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栓后抗血小板药物给药时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秋怡 龙贵华 周玉静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3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后抗血小板药物给药时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1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给药时机不同分为甲组(溶栓治疗后>24 h给予抗血小...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后抗血小板药物给药时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1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给药时机不同分为甲组(溶栓治疗后>24 h给予抗血小板药物,n=59)与乙组(溶栓治疗后<24 h给予抗血小板药物,n=59)。两组均开展静脉溶栓治疗,甲组于溶栓24 h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乙组于溶栓后24 h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及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瞬时记忆、定向力、视觉及空间觉、注意力计算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APTT、PT、TT均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24 h内或静脉溶栓24 h后开展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不良事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不明显,但静脉溶栓24 h后开展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抗血小板药物 给药时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杰安 程少玲 李小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收治的84例老年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2)和联合组(n=4...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收治的84例老年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2)和联合组(n=42),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新Bobath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联合组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表、改良Barthel指数、简式Fugl-Meyer评分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的得分。结果干预后联合组的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疗效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简式Fugl-Meyer评分表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更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新Bobath技术 脑卒中 上肢
下载PDF
依帕司他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对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邓惠慧 宁晓明 陈锐进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对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甲钴...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对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依帕司他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CRP、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且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舍曲林对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宁晓明 邓惠慧 +1 位作者 康成 高庆春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2837-2839,共3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伴言语功能障碍患者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舍曲林治疗后言语功能改善程度。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伴言语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恩经复组合和舍曲林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 目的:观察脑卒中伴言语功能障碍患者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舍曲林治疗后言语功能改善程度。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伴言语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恩经复组合和舍曲林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18μg/(次·d),肌内注射,舍曲林50 mg/次,睡前一次;恩经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18μg/(次·d),肌内注射;舍曲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舍曲林50 mg/次,睡前一次,三组疗程均为28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8 d对患者进行西部失语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三组在治疗28 d后言语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其中联合治疗组[AQ值62.15±20.38、NHISS评分(8.23±3.88)分、mRS评分(1.86±0.84)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恩经复组[AQ值50.86±21.64、NHISS评分(12.86±4.36)分、mRS评分(2.38±0.96)分]及舍曲林组[AQ值49.56±20.42、NHISS评分(12.21±4.52)分、mRS评分(2.41±0.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舍曲林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障碍的改善有显著疗效,且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舍曲林 脑卒中 言语
下载PDF
扩容联合抗凝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宁晓明 邓惠慧 +2 位作者 吴子强 康成 高庆春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评价扩容联合抗凝对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6-24h内早期磁共振影像(PWI-DWI不匹配)的前循环皮层和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脑梗死患者,总病例数为10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扩容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氢氯吡格雷片75mg/... 目的评价扩容联合抗凝对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6-24h内早期磁共振影像(PWI-DWI不匹配)的前循环皮层和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脑梗死患者,总病例数为10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扩容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氢氯吡格雷片75mg/次每天1次;扩容组采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500ml 1次/d、连续7d;联合组采用予羟乙基淀粉500m 1次/d、连续7d,那屈肝素钙注射液4100AXaI U,Q12H/d皮下注射、连续7 d,不予抗血小板治疗;3组其他基础治疗和7d后治疗相同。治疗前和治疗后3d、7d、1个月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mRS评分,比较各组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概率和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3d、7d和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而联合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和扩容组,治疗7d后联合组发生进展性脑梗死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和扩容组(4例vs 10例、9例);治疗后1个月mRS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和扩容组(0-2分和3-5分分别为30例vs 19例、21例,5例vs 15例、14例),临床疗效评价有效率联合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和扩容组(85.7%vs 60.0%、65.7%),同时发现有糖尿病基础出现进展性脑梗死明显升高,占57.1%。结论通过抗凝+扩容治疗对前循环皮层和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早期低灌注脑梗死有显著疗效,有效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PWI-DWI不匹配 脑梗死 抗凝 扩容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皮肤交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惠慧 宁晓明 +1 位作者 康成 高庆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8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影响。方法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按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舍曲林组,各30例。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的健康志愿者共30例为对照组。舍曲林组采用盐酸...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影响。方法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按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舍曲林组,各30例。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的健康志愿者共30例为对照组。舍曲林组采用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联合组在舍曲林组的基础上睡前口服奥氮平片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比较两治疗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三组SSR潜伏期和波幅及舍曲林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舍曲林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HAMD评分为(12.1±3.9)分低于舍曲林组的(14.6±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舍曲林组和联合组SSR的起始波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波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舍曲林组和联合组的SSR起始波潜伏期仍高于对照组,而波幅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和联合组治疗后SSR的起始波潜伏期均短于本组治疗前,波幅均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SSR的起始波潜伏期显著短于舍曲林组,波幅显著高于舍曲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且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皮肤交感反应 舍曲林 奥氮平
