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结合CBL教学法在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宁尚波 方贺 付爽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适应新医科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60名为研究... 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适应新医科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采取SP结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CBL教学法。在阶段教学结束后进行实践能力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2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即时考核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为(87.12±6.63)分、(83.23±8.77)分,延时考核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为(80.24±7.62)分、(81.77±7.0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17±8.06)分、(76.37±8.74)分、(73.83±8.17)分、(73.27±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课程质量满意度、教师对学生胜任力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23±5.77)分、(89.63±5.3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4.87±6.31)分、(83.23±6.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P结合CBL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培养新医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学 标准化病人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医学教育 教学模式 实践技能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组织瓣修复成功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魏良富 苗波 +1 位作者 马松林 张宏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年第3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缺损 游离组织瓣 修复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蒲公英甾醇通过p53通路影响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与凋亡
3
作者 戴辛鹏 翟小奇 +2 位作者 宋振宇 王心彧 关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蒲公英甾醇对口腔鳞癌SCC-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蒲公英甾醇处理人口腔鳞癌SCC-9细胞。通过CCK-8实验分析不同浓度蒲公英甾醇对SCC-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蒲... 目的:分析蒲公英甾醇对口腔鳞癌SCC-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蒲公英甾醇处理人口腔鳞癌SCC-9细胞。通过CCK-8实验分析不同浓度蒲公英甾醇对SCC-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蒲公英甾醇处理后SCC-9细胞中p53蛋白和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通过RT-qPCR检测p53 mRNA的表达。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不同浓度蒲公英甾醇显著抑制SCC-9细胞的增殖(P<0.05),抑制作用与蒲公英甾醇的浓度与作用时间成正比;蒲公英甾醇显著促进SCC-9细胞凋亡(P<0.05),并存在剂量效应作用;蒲公英甾醇显著促进SCC-9细胞p53 mRNA的表达以及p5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蒲公英甾醇激活p53信号通路,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SCC-9细胞增殖,促进SCC-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甾醇 口腔鳞癌 P53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USP20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翟小奇 刘搏 +3 位作者 沈程奕 侯睿 唐超男 关键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0,USP20)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筛选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OSCC样本及配...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0,USP20)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筛选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OSCC样本及配对癌旁样本,分别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配对差异分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组织芯片OSCC及癌旁和正常组织中USP2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GraphPad Prism 9.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CGA数据显示,USP20在OSC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显示,USP20在OSC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组织芯片临床病理指标分析显示,USP20的染色评分在肿瘤不同分化程度(P<0.05)及原发灶大小(P<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SP20可能参与OSCC的发生与进展,与肿瘤分化存在相关性,可加速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USP20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指标
下载PDF
PKAⅠ、HSP27及PTEN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善昌 李业强 +4 位作者 刘芷君 姜炳华 闫磊 宁尚波 张铁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42-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癌,OSCC)癌组织中PKAⅠ、HSP27及PTEN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生物学上的相关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组织中的PKAⅠ、HSP27及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PKAⅠ、HSP27在病例...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癌,OSCC)癌组织中PKAⅠ、HSP27及PTEN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生物学上的相关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组织中的PKAⅠ、HSP27及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PKAⅠ、HSP27在病例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80%),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组)(分别为25%、40%)(P<0.05)。PTEN的阳性表达率在病例组中2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0%(P<0.05)。PKAⅠ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HSP27呈正向相关(r=0.4048,P<0.05),PKAⅠ与PTEN呈负向相关(r=-0.3796,P<0.05),HSP27与PTEN呈负向相关(r=-0.7727,P<0.05)。结论:PKAⅠ、HSP27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促进的作用,而PTEN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拮抗抑制PKAⅠ、HSP27的作用。三者均可作为诊断鳞癌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AⅠ HSP27 PTEN 口腔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于牵张成骨骨增量的种植前外科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德超 王心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315,共3页
