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2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富利 刘忠 +3 位作者 黄晓琴 程玉琪 雷丽华 付雅雯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9-819,共1页
例1.患者,女,58岁,因双手指端、躯干结节10年于2012年10月25日来我科门诊就诊。10年前该患者无明显病诱因于右手小指皮肤出现白色硬结,约米粒大小,无疼痛,无发热,手指活动、感觉正常,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建议行组织活检,但患... 例1.患者,女,58岁,因双手指端、躯干结节10年于2012年10月25日来我科门诊就诊。10年前该患者无明显病诱因于右手小指皮肤出现白色硬结,约米粒大小,无疼痛,无发热,手指活动、感觉正常,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建议行组织活检,但患者拒绝,故未予以特殊处理,后各手指及躯干部逐渐出现类似皮疹,无疼痛,部分破溃后流出白色内容物,伤口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后愈合。患者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遂就诊。既往体健,家族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提示;双手各手指指尖及躯干部可见数颗米粒大小硬结,质地较硬,无压痛,部分边缘可见红晕,见图1-A、B。实验室检查血尿便三大常规,血钙、血磷、血清铁、血清铜、甲状旁腺激素、自身抗体水平均提示正常。取躯干部白色硬结活检提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密集分布的大小不等深蓝色颗粒,见图1-C。诊断:皮肤钙沉着症(calcinosis Cutis)。该患者全身有皮疹,未给予手术治疗,嘱其临床观察,目前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 手指活动 莫匹罗星软膏 甲状旁腺激素 自身抗体水平 门诊就诊 组织活检 体格检查
下载PDF
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忠 雷丽华 +4 位作者 曹煜 魏羽佳 易成刚 张琳西 郭树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将0.125~4.0mmol/L的米诺地尔分别作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12h,24h,48h后,采用MTT、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将0.125~4.0mmol/L的米诺地尔分别作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12h,24h,48h后,采用MTT、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MTT发现0.25~4.0mmol/L浓度的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用药48h后,米诺地尔组细胞的体积变小,核变小,核仁变小,胞内有许多溶酶体出现,未见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用药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周期中用药组比对照组S期细胞减少10.1%,G1期增加了10.4%。结论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米诺地尔抑制胶原的合成,另外可能增加K+外流,使细胞膜超极化,减少Ca2+内流使细胞的Ca2+浓度下降及降低细胞内的自由基生成来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地尔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忠 雷丽华 +3 位作者 李旋 黄晓琴 程玉琪 易成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将0.25mmol/L~2.0mmol/L的米诺地尔分别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24h、48h后,采用MTT、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等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将0.25mmol/L~2.0mmol/L的米诺地尔分别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24h、48h后,采用MTT、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等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结果:0.25mmol/L~2.0mmol/L的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结论: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通过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其自由基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地尔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咪唑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晓琴 朱晓浚 +1 位作者 刘忠 李富利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单用咪唑斯汀口服,10mg/次,1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0mg,隔日1次,肌肉注射,2周1疗程,共计3个疗程。结果 共完成76例,实验组39例...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单用咪唑斯汀口服,10mg/次,1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0mg,隔日1次,肌肉注射,2周1疗程,共计3个疗程。结果 共完成76例,实验组39例,对照组37例,试验组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有效率为7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联合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可提高慢性荨麻疹疗效,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慢性荨麻疹
下载PDF
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钙离子及MDA浓度的影响
5
作者 李富利 刘忠 +4 位作者 雷丽华 黄晓琴 程玉琪 付雅雯 谢月嫦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5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钙离子及MDA浓度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将0.5mmol/L、1.0mmol/L的米诺地尔分别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48h后,分别利用双激发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MDA试剂盒检测...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钙离子及MDA浓度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将0.5mmol/L、1.0mmol/L的米诺地尔分别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48h后,分别利用双激发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MD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及MDA浓度。结果0.5mmol/L、1.0mmol/L的米诺地尔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内钙离子及MDA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米诺地尔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的钙离子及MDA浓度而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地尔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内钙离子 MDA
