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耳内镜下中耳乳突部胆脂瘤手术的短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抗松 邹团明 +5 位作者 王博琛 孙恺 陈俊明 叶海雯 毛伟龙 虞幼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外耳道全耳内镜下处理中耳乳突部胆脂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2例累及乳突的胆脂瘤患者经外耳道全耳内镜下的手术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气导平均听阈术前为56.52±4.89dB HL,术后... 目的探讨经外耳道全耳内镜下处理中耳乳突部胆脂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2例累及乳突的胆脂瘤患者经外耳道全耳内镜下的手术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气导平均听阈术前为56.52±4.89dB HL,术后6月为38.49±3.82)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P=0.00);平均气骨导距术前为31.45±4.52dBHL,术后6月为17.36±5.14 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5,P=0.00)。所有患者鼓膜愈合良好,人工听骨无外露脱出,无面瘫、无眩晕,无听力进一步下降。结论经外耳道入路全耳内镜下乳突部手术术后患者听力较前提高,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手术 中耳胆脂瘤 乳突
下载PDF
耳内镜下儿童局限性中耳胆脂瘤的分期手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抗松 虞幼军 +3 位作者 赖彦冰 王博琛 郑立岗 刘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儿童局限性中耳胆脂瘤分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5例儿童单侧中耳胆脂瘤患者在耳内镜下进行一期鼓膜切除、取出听骨链及清理胆脂瘤病变,3~6个月后于耳内镜下行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及鼓膜修补,分析耳内镜下分期手术的效...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儿童局限性中耳胆脂瘤分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5例儿童单侧中耳胆脂瘤患者在耳内镜下进行一期鼓膜切除、取出听骨链及清理胆脂瘤病变,3~6个月后于耳内镜下行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及鼓膜修补,分析耳内镜下分期手术的效果及体会。结果二期术后随访半年,5例患儿术耳平均气导听阈为28.32±1.17 dB HL,平均气骨导差为15.66±3.21 dB,与术前(42±3.79 dB HL)比较听力明显提高(P<0.01),复查鼓膜移植物在位、愈合良好,无内陷或穿孔。结论耳内镜下分期手术治疗儿童局限性中耳胆脂瘤能明显减少手术对中耳及乳突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术后患者听力提高及鼓膜愈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儿童 中耳胆脂瘤 分期手术
下载PDF
两种不同模式鼻咽部放疗对人工耳蜗设备性能影响的短期观察
3
作者 陈抗松 虞幼军 +6 位作者 周道民 赖彦冰 张国义 刘致滨 何锦潮 陈慧琴 孙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鼻咽部放疗对人工耳蜗设备性能的影响,以指导人工耳蜗植入者放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方法将三个人工耳蜗植入体按经典的开放乳突-面隐窝经圆窗入路植入尸头建立人工耳蜗植入模型(简称:模型A、B、C),并模拟鼻咽癌放射野...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鼻咽部放疗对人工耳蜗设备性能的影响,以指导人工耳蜗植入者放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方法将三个人工耳蜗植入体按经典的开放乳突-面隐窝经圆窗入路植入尸头建立人工耳蜗植入模型(简称:模型A、B、C),并模拟鼻咽癌放射野实施两种不同的放疗方案,模型A:模拟鼻咽癌延长性调强放射,以植入的人工耳蜗的位置为中心靶区,放疗总剂量80 Gy,每次2 Gy,分40次完成,每周5次;模型B:模拟鼻咽癌常规调强放射,以鼻咽部为中心靶区,放射总剂量70 Gy,每次约2 Gy,分33次完成,每周5次;模型C:不做任何放疗处理;完成放疗后分别检测三个模型的人工耳蜗电子元件的电极阻抗及输出电流辐度。结果两种模拟正常剂量的鼻咽癌放疗方案照射人工耳蜗后,模型A、B植入体都能在正常条件下启动,电极阻抗正常;实验前模型A、B、C的输出电流幅度的平均偏差百分比分别为0.61%、0.50%、0.58%;实验后分别为0.52%、0.46%、0.54%;均在正常范围内(±10%)。结论两种不同模式鼻咽部放疗方案短期内对人工耳蜗设备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人工耳蜗
下载PDF
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蛋白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抗松 杨琨 +2 位作者 杨希林 陈建新 廖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观察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探讨噪声对生物体情绪行为和听力的负性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行为学指标和ABR反应阈接近的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正常喂养;噪声组(B组):每天固定时间噪声暴露... 目的观察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探讨噪声对生物体情绪行为和听力的负性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行为学指标和ABR反应阈接近的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正常喂养;噪声组(B组):每天固定时间噪声暴露4 h,持续28 d;氟西汀组(C组):噪声暴露的条件和时间与噪声组相同,每天噪声暴露后即腹腔注射剂量为10 mg/kg的氟西汀,持续28 d,噪声暴露前1 d、第7、14、28 d观察大鼠的旷场行为并检测ABR反应阈,实验前后记录大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最后断头取脑,剥离大鼠海马,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CRF表达。结果第7、14、28 d,与对照组比较,其它组大鼠的旷场行为表现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大鼠与噪声组比较,旷场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暴露28d后,与对照组相较,噪声组和氟西汀组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噪声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糖水偏爱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其ABR反应阈升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海马CRF的表达较正常组增加,但较噪声组表达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的噪声暴露可使大鼠产生焦虑抑郁样行为,抗抑郁剂能改善这些行为的改变。海马CRF表达的增加可能参与噪声应激所致的大鼠行为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应激 动物行为学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