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欧阳芬 朱新进 +1 位作者 廖秋玲 何良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412-2414,共3页
直肠癌是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恶性肿瘤,是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方案,因此结直肠癌准确的定位与分... 直肠癌是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恶性肿瘤,是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方案,因此结直肠癌准确的定位与分期对指导临床医生选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及评估术后具有至关重要性。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明确结直肠癌的诊断、术前分期有着明显的优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前分期 直肠癌诊断 影像学技术 磁共振成像 断层扫描 临床医生 软组织分辨率 转移淋巴结 直肠系膜
下载PDF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窦益腾 朱新进 夏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1超声(Ultrasonography) 1.1超声以其方便、经济以及无辐射成为检测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多数学者认为,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无回声、混合回声或者高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整,而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以及血流紊乱,易... 1超声(Ultrasonography) 1.1超声以其方便、经济以及无辐射成为检测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多数学者认为,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无回声、混合回声或者高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整,而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以及血流紊乱,易向周围正常组织侵犯生长,以往的研究表明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低回声,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极低回声具有的特异性度更大[1-3]。亦有部分学者认为[4]微钙化可大大提高良恶性结节诊断的正确率,当超声显示为微钙化往往提示为恶性结节,当钙化比较粗时,则提示为良性结节可能性较大。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的出现,提高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率,它主要是通过组织之间硬度的不同来鉴别其良恶性,UE采用五级分法,因恶性结节质硬,其分级一般在Ⅲ-Ⅳ级,良性结节组织硬度较小,其分级一般在0-Ⅱ级[5-6]。有文献报道,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ultrasound 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最准确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微小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7],袁华芳等人[8]的研究表明US-FNAB对于直径小于5mm的微小癌有重要意义,但是US-FNAB容易受到操作者的影响,以及取材是否取到病变部位,其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CT MRI PET/CT
下载PDF
胃癌术前分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玉娃 朱新进 +2 位作者 窦益腾 陈丽贤 蔡凯丽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3390-3394,共5页
胃癌是位居世界第四的恶性肿瘤,晚期胃癌预后较差。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精准术前分期对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胃癌术前分期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该文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的影像学技术(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 胃癌是位居世界第四的恶性肿瘤,晚期胃癌预后较差。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精准术前分期对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胃癌术前分期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该文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的影像学技术(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超声内镜、超声造影、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分期 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PI-RADS v2.1的定量MRI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芷茵(综述) 杨侃荣 +3 位作者 欧卫谦 林焕杰 许耿钦 赵继泉(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1057-1061,共5页
欧洲泌尿生殖系统放射学会在2019年更新了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本[1],该系统由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序列组成,用视觉评分的方法来评估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可能性。定... 欧洲泌尿生殖系统放射学会在2019年更新了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本[1],该系统由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序列组成,用视觉评分的方法来评估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可能性。定量MRI可以从结构、细胞扩散、血管灌注等方面对前列腺病灶精准量化,有助于减少影像科医生的主观性,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本文就基于PI-RADS v2.1的定量MRI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本 前列腺癌 磁共振 定量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头颈部Rosai-Dorfman病的影像学表现(5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5
作者 区婉仪 胡茂清 朱新进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Rosai-Dorfman病(RDD)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5例RD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2例患者进行了CT检查,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和MRI检查。结果淋巴结... 目的探讨头颈部Rosai-Dorfman病(RDD)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5例RD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2例患者进行了CT检查,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和MRI检查。结果淋巴结型2例,表现为双侧颈部、颌下多发淋巴结增大,部分融合,密度均匀,病灶轻-中度均匀强化;混合型2例表现为鼻腔鼻窦内不规则肿块,鼻道狭窄,肿块明显强化,上颌骨部分破坏伴明显强化,同时见颈部淋巴结增大;结外型1例表现为左侧额顶部脑膜结节状增厚,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结论头颈部RDD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需结合病理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ROSAI-DORFMAN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16排CT血管分析软件在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显示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新进 熊华峰 +3 位作者 李蜀光 曾惠良 梁坚豪 李佩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分析软件在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16排CT血管分析软件显示的检查结果。