颌骨骨量不足一直是制约口腔种植学发展的"瓶颈",如何在种植术前或术中同期获得稳定可靠的种植基骨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随着研究深入,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块状骨游离移植、牵张成骨(distractio... 颌骨骨量不足一直是制约口腔种植学发展的"瓶颈",如何在种植术前或术中同期获得稳定可靠的种植基骨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随着研究深入,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块状骨游离移植、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上颌窦提升等骨增量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是单一术式的优缺点也充分显现出来。本文将讨论以牵张成骨技术为主体的种植前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增量 种植前外科
下载PDF
小干扰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1α增强口腔鳞癌细胞株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德超 王健平 +1 位作者 朱杨 姚丛珊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小干扰RNA(siRNA)对口腔鳞癌细胞(OSCC)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印迹检测OSCC和针对HIF-1α基因的siRNA导入OSCC后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用MTT法检测细胞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 目的:探讨针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小干扰RNA(siRNA)对口腔鳞癌细胞(OSCC)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印迹检测OSCC和针对HIF-1α基因的siRNA导入OSCC后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用MTT法检测细胞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诱导细胞凋亡的凋亡率。结果:HIF-1α在OSCC中高表达,HIF-1α-siRNA转染后HIF-1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细胞对化疗敏感性明显提高,化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针对HIF-1α基因的siRNA能明显降低HIF-1α的表达,增强化疗对OSCC的凋亡诱导作用,有效提高OSCC对化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小干扰RNA 口腔鳞癌细胞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细胞分泌的胞外体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宠 朱杨 +1 位作者 山本哲也 李德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0-803,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细胞株(OSC-4)分泌的胞外体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OSC-4,从其上清培养液中分离提纯胞外体(exosome,EXO),CD9标记,将提取的胞外体作用于OSC-4,MTT检测胞外体对OSC-4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细胞株(OSC-4)分泌的胞外体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OSC-4,从其上清培养液中分离提纯胞外体(exosome,EXO),CD9标记,将提取的胞外体作用于OSC-4,MTT检测胞外体对OSC-4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胞外体对OSC-4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i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胞外体对OSC-4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细胞上清液提取物免疫金标结果可见金标记的CD9,即分离提纯物为胞外体;MTT检测结果显示胞外体作用后的OSC-4的增殖能力增强(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其迁移能力增强和transwi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其侵袭能力也增强(P<0.05)。结论:OSC-4分泌的胞外体可以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浸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胞外体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成骨细胞中Runx2对机械离心力刺激的响应 被引量:16
9
作者 关键 程宗生 +2 位作者 王健平 李德超 邓慧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0,44,共4页
目的研究机械离心力刺激对MC3T3-E1细胞中Runx2表达的影响,探讨成骨细胞将力学刺激转化为生化响应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将MC3T3-E1细胞分成A、B、C、D组,分别使用含10%胎牛血清、10%胎牛血清、100ng·... 目的研究机械离心力刺激对MC3T3-E1细胞中Runx2表达的影响,探讨成骨细胞将力学刺激转化为生化响应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将MC3T3-E1细胞分成A、B、C、D组,分别使用含10%胎牛血清、10%胎牛血清、100ng·mL-1 Noggin和100ng·mL-1 Noggin的DEME培养基预处理24h,对B、D组加载271×g离心力5min,A、C组不进行离心加力,其余条件相同。30min后4组分别同时收获细胞,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unx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B组Runx2 mRNA表达较A组明显增高(P<0.05),D组Runx2 mRNA表达比B组表达明显降低(P<0.05),A、C、D组间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结论BMP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成骨细胞对机械离心力刺激的响应过程,并可能在成骨细胞对力学信号引起的信息传递级联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信号转导 离心力 成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房殿吉 郭延伟 +1 位作者 李松 宁兆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杜仲醇提取物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并制备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 目的探讨杜仲醇提取物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并制备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B组植入脂肪干细胞复合羟磷灰石材料;C组单植入羟磷灰石材料;D组为空白组。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实验动物,制备组织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分析、苏木精-伊红(HE)染色、扫描电镜(SEM)检测,并对影像学分析值及成骨情况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显示A组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其质量明显优于其他3组。SEM观察可见,A组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无炎症刺激反应。统计牙CT分析数据及新生骨面积,A组的成骨情况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杜仲醇提取物有促进脂肪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作用,脂肪干细胞复合载杜仲醇提取物支架材料也具有明显骨诱导作用,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望成为临床应用中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杜仲醇提取物 脂肪干细胞 羟磷灰石
下载PDF
杜仲水/醇提取物促进兔脂肪基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延伟 李松 房殿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5959-5962,共4页
