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一家系四代4例神经电生理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复新 王志群 +1 位作者 乔香兰 王明礼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1年第6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神经电生理 肌电图 H反射 诱发电位
下载PDF
男性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疗效临床对比研究
2
作者 张秀芬 金玉玲 鲍利民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年第4期22-22,共1页
目的:探讨男性脑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方法: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并除外禁忌证的8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性别分成男性组41例,女性组40例,两组给予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男性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年龄较女性提... 目的:探讨男性脑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方法: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并除外禁忌证的8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性别分成男性组41例,女性组40例,两组给予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男性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年龄较女性提前(P<0.05),男性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后疗效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男性组静脉血糖(BG)甘油三酯(TG)浓度均显著低于女性(P<0.05),男性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后疗效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男性近期疗效较女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静脉溶栓 疗效 临床对比研究 男性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对应激诱发大鼠血小板聚集性、血浆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F_(la)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惠光 商玉洁 宁树君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应激后血液应激综合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束缚加足底脉冲电刺激制备应激模型,检测大鼠应激后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浆TXB2和6-K-PGF1a的变化,并观察奥扎格雷钠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应激使大鼠血小板聚集...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应激后血液应激综合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束缚加足底脉冲电刺激制备应激模型,检测大鼠应激后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浆TXB2和6-K-PGF1a的变化,并观察奥扎格雷钠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应激使大鼠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增强,大鼠应激后血浆TXB2和6-K-PGFla浓度均升高,但前者增加更明显,从而使T/K比值升高,导致其平衡失调;而奥扎格雷钠对大鼠应激后血小板聚集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降低血浆TXB2和升高6-K-PGFla的作用,从而使T/K比值降低(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对应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对应激性高粘血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应激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应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脑梗死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张惠光 商玉洁 +1 位作者 黄作义 马青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应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采用束缚加足底自动电脉冲刺激方法制成大鼠应激模型;采用MCAO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检测大鼠束缚应激后血浆中应激因子—皮质醇(Cortisol)、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 目的:探讨应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采用束缚加足底自动电脉冲刺激方法制成大鼠应激模型;采用MCAO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检测大鼠束缚应激后血浆中应激因子—皮质醇(Cortisol)、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应激标志物变化,探讨应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脑梗死的影响。结果:1应激24h内各时段血中Cortisol、IL-6、TNF-a和PAF的浓度变化显示,应激24h后均明显后增加(P<0.01),但短期1h段IL-6、TNF-a、PAF变化不明显。2应激1h后脑梗死范围与非应激脑梗死范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激24h后脑梗死范围大于非应激脑梗死范围并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短暂应激后应激因子只有Cortisol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对脑梗死范围影响不大;过度应激导致多种应激因子明显增加,综合因素加大脑梗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皮质醇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 血小板活化因子 脑梗死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鲍利民 金玉玲 乔香兰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方法将我院近2年间住院的20例本病患者分成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就其发病及防治方法做了对照比较。结果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是脑血管疾病易发生下肢深静...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方法将我院近2年间住院的20例本病患者分成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就其发病及防治方法做了对照比较。结果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是脑血管疾病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结论早期预防至关重要,早期尿激酶溶栓是治疗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尿激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