结果容积重建显示10例均海绵窦扩大、动脉早期眼上静脉显影并扩张,7...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分析软件在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16排CT血管分析软件显示的检查结果。结果容积重建显示10例均海绵窦扩大、动脉早期眼上静脉显影并扩张,7例动脉早期大脑中静脉显影并扩张。血管分析软件分析显示直接型瘘7例,其中3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Ⅱ段,1例位于海绵窦Ⅲ段,2例位于海绵窦Ⅳ段,1例位于海绵窦Ⅴ段。瘘口呈线条状5例,呈非线条状2例。间接型瘘3例。结论高级血管分析软件技术能清楚显示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的位置和大小,同时可以有效地评价Willis环的功能,可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分析软件 颈动脉 海绵窦瘘 瘘口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朱新进 赵继泉 +4 位作者 曾惠良 陈学光 梁坚豪 欧卫谦 李佩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狭窄的CTA检查结果,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其中7例进行了DSA检查并与CTA结果比较。结果17例患者CTA显示颈...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狭窄的CTA检查结果,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其中7例进行了DSA检查并与CTA结果比较。结果17例患者CTA显示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显示率为100%;颈内动脉狭窄18支,其中轻度狭窄10支,中度狭窄4支,重度狭窄3支,闭塞1支;其软件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钙化和周围骨质的关系,准确显示狭窄段,计算狭窄程度。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首选无创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方法,能清楚显示颈动脉狭窄段及其邻近结构的关系,具有方便、准确、特异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成像 颈动脉
下载PDF
3.0T超导型MRI灌注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定中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林焕杰 赵继泉 +2 位作者 朱新进 欧卫谦 杨侃荣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3.0 T超导型MRI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在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定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良恶性的乳腺早期病变女性患者61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0.12岁。所有患者均经3.0 T超导型MRI PWI常规T2... 目的探讨3.0 T超导型MRI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在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定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良恶性的乳腺早期病变女性患者61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0.12岁。所有患者均经3.0 T超导型MRI PWI常规T2加权成像(T2WI)和T1加权成像(T1WI)平扫后行三维(3D)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对比病变形态学变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分析PWI联合DCE对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为恶性病变27例,良性病变34例;DCE-MRI扫描结果为恶性病变患者20例,良性病变患者26例,病变检出率75.41%;PWI扫描结果为恶性病变患者21例,良性病变患者27例,病变检出率78.69%。乳腺早期良性病变形态以类圆形(76.5%)、边缘以光滑(70.6%)为主,乳腺早期恶性病变形态以分叶形(63.0%)、边缘以毛刺征(59.3%)为主;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DCE-MRI扫描形态学特征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3.557、37.459,P=0.000、0.000)。乳腺早期良性病变TIC形态以Ⅰ型(61.8%)为主,乳腺早期恶性病变TIC形态以Ⅲ型(77.8%)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1.852,P=0.000);22例(81.5%)恶性病变患者ADC值≤1.195×10-3 mm2/s,28例(82.4%)良性病变患者ADC值>1.195×10-3 mm2/s,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6.148,P=0.000)。二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与DCE-MRI、PWI单一诊断更高(P<0.05)。结论 3.0 T超导型MRI PWI联合DCE在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定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灌注加权成像(PWI)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DCE) 乳腺疾病 良恶性 早期病变
下载PDF
宫颈癌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 被引量:9
9
作者 廖秋玲 赵继泉 +1 位作者 朱新进 董巨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0-1362,共3页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递增并呈年轻化趋势[1],因此,宫颈癌的正确诊断、分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已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在宫颈癌的诊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超声检查缺乏组织对比,...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递增并呈年轻化趋势[1],因此,宫颈癌的正确诊断、分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已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在宫颈癌的诊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超声检查缺乏组织对比,无法分辨淋巴结状态且不能区分肿瘤侵犯;CT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低,不能很好地确定肿瘤侵犯范围;PET-CT检查软组织分辨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功能磁共振成像 软组织分辨率 淋巴结状态 女性生殖系统 影像学技术 超声检查 分辨力 正常宫颈组织 浸润性宫颈癌
下载PDF
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新进 曾惠良 +4 位作者 赵继泉 陈学光 梁坚豪 欧卫谦 李佩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通过CT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CT诊断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例均为巨大实性椭圆形肿块,肿块包膜均完整、边缘光滑清晰;8例肿块分别位于右后... 目的通过CT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CT诊断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例均为巨大实性椭圆形肿块,肿块包膜均完整、边缘光滑清晰;8例肿块分别位于右后中下、左后中下和右后下纵隔,均沿脊柱生长,无椎间孔扩大,向下伸入膈脚后;8例肿块密度均欠均匀,3例肿块伴有一砂粒状钙化影,平扫时CT值为23~33Hu;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8例肿块均呈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静脉期8例肿块内均见有一条线形强化。结论节细胞神经瘤有一些特征性的CT表现,有助于提高节细胞神经瘤诊断的准确性;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及邻近结构的关系,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新进 赵继泉 +4 位作者 曾惠良 陈学光 梁坚豪 欧卫谦 李佩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CTA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常见CT表现:平扫时,8例瘤体肿块均较...