下载PDF
扩大切除术联合光动力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富利 黄晓琴 蔡艳桃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7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扩大切除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BCC)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肿物切除术联合光动力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肿瘤扩... 目的观察扩大切除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BCC)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肿物切除术联合光动力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局部皮瓣转移术联合光动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全部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病理提示标本边缘未见肿瘤细胞。所有患者在拆线后再进行6次光动力治疗,患者的皮损症状完全消失。实验组患者复发0例,对照组患者在原皮疹处复发2例(1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3,P=0.144>0.05)。部分患者在光动力治疗后出现轻微的疼痛,在可接受范围内,未予以特殊处理;部分患者出现显著性肿痛,予以止痛药口服及创面冷敷,后可缓解;部分患者面部出现手术伤口瘢痕,均能接受。结论对于面部基底细胞癌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局部皮瓣转移术联合光动力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基底细胞癌 扩大切除术 局部皮瓣转移术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下载PDF
利多卡因醇质体的理化性质及其皮肤刺激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石德顺 李富利 +2 位作者 吴东泽 曾抗 朱晓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9期1654-1658,共5页
目的:制备利多卡因醇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皮肤刺激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注入法制备利多卡因醇质体,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和激光粒度仪分析其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采用透析法和HPLC法测定利多卡因醇质体的包封率,对不同温度下保存60... 目的:制备利多卡因醇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皮肤刺激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注入法制备利多卡因醇质体,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和激光粒度仪分析其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采用透析法和HPLC法测定利多卡因醇质体的包封率,对不同温度下保存60天后的利多卡因醇质体的包封率进行测定以评估其稳定性,通过豚鼠皮肤刺激试验对利多卡因醇质体的皮肤刺激性进行分析。结果:利多卡因醇质体为圆形囊泡结构,粒径为31.33±2.63 nm,多分散指数为0.42±0.21,显示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其包封率为(52.85±0.36)%,保存在25±1℃时泄露最少,豚鼠完整及破损皮肤经利多卡因醇质体处理后均未见红斑和水肿反应,行组织学检查也未见明显炎症改变。结论:利多卡因醇质体具备理想的理化性质且对皮肤无刺激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经皮局麻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醇质体 皮肤刺激性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促进缺血皮瓣存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易成刚 郭树忠 +6 位作者 张琳西 刘忠 韩岩 夏炜 舒茂国 艾卫兵 伍锦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3-478,共6页
目的探讨VEGF165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利用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体外转染EPCs,然后移植于裸鼠随意皮瓣,皮瓣早期断蒂... 目的探讨VEGF165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利用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体外转染EPCs,然后移植于裸鼠随意皮瓣,皮瓣早期断蒂。结果脐血中分离培养的EPCs表达CD34、KDR及CD133,VEGF165基因转染EPCs体外及体内检测均有VEGF165蛋白的表达。转染VEGF165基因的EPCs组和EPCs组移植裸鼠皮瓣后,EPCs整合到缺血部位新生血管中,与对照组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7 2% ±2 8%、60 3% ±2 1%、34 2% ±1 8% (P<0 05 ),而且前二组毛细血管密度、血流灌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 05)。术后第7d时三组皮瓣中的EPCs密度分别为136个/mm2 ±10个/mm2、75个/mm2 ±6个/mm2、0个/mm2 (P<0 05 ); 第11天时EPCs密度分别为305个/mm2 ±26个/mm2、199个/mm2 ±18个/mm2、0个/mm2 (P<0 05)。结论脐血中的EPCs体外培养后移植体内可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而转染VEGF165基因的EPCs具有更强大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165 缺血皮瓣 移植 基因转染 血管内皮祖细胞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活率 密度 存活
原文传递
硫唑嘌呤致骨髓抑制三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忠 庄娘桥 +2 位作者 雷丽华 梅册芳 许德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4-414,共1页
硫唑嘌呤(azathiopfine)是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可用来治疗多种皮肤病。但极少数患者会发生较严重的骨髓抑制。我们发现3例因服用硫唑嘌呤而发生骨髓抑制,报道如下。
关键词 骨髓抑制 硫唑嘌呤 免疫抑制剂 皮肤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