背景:传统中药杜仲可以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目的:探讨杜仲水/醇提取物对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和成骨分化影响。方法:取兔脂肪组织体外培养脂肪基质干细胞,传代3次后进行细胞增殖及成骨诱导分化。分为诱导培养基中分... 背景:传统中药杜仲可以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目的:探讨杜仲水/醇提取物对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和成骨分化影响。方法:取兔脂肪组织体外培养脂肪基质干细胞,传代3次后进行细胞增殖及成骨诱导分化。分为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含有杜仲水/醇提取物0.2,0.3,0.4,0.5g/L4个稀释度,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成骨诱导6d后进行各组细胞增殖活力的检测和碱性磷酸酶的测定,14d进行茜素红染色及钙化结节计数。结果与结论:杜仲水/醇提取物对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均可明显刺激上调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相同稀释度下杜仲醇提取物的调节作用大于水提取物,且在0.4~0.5g/L稀释度下对钙化结节的形成状况和数量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说明杜仲水/醇提取物有促进脂肪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作用,杜仲醇提取物作用优于杜仲水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水提取物 醇提取物 脂肪基质干细胞 成骨 增殖
下载PDF
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延伟 李松 房殿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探讨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双侧下颌骨制备缺损模型。A组植入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B组植入BMSCs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 目的:探讨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双侧下颌骨制备缺损模型。A组植入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B组植入BMSCs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C组单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实验动物,制备组织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分析、HE染色、扫描电镜检测,并对影像学分析值及成骨情况加以评价,对分析数据结果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意义。结果: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显示A组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其质量明显优于B组C组;扫描电镜显示A组该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无炎症刺激反应;统计牙CT分析数据及新生骨面积,A组的成骨情况明显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BMSCs/PRF复合载蛇床子素支架材料有明显骨诱导作用,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望成为临床应用中修复颌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 蛇床子素Osthol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兔颌骨缺损的骨密度分析(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富建明 苗波 +1 位作者 贾刘合 吕奎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87-2390,共4页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因其与天然骨中的盐类成分一致,与骨中羟基磷灰石的尺寸接近,因而成为骨修复材料的较好选择。设计、时间及地点:材料学动物实验观察,2003—01/2005—06于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及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目的:...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因其与天然骨中的盐类成分一致,与骨中羟基磷灰石的尺寸接近,因而成为骨修复材料的较好选择。设计、时间及地点:材料学动物实验观察,2003—01/2005—06于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及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材料:采用磷酸二氢钙和氢氧化钙中和反应构造体系,通过控制反应条件,适量加入形核剂,使反应物成为胶体状态,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针状羟基磷灰石纳米晶体,再进行烧结除处理,得到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直径为1-56nm。方法:24只大耳白兔于颌下区备皮,麻醉后在下颌骨体部以GX微型钻机慢速制作一面积为1.5cm×1.5cm的骨缺损。将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12只,组。实验组采用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对照组采用普通羟基磷灰石修复,并应用抗生素5d。主要观察指标:纳米羟基磷灰石植入骨缺损后骨密度的变化。结果:骨缺损修复后,实验组骨密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直至与正常的骨密度接近并趋于稳定;对照组骨密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骨缺损,骨成熟较快,是修复骨缺损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骨密度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兔颌骨缺损的组织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富建明 苗波 +5 位作者 贾刘合 姚海涛 祝丽玲 吕奎龙 梁楠 滕立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7-160,共4页
背景:纳米材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组织相容性、生长特性、生物降解性及修复机制需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模型兔的生长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设计:随机分组动物实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佳木斯大学口腔... 背景:纳米材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组织相容性、生长特性、生物降解性及修复机制需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模型兔的生长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设计:随机分组动物实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材料:选用24只新西兰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2.5~3.5kg,由佳木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处置过程符合动物伦理标准。Nano-HA由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提供,常规高温高压消毒备用。普通HA购自武汉工业大学,粒径为1.0~2.0μm。方法:实验于2001-11/2006-05在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摸球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组实验兔在下颌骨体部造成直径1.5cm的骨缺损,实验组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对照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修复,于术后1,4,8,12周分别麻醉后处死,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组分的组织生成量,并进行组织学定性和定量分析,观察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及新生骨生成情况。主要观察指标: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及新生骨生成情况。结果:实验组骨缺损修复区随时间增长修复材料被利用与新生组织结合成骨而不断减少,直至与正常骨接近而趋于稳定,对照组骨痂不能长入材料内。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材料与新生骨之间呈直线负相关(r=-0.9120,P〈0.01)。骨缺损的修复过程中新生骨与纳米羟基磷灰石之间相互关系密切,且随着新生骨不断产生、增多,修复材料被利用与新生组织结合成骨而不断减少。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与新生骨组织结合且成骨较快,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生物相容性 组织学 图像分析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善昌 孔祥盼 李德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在种植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植入钛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观察种植体与骨界面的结合形式和程度。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钛种植体骨缺损处实现良好的骨结合。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的使...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在种植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植入钛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观察种植体与骨界面的结合形式和程度。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钛种植体骨缺损处实现良好的骨结合。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的使用在实现钛种植体与周围健康骨组织的骨结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种植体 骨结合