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CTA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常见CT表现:平扫时,8例瘤体肿块均较大,直经约为3~6cm,呈形态不规则、边缘较清楚,无钙化;动脉期肿块呈斑片状明显强化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静脉期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动脉期,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2)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能清楚显示瘤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分叉角明显增大,甚至呈圆弧状改变;能清晰显示肿块与周围骨质等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体瘤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瘤体与颈动脉及其邻近结构的关系,具有方便、准确、特异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成像 颈动脉体瘤
下载PDF
16层CT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新进 熊华峰 +3 位作者 曾惠良 欧卫谦 梁坚豪 李佩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2例壁冠状动脉的CT表现,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及自动跟踪技术、0.5秒螺旋扫描以及单或双...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2例壁冠状动脉的CT表现,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及自动跟踪技术、0.5秒螺旋扫描以及单或双扇区重建算法。结果16层CT能清晰显示起源异常的冠状动脉及壁冠状动脉,其中前者4例经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后者1例经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4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状窦上方升主动脉前壁1例,左回旋支的钝缘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后降支1例。壁冠状动脉CT表现为:该段冠状动脉相对僵直细小,穿行于心肌层内,管腔内无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冠状动脉与心肌层之间无脂肪间隙。结论16层CT在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部分取代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在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方面,是目前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弥补了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16层CT血管成像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干预治疗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晓红 粱永耀 +2 位作者 赵武民 刘怀昌 曾惠良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457-459,共3页
目的研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干预性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符合无症状脑梗死诊断标准的89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只进行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治疗;干预组44例,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基础... 目的研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干预性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符合无症状脑梗死诊断标准的89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只进行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治疗;干预组44例,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尼莫通保护脑细胞及中药治疗。治疗6个月后测定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仅低切全血黏度降低(P<0.05)。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3年随访期间,对照组发生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21例(52.5%)高于干预组12例(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可望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干预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 相关性
下载PDF
16层CT在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新进 曾惠良 +4 位作者 赵继泉 陈学光 梁坚豪 欧卫谦 李佩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对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的CT表现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16层CT对比增强检查的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患者结果,原始图像在工作站经多平面(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及血管分析技术...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对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的CT表现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16层CT对比增强检查的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患者结果,原始图像在工作站经多平面(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及血管分析技术等方法重建。32例作超声心动图(US)对照,32例均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结果16层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能清晰直观显示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的直接征象,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08%、98.08%、94.23%。在52处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中,16层CT误诊或漏诊3处,US误诊或漏诊14处。16层CT和U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23%、73.08%,16层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US(P〈0.05)。结论16层CT对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的诊断优于US,与US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先天性胸部大血管异常的诊断准确率;16层CT可减少或部分取代有创的心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图像处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 图检查 心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坚豪 陈燕萍 +2 位作者 赵继泉 朱新进 曾惠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81-3883,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记录MB-MCA位置,测量心肌桥(MB)厚度、壁冠状动脉(MCA)长度、心肌包绕情况以及MCA两端...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记录MB-MCA位置,测量心肌桥(MB)厚度、壁冠状动脉(MCA)长度、心肌包绕情况以及MCA两端成角情况,计算MCA狭窄率,分析MB厚度、MCA长度、狭窄率间相关性。结果:114例患者中诊断33例、36处MB-MCA,位于左冠状前降支25例,MCA平均长度为(20.0±12.3)mm,MB平均厚度为(2.1±0.7)mm,MCA平均狭窄率为(19.7±12.1)%,MCA长度、狭窄率、MB厚度间没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CTA可以准确显示MB-MCA,并可测量其长度,厚度,并评价MB-MCA冠脉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下载PDF
