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明裕 丁毅 +2 位作者 廖伟光 涂滨 陈艳仙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有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情况。方法将75例SDHVD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为有心律失常组43例和无心律失常组32例,计算机自动分析电信号计算HRV时域指标。结果SD...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有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情况。方法将75例SDHVD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分为有心律失常组43例和无心律失常组32例,计算机自动分析电信号计算HRV时域指标。结果SDHVD心律失常类型主要以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为常见。与无心律失常组比较,SDNN、SDANN、RMSSD、PNN5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V可以作为SDHVD有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预测指标,可以指导对SDHVD有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及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左心衰竭7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廖伟光 谢志翔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06月收治的7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左心衰竭在老年人中多见,在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中以感染最多见,其次为急性血...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06月收治的7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左心衰竭在老年人中多见,在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中以感染最多见,其次为急性血压升高、排便用力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病因以冠心病多见,高血压次之。结论:及早发现急性左心衰竭的先兆,并及时诊断和针对病因治疗,可减少其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 冠心病 高血压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对比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梁锡权 廖伟光 丁毅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研讨原发性高血压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运用左旋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的治疗作用。方法自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月收集的原发性高血压伴DHF病例中选取80例并随机分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40例单一口服氢氯噻嗪... 目的研讨原发性高血压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运用左旋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的治疗作用。方法自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月收集的原发性高血压伴DHF病例中选取80例并随机分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40例单一口服氢氯噻嗪片,观察组40例合用左旋氨氯地平与氢氯噻氢片治疗,对比两组实施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同时评估其LVEF、IVRT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1实施治疗前,两组的SBP值与DBP值比较基本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两项血压指标值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2LVEF、E/A和6MWD指标水平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提高,而IVRT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给药期间,两组均可见低血钾、心悸等药物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占%,较对照组的%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用左旋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伴DHF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理想的药效,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左室舒张功能,且安全性肯定,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舒张性心力衰竭 左旋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致心衰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锡权 廖伟光 丁毅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致心衰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心肌梗死致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归入研究组(A组),将同一时间段入院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B组)中。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血检测,记...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致心衰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心肌梗死致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归入研究组(A组),将同一时间段入院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B组)中。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血检测,记录其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水平,对比分析心衰程度同GDF-15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心功能Ⅰ级者13例(18.5%),心衰I度者24例(34.3%),心衰Ⅱ度者27例(38.6%),心衰Ⅲ度者6例(8.6%);A组患者血清GDF-1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A组中,患者血清GDF-15表达水平随着心衰程度的增加而上升(P<0.05),两者呈正相关性。结论:血清中GDF-15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心肌梗死致心衰患者心衰程度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心肌梗死 心衰程度
下载PDF
123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林明裕 陈泗林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瘤破裂 早期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替罗非班与依诺肝素和阿司匹林合用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廖伟光 谢治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与依诺肝素和阿司匹林合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国...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与依诺肝素和阿司匹林合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替罗非班,观察2d、30d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2d、30d的临床终点事件(包括死亡、新发心肌梗死、顽固性缺血即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未见严重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结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阿司匹林、依诺肝素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心脏事件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低血尿酸水平对血压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廖伟光 陈协生 +1 位作者 李锦萍 廖淑莲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8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降低血尿酸(SUA)水平对其控制血压以及肾功能保护的影响。方法将198例高血压合并无症状HU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0例)使用别嘌呤醇,低嘌呤食物饮食。B组(98例)给予安慰剂及普通饮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降低血尿酸(SUA)水平对其控制血压以及肾功能保护的影响。方法将198例高血压合并无症状HU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0例)使用别嘌呤醇,低嘌呤食物饮食。B组(98例)给予安慰剂及普通饮食。两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SUA、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血清β2MG的变化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A组比B组平均可降低收缩压(SBP)(7±1)mmHg、舒张压(DBP)(8±1)mmHg、Cr(16.1±1.3)μmol/L、24h尿蛋白(14±0.4)mg/24h、血清β2MG(1.1±0.2)mg/L,升高Ccr(13.01±0.1)ml/min,有统计学差异(t=11.26,P<0.01;t=28.20,P<0.01;t=-8.87,P<0.01;t=123.93,P<0.01;t=11.60,P<0.01;t=-55.79,P<0.01)。结论高血压合并无症状HUA患者经降低SUA治疗后能有效降低血压,且能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尿酸 血压
原文传递
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应用纤维膳食干预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廖伟光 欧玉英 +3 位作者 梁爱荣 李锦萍 廖淑莲 梁锡权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8期5336-5340,共5页
目的应用纤维膳食干预以观察其对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筛查年龄在40~80岁患者,以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平均值≥0.9mm或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确定为心脑血... 目的应用纤维膳食干预以观察其对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筛查年龄在40~80岁患者,以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平均值≥0.9mm或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确定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162例患者,随机分为膳食纤维治疗组和对照组,以魔芋精粉为主的膳食纤维进行干预。随访一年,观察IMT、颈动脉斑块、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均可见IMT和平均斑块厚度缩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降低,但膳食纤维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虽均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降低甘油三酯(TG)的水平,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膳食纤维干预对颈动脉IMT增厚或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危患者,可显著降低颈动脉IMT和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显著降低SBP、DBP、TC、LDL-C、血糖及HbA1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膳食纤维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高危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