下载PDF
腮腺腺样囊性癌中HIF-1α和MMP-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德超 董洪宇 于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7,MMP-7)在腮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A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二者间相...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7,MMP-7)在腮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A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二者间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21例ACC及1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plemor-phic adenoma,PA)、15例正常腮腺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SG)检测HIF-1α和MMP-7。结果:HIF-1α和MMP-7在AC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和76.19%,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有关(P<0.05),二者呈正相关(rs=0.458,P<0.01)。结论:HIF-1α和MMP-7在ACC中高表达,与ACC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腺样囊性癌
下载PDF
川续断复合磷酸钙骨修复骨缺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善昌 任媛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8期6759-6765,共7页
背景:复合磷酸钙骨植入材料的物理结构和无机成分与人体骨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可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证实续断细粉能明显提高骨缺损修复速度。目的:观察川续断复合磷酸钙骨复合植入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 背景:复合磷酸钙骨植入材料的物理结构和无机成分与人体骨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可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证实续断细粉能明显提高骨缺损修复速度。目的:观察川续断复合磷酸钙骨复合植入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体部制备长约1.0 cm、宽约0.5 cm、深约0.3 cm的骨缺损,右侧植入川续断复合磷酸钙材料作为实验组,左侧植入磷酸钙骨材料作为对照组。植入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CBCT检测、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实验组成骨速度、材料降解率及硬度高于对照组。②CBCT检测:实验组材料与周围组织结合紧密度强于对照组,且材料降解速度快于对照组。③扫描电镜:两组材料与周围正常骨组织间大多由纤维结缔组织充盈,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为紧密,空隙更加微小,随着时间的增加,材料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的结合更为紧密。④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成骨速度及成骨活性优于对照组。表明川续断复合磷酸钙骨植入材料具有明显加速成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复合磷酸钙 川续断 骨缺损 成骨 骨引导再生
下载PDF
HIF-1α、MMP-9及PTEN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善昌 刘芷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6-898,901,共4页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舌鳞癌,TSCC)组织中HIF-1α、MMP-9及PTE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及45例舌鳞癌组织中HIF-1α、MMP-9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病例...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舌鳞癌,TSCC)组织中HIF-1α、MMP-9及PTE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及45例舌鳞癌组织中HIF-1α、MMP-9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病例组(分别为88.89%、68.89%),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30%、5%)(P<0.01)。PTEN的阳性表达率在病例组(28.89%)低于正常组(80.00%)(P<0.01)。HIF-1α与MMP-9呈正相关(P<0.05),MMP-9与PTEN呈较强负相关(P<0.01),HIF-1α与PTEN呈负相关(P<0.05)。结论:HIF-1α、MMP-9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PTEN可以拮抗HIF-1α、MMP-9。三者指标均可在舌鳞癌早期作为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MMP-9PTEN 舌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6mm长短种植体表面设计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洪权 周延民 +1 位作者 金青松 刘树发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6mm长短种植体表面设计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为指导短种植体临床应用和开发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4种包含不同表面设计6mm长短种植体的上颌后区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即V形螺旋设计、反支撑形螺旋设计、支撑... 目的探讨6mm长短种植体表面设计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为指导短种植体临床应用和开发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4种包含不同表面设计6mm长短种植体的上颌后区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即V形螺旋设计、反支撑形螺旋设计、支撑形螺旋设计和鳍式非螺旋设计模型,对所有模型进行200N垂直和100N颊腭向加载,分析比较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和Von-Mises应力峰值。结果在垂直和侧向加载时,鳍式非螺旋设计都表现出了最好的应力分布云图,EQV应力峰值也明显小于其他三种设计。结论 6mm长短种植体最佳表面设计为鳍式非螺旋设计,避免应用V形螺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应力分布 表面设计
下载PDF
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柳宏志 樊马娟 +1 位作者 赵进峰(综述) 李德超(审校)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30-132,161,共4页
口腔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已成为口腔种植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在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推广和创新,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从骨缺损的处理、严格的微创拔牙术、即刻修复的条件等方面对即刻种... 口腔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已成为口腔种植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在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推广和创新,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从骨缺损的处理、严格的微创拔牙术、即刻修复的条件等方面对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种植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