多媒体数据库 ,开发视频采集应用程序实现图像视频数据采集。结... 目的 建立多媒体内窥镜鼻窦手术系统。方法 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建立局域网 ,连接门诊、住院部、手术室和CT室 ,客户机与鼻窦内窥镜摄像系统连接 ,用Dephil的计算机语言开发多媒体数据库 ,开发视频采集应用程序实现图像视频数据采集。结果 网络上实现了病史、体格检查、专科检查的电了化记录 ,手术前后内窥镜鼻腔检查、内窥镜鼻窦手术过程静态和动态图像记录 ,并能够浏览病人的鼻窦CT片。同时提供数据的浏览、编辑和查询功能。结论 系统图文并茂 ,影像图片清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鼻窦内窥镜 鼻窦手术系统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或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焕伟 甄作均 +4 位作者 崔伟珍 王军华 苏树英 许卓明 廖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或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价值. 方法 200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方法治疗原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5 cm)11例和复发性小肝...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或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价值. 方法 200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方法治疗原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5 cm)11例和复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3 cm)13例,其中4例原发性肝癌和8例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及门静脉栓塞化疗.结果在11例原发性小肝癌中,6例肿瘤直径≤3 cm者,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5例肿瘤直径3~5 cm者,MRI或CT提示4例肿瘤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5.71%、68.57%.在13例复发性小肝癌中,单发组(7例)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多发组(6例)共15个瘤灶,MRI或CT提示12个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89%、77.78%、64.81%. 结论 PRFA为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对肿瘤直径超过3 cm以及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坏死率,减少复发率,有效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 射频 微创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中的应用及SUVmax界值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峥嵘 罗灿华 +2 位作者 袁建伟 冯彦林 廖珊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9期9-12,共4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经术前B超检查,共50个病灶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纳入研究,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评价良恶性,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18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经术前B超检查,共50个病灶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纳入研究,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评价良恶性,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18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及探讨SUVmax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50个病灶,病理诊断26例为恶性肿瘤,24例为良性肿物。18F-FDG PET/CT诊断的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79.2%。恶性组SUVmax高于良性组。SUVmax最佳诊断界值为1.810。结论对于B超怀疑的甲状腺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寻找合适的SUVmax界值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PET/CT 18F-FDG SUVMAX
下载PDF
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对评估干体重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英伟 邵咏红 +5 位作者 肖观清 林敏娃 林丽华 马洁葵 朱俊民 廖珊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4年第6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容量监测对评估透析患者干体重,以及防治透析过程中与低血奢量相关不良反应和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作用。方法 对14例规律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先、后按标准透析和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两种方式进行血透治疗,观察两种透析... 目的 探讨血容量监测对评估透析患者干体重,以及防治透析过程中与低血奢量相关不良反应和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作用。方法 对14例规律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先、后按标准透析和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两种方式进行血透治疗,观察两种透析方法透析前后血压,体重,超滤量和临床合并症,结合相对血容量曲线图,评价血容量监测对评估干体重的作用,以及防治透析过程中与低血容量相关不良反应和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作用。结果 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能有效地评估干体重和下调干体重;有效地减少透析中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等低血容量相关不良反应;在下调干体重后高血压得到改善。结论 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能够有效地评估干体重和调整干体重,对防治透析过程中容量相关低血压和高血压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体重 血容量监测 高血压 透析患者 不良反应 低血容量 评估 低血压 作用 血透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腹会阴切除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建中 丁卫星 +2 位作者 程龙庆 林义办 廖珊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前瞻性评估腹腔镜辅助腹会阴切除和开腹手术这两种技术的优劣性 ,并探讨腹腔镜辅助腹会阴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根治切除的 4 1例直肠癌患者 ,分为腹腔镜组 2 1例和开腹组 2 0例 ,观察两组肿瘤手术切除、并发症、术后恢... 目的 :前瞻性评估腹腔镜辅助腹会阴切除和开腹手术这两种技术的优劣性 ,并探讨腹腔镜辅助腹会阴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根治切除的 4 1例直肠癌患者 ,分为腹腔镜组 2 1例和开腹组 2 0例 ,观察两组肿瘤手术切除、并发症、术后恢复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意义 (t=0 .6 0 6 ,P =0 .5 4 8和 t=0 .0 77,P =0 .939)。切除标本的长度、全直肠系膜完整数、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数、淋巴结切除数等肿瘤学根治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均 P>0 .0 5 )。腹腔镜组止痛药使用少于开腹组 (χ2 =4 .0 84 ,P =0 .0 4 3) ,腹腔镜组的造口排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开腹组 (t=2 .4 5 5 ,P =0 .0 1 9和 t=2 .6 37,P =0 .0 1 2 ) ,住院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t=0 .6 81 ,P =0 .5 0 0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大致相同 (均 P >0 .0 5 )。两组随访时间分别为 2 4个月 (6~ 5 8个月 )和 36个月 (7~ 6 6个月 ) (P =0 .1 6 3) ,两组肿瘤早期复发率类似 (P =1 .0 0 0 )。结论 :提示腹腔镜腹会阴切除在技术上不仅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会阴切除术 开腹手术 直肠癌 肿瘤