下载PDF
度洛西汀联合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宁晓明 邓惠慧 +1 位作者 康成 高庆春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联合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氟桂利嗪胶囊、托吡酯治疗12周,治疗组加用度洛西汀.比较两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每月发生频率、偏头...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联合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氟桂利嗪胶囊、托吡酯治疗12周,治疗组加用度洛西汀.比较两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每月发生频率、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头痛影响测定量表-6(HIT-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疗效.结果 治疗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和每月发作频率、MIDAS、HIT-6、HAMA、HAMD、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有显著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洛西汀 托吡酯 慢性偏头痛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氧自由基清除剂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动态变化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宁晓明 康成 +2 位作者 陈水清 李小华 李忠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4期49-50,共2页
目的动态观察运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发病后1个月内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并与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采用... 目的动态观察运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发病后1个月内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并与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d;检测发病后12h、24h、48h、72h、7d、14d、30d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并在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72h最高,而恢复正常时间且有明显差异(治疗组vs阳性对照组=14d vs 30d),且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较对照组在14d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依达拉奉通过清除自由基减少炎症的发生,缩短炎症的时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因子-6 氧自由基清除剂
下载PDF
反复发热伴脑脊液异常——查房选录(330)
9
作者 宁晓明 李洵桦 周珏倩 《新医学》 2009年第12期775-777,共3页
关键词 反复发热 脑脊液异常 查房选录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全身乏力 测体温 感冒药 食欲差
下载PDF
压疮(伤口)护理单的改良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饶娟娟 钟彩棠 +4 位作者 何婉珠 李小华 陈诗玄 廖婉筠 蓝雪霏 《护理学报》 2018年第14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压疮(伤口)护理单的改良设计与临床应用效果,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专业内容,体现专业价值,提高护士满意度。方法我院使用《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中的压疮(伤口)单8年,通过调查临床护理记录书写情况,分析整理记录中存在问题,... 目的探讨压疮(伤口)护理单的改良设计与临床应用效果,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专业内容,体现专业价值,提高护士满意度。方法我院使用《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中的压疮(伤口)单8年,通过调查临床护理记录书写情况,分析整理记录中存在问题,发现此单限制了现阶段的使用需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伤口专科护理要求,对该压疮(伤口)护理单进行改良设计,经过临床试用并不断修改及完善后开始正式启用。结果经过临床72例压疮患者的临床应用,实用性强,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后压疮(伤口)护理单专科记录更简单、便捷、专业、规范,能全面、客观、真实、连续体现伤口愈合过程,保存了法律依据,提高了护理文书记录质量,提高护士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格式护理记录单 压疮 伤口 护理文书
下载PDF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晓明 邓惠慧 +3 位作者 吴子强 康成 陈水清 高庆春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对早期磁共振灌注成像-弥散成像(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PWI-DWI不匹配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随机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氢氯吡格雷片(常规组)或静脉泵入负荷罗非班桥接常规抗...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对早期磁共振灌注成像-弥散成像(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PWI-DWI不匹配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随机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氢氯吡格雷片(常规组)或静脉泵入负荷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观察组)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改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NIHSS、ADL、mRS评分及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可遏制进展性脑梗死发生,改善神经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PWI-DWI不匹配 脑梗死
下载PDF
抗抑郁剂对脑卒中患者失语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宁晓明 康成 +1 位作者 汤连军 李忠楚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3期1892-1894,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伴失语患者使用抗抑郁剂(舍曲林片)治疗后失语的改善程度。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伴失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舍曲林片50mg,睡前1次,疗程30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0d...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伴失语患者使用抗抑郁剂(舍曲林片)治疗后失语的改善程度。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伴失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舍曲林片50mg,睡前1次,疗程30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0d对患者进行西部失语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30d后失语和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片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失语有明显的疗效,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剂 脑卒中 失语 舍曲林片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平衡姿势认知训练在预防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小华 林璐静 +1 位作者 周玉静 陈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8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平衡姿势认知训练在预防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方法 8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和训练方法 ,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平衡姿势认知训练。...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平衡姿势认知训练在预防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方法 8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和训练方法 ,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平衡姿势认知训练。对比两组护理训练10 d内跌倒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训练前、护理训练10 d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训练10 d内跌倒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训练前,研究组BBS评分为(38.86±6.04)分,对照组BBS评分为(39.14±5.92)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训练10 d后,研究组BBS评分为(45.92±5.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7±4.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平衡姿势认知训练,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跌倒发生率,进而达到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目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模式 平衡姿势训练 认知训练 老年患者 跌倒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患者PDQ-39、UPDRS及HAMD评分的影响