MRI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廖秋玲 董巨浪 +2 位作者 朱新进 汪康宁 赵继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对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证实的CSP患者MRI检查资料,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 :10例孕囊及瘢痕显示良好,孕囊呈长T1长T2改变,瘢痕组织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 目的 :探讨MRI对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证实的CSP患者MRI检查资料,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 :10例孕囊及瘢痕显示良好,孕囊呈长T1长T2改变,瘢痕组织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10例中8例位于子宫体下段前壁瘢痕处,1例位于子宫颈管前壁及宫腔中下段,1例位于子宫下段近宫颈内口右前壁;10例病理证实均为CSP或妊娠组织残留。结论:MRI对CSP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可为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妊娠 异位 剖宫产术
下载PDF
16层CT与导管法造影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新进 熊华峰 +3 位作者 曾惠良 欧卫谦 梁坚豪 李佩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的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并将16层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5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直径≥...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的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并将16层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5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直径≥2 mm的580节段中,CT图像能满足管腔评价为507节段(占87.41%)。在CT图像能满足管腔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中,1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98.17%和76.32%、95.96%,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管腔评价的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5个节段包括在内,其敏感度为81.69%;16层CT显示高度狭窄(≥75%)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99.35%和91.18%、98.7%,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管腔评价的高度狭窄的2个节段包括在内,其敏感度为79.49%。结论16层CT在对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及介入治疗的筛选方面,可部分取代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16层CT血管成像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在动脉导管未闭显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新进 曾惠良 +4 位作者 赵继泉 陈学光 梁坚豪 欧卫谦 李佩文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在动脉导管未闭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证实的动脉导管未闭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显示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或心血管造影结果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在动脉导管未闭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证实的动脉导管未闭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显示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或心血管造影结果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能清晰直观显示动脉导管未闭的直接CT征象及类型,诊断符合率为100%;并可拉直测量导管的内径和长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7%和83.33%;在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程度方面与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差异,在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类型方面优于超声心动图。结论:16层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有创的心血管造影检查,以指导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成像 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造影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玉凤 陈碧芬 +1 位作者 何肖群 杨月崧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6年第6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在多排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CT增强扫描中高压注射造影剂的病人,观察直接使用螺旋头皮针与静脉套管针在高压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发生渗漏情况。结果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无一例发生渗漏情况,100例... 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在多排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CT增强扫描中高压注射造影剂的病人,观察直接使用螺旋头皮针与静脉套管针在高压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发生渗漏情况。结果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无一例发生渗漏情况,100例直接使用螺旋头皮针在高压注射造影剂时有16例发生渗漏,渗漏率为8%。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注射造影剂不易滑脱、不会刺破血管,在高压注射造影剂时不易发生渗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的^1H-MRS表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继泉 朱新进 +1 位作者 梁碧玲 沈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代谢产物改变,探讨1H-MRS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26例共39个颞叶病灶和健康正常人21例共21个... 目的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代谢产物改变,探讨1H-MRS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26例共39个颞叶病灶和健康正常人21例共21个颞叶均作1H-MRS,在颞叶脑白质区域测量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 Cr)、胆碱(Choline,Cho)值。结果放射性脑病脑白质内NAA、PCr、Cho有较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NAA/Cho降低、Cho/PCr升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p<0.05),NAA/PCr在放疗后略增高,两组间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迟发性放射性脑病1H-MRS出现异常改变,其脑内三种主要代谢产物均有降低,对放射性脑损伤能起到辅助诊断作用。对放射性脑损伤准确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 放射性脑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