下载PDF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珊 杨哲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文章利用全省卫生服务调查资料 ,分析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现状 ,揭示了其给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医疗保健需求和服务利用带来的影响 ,并对农村居民在建立医疗保健制度方面的愿望作了探讨 ,指出由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全省经济增长不... 文章利用全省卫生服务调查资料 ,分析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现状 ,揭示了其给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医疗保健需求和服务利用带来的影响 ,并对农村居民在建立医疗保健制度方面的愿望作了探讨 ,指出由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全省经济增长不相适应 ,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和卫生服务利用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 卫生服务 医疗保健制度 农村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佳成 计勇 +6 位作者 杜启亮 杨平 余思 李志澄 曹金鹏 罗特东 廖珊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11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按照术前评估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CTA重建图像上进行术前精准评估,然后拟定手术切除方案。观察组通过3D打印模型...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按照术前评估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CTA重建图像上进行术前精准评估,然后拟定手术切除方案。观察组通过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模拟及术前评估。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模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近期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模型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临床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胸导管夹闭对血脂影响的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玲玲 杨劼 +8 位作者 古卫权 杨胜利 叶俊 王飞 肖叶 罗灵均 张小文 赵宁 廖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9-772,781,共5页
目的探讨胸导管夹闭术后血脂的变化。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1月65例病理分期为Ⅰ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胸导管夹闭组34例,未夹闭组31例。分析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血总胆固醇(... 目的探讨胸导管夹闭术后血脂的变化。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1月65例病理分期为Ⅰ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胸导管夹闭组34例,未夹闭组31例。分析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夹闭组术后TC明显低于术前和同时点未夹闭组,术后4年仍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5年与术前和未夹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夹闭组术后1年内TG明显低于术前和同时点未夹闭组(P <0. 05),1年之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间及手术前后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夹闭组术后LDL-C明显低于术前和同时点未夹闭组,至术后3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4、5年与术前和未夹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胸导管夹闭术可降低TC、LDL-C,部分降低TG,对HDL-C无明显影响。TC和LDL-C分别在术后5年和4年逐渐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导管夹闭术 高脂血症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术中超声和超吸刀在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焕伟 甄作均 +2 位作者 苏树英 蔡云峰 廖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5-546,共2页
最近10年来,随着一些先进设备的应用,肝脏外科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术中超声(operative ultrasound,0US)的应用使肝脏切除更加精准,超吸刀(CUSA)、水刀、激光以及微波固化等的出现使肝脏切除术中出血减少。笔者自2002年... 最近10年来,随着一些先进设备的应用,肝脏外科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术中超声(operative ultrasound,0US)的应用使肝脏切除更加精准,超吸刀(CUSA)、水刀、激光以及微波固化等的出现使肝脏切除术中出血减少。笔者自2002年开始将术中超声和超吸刀用于肝脏外科手术,实施精准的解剖性肝切除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肝切除术 术中超声 超吸刀 应用 肝脏外科技术 肝脏外科手术 肝脏切除 先进设备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放置粗、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比较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劼 古卫权 +4 位作者 叶俊 王飞 朱乐伟 廖珊 王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68-571,共4页
随着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推广普及[1],加上切口保护套的应用,由牵开器引起的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thoracotomy pain syndrome,PTPS)发生率明显减低,而胸腔闭式引流管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我们对169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前... 随着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推广普及[1],加上切口保护套的应用,由牵开器引起的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thoracotomy pain syndrome,PTPS)发生率明显减低,而胸腔闭式引流管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我们对169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留置较细胸管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管 肺叶切除术 全胸腔镜 切除术后 术后疼痛综合征 放置 随机对照研究 肺癌患者
