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绿色通道流程改进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主要时间节点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袁定新 詹华清 +8 位作者 鲁观春 余一海 骆晓敏 佟铁钢 冯瑞兴 陈小华 梁振铭 毕伟 于新发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流程改进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主要时间节点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流程改进前组(对照组)20例,流程改进后组(...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流程改进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主要时间节点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流程改进前组(对照组)20例,流程改进后组(观察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完成CT扫描时间、入院至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入院至溶栓治疗开始时间(DNT)、发病至溶栓治疗开始时间(OTT)和DNT≤60 min所占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到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中位数由对照组的56.5 min降至26.0 min、DNT中位数由62.5 min降至29.0 min、OTT中位数由126.5 min降至97.0 min,DNT≤60 min所占比例由45.0%上升至9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流程改进能显著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主要节点所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阿替普酶 时间节点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预防脑卒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邓燕华 周慧 邓宁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1期111-113,共3页
目的考察在当地的150例H型高血压患者中,口服马来酸依普那利叶酸片(简称依叶)能否有效的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并对比三组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150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三组,分别为复方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8 mg)组、组合配方... 目的考察在当地的150例H型高血压患者中,口服马来酸依普那利叶酸片(简称依叶)能否有效的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并对比三组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150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三组,分别为复方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8 mg)组、组合配方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及叶酸片(0.8 mg)组、单纯依那普利片(10 mg)组,每组50例患者。均用于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于入选时测定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卒中的发生率,治疗后第3、6、9、12个月末分别复测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卒中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方法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压,但复方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组、组合配方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及叶酸片组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率分别为41%和39%,优于单纯依那普利片组(2%),此两组的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4%,单纯依那普利片组脑卒中发生率则为10%,三组间降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疗效及脑卒中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预防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燕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4期457-458,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TIA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仅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发生率,... 目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TIA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仅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发生率,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凝血与血小板计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颈动脉平均斑块发生率、平均低回声斑块发生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平均强回声斑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IA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改善血脂、血小板指标,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钙 脑梗死
下载PDF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燕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8期1871-1872,共2页
分析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随机选取就诊的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2例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患者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72例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 分析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随机选取就诊的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2例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患者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72例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即治愈32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继发癫痫多发生于脑血管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简单部分性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继发癫痫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中国缺血性卒中急救网络建设
5
作者 袁定新 罗楠 黄立安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是我国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首位病因,其中约80%为缺血性卒中,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1-2]。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虽然我国的卒中发病率有所下降,但...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是我国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首位病因,其中约80%为缺血性卒中,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1-2]。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虽然我国的卒中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由2005年的117/10万增至2019年的145/10万;据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估算,卒中已成为我国农村居民的第二位死亡病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高复发率 卒中发病率 死亡病因 数据显示 数据估算 高死亡率 农村居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