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SpO_2和P_(ET)CO_2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程秀英 吴先平 +1 位作者 李凤娟 苏雯 《吉林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ET鄄CO2)的影响,探讨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选用硬膜外及全麻2种麻醉方法,在气腹前10min、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ET鄄CO2)的影响,探讨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选用硬膜外及全麻2种麻醉方法,在气腹前10min、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分别监测其SpO2和PETCO2变化。结果:硬膜外组在气腹后20min,SpO2较气腹前明显降低,PETCO2较气腹前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全麻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采用全麻方法较安全,术中应加强术中呼吸循环的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麻醉 血氧饱和度 二氧化碳分压 护理
下载PDF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冯俊光 吴先平 +1 位作者 唐有华 杨兆强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7期864-865,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80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年龄65~80岁,ASAⅠ~Ⅲ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表面麻醉组(对照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实验组),每组40例。观察记录患...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80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年龄65~80岁,ASAⅠ~Ⅲ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表面麻醉组(对照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实验组),每组40例。观察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SBP、HR、RR、SpO2最低值)的变化、不良反应(包括呛咳、呼吸抑制等)及苏醒后主观满意度。结果与表面麻醉组比较,静脉麻醉组SBP、HR、RR、SpO2的波动值变化较小,剧烈呛咳的病例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尽管静脉麻醉组短暂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表面麻醉组(P<0.05),但由于采取面罩加压给氧等处理,患者SpO2始终维持在96%以上。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安全性及舒适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老年人 静脉麻醉
下载PDF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评价
3
作者 吴先平 唐有华 唐启周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7X期75-76,共2页
目的: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术的可行性。方法:102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年龄20~80岁,ASAⅠ~Ⅲ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即表面麻醉组(对照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实验组),每组51例。观察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 目的: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术的可行性。方法:102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年龄20~80岁,ASAⅠ~Ⅲ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即表面麻醉组(对照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实验组),每组51例。观察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SBP、HR、RR、SpO2最低值)的变化、不良反应(包括呛咳、呼吸抑制等)及苏醒后主观满意度。结果:与表面麻醉组比较,静脉麻醉组SBP、HR、RR、SpO2的波动值变化较小,剧烈呛咳的病例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尽管静脉麻醉组短暂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表面麻醉组(P【0.05),但由于医生采取面罩加压给氧等处理,患者SpO2始终维持在96%以上。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安全性及舒适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静脉麻醉 丙泊酚
下载PDF
氯诺昔康静脉持续输注镇痛对尿α_1微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先平 黑子清 +4 位作者 陈秉学 陈浩铭 程芳 韦志军 江映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69-87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浓度的变化,探讨氯诺昔康静脉持续输注用于镇痛治疗时的肾脏安全性。方法:75例择期骨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26例,单用芬太尼1.2 mg,负荷剂量为静脉注射(静注)芬太尼0.05 mg;氯诺昔康组23例... 目的:通过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浓度的变化,探讨氯诺昔康静脉持续输注用于镇痛治疗时的肾脏安全性。方法:75例择期骨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26例,单用芬太尼1.2 mg,负荷剂量为静脉注射(静注)芬太尼0.05 mg;氯诺昔康组23例,单用氯诺昔康72 mg,负荷剂量为静注氯诺昔康8 mg;合用组26例,联合应用氯诺昔康36 mg+芬太尼0.9 mg,负荷剂量为静注氯诺昔康4 mg及芬太尼0.025 mg。均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44 mL,静脉持续输注,2 mL.h-1。结果:术后d 4,芬太尼组尿α1-MG上升了(4±s11)mg.L-1(P>0.05),氯诺昔康组和合用组上升了(22±16),(20±16)mg.L-1(P<0.01),上升幅度明显大于芬太尼组(P<0.01),氯诺昔康组和合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前后3组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静脉持续输注可以导致尿α1-MG升高,对肾小管的早期损害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药 非甾类 镇痛 安全 氯诺昔康 Α1微球蛋白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7
5
作者 彭永东 吴先平 梁鉴添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持续引流组)与单纯腰穿放液组(单纯腰穿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持续的时间、意识障碍持续的时间、脑脊液转清...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持续引流组)与单纯腰穿放液组(单纯腰穿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持续的时间、意识障碍持续的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和继发性颅内感染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纯腰穿组比较,持续引流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及脑脊液转清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继发性颅内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在持续引流组中,4例病人出现继发性颅内感染,其中2例死亡。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具有简单易行和创伤小等优势,但也面临继发性颅内感染的危险,应合理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 颅内感染 脑脊液引流 腰大池持续引流 治疗后 持续引流 正常 结论 优势 时间
下载PDF
小剂量罗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的可行性
6
作者 王忠新 吴先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0期91-92,共2页
目的 研究小剂量罗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 I~III级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60例,均用25G贝朗腰麻针于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0.5%罗比卡因lml,注药后即平卧。单... 目的 研究小剂量罗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 I~III级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60例,均用25G贝朗腰麻针于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0.5%罗比卡因lml,注药后即平卧。单侧腰麻组采用0.1%罗比卡因5ml,采取患侧在上侧卧位并将病人头部放低5度,注药完毕后保持侧卧位20min。观察临床阻滞效果包括阻滞完善时间、平面固定时间、最高痛觉阻滞平面及其持续时间;监测术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侧腰麻组痛觉阻滞完善时间和平面固定时间明显缩短(P<0.01)、痛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1);单侧腰麻组患侧阻滞平面达L1以上者为100%,而对照组仅为80%,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9例需硬膜外用药才能完成手术,而单侧腰麻组全部镇痛完善,无须硬膜外用药,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中NIBP、SPO2、ECG均能保持平稳;术后随访均无头痛、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结论 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罗比卡因单侧腰麻行老年下肢手术,阻滞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和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比卡因 脊麻 老年
下载PDF
氯诺昔康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王清明 吴先平 +1 位作者 程芳 韦志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2期52-53,58,共3页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ASAⅠ-Ⅲ级全髋关节置换或半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组(氯诺昔康组)和M组(吗啡组),每组30例。L组采用氯诺昔康72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96 mL,...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ASAⅠ-Ⅲ级全髋关节置换或半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组(氯诺昔康组)和M组(吗啡组),每组30例。L组采用氯诺昔康72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96 mL,M组采用吗啡8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96 mL。手术结束后1、2、4、8、24、48 h各时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舒适评分(BCS)评估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L组VAS、BCS与M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骚痒及尿潴留均高于L组(P均<0.05)。结论:氯诺昔康与吗啡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相当,但使用氯诺昔康静脉镇痛的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静脉镇痛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