原文传递
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长期结果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附90例报告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焕伟 廖珊 +2 位作者 王峰杰 李梅生 甄作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长期结果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从2003年1月至2010年i月对90例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实施解剖性肝切除术,肿瘤大小:≤5cm38例,〉5cm52例;肿瘤数目:单发病灶57例,2个以上多发瘤灶33例...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长期结果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从2003年1月至2010年i月对90例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实施解剖性肝切除术,肿瘤大小:≤5cm38例,〉5cm52例;肿瘤数目:单发病灶57例,2个以上多发瘤灶33例。肝癌合并肝硬化45例(50.0%);合并脉管癌栓34例(37.78%)。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级64例,B级26例。术中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输血量;术后观察并发症、肝功能。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肿瘤复发与相关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通过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1%(28/90)。术后复发率为51.1%(46/90),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2%、67.3%和49.7%。切缘阳性(相对危险度为13.83,95%可信区间为4.56±41.96)和子灶(相对危险度为3.09,95%可信区间为1.60~5.98)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后1、3、5年总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4%、80.0%和60.0%。Cox回归分析显示切缘阳性(相对危险度为19.22,95%可信区间为5.85~63.17)和TNM分期(相对危险度为2.013,95%可信区间为1.28~3.17)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是治疗肝细胞癌安全有效的术式。术后复发主要与肿瘤切缘阳性和TNM分期有关。在保证切缘阴性方面,解剖性肝切除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解剖性肝切除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16排螺旋CT胆道及血管造影在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焕伟 潘爱珍 +2 位作者 陈涛 廖珊 甄作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1-346,共6页
目的 通过16排螺旋CT血管和胆管造影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进行前瞻性术前评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笔者对75例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人于术前进行了CT直接胆道造影和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 通过16排螺旋CT血管和胆管造影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进行前瞻性术前评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笔者对75例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人于术前进行了CT直接胆道造影和血管造影检查,并通过VR、MPR、MIP技术三维重建肝动脉、门静脉及胆道系统.然后根据肿瘤与肝门部重要血管及胆管的关系,进行Bismuth-Corlette分型和T分期,并对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进行术前评估.最后将术前评估结果 与手术探查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能耐受CT检查,其评估门静脉受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9%,100%和96%,评估肝动脉受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100%和93.3%.按Bismuth-Corlette分型标准,其判断肿瘤浸润胆道范围的准确性为96%;预测肿瘤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7%、82.1%和90.7%.结论 术前螺旋CT血管和胆管造影对于判断肝门部胆管癌侵犯血管和胆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预测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螺旋CT 血管造影 胆管造影
原文传递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焕伟 甄作均 +3 位作者 崔伟珍 王军华 苏树英 廖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80-48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在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从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3年 3月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符合条件的 2 0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病人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和门静脉栓...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在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从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3年 3月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符合条件的 2 0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病人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和门静脉栓塞化疗 (PVCE) ,再在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 (PRFA)治疗 ;另 2 0例肝癌病人直接给予PRFA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B超、CT或MRI。确定肿瘤是否坏死或缩小 ,有无复发转移灶 ,肿瘤特异指标的变化。Kaplan Meier法计算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 对于转移性肝癌 ,联合治疗组CEA阳性者治疗转阴率 5 0 % (2 / 4 ) ,单纯治疗组CEA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 2 5 % (1/ 4 ) ,差异有显著意义。对于原发性肝癌或复发肝癌 ,联合治疗组AFP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 6 2 5 % (5 / 8) ,单纯治疗组AFP阳性者治疗后转阴率30 % (3/ 10 ) ,差异有显著意义。肿瘤完全凝固坏死率 :单纯治疗组对于 <3cm瘤灶为 10 0 % (17/ 17) ,3~ 5cm为5 5 % (5 / 9) ,>5cm为 2 0 % (1/ 5 ) ;而联合治疗组 <3cm瘤灶为 10 0 % (19/ 19) ,3~ 5cm为 75 % (3/ 4 ) ,>5cm为4 0 % (2 / 5 )。肿瘤缩小率为 70 % (14 / 2 0 ) ,门静脉癌栓消失率为 2 5 % (1/ 4 ) ,缩小率为 5 0 % (2 / 4 )。肝内复发转移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联合治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 门静脉栓塞化疗 肝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