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诊断与鉴别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欣然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4期136-138,共3页
目的评价CT检查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为疾病治疗方案编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经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入组病例CT表现。结果1... 目的评价CT检查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为疾病治疗方案编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经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入组病例CT表现。结果13例单发,7例多发;远处转移11例,未发生转移9例;功能性4例,无功能性16例。CT表现为:肿瘤直径取值区间为4~10 cm,平均为(8.0±0.3)cm,结构形态无规则,边缘模糊,内部密度欠均匀,2例肿瘤中可观察到多发点状钙化灶,7例肿瘤中心可观察到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3例轻中度强化,17例中重度强化。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依次为2例、7例、6例、5例。结论CT检查技术用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临床诊断,有利于提升疾病临床诊断效率,但最后的诊断依然要依靠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肾上腺肿瘤 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 CT检查 价值分析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及MRI诊断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林世明 孙亚男 李航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1期137-141,共5页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MRI诊断表现。结果 7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46,首次发作3...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MRI诊断表现。结果 7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46,首次发作32例(45.07%),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51例(71.83%),蛋白含量升高为21例(29.56%),白细胞计数升高34例(47.89%)。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表现为P100峰值时间延迟、振幅降低。视神经MRI表现T1WI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FLAIR呈稍高信号。急性病灶主要表现为视神经增粗,可伴视神经鞘强化;慢性病灶主要表现为视神经萎缩,呈双轨征。脊髓MRI表现为3个椎体节段以上连续线状或间断斑片状强化,矢状位MRI显示脊髓病灶增粗或正常,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点状或片状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颅脑D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不均匀强化或无异常强化。结论视神经脊髓炎发病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MRI影像表现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临床特点 MRI 颅脑DWI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对胶质母细胞瘤与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欣然 刘建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对胶质母细胞瘤与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胶质母细胞瘤及50例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肿瘤患者采用DCE-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强...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对胶质母细胞瘤与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胶质母细胞瘤及50例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肿瘤患者采用DCE-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强化模式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max)、增强峰值(EP)、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结果:胶质母细胞瘤采用MRI平扫时,T1WI表现为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以结节状强化为主;而脑淋巴瘤MRI平扫时,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信号均匀,T2WI为稍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以团块状均匀强化为主;DCE-MRI定量分析显示,胶质母细胞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以Ⅱ、Ⅲ型为主,脑淋巴瘤的TIC以Ⅰ、Ⅱ型为主;胶质母细胞瘤Tmax值较脑淋巴瘤短,EP、MCER值较脑淋巴瘤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通过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不同的强化方式,能够鉴别胶质母细胞瘤与脑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脑淋巴瘤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DCE-MRI
下载PDF
CT在肝硬化患者肝脏良恶性结节诊断的意义
4
作者 刘欣然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肝硬化患者肝脏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0例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接受普通CT检查出肝脏小占位病灶(病灶直径≤3.0㎝)的肝硬化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增强CT检查,将穿刺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肝硬化患者肝脏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0例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接受普通CT检查出肝脏小占位病灶(病灶直径≤3.0㎝)的肝硬化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增强CT检查,将穿刺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增强CT的诊断相符率、漏诊率与误诊率。结果穿刺或手术病理检查发现良性结节22例,恶性结节8例,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依次为90.0%、6.7%、3.3%,所有患者CT检查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对肝脏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上,CT检查占据一定优势,检查过程中形成的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且检查费用偏低,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良性结节 恶性结节 手术病理 CT检查 意义分析
下载PDF
X线钡餐造影与CT对食管癌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光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5期2420-2422,共3页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与CT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收治的疑似食管癌患者100例,分别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X线钡餐造影和CT诊断食管癌灵敏度(86.25%,78.75%)及特异度(90....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与CT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收治的疑似食管癌患者100例,分别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X线钡餐造影和CT诊断食管癌灵敏度(86.25%,78.75%)及特异度(90.00%,9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钡餐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阳性率(68.00%)明显高于CT(40.00%,P<0.05),X线钡餐造影和CT诊断中、晚期食管癌阳性率(94.55%,96.3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X线钡餐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效果显著,CT有助于为临床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及分期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两种检查方式各具优势,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X线钡餐照影 CT影像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DLSS的效果
6
作者 张光岩 葛剑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6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LS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98例DLSS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术...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LS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98例DLSS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Cobb角、腰椎前凸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为(3.12±1.84)分,低于术前的(5.61±2.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Cobb角显著较术前降低,而腰椎前凸角显著升高(P<0.05);患者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Oswestry指数分别为(78.32±12.41)、(40.24±10.33)、(27.41±9.82)和(20.90±6.71),术后Oswestry指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为93.88%(92/98),术中发生神经根牵拉伤5例,6例患者发生脑脊液瘘,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安全可靠,可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纠正患者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变 椎管狭窄 椎弓根螺钉 COBB角 核磁共振 影像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