14
作者 吴子强 宁晓明 +1 位作者 陈锐进 高庆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4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PD)患者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90例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PD)患者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90例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吡贝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和吡贝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HAMD、PDQ-39和UPDRS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运动检查、日常生活活动、精神行为和情感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PDQ-39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DQ-39评分(24.81±3.2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2±4.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12.24±1.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3±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PD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状态以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艾司西酞普兰 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 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羚羊角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子强 宁晓明 +2 位作者 邓惠慧 李泳祺 陈锐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究羚羊角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羚羊角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羚羊角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羚羊角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及偏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与对照组的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患者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患者缩短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羊角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可减轻头痛程度,减少头痛的发生情况,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羚羊角颗粒 氟桂利嗪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妹清 廖惠映 +1 位作者 李泳祺 刘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对其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癫痫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即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的患儿纳入参照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对其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癫痫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即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的患儿纳入参照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的患儿纳入研究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脑电图活动情况、癫痫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结果:参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94.87%,比较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α波、β波、θ波、δ波与癫痫样放电次数较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α波、β波、θ波、δ波与癫痫样放电次数已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次数已减少,且持续时间缩短,比较发现研究组少于、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癫痫患儿治疗中应用丙戊酸钠,可促进患儿脑电活动的改善,使临床疗效得以提升,并且减少癫痫症状的发生,缩短癫痫症状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癫痫 脑电图
下载PDF
食疗联合心理护理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汝兴 李小华 《中国临床护理》 2019年第1期26-28,32,共4页
目的探讨食疗联合心理护理对反流性食管炎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食疗联合心理护理对反流性食管炎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强食疗和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症状控制情况、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0,P<0.001;t=9.601,P<0.001)。观察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Z=-2.348,P=0.019)。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t=1.983,P=0.026)。结论食疗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水平,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疗 心理护理 反流性食管炎 病情控制 焦虑
下载PDF
抗抑郁剂对额叶脑梗死患者运动性失语的影响
18
作者 宁晓明 康成 饶娟娟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8期3541-3542,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额叶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患者使用抗抑郁剂(舍曲林片)治疗后对失语的改善程度的变化,为舍曲林治疗额叶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急性额叶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 目的:观察急性额叶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患者使用抗抑郁剂(舍曲林片)治疗后对失语的改善程度的变化,为舍曲林治疗额叶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急性额叶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舍曲林50 mg,睡前1次。两组疗程均3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在治疗3周后运动性失语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片治疗急性额叶脑梗死患者运动性失语有明显的疗效,有利于运动性失语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 抗抑郁剂 舍曲林片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分水岭区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吴子强 宁晓明 邓惠慧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634-1636,共3页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大脑中动脉狭窄分水岭区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大脑中动脉狭窄分水岭区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对比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07±0.49 vs 4.21±0.79 P<0.05),2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大脑中动脉Vs为(55.97±5.49)cm/s,Vd为(27.34±3.09)c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1±0.39 vs 2.38±0.67 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可有效提高大脑中动脉狭窄分水岭区脑梗死大脑中动脉的血流灌注,有利于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大脑中动脉狭窄 分水岭区脑梗死
下载PDF
心理治疗联合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李泳祺 刘建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9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联合螺内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联合螺内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螺内酯 顽固性高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